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村:高教存亡不是只有創新轉型問題

 

文/陳祥麟

攝影/陳秉宏

少子女化問題導致臺灣的高等教育環境面臨嚴重挑戰。高等教育評鑑中心成立之初,就肩負著要透過高教評鑑,提升高教品質的任務;當各界提出各項高教轉型建議,教育部也提出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方案希望解決問題之際,曾任教育部長、現任高教評鑑中心董事長的黃榮村,怎麼看現今的高教環境?今﹙2015﹚年正逢評鑑中心成立十年,展望未來,他又如何帶領評鑑中心達成提升高教品質的任務?以下是黃榮村的專訪內容。

前教育部長、現任高教評鑑中心董事長的黃榮村接受訪問。

 

少子化未必是退場元兇  政治力更加速大學膨脹

問:有人說,少子女化及大學膨脹太快是造成現今大學招不到學生、面臨退場危機的主因,您怎麼看?

答:不能把高教問題都推給生育率,少子女化不宜視為元兇,這樣太簡化問題了。很多國家也面臨少子女化問題,全世界沒有受到少子女化影響的已開發地區,大概只有像美國這樣的移民國家。有人認為生育率是可以預知的,其實不然,怎麼能預估三十年後的人口?頂多用以往的數字來推估,但用的是還沒變化的生育率,有了新的生育率後,當然就比較能穩定估出後來的人口數。民國87年出生人口明顯減少,因逢虎年之故,出生人數從原本平均每年約有32萬人降至27萬多人,近十年間出生人口就銳減三分之一,我想那一年一定很多人被嚇到了,包括人口學家。

另外,二十年前,臺灣的大學數量不足,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讀大學,在那樣的氛圍下,85年國家政策決定逐漸讓專科變學院,因為當時產業外移,很多專科畢業生不易在原來的就業領域找到工作,臺北工專更首先於83年發難,爭取成為學院。很多人事後責怪這件事,其實北科大現在仍然是與臺科大齊名的科技大學龍頭。

87年出生率下降應該是個需要正當對待的警訊,88年專科改制學院政策如果能嚴肅看待這個警訊,先暫停再做思考,說不定就可以擋一下;但當時已有30多所專科準備要改制學院,加上隔年又有總統大選,從政治面來看,許多專科競相爭取升格為大學的態勢很難擋得了,就這樣改制成學院了;89年政黨輪替後,學院與大學又增加了一、二十所,臺灣就在這兩年把大學數量撐大,所以也不能忽略政治力介入的影響。

 

法令要鬆綁  和產業界共同找出路

問:大學面臨嚴峻挑戰,教育部提出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是否能有效解決高教問題?

答:高教創新轉型當然不可能是萬靈丹,高教問題錯綜複雜,不會這麼容易解決。臺灣的淨在學率已超過70%,粗在學率高於90%,這種比例在全世界應可排名前三名,可說已到天花板。在此條件不變下,若依照生源減少趨勢,未來十年大學生人數會減少三分之一,以目前147所大學來看,有四、五十所非得轉型不可。而且,對各校來說,學生不是平均減少,而是從後面的學校開始受影響,除了創新轉型之外,恐怕還是有學校一定會從高教界離開。

再說,有人認為學校可創新轉型成社福機構,但社福事業未必有這麼好經營,長期照護的財源在哪裡目前也是個問號。也有人建議可以把大學變成人才養成機構,但問題是產業界為何要接?根據現行法規,文教用地不能買賣,產業界都是股票上市櫃公司,要公司拿錢辦一個不能轉讓的文教用地,股東未必會同意,則產業界如何進來?

我認為,大學要創新轉型,以現有法令及機制無法消化三分之一的學校。政府應盡快修改法令,彈性調整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讓文教用地可轉成其他類型用地,部分用地可轉讓;另外,在捐資興學及投資辦學兩種辦學理念中間應取得均衡點,不能要求產業界進入教育界都得用捐贈的,還必須考量到股東是否接受以及其他市場運作法則。

或是,政府可設立教育重整基金,拿出如500億元經費,對於營運不善岌岌可危的大學,挹注基金加以重整,就像銀行的金融重整基金一樣。但銀行是可以買賣轉讓的,大學則不能,除非修法加以鬆綁。

還有人問,高教困境究竟有沒有辦法解決?我則認為或許不是沒有辦法,而是時機未到,因為現在退場的學校還不多。臺灣向來是「防災不力、救災內行」,一旦災害真的降臨,便會想出解決方案。但建議大學與政府,還是應該及早從學校和產業間找出可以走的路。

 

教學方法應與時俱進  不能只怨學生素質差

問:最近多所大學連署,呼籲各界重視大學生學力弱化問題,現在大學生素質真的不好嗎?

答:我不覺得大學生素質普遍低落,從統計原則來看,在我那個年代,臺灣的淨在學率是8%,現在則高達70%,而過去的前8%優秀學生,不僅包含在目前的70%人數內,而且數量應該更多。因為現在社經條件普遍變好,學生多才多藝,加上社會多元,學生的智能會被環境觸發,優秀學生總量一定會比原來的8%還多;此外,過去臺大一年只收兩千名大學生,現在每年大學部招生名額已達4千人以上,以統計觀點來看,優秀學生應該也會變多才是。

我認為,大學的挑戰是要把50分的學生教成70分才行。現在的學生很不一樣,學習多元、多焦點,不會只有一個目標,大學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方針都要跟著因應調整,翻轉教學及各種教育促進措施都要加強,這是大學應該要做的事,不能一直抱怨自己學生不好,應該把學生的方向弄對,把他們的注意力及聚焦習慣弄好。教育本來就應與時俱進,不能老用以前的眼光看現在。

 

當高教智庫  評鑑中心小槓桿發揮大功能

問:高教評鑑中心成立至今滿十年,面對目前高教局勢變化,評鑑中心如何運用過去累積成果,協助臺灣高等教育迎接挑戰?

答:臺灣高教環境丕變,過程中衍生許多問題,高教評鑑中心在此關鍵點,可當作「槓桿」,找許多專家幫忙發想如何因應社會變遷,協助大學解決問題,也就是扮演「臺灣高等教育智庫」的角色,做大學與產業界的橋梁。

尤其教育部預估明(2016)年之後,可能在十年間有一萬來名大學專任教師要走出校園(弔詭的,同時也約有近萬名老師要退休,但他們之間並不具有可替換性),這些老師都是高級人才,該如何在政策上協助他們?教育部可協調經濟部及產業等單位,擔任「大槓桿」,組成產業工作小組,請教產業界該怎麼做;但大槓桿要轉身較為困難,此時即可讓評鑑中心這個「民間小槓桿」先運作,發揮槓桿功能,做政府政策制定的橋梁。

臺灣產業界規模遠大於高教界,若產業界願意幫忙,評鑑中心可協助政府相關部門一齊研擬良好政策,讓這些問題有好的出路,但不是要替老師媒合工作,高教評鑑中心也沒這個能力。至於學用落差問題,評鑑中心所做的大學評鑑經驗,就可扮演智庫角色提出建議,例如和產業結盟,讓大學培養的人才更快與產業結合。大學要調整產學落差不是一句話就做得到的,必須和業界合作。

 

成立校務研究協會  迎接國際化挑戰

問:走過十年,高教評鑑中心自我檢討,是否對臺灣高教品質的提升發揮了應有功能?展望未來,又要如何做得更好?

答:這十年來,大學評鑑對臺灣高等教育品質的提升有無幫助,必須從邏輯上看,臺灣高教提升是許多面向造成的,未必只靠大學評鑑就能提升大學辦學品質。

近年來,高教碰到許多困難,包括少子女化、國際競爭激烈、政府高教經費投資不足、學用落差及產學結合不足等,但過去十年,臺灣高教有沒有進步?這要看指標,否則會淪為各說各話。像是有人批評大學墮落沉淪,忘掉大學之所以為大學的主旨;但從世界大學排名指標來看,臺灣的大學是有進步的,以前我們哪有辦法進入百大?教育部推動的五年五百億與教學卓越計畫,都有利於臺灣的大學排名往前衝,尤其是在國際性論文研究排名方面,臺灣的大學進步很大,但這些進步和大學評鑑有無關係?其實不見得有什麼大關係,主要都是教育部的各項大學促進發展方案所促成。

然而,在這些亮眼成績背後,大學也需有好的基礎設施及治理機制,發揮最應重視的教學功能,建立學校特色,此時大學校務評鑑及系所評鑑就對這些面向有幫助。

但不可否認,大學評鑑也有一些缺點需要改進,評鑑中心也一直在檢討,例如:評鑑機制是否太忽略大學本質?用了太多數量化指標?指標是否太多,讓大學專注在瑣碎事項,特色無法發揮?評鑑委員是否找對人?是否委員的專業和評鑑態度都應再精進,讓大學覺得評鑑委員到學校是為了幫助學校,而不是來挑剔毛病?

高教評鑑中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執行高等教育的評鑑與認可,展望未來,如何調整評鑑及認可方式,引領高等教育朝向正面發展,是中心的重要任務。尤其,臺灣高教已朝國際化發展,高教評鑑中心要評鑑大學,自己必須先成為國際網絡中的積極份子,參與國際及亞洲評鑑機構聯盟,成為國際組織中的一環;並透過評鑑中心這個槓桿當平台,把臺灣和國際上具有專業評鑑經驗的專家帶進各大學評鑑,協助各大學充分發展學校特色。

另外,高教評鑑中心已經結合相關專家,向內政部申請籌設校務研究專業協會,協助大學建立校務研究機制,最快明年就可成立。此已列為評鑑中心與國際接軌的重點工作項目。

 

圖片來源:評鑑雙月刊》第58期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評鑑雙月刊》第58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林大森:證照到底是什麼?對謀職或加薪有利嗎

 

近年來證照議題似乎逐漸升溫,特別是在高教擴張、文憑貶值的氣氛下。曾在大學博覽會聽到兩個高中生的有趣對話,A說:「現在聽說是證照時代,OO大學畢業可考到五張證照,聽說比文憑還有用。」B回應他:「那你去讀那學校啊!他真那麼厲害,那為什麼大家還是想念台大?」我們常看到許多報章媒體上,人力銀行公布他的調查結果:「現在職場上最熱門的是OO工作,考上OO證照對於就業有加分作用;私人企業員工平均一個人擁有X張證照;年輕謀職者每年願意花XX元的預算來考證照……」這些訊息不絕於耳。

考取許多證照,對於就業真的有幫助嗎?

 

說實在的,有些證照真的很亮眼,象徵著你具有某種專業能力,考取時你會迫不及待昭告天下,深怕別人不知;但也有被修課條件或畢業門檻逼著去考的,不但沒有實質的加分效果,搞不好還羞於跟人家講你有考上這個;另外又有些是從事某職業一定要的,不管你是否已經具備這種能力,沒這張證明你就走不進這一行……。這麼多調查說證照重要而普遍、坊間也不乏各式證照的補習班,到底證照是個什麼「東西」呢?

 

◎證照是什麼?名詞解釋與官方統計

證照是個現代人朗朗上口的概念,但是,它代表的究竟是什麼?我們來看看考選部簡任秘書程麗弘,以及科大校長饒達欽的定義:所謂「證」(certification),是「能力」概念,表示個人經由某種教育或訓練歷程之後,對某項專業具有完整的技術能力;「照」(license)則是「職業」概念,表示具有從事該職業的資格;獲得該項資格的過程稱之為「認證」,乃政府、民間單位對專業人士的知識技能進行考核,檢驗從事某項工作之人其能力是否符合標準。舉例而言,國際級的管理與金融證照如PMP、CFA、FRM、FSA等是certificate,一旦取得象徵專業很夠水準,為你加分很多。然而,license就跟執業比較密切,作菜很多人都會、照顧小孩是許多婦女的本能、不少人開車技術不亞於計程車司機,但沒有烹調、保母、職業小客車駕駛執照,理當就不許執業。

了解大致的區分後,我國證照分為幾個類型呢?聯合大學前校長李隆盛指出:我國現行職業證照大致可分為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技術士技能檢定、各行業主管機關訂定之證照考試、民間專業團體或機構的認證考試等四類。在此定義下,證照幾乎包山包海,但不區隔出幾個分類,概念總是不易掌握。因此,在勞委會每隔兩年舉辦一次的《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報告》中,對於青年勞工擁有證照類型的調查,分為下列幾項:

資料來源:103年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報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頁18

 

表18(原調查報告表序)為「15-29 歲青年勞工持有證照情形」,表中清楚統計五年來青年勞工擁有各項證照的比例。其中幾個趨勢:一、自民國95年迄今,擁有證照比例有提高之勢,從99年的五成五至現今超過六成;二、各類證照中以「技術士證」考取比例最高;三、女性考取證照比例高於男性;四、大致而言,隨著教育程度提升,考取證照比例也提高,明顯例外是技術士證,高中職程度者考取比例最高。——這些官方資料僅僅呈現統計數據,大抵只讓我們看到「考照比例持續上升」的現象,沒有任何關於證照效用的解釋與推論。

 

◎證照有用乎?

考證照有沒有用?若無,那麼為何愈來愈風行?若有,那麼對於職場的效果在哪裡?我們從民間機構的數字來看:104教育網「2015證照暨進修大調查」針對專職工作年資滿三年的上班族進行問卷調查,其中提及:1.持有效益為有助求職(66%)、通過學校考試(27%)、升遷或加薪(19%)。2.考照類型:國際專案管理師PMP(24%)、國際咖啡調配師(22%)、保母(16%)。3.考照動機:個人興趣(50%)、有助求職(41%)、有發展潛力(30%)。4.願意支出進修費用:平均每年為12,575元。另1111人力銀行於2015年4月舉辦「上班族職場危機」記者會,提及考取國際認可專業資訊證照人數逐年增加,以辦公室應用軟體為例,去年考取國際專業證照的人數就有五萬多人,相較往年人數成長超過三成。此外,104人力銀行調查企業主的需求,得出其建議報考的證照類型及就業機會。

資料來源:104人力銀行

 

以上文字多為人力銀行的報導。這類私人機構作的調查,不但是職場雇主的意向,也是受雇者的想像和期望。這些報導可以精準地點出企業主希望謀職者擁有特定項目的專業能力,但並未指出證照具有「全面性」的好處(想想也知道不可能)。然而,這樣的調查常被報導成證照就是有如此如此的好處、證照的時代已經來臨、證照可全面性地取代文憑等等論述。

 

◎證照「未必」有用乎?

除了民間機構的調查外,學界的意見呢?證照在職場上的正面效應當然有,但也可能沒有關連。台北科大校長姚立德表示,不少技職科大學生考了幾十張證照,但是對就業幫助不大。我個人研究發現,擁有證照者未必有助薪資提升,除非你考取的是高階的證照,否則大費周章考取證照,對薪資的效應反而還是負面。商學大學畢業生金融證照持有數量越多,失業機率越低;在對薪資的影響上,金融證照持有的量對薪資無顯著關聯,但若在金融保險業服務則有顯著正向關聯。

為何會這樣呢?試想:如果你是一個雇主,一個謀職者告訴你他有中文打字的證書、初級的全民英檢,還有一張機車駕照……你會怎麼想?中文打字能力,需要以證書證明嗎;全民英檢初級,只相當於國中程度;機車駕照,有或無有很大差異嗎?總之,當你擁有的證照類型與等級太低,比起不具任何證書者,只不過證明你的能力「恰好在那個檔次」而已。

因此我們可知,證照就是證明,他可以證明你有這個能力,一樣可以證明你的能力僅在於此。幾年前有些大學流行ISO認證,在校門口旁整面圍牆掛上「本校通過ISO 9000認證」的巨幅帆布條。很多教育工作者感慨:「大學的教學活動是創意、引導學生產生自己的想法,不是規格化的生產製造流程。特別是大學層級,為何要取得ISO?」一旦標榜自己取得ISO,似乎就是告訴人家我重視的是制式製程,犧牲的反而是實際而鮮活的教學設計與課堂互動了!

全民英檢證照

當你擁有的證照類型與等級太低,只不過證明能力「恰好在那檔次」而已

 

所以,若學校沒有制度規約,有些大學生刻意不報考證照,似乎是基於對證照主義的反彈,一本有趣的碩士論文就是處理這個議題。陳秀華針對13所大學財金、資管系學生進行分析,她發現:比起技職院校,一般大學的學生卻排斥報考專業證照,此現象符合Feltovich, Harbaugh and To提出的「反訊號」觀點。何謂反訊號?擁有證照是給雇主一個訊息,條件較好者(例如名校、熱門科系畢業)為了與條件較差者有所區隔,會選擇不釋出訊號,一方面可以節省追求訊號的成本,一方面是對自己有信心,並不需要擁有與條件差者一樣的訊號。

另一個反證照的觀點,乃是對於「專業化」這件事情的深刻反省。簡單地說,透過專業化,我們把某個學問應該有的特定內容圈定下來;再透過證照化,我們把它以紙筆測驗(或實務操作、anyway任何方法)具體規範下來。然而,每一門專業都能夠以制式測驗來衡鑑能力嗎?就算有,題目要由誰來出、考卷由誰來改?就算是專業中的佼佼者,豈敢說自己有通天的本領,能夠出得了信效度兼具的考題?

特別是,如果是與「人」有關的學門領域,困難度更高。

社工師與諮商師兩件證照的專業化,就曾經引起論戰。諮商師周志建說:「證照化的同時也在把人『物化與功能化』。這件事美其名叫『專業化』,其實骨子裡是『商業化』,把『專業商品化』,不是嗎?期待我們的諮商專業真的可以『更專業』,是那種朝向『人性化』的專業化,不是『紙筆化(執照化)』的專業」。此外,社工系教授王增勇與陶蕃瀛提及:「社工師法的通過代表著一種新的分類方式正透過國家權力開始蔓延與定型,這種規訓權力的核心技術就是考試,將人區分成『專業的社工師/不專業的一般人』」。「現有社工師證照考試往往只獨尊實證典範的工具性知識,原因是考試制度要求通則性的標準答案,強調差異性的互動性知識,以及幫助在地民眾進行意識覺醒的解放性知識,因為無法簡化成為標準答案而無法納入社工師考試中」。

此外,又如醫師魏崢所言:「以心臟外科醫師而言,外科專科醫師證書、心臟專科醫師證書、心臟外科專科醫師證書是最基本須取得的證照,若要保有這三張證書,每年平均須取得260個教育積分。以我個人為例,為繼續保有六張專科醫師證書及執業所需的證照,每年必須取得教育積分約450分,這勢必排擠臨床工作時間,甚至為了因應評鑑,還得上病人安全、醫學倫理、感染控制及傳染病防治等課程,犧牲掉大量臨床學習時間」。

 

◎結語:掌握好主體性,證照是附屬的

於是,回到本文的關懷,證照到底是什麼?台灣的證照類型縱然有千百種,但至少可以歸納出幾個一致性的原則。第一、證照是規格化的東西,由於管理主義與理性計算,證照擁有客觀化與數據化的特質;第二、證照就是證明,它可以證明你有這種能力,也可以證明你「僅擁有」這種能力;第三、證照除了是種資格的檢定之外,可能還包含著培訓、課程、換照,簡言之,一張證照背後恐有龐大的商機。

基於上述三個特質,你覺得證照有沒有用?如果這張證照內涵上屬於理性計算,那麼它的正當性比較不會被質疑、效用也較能被預期。再者,證照應重質不重量,有些學校把證照視為畢業門檻,此舉無疑是浪費學生時間;試想:若全校不分科系一體適用要學生取得某項某項證照(方能畢業),勢必是初階且基層,那種「大家都有」的能力何需以證書來證明?

 

須注意的是,要掌握好自己的主體性,證照是附屬的,為自己加分的;而非為追求證照喪失了自我。舉例而言,我有一個朋友畢業於理學院,對自己主修科系沒興趣,但憑藉著極佳的數理能力,考上一系列財務證照,後來任職在金控公司,是人人欣羨的高階主管。他知道什麼適合自己、是興趣與能力可以handle的,就排除萬難勇往直前去爭取;而非散彈打鳥,東考一張語言、西弄一張電腦、又報一張金融、手裡還留一張技術士證,到頭來只是無機的堆砌,看不出專業性。

最後一個建議是,某些證照的確要花不少成本(有些報名費就驚人,再加上補習班、教材……)但千萬不要因此貶低它的價值,似乎跟商業掛勾一定是落入了資本主義邏輯、一定是牟利且不正義的。如果在你評估下,它是取得從業資格必要的敲門磚、是加薪或升遷的必然,那麼該付的成本也要付,畢竟進了門才有一展長才的機會,不是嗎?

==

參考資料

王增勇、陶蕃瀛(2006)。專業化=證照=專業自主?應用心理研究,30,201-224。

周志建(2010)。證照的迷思。台灣心理治療暨心理衛生聯合會電子報,取自http://www.tap.org.tw/eletter/mag072/meditation-1.html

林大森(2011)。教育與勞力市場之連結:分析台灣專業證照的市場價值。社會科學論叢,5(1),39-84。

張吉成、饒達欽(2010)。技職教育職業證照化發展之反思。教育資料與研究,93,15-30。

陳秀華(2007)。學歷與證照之替代與互補關係:以十三所大學財金系與資管系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

陶宏麟、蕭富方(2013)。女性商學大學畢業生金融證照持有與初期職涯表現之關係。應用經濟論叢,93,209-252。

魏崢(2015)證照是否等同專業能力?技職3.0 

 

圖片來源:巷仔口社會學

原文刊載於《巷仔口社會學》,經原作者授權刊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謝其政/高分選職校的迷思 另類升學掛帥?

 

學子們國中畢業後,不管是參加早期的基本學測,或是最近推出12年國教配套之會考。有很多資料顯示在各學區若干辦學績效(更露骨的說應是升學績效)佳的職校,受很多考生及家長青睞。有些成績優秀考生,放棄明星高中而選擇高職者眾,此現象是否意味著技職教育的抬頭,亦或有一些不能說的秘密,潛藏其中?

如果說有若干成績優秀生,放棄明星高中而選擇高職,意味著技職教育抬頭,這可能有部分是事實,但也有些過度樂觀。所謂辦學績效,大多以學生升學績效作為評比依據,透過技職教育體系此一升學管道,可能是進入國立大學的終南捷徑。

這可能是成績優秀考生選擇高職,潛藏著的不能說的秘密。

秘密噓小聲

 

技職教育最重要的精神是培養各領域的基礎專門技術人才,專注的重點在技術與技能。養成教育側重在實務應用,在技職體系中的實習課程是最能體現其特色的教學活動。也因為有此一課程設計,從「做中學」,學得技術與技能,也從技術與技能精進中獲得成就感,激發無窮潛能與學習動機。走出校門,走進職場,用手藝展現出自信,獲得掌聲與榮耀。在此多元轉軌的時代洪流中,應調整步伐,讓技職教育高中端,不須高等教育端加持,便可發光、發熱創造輝煌。

推行12年國教以適性揚才為主軸,各校都以辦理特色招生來吸引國中端學生。高職端的特色在哪裡?升學率高絕對不是一個好的選項。

彭明輝在萊茵模式(1)──德國的雙軌制職業教育一文中提到,在全球的大學畢業生都面臨供過於求以及學非所需的困境時,德國卻只有大約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輕人會選擇唸大學,另外約三分之二的年輕人選擇進入職業教育體系──有些人是因為志在技術,有些人是因為成績未達進入大學的門檻。這些年輕人的目標是在三年以後取得專業證照──這些專業證照的領域分類很精細,從製造、銷售業務(sales)到市場行銷策略(marketing)共有大約三百五十種。

技職教育雙軌制師徒制

 

彰顯畢業校友都具有成熟的專業技術、良好的敬業精神崢嶸於職場,並散發出不凡品德及公民、人文素養,才是技職教育職值得驕傲的績效與特色。惟敬業精神、品德教育及公民、人文素養都很抽象,成效益很難立竿見影。本來教育就是百年樹人的春秋大業,方向對了路就不遠。站在歷史轉點上,用最平凡的核心價值一以貫之。讓若干年後有良好品德教育及公民、人文素養外加成熟的專業技術,及良好的敬業精神成為高職畢業生的同義詞。

讓學生從進入高職校園開始,學校就有責任、有義務營造一個具有人文素養的情境。我們只承認高職學生只是數理基礎較薄弱,邏輯推理能力稍差。但其他面向之能力當毫不遜色,只要有心經營,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當不困難,讓書香滿校園,公民、人文素養便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學校教育我們所教育的對象是人,不是考試的機器,敬業精神、品德教育的精神與核心價值由應在高職3年中教育學生,選擇了高職,只要有一技在身,佐以敬業樂群的工作態度,就可以在職場發光、發熱。凡是使命必達,必可獲得掌聲與榮耀,有公民、人文素養你就能活出精彩。

物必自腐,而後蟲生,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如果高職的學生,無法在三年學習生涯中自我要求,紮實的把自己專業技能訓練成企業所需求之水準,敬業精神與工作態度又沒有養成,怎能期待在職場不受歧視、不招白眼?職場如戰場,能否在職場受到肯定,無關乎你來自哪裡,重點在你會什麼?你能否為組織解決問題,創造利潤?

正如小平同志所說的名言,不管黑貓還是白貓,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你抓老鼠的本事練就了嗎?這才是重中之重。至於各所高職,亦應以此標準自我檢驗辦學績效,這才是當今技職教育體系應興應革的大方向。

 

圖片來源:flickr@Amnesty International UKWorld Bank Photo Collection

 

技職動手做到創業 教育部設立南北創客基地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教育部為了全面推展自造動手實做精神,今(6)日教育部在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召開「北部創客基地開幕剪綵」記者會,未來將以「創客基地」當作整合全臺創客資源總窗口,教育部長吳思華更當場宣布,明(105)年5月將辦理「創意自造週」系列活動,與Make faire結合。

科大姚立德教育部長德吳思華開幕剪綵

 

教育部擇定高第一科大及北科大為南、北基地,負責推展各級學校自造教育、串連民間、企業自造資源的總窗口;南部基地對內帶動大學、高中職及國中小階段創意自造課程、教學、教材、師資發展,北部基地則對外與民間資源串聯,作為推廣鼓勵社會大眾動手實做的學習基地。

自造者運動 (Maker Movement)強調DIY自製、創意之精神,自歐美開始席捲全球,這一股「Maker」風潮在臺灣,引起許多青年世代投入數位製造、 Fab Lab、Maker Space 的創建與推動;Maker強調動手作的精神,與技職教育的實作及務實致用相同,所以教育部推動創新自造教育並提出整體規劃。教育部表示,希望藉由實作能力與創意精神培養,鼓勵各級學校師生及社會大眾參與動手實做,激發創造力與夢想實踐力,並透過創意整合、跨界合作與商品化等輔導策略,培育學生具備創業家精神。

北科大姚立教育部長德吳思華與3D列印作品合照

北科大姚立德(右1)、教育部長吳思華(右2)與3D列印作品合照

 

教育部表示,創新自造教育計畫透過大學基地帶動各級學校及社教館所積極推動,國中小階段透過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領域融入,透過師培機構培訓中小學種子師資,深耕各中小學自造教育,並由科教館辦理工作坊、研討會等科普教育推動,高級中等學校部分,目前已設定花蓮高工、新北高工、臺中高工、鳳山商工為東、北、中及南部推動基地,後續將遴選學校增設fablab,並規劃為全區、北區、中區、南區、高屏區及東區共計6部Fab Truck巡迴全國497所高級中等學校,辦理師生3D列印研習及體驗等活動。

另為整合民間Maker團體、企業、法人等資源,並串連各級學校自造資源與能量,教育部訂於105年5月5日當週辦理「創意自造週」,自105年5月5日至5月8日將透過大型作品徵集、講座及工作坊之辦理,更與Maker界年度盛事Make faire結合,連結各級推動基地共同響應,期激發青年動手實作與創意思維之興趣,並帶動社會大眾創意自造風潮。

 

105年度二技統測簡章公告(內含簡章、考試範圍、重要日程)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105年度二技統一入學測驗簡章已公告,報名期限為今(104)年12月4至9日,考試日期為明年5月1日。

根據公告指出,今年護理類考科包含國文、英文,以及專業科目解剖生理學與基本護理學,而共同類考科則包含國文、英文。以104年度統計來看,護理類報名人數為5511人、共同類則是5375人。

測驗中心表示,具有104年或105年低收入身分考生報名費全免,中低收入戶身分考生報名費減免30%,但應備妥相關證明文件數位檔案方得受理。

 

105學年度二技統一入學測驗簡章電子檔

 

考試範圍

共同科目:國文英文

專業科目:護理類

 

考試科目

105學年度二技統一入學測驗單類科別考試科目

 

重要日期

105學年度二技統一入學測驗重要日程表

 

 

為生活鑄上幸福溫度 淬鍊金工的美好時光

 

文/陳承璋

攝影/張智傑

你所穿戴的飾品銀戒,還是從精品店買來的嗎?那你可能落伍了!近幾年來,台灣掀起了一股金工熱,許多手作金工課程在坊間百花齊放,大大小小的文創市集,更是擺滿了與金工相關的攤位。

「自己的首飾自己做」,忽然間在台灣變得火紅。

長久以來,台灣金工技術的傳承,大多靠傳統銀樓師徒制相傳,年輕人若要學習怎麼將金屬敲擊焊接,鑄造成珠寶銀飾,幾乎都要進入銀樓,磨練三年四個月出師,導致台灣金工工藝相較國外,無法百花齊放,顯得黯淡。

但近十幾年來,全世界手工藝術興起,傳統工藝融入藝術創作的風潮也吹進了台灣。

除了大學美術相關科系開始成立金工組外,1997年台灣第一間專攻金工藝術的研究所成立,使得金工發展終於跳脫系統封閉的銀樓師徒體系,讓更多年輕人也能學到技術。

這些就讀相關科系的學生,在近十年來,有的選擇成立飾品品牌,有的張羅工作坊開啟教學課程,逐漸的,金工在台灣日益活躍,甚至還吸引海外遊客前來體驗金工的魅力。

不過,拿著焊槍燒灼金屬、持著鐵鎚敲敲打打,這樣的傳統手工藝,怎麼會吸引無數年輕人爭相報名?草山金工創辦人劉冠伶分析,這是因為金工創作已變成能輕易了解的語言。

許多銀戒指、手環、項鍊,過去都必須藉由工匠繁複的工法鑄造。但有愈來愈多的坊間課程,把這些技術經過簡化設計,讓人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屬於自己的首飾。不少消費者因此很有成就感,「原來製作飾品是那麼有趣的事情!」劉冠伶說。

你還進百貨專櫃買飾品嗎?不如也來自製自己的首飾,使你的一舉一動,都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圖片來源:遠見雜誌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遠見雜誌》,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25年來臺灣大專校院校數變動趨勢

 

文/許品鵑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品保專員

 /謝秉弘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專案助理

 /陳麒竹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前專案助理

 

本文針對1990年至2014年間,臺灣大專校院變動趨勢進行分析,不包含空中大學、宗教學校及軍警學校,而各年度統計資料係參考教育部統計處公布在網頁上之各種資訊。以1990年為例,其資料蒐集起迄時間為1990年8月至1991年7月。本文分三個時期探討相關重要政策對高等教育機構變動之影響。

 

解嚴開放階段(1985-1995年)

由於先前專科學校快速擴展,導致師資、設備等問題浮現,政府遂於1973年暫緩私校設立,至1985年才再次核准開放新設私立學校。

1987年臺灣解嚴後,政府在各層面均急於改革,且因為國內經濟成長,人民生活素質提升,對於高等教育的需求增加,政府被要求以更為開放多元的政策促進高教發展。當時教育部長毛高文於1989年以發展「質量並重」之高等教育為施政重點,提出在量的規劃上,將逐年增加大專學生及研究生人數,期使接受高教人數與總人口之比例,由當時的2%至2000年擴增至3%。

接著,教育部於1990年新設6所學校,並廢止三專學制,輔導學校改制為學院、技術學院或二專。至1995年,大專校院由121所增至134所(如圖一)。

大專校院校數變動趨勢圖

 

改制擴充階段(1996-2007年)

為因應當時經濟之快速發展,以及解嚴後教育改革聲浪之高漲,《大學法》於1994年進行修訂,政府對大學發展的管制逐步鬆綁。同年,民間亦發起410教育改造運動,提出四大訴求,其中之一為廣設高中大學。

而為回應教改訴求,行政院於同年成立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並於1996年12月完成《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提出五大教育改革方向,其中,在暢通升學管道部分,即揭示高等教育除了數量的適度成長外,亦同時規劃各類型的高等教育體系。當時的教育部長吳京於1996年提出高等教育第二條國道政策,使得許多專科學校與獨立學院紛紛進行改制。

由圖一可知,大學與技職學院校數在此階段大幅成長。而技職體系學院由於大量的專科學校改制,使得技職學院數量遽增並達到高峰,共增加了36所。反之,專科學校數卻因此銳減,由70所減少至17所。在此階段,整體大專校院數由1996年的137所,至2007年已有164所,共增加27所,達到有史以來的頂峰。

 

嚴格管控階段(2008年迄今)

由於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面臨國際高等教育市場開放的競爭,加上少子女化的浪潮來襲,也衍生教育資源分配、高等教育辦學品質等問題。因此,政府在量的擴充之餘,也開始追求品質的提升,陸續研訂相關政策以改善高等教育擴充之問題。

2009年10月,教育部在立法院提出「高等教育現況檢討及追求卓越的發展策略」報告,已明確揭示學校數過量化與錄取率超高是當前高等教育面臨的重大問題,並提出大學轉型退場之因應措施與策略,並於2015年3月發布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方案,以推動高等教育資源重新整合規劃,提供大專校院多元發展的經營型態。

由此可知,大專校院的設立已由前階段的開放成長再度趨向嚴格管控。故大專校院數在此階段並未持續增長,甚至有減少之徵兆,但仍延續前階段之改制浪潮,惟由專科學校改制為技術學院,轉變為由技術學院改制科技大學,使得科技大學數量呈現大幅成長的現象,由2008年的38所增加至2014年的57所。此外,此階段另有8所校院合併為4所大學、2所技術學院停辦,合計2014年共有159所大專校院。

 

大學數量膨脹的影響

自1990到2014年間,臺灣大專校院數增加了38所,達到159所,大學指考錄取率也從1991年的40%增加至2014年的95.7%,幾乎已是「人人可以念大學」。然而,大專校院數量增加及大量改制的結果,也造成了整體教育資源稀釋、大學校院與技專校院定位不明、改制後學校整體資源能否滿足發展需求以確保教學品質,以及畢業生就業等問題,儼然已成為當前高等教育所面臨的重要課題,並亟待解決。

 

圖片來源:評鑑雙月刊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評鑑雙月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