《評鑑》專訪/陳良基:打破教育部對制度的阻礙!

 

文/陳曼玲|攝影/陳秉宏

「如果這個制度的妨礙是來自教育部,我們就把制度的門口打開!」新政府上任月餘,如何解開盤根錯節的高教問題?來自臺大的教育部政務次長陳良基接受《評鑑雙月刊》專訪時語氣堅定的表示,教育部早該鬆綁各項法規,開放大學自主調整科系學制,打破科系框架,跟隨世界潮流進行課程改革。

針對學用落差問題,他建議大學全面建置創新創業訓練機制,但爭取競爭性經費未必一定要與產業鍊結,這樣的想法太過膚淺。

對於105大限危機,陳良基避談前政府所提的大學退場時間表,只一再強調轉型才是優先考量。未來公私立大學生比例會自然往公立傾斜,但不會刻意減招。

學用落差優先處理  培養解決問題與改變未來的能力

問:臺灣的高教困境最應優先處理哪些問題?

答:臺灣最嚴重的高教問題就是學用落差。學校教育的首要目標應是改變年輕人,讓老師透過知識與能力,激發年輕人對「未來」的想像力。學校是帶領學生進入社會的介面,應該盡可能將「機會」創造出來,但現在卻無法做到。

有人將學用落差怪罪於經濟結構或社會銜接不良,但我認為不能這樣講,學校端本來就應該創造機會。社會上有各行各業,無論哪個科系的老師,都應教會學生思考「我的專業可以對社會有什麼貢獻?能為未來社會解決什麼問題?」

回歸教育本質,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與「改變未來」的能力,就是解決學用落差的最好方式。老師應該讓學生知道,畢業出了社會就是要變成一個能真正「改變社會」的人,而在學校就是最好的準備機會,學生才能燃起強烈的學習動機,教師也才會有教學熱情,不是只扮演一個「教書匠」而已。

問:要造成這些改變,是否應先做課程改革?

答:沒有錯。臺灣社會非常自由、民主、多元,人人都會講一套理論,反而經常陷入「重新發明輪子」的困境,明明別人已經做出來,也有很好的試驗成果,到了臺灣卻往往以「國情不同」為由,重新再發明一次。事實上,大學課程改革很急迫,但只需跟隨國際趨勢的發展推進即可。

打破教育部對制度的阻礙  開放大學自主調整科系學制

問:問題是大學自主聲浪高漲,教育部如何影響大學課程改革?

答:教育部應該打開制度的框架,讓制度鬆綁,強化大學的專業自主性,放手讓大學依專業能力進行課程修訂。包括系所增設、調整或停辦,現在必須先經教育部審查,我認為這部分早就應該放了!教育部並沒有足夠的專業來審查系所專業的變動。

現在國外有許多大學完全沒有院、系之分,學生入學即接受通才教育,經過一、兩年的訓練再選擇主修(major),而主修是跟隨時代調整的,變動很快,這才是真正回歸「學習者」為中心。

但國內學制至今還停留在上大學前必須先選系的概念,而系的概念正好與跨領域反其道而行。如果這個概念是教育部造成的,我們就應開放大學自行調整科系,整個大學學制與課程的靈活度才會出來!否則師生都被侷限在一個系的框架裡,無法呼應未來新世代對於知識跨領域的重要要求。

當國際趨勢已經往另一邊走,其他國家對於那個系統也能適應、運作良好,臺灣為何不能改?如果這個制度的妨礙是來自教育部,我們就把制度的門口打開!

問:鬆綁制度是否需要先修法?

答:目前我們正在檢視所有高教法令,只要法律沒有規範,即可視實際需要盡量開放、鬆綁,法律有所限制的部分,也會朝修法的方向思考。教育部也可挑選具有自我課責與自我治理能力的大學先行試辦,並希望有意願的大學主動與教育部洽談,一起打破僵化的制度。未來學制開放之後,考生在選填志願時就會有不同的選擇出現。

另外像學位授予,或可先開放同一個學院的畢業生根據不同主修項目授予不同學位。最近臺大決議將一學分縮減為15小時,也是制度鬆綁的例證,既然科技進展已經讓上課時間不再是坐在黑板前才算數,學分時數的計算、教學方法與學習型態都應更多元化。

全面建置創新創業訓練機制  教大學生以專案解決問題

問:教育部還有哪些鼓勵措施解決學用落差?

答:每一所大學都應建置適當的創新創業訓練機制與生態系統。有人批評我跟產業走很近,其實教育本來就該培養學生未來變成「有用」之人。解決學用落差、讓學生對社會「有用」,可以有很多種方式,並非一定要與產業鍊結不可。

在校園談創業可能會被人打擊,但我認為,創新創業訓練機制的重點在引導學生想出專案來解決問題,而不是非得新創一個事業不可,所以我們也可將創業改稱為「專案」,因為它就是一種專案的形式。當我想做一件事情,可能需要跨領域的同學一起完成,所以必須訂出檢核目標,這個想像就等同於創業的訓練。

例如,針對校園到處都是腳踏車,請學生提出一個能讓所有使用者都能叫好的解決方案,就是一種創新創業訓練,它的核心理念是勇於嘗試、不怕失敗、沒有標準答案,就算失敗了也沒關係,趕快再弄出一個新的專案就好,這種創新創業的訓練,每個大學都應教給學生。

勿將創新創業膚淺化  爭取競爭性經費未必要與產業鍊結

問:教育部會有鼓勵機制嗎?人文社會為主的大學會不會比較吃虧?

答:教育部會以競爭性計畫協助大學建置創新創業的訓練機制,但會針對幾個趨勢項目先徵詢大學校長意見,再產生計畫內容,而不是由教育部主導方案後要求大學遵守。辦學應以學校為主,教育部只是扮演協助者,希望學校能先蒐集教師意見,再到教育部開會,大家共同找出未來競爭性計畫的推動方向,將錢用在刀口上,由教育部協助進行資源分配。

我要強調的是,大學爭取競爭性計畫經費不是一定要跟產業鍊結,這樣的想法太膚淺了!有些人甚至不了解我在做什麼就到處批評我,這對默默耕耘的人很不公平。未來教育部的競爭性計畫將以大學如何引導學生創造對未來的價值方向為重點,而不是一定要看到大學與哪家企業有什麼合作關係,才會給予經費補助。

不要一直講退場  轉型才是優先考量

問:高教105大限來臨,新政府會接受前教育部長吳思華訂出的大學退場數據與時間表嗎?

答:「105大限」的說法是將少子化問題簡化,因為這是一個延續性的問題,目前在學的大專校院學生人數將近120萬,五、六年後可能變成80萬,推估到民國117年只剩下60萬。我們應該拉開來看,臺灣20年後到底是什麼樣子?何時才會是學生真正的底線?教育部應該有所掌握,但目前並沒有預估退場校數,前政府規劃未來擬減少50所大學的政策及時間表也會重新檢討。

退場不是少子化的唯一解方,158所大學是否太多,我現在不去設想,教育部希望將已經投入的教育資源好好發揮,而不是一直在講退場,如何協助大學轉型,才是我們的優先考量。大學應該發揮多元創新的想像力,因應新時代與新科技,大幅改變未來的學校型態,例如成立專門培育飛機維修人才的學校,或者專門做機器人相關技術訓練的大學,相信這樣的創意會很有賣點。

臺灣的大學只要能找出自己的優勢,對學生施以特殊訓練,讓他們看到未來的價值,招生一定不成問題,包括過去的畢業生以及境外學生都會搶著來就讀。教育部也會重新檢討小校退場指標,規模小不等於財務運作有問題。

建構「區域聯盟大學」運作模式

問:教育部已宣布未來每一縣市都要有公私立大學,如何讓南部或偏鄉大學招到足夠學生?

答:教育部將推動「區域整合治理」概念,透過政策工具下放資源到指定的區域內,協助區域內大學教師將課程與在地經濟結合,並請地方政府扮演積極角色,整合地方產業力量,進入區域性大學協助教育發展,三方一起共享資源。若區域內有好幾所公私立大學,則可根據各校特色與教師強項互相分工合作,成為「區域聯盟大學」的運作模式。

教育部會以學校能力為考量,訂出退場的「領先指標」,當退場領先指標出現,代表學校可能三、五年後會有退場危機,教育部即先協助學校將產業區域聯盟建構好,以特殊產業的班級作為招生誘因,照顧在地學習者。學校須先專業判斷哪項產業對於所在區域最重要?未來學生需要哪些知識技能?例如某地是物聯網未來專區,學校即應預估生產力4.0需要哪些知識技能,依此投入資源,建構出產業區域聯盟。

換言之,教育部會在學校體質還算好的時候開始協助學校一班一班逐步轉型。至於經營不善的大學若真的招不到學生,也只好退場。

公私學生比例自然調整  不刻意減招

問:新政府對高教公共化以及大學合併的看法是什麼?

答:目前公私立大學生人數比為3比7,由於辦學有問題的多是私校,未來公立學生人數所占比例會自然上升,公私立大學之間人數差距將不會這麼懸殊,但教育部不會用特殊手段刻意減招。由於目前整體教育資源還是不足,屆時教育部能投入多少經費至公立大學,將視社會共識而定。

有關大學合併,應以資源能發揮綜效為目標,教育部會先檢視過去合併成功的案例,有無產生當時所說的效果,再來評估新的合併案可不可行,只要能發揮綜效,教育部都會支持,但所給的「嫁妝」未必有外界想像得那麼多。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評鑑雙月刊》第62期,非經許可不得轉載。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