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技職非營利組織 在WorldSkills全球大會曝光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本週國際技能組織(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WSI)在阿姆斯特丹舉辦全球大會,昨(17)日上午介紹來自台灣非營利組織Skills for U入選WorldSkills BeChangeMaker計畫。最終獲得首獎是來自瓜地馬拉的新創團隊UROBOROS。

國際技能組織擁有79會員國,是國際最大技能發展組織,歷年主要舉辦技職奧會競賽,包括家具木工、機器人、餐飲服務、工業配線…等超過50種技能奧運。

勞動部指出,WSI今年再度跟惠普基金會共同推出全球社會企業家培訓計畫(BeChangeMaker),將選出5組新創團隊登上年底WSI全球理事會;台灣唯一進入全球海選階段的團隊Skills for U,在兩個多月賽程中,最終止步全球前12強。

根據WorldSkills官方網站介紹,UROBOROS透過商業模式協助農民的生產持續有機,促進循環經濟;Skills for U則是透過營運模式鼓勵青年,透過所掌握的技能解決社會問題。

WorldSkills全球大會中,分享入圍全球BeChangeMaker團隊,來自台灣的Skills for U在國際組織簡報最中央。
2018年WorldSkills BeChnangeMaker競賽首獎由瓜地馬拉的新創團隊UROBOROS奪下,圖為該團隊與台灣代表合影,左二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長黃秋桂,中間為勞動部次長林三貴。

李隆盛/川普簽新《職技法》:賦權地方 限制聯邦干預和政治偏袒

原文107/9/11刊載於經濟部工業局人才快訊,《技職3.0》授權轉載。

 

文/李隆盛(中臺科技大學校長)

2018年7月31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了「加強21世紀職業與技術教育法案」(Strengthening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Act,又稱Perkins V法案),這是他上任後簽署的第一個重要教育政策法案(以下簡稱新法案)。新法案是2006年國會大修之職技教育法案(又稱Perkins IV法案;旨在授權聯邦每年提供中學及大專校院職技教育班制約1.2億美元的經費支持)的重新授權。將在2019年7月1日生效至2023年,並取代2006年授權之Perkins IV的新法案,允許各州在無需教育部長批准下制定自己的職技教育班制(program)績效表現目標、要求各州朝向這些目標取得進展,並對聯邦的職技教育法律做出其它改變。川普宣稱:新法案將有助於美國蓬勃發展的經濟,超過1,100萬名學生和工作人員將因而有更多的機會獲得更好的訓練和更多的工作。

新法案透過四項重點變革致力於增多就讀優質職技教育班制的學習者

美國教育行政主要是由各州負責、聯邦參與、地方運作。美國當前各州和地方的職技教育班制主要在13個職業領域(農業與自然資源,商業管理,商業支援,傳播與設計,電腦與資訊科學,教育,消費者或個人服務,工程、建築與科學技術,健康科學,製造、營建、修護與運輸,行銷,防護服務,公共、法律與社會服務),提供學生在職場就職和發展所需的知識、技能和實作經驗。聯邦撥款資助職業教育(現名職業與技術教育/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簡稱職技教育/CTE;我國則將技術教育放在職業教育之前,而習稱為「技職教育」)的法案始於1917年的史密斯-休斯法案(Smith-Hughes Act),100多年來歷經數次易名和修訂,例如:1984 年的Carl D. Perkins Vocational Education Act即是Perkins法案第I版,……1998年的Carl D. Perkins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ct (即Perkins Ⅲ)開始採用CTE一詞……。

重新授權的新法案(Perkins V)目的在幫助更多的美國人(特別是年輕人),接受優質的職技教育,使能帶著對國家經濟至關重要之產業中薪酬好、需求高的工作所需知識與技能進入勞動力市場。根據其資料便覽(fact sheet),新法案的四項重點變革如下:

1. 賦權各州與地方社區領袖:透過簡化申請聯邦經費的程序,並提供更多運用聯邦資源的彈性,以因應不斷變化的教育和經濟需求。

2. 改善與業界所需工作的校準:透過支持創新的學習機會、建立更好的社區夥伴關係以及鼓勵和雇主加強互動,改善學校教育與業界所需工作的校準。

3.提高透明度和績效責任:透過精簡績效措施確保職技教育班制取得成果,賦予家長、學生和利害關係人者在制訂績效目標和評鑑地方班制效能時可發表意見。

4.規範聯邦的角色:透過控制教育部長的權威、限制聯邦干預和防範政治偏袒,以確保有限度的聯邦角色。

換句話說,新法案透過促進學校教育-業界需求、中學-大專教育之間的聯繫,加強績效責任制,提高學生的學術和技術成就等,更著重在系統校準和班制改善兩大面向,以確保職技教育班制的提供更符合學習者和雇主不斷變化的需求。

彰顯百年來美國聯邦持續力挺職技教育的新法案對我國至少有三項意涵

固然,我國和美國的幅員懸殊,教育行政體制亦不同,但新法案對我國技職教育至少仍有下列三項意涵:

1. 技職教育有賴長期持續的政策導向之經費等支持

技職教育和一般教育的主要差異在於特重「時」與「實」,亦即特別強調培養時需和實務的人才與能力。時需和實務的認定通常相當配合國家經濟發展與社會包容的需求,因此相對需要政府長期持續的政策導向之經費等支持。如前述,美國聯邦立法資助職技教育始於1917年,2006年授權的Perkins IV至2018年已逾十年未修而不合時需。因此,2018年重新授權的新法案,展現儘管百年來多次政黨輪替,聯邦均能透過立法長期持續支持職技教育。我國也該如此。

2. 技職教育班制需更對應產業中薪酬好、需求高的工作

如前述,新法案比Perkins IV更講求面對國家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之產業,培養薪酬好、需求高的人才與能力。我國有不少採取過度教育但卻培育出畢業生就業意願、薪酬與需求均低的技職教育班制,亟需加以盤整,並透過政策之重點支持使盡快轉化。

3. 宜加強技職教育的賦權與能和績效責任

如前述,新法案比Perkins IV更加強賦權予各州、地方乃至學校,但更講求問責於取得成果與程序透明。我國的技職教育要因應變遷加速的環境,也有待加強讓地方和學校有更多更好的賦權與能(Empowerment,指協助個人、組織或社群增進其本身生活或營運所需權力(即執行能力),使其能依照自己認定的優序採取行動的多面向社會程序或機制,有時簡稱「賦權」)和績效責任(Accountability,有時簡稱「問責」),使更有權、有能又有責地辦好技職教育。

申請專欄作者、讀者投書。您可以 Email 至 media@tvet3.info

林三貴WSI副會長職務延至2020 不確定是否續選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因國際政治因素,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機會經常受到影響,是否有台灣人能在國際非營利組織佔有一席之地,成了關鍵。國際技能組織(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WSI)核心決策成員即將改選,站在台灣立場,現勞動部次長、WSI副會長林三貴是否會續任成了未來各界關注重點。林三貴表示,副會長職務確定延至2020年,但不確定是否繼續爭取下一任。

WSI擁有近80個會員國,是國際最大職業教育與技能發展組織,歷年所舉辦的國際競賽參加選手,正是每兩年勞動部透過全國技能競賽所選拔出的代表國手。近年WSI更發展出六大面向,包括倡導技能重要性、教育與訓練、技能競賽、職涯發展、國際合作、技能研究。

根據往例,下次會長與三位副會長改選將在2018年底的全體理事會,並於2019年競賽結束後上任。林三貴原本副會長任期到2019年,但由於WSI擔憂會長跟三位副會長一起換任,會造成權力與經驗上的真空,所以分成兩批上任,會長與兩位副會長依然2019年上任,而林三貴的第三副會長職務,則延期至2020年換任。

WSI2017阿布達比技能研討會

記者詢問是否會尋求連任?林三貴説,尚未思考這問題,即使目前副會長職務延至2020年,但由於上一個WSI職務為策略委員會副主席,按照章程規定,每個職務最多待兩任,代表還能競選連任,但這要搭配2019年選出來的會長,「我有把握最終選舉誰會勝出,也相信新任會長會請我繼續幫忙,經驗團隊不能全部換掉,」林三貴停了一會繼續說,「WSI章程允許我繼續競選一任,但有幾個因素在思考,到底最終誰當選會長、我在台灣的公務職涯接近退休…等,所以到時候不見得要去競選連任,這還沒決定。」

記者追問,台灣是否有接班人馬,接續您在國際組織的人脈與資源,甚至擔任重要決策職務?林三貴感慨,「即便我們有這意圖,也很困難,WSI職務就這幾個,會員國勢必越來越多,各國自然會積極爭取,例如韓國人力公團HRD KOREA 今年1月與WSI 簽MOU,成立全球第一個能力建構中心,你會認為韓國對於決策職務上會不積極嗎?」

林三貴還說,「韓國很多事都要透過我,因為我目前仍是WSI副會長,我相信他們也有企圖,假設我帶著台灣代表參與選拔,能在WSI競選中脫穎而出嗎?未必,因為台灣已經當了好幾年,別的國家會覺得,是不是應該換其他國家。」

林三貴代表WSI出席2019俄羅斯喀山國際賽的會旗全球傳遞活動,4/9來到韓國。

WSI正式簽約2021主辦國 9/22-27中國上海見

(記者黃偉翔/綜合報導)

近日中國上海市與國際技能組織(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WSI)正式簽約,明定2021國際賽於9/22-9/27舉辦,更確認要建設國際技能組織博物館,成為世界技能展示與交流中心。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紀南、上海市長應勇、WSI主席Simon Bartley共同簽署《中國上海2021年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協議書》及《世界技能博物館合作協議書》。

根據《新華社》報導,協議書規範,2021年國際賽於9/22-9/27期間舉辦,並就活動主辦、戰略措施及計畫與行動、競賽體驗、特殊活動、宣傳與市場開發、贊助與合作夥伴計畫、營運和技術、費用、申辦承諾等九大面向做協議。

另外,中國上海將建設“世界技能博物館”,主要展示世界技能發展歷史與趨勢,作為推進國際技能合作與交流、國際青少年技能教育基地,並將存有國際組織文獻。該博物館以公益性質免費對外開放。

根據《技職3.0》報導,去年十月中國上海成功在WSI全體理事會上爭取到2021主辦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技職國際賽在中國舉辦,有利於推動中國技能領域的交流,帶動兩億名青少年投身技能學習,並對世界技能的發展作出貢獻;中國肯定WSI的願景,並願意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全面執行WSI2025技能戰略。

WSI副會長、勞動部次長林三貴指出,WSI2025技能戰略,是指從過往以舉辦競賽為主軸的活動組織,轉型為六大面向的推廣技能運動組織。第一面向為倡導技能重要性;第二是教育與訓練;第三是舉辦競賽;第四是職涯發展;第五是國際合作;第六是研究,例如國際技術標準、隨產業趨勢調整競賽內容。

WSI是發展世界技能的國際性組織,會員近80個國家或地區,每兩年舉辦一次技職國際賽。(或稱國際技能競賽、世界技能競賽)。

中國邁向技能大國的野心

採訪、攝影/黃偉翔

台灣1970年起參與國際技能組織,中國於2011年開始參賽,2015年迅速爬上世界第五,2017年奪下世界第一寶座。面對這樣狼性十足的超趕,雖說早有預期,卻也激起各國防備心。

2016年中旬,加拿大造園景觀裁判長Mrs. Sylvié Métthé對《技職3.0》記者分析,中國客觀分數方面的基礎實力很好,主觀分數則視各國對他們的競合關係。當時她就預測,中國將持續竄起,主因是透過大量的軍事化訓練方式。

不只是人力的投入,銀彈更少不了。曾擔任勞動部職訓局長的林聰明多次帶領台灣各領域技能教練、選手及裁判長到對岸交流。「只要看過他們的設備,就覺得台灣都是小兒科,譬如CNC設備,都是滿滿一整片,大家看到這樣的環境都嚇死了!」林聰明當時便預言,「當他們設備、人才等資源都具備,只要累積競賽經驗,沒有一個國家贏得了對岸。」

林聰明更在媒體上,以本屆國際賽台灣成績遠落後中國現象,批評台灣技職教育的一落千丈,曾擔任教育部次長的他,這番話自然成為眾多媒體關注焦點。但板金國際裁判長鄭慶民認為這樣的批評並不公平,他在《技職3.0》投書表示,「對岸是用職業訓練體系的選手與台灣技職教育學生比賽,資源投入、培訓與選拔機制都不在同一個起跑線。」

替台灣拿下2017年汽車技術金牌的國手陳泯亨。(圖/黃偉翔提供)

《技職3.0》記者親自走訪2017年阿布達比國際技能競賽,現場目擊許多來自中國各省考察團、競賽團隊,官方媒體就來了七位,坐滿國際賽記者室一整排,現場更有多組對岸的「情資小組」,在許多職類皆派有以三人為一組的團隊,賽事期間都駐守各競賽現場。

以工業電子競賽現場為例子,台灣包括本屆已連三屆拿下金牌,自然是各國在該賽事重兵看守的對象,但《技職3.0》記者親眼目睹,對岸情資小組兵分兩路,一方先引開台灣裁判長林淵翔注意,刻意與他攀談,另一邊則趁機拿出V8拍攝台灣國手競賽過程,並隨時透過手機APP報備各種狀況。

中國這樣的投入,並非只著眼國際賽獎牌。

《技職3.0》記者捕捉到中國情資小組執勤當下的畫面。(圖/黃偉翔攝影)

2016年兩會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以「工匠精神」為口令號召全國上下投入技能人才培養,並配合《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等國家級戰略,因此,將更多資源投入國際賽與人才後續培養及就業、教學傳承的規劃。

目前在中國發展事業的第36屆汽車板金國手馬祥原說,一般人還得從助理教授慢慢當起,但對岸是直接用國家級待遇,把技職選手從最底層拉到正教授等級,待遇、社會地位完全一樣。2015年中國選手表彰大會上,汽車噴漆金牌楊金龍說,「希望能把我的技術傳遞給更多好學生,培養更多優秀技術人才。」雖然楊金龍僅有中專學歷,同等台灣的高職學歷,但破格被聘為「特級技師」,並擔任杭州技師學院的正式教師。

中國於2017年順利獲得2021年國際技能競賽主辦權,在上海。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為爭取國際賽主辦權的致詞。(圖/黃偉翔攝影)
中國在2017年阿布達比GA會議中,獲得2021年國際賽主辦權的一刻。(圖/黃偉翔提供)

「領導層級下令要辦一場無與倫比的國際賽!」中國的國際賽官方贊助商、西安開源電子實業公司董事長王公儒說,《中國製造2025》推出後,需要大量技工,所以包含企業、技工與職業學校都想參與其中。

《中國製造2025》是詳列未來中國10年從「製造業大國」邁向「製造業強國」的國家級戰略。

多年來,韓國三星為國際賽唯一指定贊助商,其LOGO隨處可見。王公儒指出,過去許多年幾乎沒有中文贊助商出現在國際賽上。當中國、香港、澳門等專家看到王公儒參與贊助後興奮十足,包含台灣的專家也在場說,「終於在國際賽上看到了中文了!」王公儒透露,國際組織很歡迎中國企業加入贊助,除了我們業界主動聯繫他們外,國際組織也主動邀請中國企業贊助。

中國的設備贊助商積極參與國際賽,有想與韓國三星競逐的態勢。

國際組織官方指定贊助商韓國三星,趁著國際賽期間舉辦國際記者會。(圖/黃偉翔攝影)

王公儒還提到,國際賽各職種大部分的總裁判長都非華人擔任,中國希望爭取更多「位置」。王公儒舉例,過去參加重點都是歐洲國家,所以沒有中餐或中華料理賽事,如果中國有機會主辦國際賽,就會成立該職種賽事。

高階技能人才是中國的發展重點,國際賽的參與只是一個破口,從數個破口中可窺見各種技能人才發展策略。

近期熱議的惠台31項中,更是吸納台灣技能人才的手段,不只台灣企業能同等對岸企業參與《中國製造2025》,台灣人還可以參加對岸53項專業技術人員執業資格考試、81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考試等。

中國近年在國際賽上攻城掠地,甚至奪下2021國際賽主辦權,這都只是國家發展技能人才的戰略之一。

勞動部次長、國際組織副會長林三貴,接受《技職3.0》記者專訪。(圖/黃偉翔攝影)

2018年初勞動部次長林三貴飛往上海一趟,以國際組織副會長身份參加國際組織常務理事會,更親自走訪未來中國主辦賽場,在室內面積40公頃、室外面積10公頃的國家會展中心。「上次阿布達比國際賽只用了20多公頃,看起來場地、設備等資源沒什麼問題,」參與國際組織與中國人社部副部長湯濤、上海市長應勇簽2021年主辦國際賽MOU的林三貴說。

除了簽約,檢討阿布達比國際賽舉辦成效,更是這次常務理事會的重點。湯濤更找機會與林三貴交換意見,表示希望看見什麼問題,可以跟他們分享,讓2021年國際賽可以辦得更完美。

林三貴直言,國際組織並不滿意這次阿布達比國際賽的舉辦,例如有職類在賽事開始前還沒準備好所需設備,這最直接影響競賽;而在一些制度面設計並不成功,以賽事中立機制為例子,過去裁判主席是各國的裁判代表擔任,本屆阿布達比團隊引進競賽經理機制,有一半職類找外部人員來擔任裁判主席,但因為角色定位不清楚,沒發揮太大功用。「但競賽經理機制是國際賽未來要走的方向,」林三貴強調。

深入分析結構面,林三貴認為問題出在執行團隊與政府高層溝通過程。「阿布達比請主辦2011年國際賽的倫敦團隊當核心籌備、2013年國際賽德國團隊當中堅幹部,實務上經驗十分豐富,那為什麼競賽執行面不如人意?因為這些團隊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王室溝通過程,太多複雜程序,」林三貴說。

不只如此,當阿布達比團隊在國際賽前半年的準備會議,找了各國技術代表、技術助理討論細節,但以國際組織的後續追蹤與分析報告中發現,各國與執行團隊並未真正跟上阿布達比的規劃。

阿布達比雖然找了有經驗的團隊來籌備競賽,但因內部往上的程序、外部與阿布達比當地執行團隊結合度上,都不好。「中國狀況則相反,因為政府體制關係,從上層決策到基層執行應該沒問題,也因為大力發展技能人才,中間規劃團隊從外國引進的機會不高,代表屆時他們籌備經驗恐怕不足。」林三貴對湯濤直言。

「2017年中國成績確實很好,但成績好壞與主辦賽事經驗沒有直接關係,」林三貴說。

中國在國際賽上,宣傳2021年國際賽將在中國上海舉辦。(圖/黃偉翔攝影)

《技職3.0》記者追問,是不是因為2021年剛好碰上中國共產黨創黨百年,想要更多賽事自主權?林三貴並未直接回答問題,他只強調,舉辦國際賽不只是單一會員國的事,還要密集與國際組織、各會員國來往溝通。「我們會請中央人社部多支援上海人社局的國際賽籌備,」上海市政府秘書長對林三貴承諾。

林三貴認為,中國技能人才發展是否走在台灣前面,大家沒有必要對此擔憂,應該多思考台灣如何提升自己,「但台灣政府資源已沒有太多空間,接下來須開發更多業界資源來支持。」若大家擔心中國主辦該屆,將對台灣採取進一步政治行為也沒必要,國際組織將保證各會員國不會受到差別待遇。

《技職3.0》記者問,接下來兩屆國際賽,對台灣來說是關鍵點,還能做些什麼?「競賽一定越來越激烈,但競賽之外還有許多國家戰略可以去深思,如果耗盡氣力只是為了培養幾十位國手、奪幾面牌,這並不是整個競賽的目的,」林三貴說。

台灣在阿布達比國際賽上的攤位,設計以展現台灣文化為主軸。(圖/黃偉翔攝影)

瑞士放棄2021WSC主辦國申請,中國將勝出

採訪/黃偉翔

近日瑞士主動向國際技能組織(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WSI)表示放棄申請2021第46屆國際技能競賽(WorldSkills Competition,WSC),若無意外將由中國獲得主辦權,但基層教師擔憂這在目前兩岸政治關係下,未來參賽恐受影響。

2021WSC恐更多政治力介入

因為中國施壓各國,台灣在國際空間越來越小,2021年主辦國是中國,是否如同台灣在其他號稱政治中立的國際非營利組織被政治干擾,是技職教師們的擔憂。

大湖農工教師,同時也是第43屆WSC國手教練吳世興直言,若2021年的執政黨仍是民進黨,仍維持目前兩岸緊張關係,未來台灣參與WSC恐怕受到更多政治力介入,台灣多年前就因中國的抗議而不得再揮舞國旗。

花藝裁判長周英戀則以正面態度看待此事,她認為要把中國當作可敬的對手,並透過技能正面交流,讓中國擺脫大國欺負小國的價值觀,畢竟台灣曾幫忙對岸的經濟,才有今天的中國。

WSI副會長林三貴說,會擔心中方介入是普遍的現象,但任何一個國家提出主辦國申請時,要完全遵守WSI相關規範,主辦國對於會員國沒有干涉的餘地,台灣在2013第42屆、2015第43屆WSC都順利參與,應會保持現況的一致性。

林三貴舉例,先前台灣選手參加在中國上海舉辦的交流賽,從他們在開幕式的安排上,中國依然依照WSI規範進行,

林三貴也提到自己2021年可能已卸任目前在WSI的職務,但會盡快促進WSI相關制度建立,競賽過程絕對不允許非技術層面的干預。

勞動部常務次長,同時也是WSI副會長林三貴。(圖/技職3.0資料庫)

台灣在WSI地位短期內仍算穩固

不願具名人士分析,國際關係靠的是真實力,台灣在國際組織資歷很深,且競賽成績都很優良,2013第42屆、2015第43屆WSC總奪牌數都是世界第三,加上來自台灣的林三貴目前仍是WSI副會長,應該不會太快有大動作。

但根據統計,中國才參加WSC三屆,但上(43)屆總得獎數已來到世界第五。

曾到中國參訪國手培訓基地的吳世興說,他們沒有只想到爭取主辦權這麼單純,而是透過國際賽拉抬整個技職教育的人才培育。

吳世興直言,中國因為一黨專政,高層說要做,整個國家都動起來並規劃長遠人才培育計畫,倡導工匠精神,這是在台灣看不到的力道。

吳世興舉例,上次到廣州市得知,當地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拿出三億資助6間技工學院,一間分五千萬人民幣,機械相關科系就拿了三千萬買了19台DMG的CNC五軸加工機,這不是台灣可以比擬的。

天津實訓中心。(圖/技職3.0資料庫)

未來舉辦WSC所需經費將提高

林三貴指出,瑞士聯邦政府認為舉辦WSC所需經費過高,即使瑞士擁有多次主辦經驗,也只能忍痛宣布退出爭取行列,若今年10月各會員國會議無特別意見,就會確認由中國獲得2021WSC主辦權。

林三貴強調,隨著WSI會員國越來越多(目前77個),今後WSC的舉辦規模只會越來越大,主辦所需經費門檻勢必會提高,這是WSI應該去面對的問題。

林三貴表示,台灣若想爭取主辦WSC,不是說不行,前提是須要有好的戰略思維,「競賽只是手段,目的是擴大青年學習技能的意願。」而且,不一定要從主辦WSC做切入思考,還能倡議更多人重視技能切入,或透過WSI平台發展更多國際合作,若以自己目前在WSI負責的非洲技能發展,台灣若願意更參與進來,可以不必花太多經費,就能交國際朋友,也對台灣產業在國際間帶出一條可以發展的路。

WSC撞上立法院審預算,勞動部長帶團出征恐有變數

採訪、攝影/黃偉翔

今年國際技能競賽陣仗好大!除了大部份賽事都將多派一名翻譯或指導老師,出團人數初估至少200人,勞動部長林美珠更將親自帶團出征!但10月恰好撞上立法院審預算會期,恐有變數。林美珠回應,會主動與立法院協調。

有技術圈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技能競賽兩年舉辦一次,今年10月在阿布達比舉行第44屆國際賽,台灣共派出47位選手;台灣在前兩屆國際賽總得獎數皆排名世界第三,上(43)屆更奪下5金7銀5銅19優勝,得獎率達92%,是過去15年來最佳成績。

在日前技職國手培訓中心揭牌活動中,林美珠宣布親自帶團出征,記者便詢問林美珠10月是否因立法院審預算,使得帶團出征有變數?她回應:「審預算也是重要工作,但這賽事是為國爭光好機會,會盡量跟立法院溝通,排開相關議事。」語畢,林美珠強調一句:「我們會努力爭取!」

過去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動部前身)主任委員王如玄曾表示親自帶團出征,但2009年遇上莫拉克颱風災情嚴重,臨時取消行程。

上屆國際賽代表團團長,由當時的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所長、現勞動部常務次長林三貴擔任,但由於林三貴同時身兼國際技能組織副會長,身份難免尷尬。

數位裁判長與勞動部人員皆表示,部長若能親自帶團出征,將大大提升台灣代表團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