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仰光/政府別總用產學合作來應急,應建立「法制化新學徒制度」

 

最近各方都很關注技職教育的改革,很大一部分建言是加強推動產學合作及產學訓合作計畫,甚至提出由政府補貼學徒津貼的福利政策。會有這樣的現象,是因為大家都發覺,現行的技職教育制度無法改善學用落差和就業接軌問題,即使你問街上隨便抓一個路人問,也都認為台灣應該學德國雙軌制教育訓練模式。但是所謂「產學合作及產學訓合作計畫」,都只是台灣模式的「建教合作」,也都只是臨時性的計畫及方案,並非德國模式的職業教育訓練制度。(延伸閱讀:譚仰光/不要再強調德國模式,台灣產學合作專班只是「台灣模式」

我在「技職教育今後走向的探索與抉擇」一文中曾提及,美國模式以學校為主體的職業教育制度,先天上,就對「學用落差」、「就業接軌」等問題,沒有免疫力。另外,我也強調過,千萬別以為只要加強校外實習或產學合作,安排把學生送到校外去實習,就是所謂的德國雙軌制技職教育模式,就可以培養出如同德國瑞士那樣的優秀的技職人才。以為把羊套上狼皮,就真的能變成為狼。(延伸閱讀:譚仰光/技職教育今後走向的探索與抉擇

所謂德國雙軌制教育訓練模式,指的就是德國的Dual System學徒制度。我不喜歡把Dual System譯為雙軌制,因為「Dual」 一字並非雙軌、各走各的道的意思,而是有「二重的」、「雙重的」、「成對的」、「二重唱」、「二重奏」、「雙人舞」的意思。所謂「二重唱」,不是兩個人各唱各的調,所謂「二重奏」,也不是指,只要把兩種樂器一起擺在台上演奏,各奏各的調,就算「二重奏」。兩個人都必須按照樂譜上所譜好的旋律與節拍演出,才能顯現出那種和聲與相互襯托之美。如歌劇蝴蝶夫人中的男女高音的愛之二重唱,如貝多芬為鋼琴與小提琴所寫的春之奏鳴曲,如天鵝湖芭蕾舞劇中王子與天鵝公主的雙人舞。

歌劇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

歌劇《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Palm Beach Opera@flickr

 

為了簡單明確,我在下文一律把德國Dual System教育訓練模式稱之為德國的「學徒制度」。有人認為「學徒」一詞不好聽,有貶低身份的味道。我覺得在務實探討技職問題的時候,就不要再用士大夫觀念去看問題了吧!

前面提到過,為加強推動產學訓合作計畫,有人提出由政府發給學徒津貼之政策。我覺得此一構想,值得商榷。

英國1964年訂頒「工業訓練法案」(Industrial Training Act) 實施「Levy and Grant System」,我國於1972年仿效訂頒「職業訓練金條例」。目的在激勵業界負擔部分的員工培訓經費,避免養成社會認為人才培訓都是政府責任的觀念。雖然此後,因實施方式不夠完善,遭遇困難,把「職業訓練金條例」廢止了,但在現行的「職業訓練法 」中仍有「事業機構辦理訓練之費用」一章(編按:《職業訓練法 》第五章),但因尙未訂定細則,該章一直未正式開始實施,從該章的立法意旨可以看出,原則上都一直認為業界應負擔起員工訓練的責任,不能一切都靠政府。

民國90年間,職訓局(編按:勞動力發展署的前身)曾會同學者專家大力宣導英國的IIP制度(Investors In People,IIP)。IIP制度是英國為了提昇國家競爭力,鼓勵所有企業為員工技能的開發進行投資、建立組織人員核心能力的培養,以在全社會樹立終生學習與強化企業責任的觀念,自1990 年起,戮力推動的人才資本投資驗證制度。職訓局也同時研訂了一套TTQS訓練評量系統。時間快轉到現在,有人突然提出採行政府補助學徒津貼方式,為業界出錢發薪津,似乎有點飢不擇食,倒行逆施,違反國際潮流的做法。怕是為了選舉,飲鳩止渴,違反市場經濟原則。

欲建立德國式學徒制教育訓練的「法制化新學徒制度」,必須先建立一個觀念:「學徒是事業單位的受雇者(學徒),而非學生,是事業單位將其學徒送去學校讀書,而非學校把學生送到校外去實習」。德國人深信,真正專業而實用的技術必須在業界實際的工作崗位上才學得到。三年結業,一方面從就讀的技職學校取得高職畢業證書,完成12年國教。一方面經各該管轄之工商總會(或手工藝總會)考試及格取得正式職工資格,以正式員工身分,領取正式員工薪資,繼續在原事業單位工作。(三年學徒期間,依法領取學徒薪資)。德國的Dual system制度,是一種「畢三項功能於一役 (訓練、教育及就業)」的制度。是一項法定的制度,而不只是一種模式,也非一項臨時性的計畫而已。

我們若想要仿傚德國瑞士成功的技職教育,不要只想抄襲外國的船堅炮利,學一點模式,學一點樣子,而是要學外國的制度與理念。

德國技職 雙軌制

德國認定的學徒,是事業單位的受雇者,而非學生,是事業單位將其學徒送去學校讀書,而非學校把學生送到校外去實習,兩者差異很大。(圖/技職教育3.0資料庫)

 

當年在高職教育方面,曾相繼推出「輪調式建教合作」、「階梯式建教合作」、「實習式建教合作」,都說是仿照德國模式。在職業訓練方面,也曾相繼推出「高級技工班」、「台德菁英計畫」、「明師高徒計畫」、「建教訓合作計畫」、「雙軌訓練旗艦計畫」,也都說是仿照德國模式。名目繁多,花招百出。但這些措施都以暫時性計畫型式推出,套上一些誘人的廣告標題,並沒有建立成一套正式的制度。於是並沒有能落地生根。而實際上,上述的計畫也都只是美國式建教合作的變臉,並不是德國模式。

欲建立德國式學徒制教育訓練的「法制化新學徒制度」,也同時必須先瞭解,德國學徒制度之所以能成功,是建立在下列五個基礎上,不是單頻模式即可成事:

  1. 良好的師傅制度,依德國法規規定,事業單位必須有一定比率的合格師傅(德文稱Meister)(學徒制度結業、若干年工作經驗、受過師傅訓練、取得師傅證書)才准予雇用一定比率的學徒,確保學徒不會被隨便安排在生產線上自行摸索;  
  2. 良好的訓練督導單位,德國係由全國工商總會(Industrie-und Handelskammertag)及各地的地區工商會負責督導學徒們在事業單位內的訓練情況與進度,並負責學徒的結業考試,確保學徒能依規定受到良好的訓練,避免學徒被雇主任意當作廉價勞工,徒有訓練之名而無訓練之實 (依規定,學徒均有訓練日誌,須填寫,並由師傅簽字);
  3. 各地的勞動主管機關要切實保障學徒們的勞動條件;
  4. 妥善的訓練教育課程規範(含准予辦理學徒訓練之職種),德國是由聯邦教育訓練研究所(BIBB,Bundesinstitut fur BerufsBildung)負責訂定。
  5. 要有專為學徒辦理部分時間制相關教育的職業學校(Berufsschule)。(編按:一般大家把德國的Berufsschule譯為職業學校,並誤把定時來校接受相關教育的學徒,當作是學校送去企業實習的學生。真正全時制職業學校應該是Fachschule)

 

目前台灣沒有法定的「師傅制度」,建議可由勞動力發展署先訂一個過渡性的辦法;台灣也沒有類似德國工商會來督導學徒的訓練(含訓練進度考查、訓練日誌查閱及結業考試等),建議可由勞動力發展署及其所屬各分署來挑起這個責任,實際上職訓局在研擬「台德合作實驗班」(編按:台德菁英班的前身) 計畫時,已有過一些規畫在案;台灣目前也沒有類似德國Berufsschule的部分時間制職業學校,建議可先由高職附設,如真想嘗試建立制度,過渡期的因應方法是有的。至於類似德國BIBB的角色,建議可由教育部與勞動部協調後共同委由「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職業訓練研究發展中心」或「國立台灣師大技職中心」或「工研院產業學院」來扮演。待正式訂定法規後,一切納入統一之法規制度。

這一個「法制化新學徒制度」的建立與嘗試,需要教育部(國教署和技職司)及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的密切合作與協調。

其實在《職業訓練法》第三章職業訓練之實施中,就有「第二節 技術生訓練」之專節。所謂技術生訓練就是指新學徒訓練制度,只是因為有關之規定與規範尚未訂定,所以一直未能正式實施。由此可知,勞動主管機關早有建立德國模式學徒訓練制度之構想,只是因為很多內容涉及教育部的權責,時機尚未成熟,不敢貿然推動。現在勞動部與教育部都已正視這個問題,且已面臨燃眉之急,這時應該是讓它付諸實施並建立制度之良機。教育部(國教署和技職司)及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應儘速就此案展開會商,讓此一「畢三項功能於一役 (訓練、教育及就業)」的制度,配合十二年國教之實施,儘速促其實現。

此一制度建立後之生涯發展體系構想圖,草繪如下:

法制化新學徒制度

生涯發展體系構想圖。(圖/譚仰光製)

 

封面照片圖片來源:GovernmentZA@flickr

 

謝其政/拼升學、辦學績優 被綁架的技術士證

 

去(2015)年底教育部公告產業界認同證照列表,原因是政府與民間證、照繁多,更有不少是業界不承認的「芭樂證照」。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結果?

這就跟貨幣通膨的主要原因一樣,發行或有權發行貨幣的單位大量印鈔票,稀釋了原有鈔票的價值。當年技職生能在畢業時,右拿畢業證書,左持技術士證,昂首大步,驕傲的跨出校園。幾十年過去了,現在的畢業生一樣右拿畢業證書,左持技術士證,但雙手所持的二證,卻無法讓他們驕傲。

技職教育體系與技術士證之所以會有如此密不可分的關係,追溯回民國80年代,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時推出的跨部會(教育部與勞委會)合作案─「在校生丙級技術士專案技能檢定」業務。

開辦「在校生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簡稱丙級檢定)」業務時,初衷確實立意良善。取經德國技職教育,希望藉由推行技術士證照,提升技職生的技術水平。

因為是專案,又是「擴大辦理」,可說是倉促成軍。原本由勞委會(今勞動部)專責的技能檢定及職業訓練業務,一夕之間大量進駐教育部主管的技職教育體系,尤其是各類型的高職校園。為了滿足技能檢定業務眾多不同職類檢定場所及評審老師的需求,也引進現有高職校園的師資、設備。於是各職類的合格檢定場如雨後春筍般地在高職校園中冒出,也在勞委會職訓局有計劃的培訓下,為數不少的合格監評老師應運而生。

有了高職人力、物力的支持,當然使得在校生丙級檢定業務如魚得水,辦得風生水起。丙級檢定的發證量,從此如舊台幣的發行,毫無節制的核發,最終導致今淪為「芭樂證照」的窘境。

因為過去投入太多在高職端的人力、物力,且將部分檢定業務委請學校辦理,雖然在技檢業務規範中,對監評老師及應檢人有嚴格的迴避條款,但教育圈本來就不大,近親繁殖的結果,「在校生丙級檢定」業務很快便發展成一隻巨大怪獸。

為了快速達成行政院20萬張發證數目的目標,為了證明校長辦學績優而締造出「表現亮麗」的丙級檢定及格率或畢業生持證率,甚至將技檢業務與四技二專考務掛勾,如考生持有相關類科乙級以上技術士證可享有加分優待。為了方便取得乙級以上技術士證,在校生丙級檢定變為一個重要的墊腳石,儼然成了技職教育體系的辦學指標。3年的高職生涯,就是為了取得丙、乙級技術士證。有些學校更盛傳,「若未考取幾張技術士證,學生不得畢業」,更以此標榜其辦學績效與品質。此現象值得深思。

行政院及長官的兩個「為了」,讓「在校生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檢定場所常發生光怪陸離的情事:

首先,很多學校高一、高二便鼓勵(規定?)學生參加檢定,然而職訓局公布的考驗項目,有很多是高職學生第4、5學期以後才會碰到的內容,都還沒學就如此趕鴨子上架,而且還及格,是學生天縱英明?監評老師放水?還是考場舞弊?有無限的想像空間。

再來,術科考試成績單應根據考驗過程,嚴謹評量考生的各類專業技能是否達到一定的精熟程度。竟然出現某些職類、某些術科承辦單位所送出的成績單,「只要考生不缺考,便都及格」。在這種毫無淘汰、篩選機制的氛圍下所核發出的技術士證,當然成為業界不承認的「芭樂證照」。

最後,技檢業務大量進駐校園,嚴重影響正常教學活動。學校得花人力、物力支援技檢業務,因此荒廢本業。更嚴重的是,為了技檢業務抽調學生支援考場勤務,嚴重影響教學品質和學生受教權。

在校生丙級檢定業務開辦迄今已逾20年,弊端叢生,是該檢討並考慮停辦的時候了。然因辦理考務及核發證照都潛藏著極大利益,對既得利益者而言,是很難自發性放棄到嘴的肥肉的。

為了提升技術士證的權威,還是將檢定業務撤離校園吧!如交通部監理機關設專職單位辦理考照、發照事宜,可將技能檢定、發證業務,由勞動部職訓局(編按:現為勞動力發展署)下設一常設單位專司辦理(編按:目前由技能檢定中心負責此業務)。若學校評估學生考取技術士有利於提升學生技術水平,當然可以輔導學生報名參檢。想揮別「芭樂證照」的陰霾,就讓技檢業務揮別校園吧!

 

延伸閱讀:

「芭樂證照」浮濫 教部公告產業界認同證照列表

業界不承認證照鑑別度 技職生窮忙一場空

證照無用論?民間組織教練:辦證照為的是賺錢

 

圖片來源:Chris Blakeley@flickr

 

教部送金手獎到德日 工廠師徒制實習 凌晨出海捕魚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根據《技職教育3.0》報導指出,去(2015)年11月底教育部長吳思華表示,國教署從今年度開始,送金手獎第一名選手出國研習,投入1千1百萬經費,而次長林騰蛟補充,選手是去國外校園「long stay」,到學校交流,也到企業見習,每年大約60個名額。目前規劃將依選手類科分別送德國或日本研習14天,有參與德國師徒制學習並親上企業生產線實做,也有出海捕魚,體驗日本漁業文化。但有校長認為,送技藝選手出國研習的效益不大。

國教署高中及高職教育組科長陳綉藝今(13)日表示,這是新推出的政策,往後是否延續,要先看今年的成效。陳綉藝補充,由於技藝競賽5類所學性質差異甚大,將分成三團出國,商業類與家事類到日本,海事水產類與農業類也是到日本,但兩團研習內容不同,而工業類自組一團到德國。

 

研習效益 各校長看法不一

本屆主辦工業類技藝競賽的嘉義高工校長林文河大口稱讚,他說,從此政策看出教育部日漸重視技職教育,林文河強調,不論選手去德國學到多少,送選手出國將發揮拋磚引玉功效,持續正向地影響臺灣技職教育,讓企業界與學術界更肯定技職人才。

下屆主辦海事水產類技藝競賽的澎湖海事校長謝旻淵表示,通常企業不太願意開放參觀,尤其在某些門檻較高的領域。金牌選手在教育部的安排下,能到國外看到不同技能領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值得鼓勵跟喝采。謝旻淵還說,畢竟臺灣是海島型國家,不能閉門造車,有些國際技能競賽國手也會想辦法到其他國家從事友誼賽或參觀,也是要透過這種機制,提升技能水準。

謝旻淵感慨,以往技能競賽結束後,選手只能自求多福,自己找出路,有的升學、有的就業,很少有這種技能提升的機會,尤其是政府主動規劃辦理,對這批選手的視野有深遠的影響。

本屆主辦商業類技藝競賽的士林高商校長曾騰瀧並未完全認同,他說,技能培養應該是整體考量,想要鼓勵學生,出國研習並非唯一方式,且短期研習成效有限。

曾騰瀧認為,應該根據各職種客製化研習內容,他分析,應該就臺灣在國際賽上表現優異與表現較差的職種分類。經常得獎的職種選手,其實不必特地送出國,同樣經費轉為補助選手未來出國比賽的經費,效益會更大;對於國際上技能相對弱勢、較難奪獎的職種選手才建議送出國,甚至可以考慮聘請國外教練來台,引進國外教學系統。

謝旻淵表示,或許研習時間不長,對技術的影響層面不大,但對選手來說,很多是第一次出國,也是第一次接收外國資訊,金牌選手在這樣的環境刺激下,瞬間會成長很多,參加國際技能競賽的選手亦有相同情形,回國後會有不一樣的視野與理念。

 

歷屆選手肯定 教練盼非噱頭

第42屆國際技能競賽綜合機械國手徐志宏表示肯定,他說,出國不單只有技術增長,文化衝擊也是一塊。他舉例,當年赴德國萊比錫參加國際技能競賽時觀察到,德國行人道跟腳踏車道是分離的,有次不小心誤走在腳踏車道上,後面行車沒有轉向行人道繞過,而是停下來等人離開,這種文化素養差異衝擊非常大。

徐志宏認為,若能建立送技術優良選手出國見習的制度,對未來選手幫助很大。

而帶領過許多屆國際技能競賽國手的冷凍空調教練林謙育,也是第36屆國際技能競賽冷凍空調銅牌國手,他說,送選手出國是好意,但重點是內容為何?若只是出國走馬看花那幫助並不大。

林謙育補充,技藝競賽並非只有工業類,還有商業類、農業類、家事類以及海事水產類,每個類別規模與性質都不同,「我們該思考,在創新噱頭完後,如何延續正面效應?」

 

師徒制學習 親上德國產線實做

台中高工負責承辦工業類赴德研習活動,秘書郭珍祥表示,今年德國團成員共有16個職種,17位金手獎第一名出國(機電整合職種有2人),分為實習組與見習組。實習組有機械製圖、車床、板金、鑄造、電腦修護、數位電子、工業配線、機電整合、汽車修護、飛機修護;而見習組則包括汽車噴漆、建築製圖、建築、室內空間設計、圖文傳播,以及家具木空。

實習組部分,德國企業講師會先在「師徒室」教選手產業知識,再帶領他們親上生產線實際操作;而見習組則以參訪企業為主,郭珍祥強調,見習組不只有純參訪,前一晚都會聘相關講師針對隔天參訪內容上課,如設計理論、職場知識等。

兩組結束各自行程後,會一起到德國當地的技職大學參觀,郭珍祥說,目前已有三間德國技職大學允諾,但屆時會到哪間參訪,目前還在考量中。

 

選手凌晨出海捕魚 再到市場賣產品

台中高農負責承辦海事水產類與農業類赴日研習活動,承辦人實習主任劉美慧表示,農業類跟海事水產類分成兩團,前者9人,後者7人,選手都有5天到企業實習,接著2天分別到農業與海洋學校與當地學生交流,最後再一起展開3天的體驗日本文化之旅。

同樣承辦海事水產類出國研習的澎湖海事校長謝旻淵補充,主要的見學內容在企業見習,透過不同國情的交流,認識日本的漁業技術,當然海事水產類的各科技能都會涵蓋其中,詳細的研習內容須等到3月份探勘後才能確定。

海事水產類實習部分,選手會到漁業處理廠親自剁魚肉,並跟著當地魚夫出海捕魚,劉美慧強調,捕魚當天凌晨4點出發,下午才回來,非常充實!

農業類選手在企業實習行程中,透過日本農業珠自會社牽線,至農家實習2天,再到蔬菜工廠實習2天,最後1天會與海事水產類選手一起到市場親自販賣產品,學習從生產到販售的完整流程。

文化之旅部分,會帶學生體驗忍者文化與自然文化,也會到日光東照宮與東京迪士尼,劉美慧強調,選手到日本研習很難得,所以文化之旅以文化交流為主,並非玩樂。

 

家事、商業類金手獎赴日行程未定

員林家商負責承辦家事類與商業類赴日本研習活動,校長劉澤宏表示,因為日本企業較嚴謹,接洽程序不易,行程細節尚未確定,劉澤宏進一步解釋,目前規劃以安排選手在日本當地上課後,再到職場參訪為原則。

劉澤宏說,這樣的政策對於技職選手是一大鼓勵,期盼未來能延續下去。

 

卡在法令!台灣第一所 藍帶分校無法招生

 

作者:王一芝

攝影:遠見資料

2015年6月10日,高雄餐旅大學盛大舉辦藍帶廚藝卓越中心落成典禮。當天熱鬧非凡,盛況空前。除了高雄餐旅大學校長容繼業、法國藍帶國際學院總裁安德烈君度(André J. Cointreau),教育部、地方政府的官員和從法國藍帶學院畢業的台灣校友,幾乎全員到齊。原因很簡單,這是台灣第一所藍帶分校。

在全球餐飲界,很少有人不知道1895年成立於巴黎的藍帶國際學院(Le Cordon Bleu)。有人比喻它就像「餐飲界的哈佛大學」。

藍帶學院的授課老師,都來自米其林星級餐廳,或在重大廚藝比賽勝出的廚藝大師,許多從藍帶畢業的學生也都成為知名主廚,甚至是美食節目主持人或美食家等。

也因此,120年來,每年有超過兩萬個學生,爭先恐後擠進已在五大洲、共20個國家開設的50多所藍帶分校,想要跟大師們學廚藝。只要在藍帶學院拿到修業證書,那麼,無疑幫自己的職涯鍍金。

落成典禮結束後,高餐藍帶廚藝卓越中心首任總經理蘇國垚,領著一大票遠道而來的貴賓,參觀才剛完工、隱約還聞得到油漆味的新教室。

 

一班收16人,三個月18萬元

當時蘇國垚驕傲地說,未來將延聘兩位專長廚藝和烘焙的法國藍帶名廚來台,搭配多位各國籍老師,全程英文教學,一班只收16人。

他指著全新的五間國際標準烹飪教室說,不同於一般廚藝教室三至四位學生共用一個廚台,每位到高餐藍帶進修的學生,都能奢侈地擁有一個廚台,實作機會比別人多。

過去,台灣人若到法國藍帶學院進修,光生活費一年就得上百萬,但在高餐,一期三個月只要18萬起,費用省很多。因此吸引許多人打探消息,準備去報名。

「聽到藍帶來台開分校,突然覺得離夢想好近,」一位從接觸烘焙開始,就把到藍帶廚藝學院進修當作終極目標的網友說。

誰知道,原訂第一期於2015年秋季開班,預計招收64位學生,卻至今空蕩蕩。

眼看農曆春節即將到來,高餐藍帶卻始終只聽樓梯響,遲遲不見對外招生。上高餐藍帶官網,映入眼簾的仍是那排紅字,「目前課程尚待核准中,確切課程內容、費用和招生日期將再行公告。」

 

2012年簽約後難題重重

跟多年前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無法報名國內EMBA班,逼得他只好到新加坡上EMBA一樣,問題卡在現行法令限制。

第一個限制是,外資無法在台灣設立分校。所以,高餐與藍帶學院合資成立公司,打算以補習班名義招生。

但另一個問題又來了,這一次,卻無論如何也過不了。

根據勞動部為了保障本國勞工就業權益,在「就業服務法」第46條第1項第4款明文規定,補習班聘外籍老師,只能教語文,不能教技藝。

但,要兩個巴黎來的米其林星級主廚,不教廚藝,改教法文,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但法令就像緊箍咒,身為藍帶學院靈魂的外籍老師拿不到工作簽證,根本開不了課,至今仍耗著。

就連高餐也沒想到,本是餐飲界期待的美事,自從2012年和藍帶簽約後,難題就一關一關接踵而來。

由於雙方各出資50%,但高餐必須配合「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找不到對外合作開辦事業的前例。再來,依「公司法」規定,公司股東必須具法人或自然人身分,可是高餐兩者都不是。

好在高餐從校務基金條例中找到解釋,讓高餐和藍帶的合作師出有名,讓藍帶先在台灣開辦公司,高餐再入股,這樣才解決問題。

 

立案規範,比照補習班辦理

另外,雙方協議,由藍帶負責軟體,像是廚藝課程和師資,高餐則統包硬體,例如行政、招生和場地,尤其是教室,必須符合藍帶需求。

對高餐來說,這又是一筆龐大支出。正好當時從教育部「雙星計畫」和「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爭取到了1億,就像一場即時雨,才能讓工程動工。

歷經兩年,好不容易竣工,但是沒想到落成典禮後,團隊才獲知,新建築雖然適用於學校,卻不符合補習班規定,因為政府對補習班的規範比照八大行業,比學校嚴格好幾倍。

沒有第二條路,只有再次動工修改。先是排風,再隔間,還要申請和高餐不同的門牌號碼,因為補習班無法和他人共用門牌。依照規定,必須讓消防局、建築師公會及建管單位勘驗完畢,取得使用執照之後,才能向地方教育局申請補習班立案。

「高餐藍帶無法如期對外招生,主要卡在尚未取得使用執照,」教育部技職司專門委員張嘉育說。

接受《遠見雜誌》採訪前,她特別去電高餐藍帶了解進度,目前消防局、建築師公會已驗收完畢,只剩下建管單位,順利的話,2016年初就可以取得使用執照,再拿使用執照向地方教育局提出申請立案,「由於教育局還得安排現場會勘場地、設備等,又卡了一個農曆年,應該要到2月底才能拿到立案證書,」曾在高雄市教育局服務的張嘉育對流程十分清楚。

 

有外籍管理職,也不能對外開班

但是,繼續詢問張嘉育,就算拿到了補習班的立案證書,那兩位2015年2月就已經飛抵台灣到任的巴黎藍帶外籍老師,還是不能合法在台灣合法開班教授廚藝啊?

「沒有那麼難啦,」張嘉育強調,「就業服務法」第46條第1項第11款也有明定,如果因工作性質特殊,對公共建設或社會經濟有助益,國內缺乏這種人才,經中央主管機關專案核定,就可以放行。

她信心滿滿地說,只要高餐藍帶順利拿到補習班立案證書,教育部便可立即協助突破法令,「還滿樂觀期待的。」

但是,相對於教育部,高餐藍帶團隊卻不敢樂觀。因為他們早已私下請教過勞動部,得到的答案是「第11款並不適用」。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主任邱月雲指出,不適用於高餐藍帶的原因是,他們聘雇的外籍師資屬於白領階級,只能適用於第46條第1到7款,第8款以後的法規是針對藍領工作制定。

她進一步說明,除了技術性聘雇,身為外商投資的高餐藍帶,也可以向勞動部申請外籍經理人聘雇。高餐藍帶也早在2015年4月遞交申請,成功取得一個外籍管理職名額。不過有但書,這個人可以對內進行教育訓練,「但絕對不能對外開班授課,」邱月雲申明。

不用等教育部去函勞動部,她這番話似乎已提前宣判破局。

 

若是推廣中心,就能聘外師

很多人不解,國內不管公私立大學都聘任不少外籍教師,為什麼高餐藍帶就是沒辦法?關鍵就出在高餐藍帶不是學校,而是補習班。

教育部技職司專門委員張嘉育也說,如果當初高餐是以推廣中心的模式,開設藍帶廚藝課程,事情就不至於這麼複雜。

因為根據「就業服務法」第46條第3款第1目,公立或經立案的私立大專以上學校,都可以聘任外國教師,本來就有法源依據。

那麼,當初高餐為何不這樣做呢?據了解,是法國藍帶不肯。原因很簡單,一旦採用推廣教育制度,就代表由高餐主導,藍帶所有的教材及教學方法,都要先經過學校核定,最重要的是,招生收入都歸屬學校,屆時拆帳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錢一旦進入學校,就拿不出來,因為學校沒有理由把收入白白送給別人,」一位熟知內情的人士分析,合資設公司對雙方才有保障。

看起來,目前高餐藍帶唯一的解套方式,只能期待「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順利通過。通過後,外國大學就可以來台設立分校、獨立學院,或和國內學校合作辦學,課程和師資都更有彈性,還能夠授予學位,而不只是學分,高餐藍帶目前面臨的所有困境,統統可以迎刃而解,甚至還能一併解決陸生和外籍生來台就學的問題。

 

一等再等,1000萬資金將罄

高雄餐旅大學校長容繼業期望,高餐藍帶不僅招收台灣學生,也將招收全亞洲懷抱「藍帶夢」的學生,不但成為亞洲餐飲人才的搖籃,還能幫台灣賺進大筆外匯。但是,「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要等到哪一年才會通過啊?

日子一天天過去,高餐藍帶廚藝卓越中心最初投資的1000萬,也快要用罄。每個月光人事費用就將近100萬,資金壓力逼得蘇國垚不得不在2015年8月向巴黎藍帶再度開口要求增資。

還好,2015年11月的董事會,高餐和藍帶雙方已成協議再增資,但能不能撐到「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通過,誰都不敢保證。

12月初,法國藍帶國際總裁飛抵高雄開董事會那一天,教育部長吳思華剛好到高雄參訪幾個技職學校,順道造訪高餐藍帶。

法國藍帶國際學院總裁安德烈君度親自為吳思華和教育部官員導覽,感慨於教室內高檔新穎的設備,卻空蕩蕩看不到一個學生,忍不住向吳思華請託,希望他協助解決。據在場人士表示,當時吳思華部長只是笑笑,顯然連他也束手無策。

近幾年,教育部不斷鼓勵國內學校與國際接軌,不管是交換學生,或海外短期進修,目的不外乎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現在外籍老師送上門來,學生不必遠渡重洋,卻卡在法令限制而開不了課,這豈不是貽笑大方,成為國際笑柄?

 

【高餐藍帶 廚藝卓越中心】

股東: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負責硬體)、 法國藍帶國際學院(負責軟體)

資本額:1000萬(高餐50%、法國藍帶國際學院50%)

時程:2012年簽約、2013年動工興建、2015年6月完工

建築物:五間國際標準廚房烹飪教室、三間一般教室、兩間示範教室、一間書店、咖啡廳、物流室和更衣室

學費:九個月75萬元

課程:兩位法國藍帶名廚全英文授課、小班制 (一班16人)、將巴黎藍帶學院課程原汁原味搬來台灣

總經理:蘇國垚

招生時間:確切時間尚未對外公布

 

圖片來源:遠見雜誌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遠見雜誌》,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競賽提名規則爭議 更應檢討臺灣技能選手培育環境

 

文/黃偉翔

日前我報導了一則「技能競賽擬更改規則 未來選手不得跨區提名」,爆出勞動力發展署擬的新草案,全國技能競賽提名規則將更改,未來擁有學籍學生不得藉由其他單位代提名。此報導引發許多技職與職業訓練圈內人士撻伐,認為不應為了齊頭式平等而縮限技能選手參與機會,而勞發署科長魏世鑫的「為了讓競賽更公平」解釋,似乎完全無法說服大眾。

一個提名規則修改有這麼嚴重嗎?或許必須先花點篇幅介紹一下「技能競賽」,大家就可理解其爭議點。

 

技能競賽精神:鼓勵更多人參與技術交流

技能競賽有他獨特的起源。大約距今69年前,西班牙需要大量技術人員。當時西班牙青年組織(Spanish Youth Organization)主席Mr José Antonio ElolaOlaso有個想法,他認為,應該說服所有家長、老師、雇主,甚至是學生們「一個有效的職業訓練制度將影響著西班牙的未來。」

為了進一步驗證此想法,Olaso找來了當時數名不同領域的人士進一步發想。最終,他們想出了一個方法,「透過技能競賽呈現技藝精神,除了年輕人的競爭心態將被喚醒,社會大眾更會討論比賽過程與結果,遊客們也能看到各行各業的技術。」

history of worldskills

隨著年輕的德國和瑞士工人的參與競賽,西班牙組織結識了雙系統,在這兩個國家成功運行的職業訓練模式。(圖/WorldSkills官網

 

從結果來說,這樣的「異想天開」被證明是一個巨大的成功,逐漸激起了人們對技術的重視。而此競賽,演變成現今有職業訓練界奧林匹克稱號的「國際技能競賽(WorldSkills Competitions)」。此競賽每兩年舉辦一次,目前會員國有72個國家,競賽職類共50種,是所有技能選手的最高競賽殿堂!

所以,國際技能競賽最終目標,「是透過競賽過程培養社會職業榮譽感,促進社會大眾重視技術訓練,與提升專業技術人員社會地位,鼓勵更多人參與技術交流。」國際技能競賽副會長林三貴曾對我說,透過競賽來激發輕人對學習技能的興趣,進而展開探索及學習,藉由競賽來肯定自我。

history of worldskills

來自台灣的林三貴(左二),目前擔任國際技能競賽組織(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副會長。(圖/WorldSkills官網

 

那麼,我們如何選出代表台灣參加國際技能競賽的各職種選手呢?答案就是,國內舉辦的「全國技能競賽」。

全國技能競賽分區賽分為北、中、南區,各區前5名可進入全國決賽,決賽前三名可獲頒金銀銅牌獎,每年辦理一次,年齡限制為21歲,團體競賽職類則是24歲;而國際技能競賽再從決賽「總積分」前三名者進入「國手選拔賽」,再透過選拔賽選出一名正式國手,每兩年選一次,選拔該年稱為「國手年」。(避免混淆,此處教育部辦理的技藝競賽先不提)

技能競賽國手選拔賽規則細節

所有過去全國技能競賽前三名者,如果想爭奪國手選拔機會,可以在國手年跳過分區賽,直接參與全國決賽,但這些人並不列入該年的金銀銅牌名次,而最終全體選手的總積分前三名可進入國手選拔賽,再從中選出該屆國際技能競賽台灣代表國手。(圖/王尹伶設計)

 

全國技能競賽的客觀條件限制

在台灣,參加技能競賽選手大多來自高職(十二年國教後的技術型高中)學生,但由於台灣技職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且普遍不足,導致每間高職強弱項不同,參與技術訓練的熱衷度也不同,學校間師資設備等資源狀況也不同。

在這樣客觀條件限制下,想參加技能競賽的師生,通常會試著與政府的職訓中心或私人企業合作,一起訓練選手,模式通常是職訓中心負責訓練,或職訓中心負責出訓練經費,也有職訓中心純粹掛名,而各區職訓中心強弱項、師資設備也不同,文化也不同……

在學校端,通常會希望與訓練該職類較優秀的職訓中心合作,而部分職訓中心也希望與特定職類較頂尖的學校合作,或說希望把經費投入在更值得投入的選手身上。

因為上述學校與職訓間資源不均衡的客觀條件限制,合作模式,跨區合作情形就顯得常見,甚至多年培養了某種情感。

 

為何修改提名規則會引發撻伐?

分區賽分為北、中、南三區,各區每間學校、職訓單位、企業等具有提名資格的法人單位,都最多只能提名3人(組)參賽。按照常理說,每間學校的選手都應該在各自區域競賽,但由於每間學校各科資源、參與熱衷度極度不同,導致許多「不得已現象」。

假設A學校對某職類競賽參與熱衷度很低,平時都沒在訓練,3個(組)名額可能還嫌太多,而B學校對技能訓練很熱衷,甚至一次就訓練超過3名(組)選手,多則雙位數,所以可能發生同一職類,B校排名第4的選手,有能力勝過A校排名第1的選手。如果A、B校分區,那也罷,但若不同分區呢?

對於B校,通常會希望所有選手都能參賽,爭取晉級決賽機會,除了原分區的3個(組)提名,也會透過別區職訓單位或企業代為提名,所以會有一個情況發生,明明B校在中區,結果北區與南區都有該校選手出沒,甚至更極端狀況是,北、中、南區分區賽前5名都由同校包辦,全國決賽時就是另場「校內生死鬥」。

所以派選手跨區參賽,會擠壓到該區原本競賽生態。

另外,由於各校與合作單位的過去合作歷史皆不同,導致某些學校與職訓單位已是固定聯手狀況,資源較多,而某些弱勢學校難以找到合作單位,資源較少。

很混亂吧!更不用說競賽結果能當作學生升學加分的影響,每間學校目標不同,有的只要讓學生透過競賽升學保送,有的希望學生能從國手選拔賽中勝出。

臺北科大阮培皓專注於訓練時的神情技能競賽

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冷凍空調職類金牌阮陪浩。(圖/黃偉翔攝影)

 

對於這樣的狀況,雖然偶有學校抗議競賽不公平,但過去總是維持著這種「詭異平衡」,而大多競賽圈人士認為,目前的跨區提名狀況,能夠促使更多同校技術強勢的選手參賽;進一步想,若某分區某職類很冷門,參賽人數很少,若不能跨區參賽,通常會因為人數過少,無法舉辦競賽,珠寶金銀細工職類就是個例子。

為了導正以往競賽跨區混亂狀況,技能強勢學校擠壓別區的競賽生態,日前勞發署擬了新的競賽草案,未來只要具有學生身分,不得透過其他單位代為提名,意思就是,「學校選手不得跨區參賽」。

以目前提名狀況的「詭異平衡」,修改提名規則當然引發多數人的撻伐!以獨立媒體《技職教育3.0》讀者反應來看,大多數圈內人認為,「這次修改沒有太大好處,不應為了齊頭式平等而縮限技能選手參與機會,只是扼殺更多技術優秀的選手」。

國際技能競賽 進場 鼓舞 歡呼

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台灣代表團,在巴西聖保羅競賽會場進場畫面。(圖/林三貴攝影)

 

到底有沒有修改提名規則的必要?

我個人認為,有修改的必要,但在政府未能解決上述問題前,非常不適合。

我們更應該檢討的,是台灣整體技職與職業訓練的選手培育制度、資源分配、跨部會合作狀況,甚至國手競賽歸國的後續培育環境都需要全面檢討,而並非單就分區賽名額、是否跨區來爭論,因為這件事的本質是「各校與職訓單位的資源不均等所致」。

技能競賽應該回歸本質,就是鼓勵更多人參與,而不是某校獨大;應該是透過競賽,讓整體參與技術的狀況提升,而非「拔尖」。

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 汽車技術 曾品浩 銅牌

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汽車技術職類銅牌曾品浩。(圖/林謙育攝影)

 

以台灣在國際技能競賽狀況,本屆5金、7銀、5銅、19優勝,總得獎數世界排名第三,雖然帳面成績很好,坦白說,台灣僅是前端一小群人在練;在他國,雖然不一定有技藝超群的好成績,但國家人民投入技術熱衷度,尊敬的氛圍狀況,相對於台灣卻是平均、整體上的好。

這才是競賽最終目標,也是台灣技職與職業訓練圈共同努力的目標。

國際技能競賽 回國團照

第43屆全國技能競賽台灣代表團賽後歸國。(圖/技職教育3.0)

 

原文刊載於獨立評論@天下,經原作者授權刊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105大限到 陳振遠呼籲公立大學全面減招

 

文/陳曼玲

攝影/王錦河


時限不斷進逼,令大學聞之色變的「105大限」今年終於到來,大一考生即將銳減5萬名,大家都等著看大學是否真的會出現倒閉潮。六年前曾在《評鑑雙月刊》提出「105大限」警告的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校長陳振遠接受本刊專訪,再次挺身呼籲政府立刻下猛藥,全面減少各公私立大學招生名額,破除國立大學「絕對學生人數」的迷思,並且規劃公立大學教師優退配套方案,否則今年恐連倒25所大學,到時「屍橫遍野」,就算換人執政也無力回天!以下是專訪內容。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校長 陳振遠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校長陳振遠六年後再次呼籲政府全面減少各公私立大學招生名額,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圖/評鑑雙月刊)

 

今年恐連倒25所大學  速下猛藥才有救

問:少子化海嘯即將來襲,教育部已提出六年之內大學必須減至100所,您如何看大學整併?

答:大學整併對臺灣的大學是個must,日本與歐洲國家也都在進行大學整併,大陸更早起步,因為學校整併後規模變大,資源更集中,競爭力就提高,世界排名也上升,所以教育部力推「公公併」是正確的方向。但國立大學一定是找辦學績效旗鼓相當的學校整併,若併校之後整體招生名額不減,對於減緩大學倒閉潮將無濟於事,屆時招不到學生的後段私立大學還是會倒閉。

 

問:身為國立大學校長,您贊成辦學良好的國立大學與辦學不佳的私校一起減招嗎?

答:坦白說,我這樣主張對不起自己的學校與所有國立大學,但站在整個國家的立場,國立大學不能不顧後段大學的死活!18年前虎年出生的孩子今(2016)年就要進大學,考生人數一下子少掉5萬多人,平均減幅超過16%,而現在全國有159所大學,以最簡單的方法計算,減少16%就相當於有25所大學完全招不到學生,你可想像這情況有多嚴重!

目前全國只有2所大學退場,後續工會抗議、老師提告、民怨沸騰等問題,到現在都還無法解決,接下來若一次倒掉25所學校,大家可以想見將會釀成多大的社會風暴!政府今年必須立刻下猛藥處理,否則就算換人執政,神仙也難以解決這麼棘手的問題。

 

公私立大學同步減招  公校減幅可低於私校

問:減少國立大學名額是否不符合民意對於提高公立大學入學機會的期待?

答:既然整體出生人口減少16%,各大學通刪錄取名額16%就是最公平的作法,但輿論一定會有反彈。我認為若只有私校減招,公立大學都不動,將使公立大學的錄取率飆高太多,建議政府採取公私立名額都減、但私立大學減額比例高於公立大學的作法,例如全部私立大學減招16%、全部公立大學只減招10%,則雖然公立大學名額減少,但因為私立大學減得更多,公立大學的錄取率其實不降反升,還是可以達成社會對於提高公立大學入學機會的期待。

換個角度分析,假設目前全國排名前1%的學生可以考上臺大,如果少子化後臺大核定名額不減,說不定屆時前2%的人都可以進臺大,本來考不上的現在都進去了,這樣社會可以接受嗎?學生素質應該也是大學少子化必須面對的嚴肅課題。因此,我們應該打破公立大學招生名額維持「絕對人數」的迷思,因為分母(考生人數)已經大減,若分子(核定名額)也減少一點點,考上一流大學的機率不僅不會維持現狀,反而將逆勢上升。

政府千萬不能小覷20幾所大學一次倒閉所累積起來的民怨,到時若大批失業學者一起走上街頭,反動的力量勢必比收費員與關廠工人抗議來得更大,整個社會也將付出更大代價。我認為,國立大學應該體察大局,拿出社會責任,展現希望社會安定的作為,與私立大學同步減招,否則社會動盪不安,政府必須將預算用在救急,到時公立大學的經費資源也會被排擠,無法到位。

 

減招只能短暫應急  之後須汰弱扶強發展特色

問:減少招生名額就能避免大學倒閉嗎?

答:不能完全解決,但今年少子化的衝擊就像騎車下陡坡這麼快,如果不踩一點煞車,一路高速衝撞下坡,請問誰受得了?至少這個方法可以暫時踩一下煞車,不會一次倒掉這麼多間。接下來就要想辦法汰弱扶強,留下一些強的,並讓弱的學校慢慢轉型。既然大學有這麼多博士,為什麼不能自己想辦法賺錢,開創新財源?目前教育部推出特色大學計畫,將未來的大學分成「國際特色」、「學習創新」、「專業特色」、「產業研發創新」、「區域創新整合」幾類,我認為是大勢所趨與正確的方向。

過去有人主張大學分類評鑑,但大家都不願意被貼上「非研究型」的標籤,建議未來可透過計畫申請的方式,學校若一開始不清楚自己符合哪一型,可以同時申請不同類型的計畫,哪一件通過的經費最高,就選擇哪一型,若都沒有通過,可以下次準備好再重新申請,如此一來,各大學就會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歸類,往自己的特色集中發展,慢慢轉型。

而將來大學評鑑的指標也可有所不同,例如屬於國際型大學的類型,評鑑時當然須側重國際交流成果;若是地區型的大學就不必看國際交流,社區型的大學則不需要評估產學合作項目。

 

避免後段私校變「僵屍大學」  政府應與董事會進行債務協商

問:如此可以協助招生岌岌可危的後段私立大學改變體質嗎?

答:若學校數量沒有減少,真正有問題的學校還是救不起來。前經濟部長施顏祥曾經在一場大學少子化策略諮詢會議上提到,從產業觀點看,大學少子化是「產能過剩」與「產能供過於求」的問題,解決之道就像面板產業一般,只要關掉幾家,剩下的就可以活得很好。

所以我還是建議短期應急的方式是要讓公私立大學同減核定名額,因為私立大學也有好的前段班,不能讓他們活不下去。但為了顧及社會觀感,並且提升弱勢學生念國立大學的機會,國立大學招生比例不要減得比私校多。這樣至少可以讓私校多爭取二、三年的時間,趕快調整轉型,不要讓衝擊力道太急太快,否則一下子屍橫遍野,政府無法處理,社會也無法容忍。

長期來看,政府必須比照金融重建基金的模式設立「教育重建基金」,與私校董事會進行債務協商,讓董事會至少可以拿回一點點成數的資本,以鼓勵後段私校儘速退場,剩下的資產則可歸公並資遣教職員。

有人質疑私校董事會是公益性質,怎麼可以讓他們拿錢進口袋,這樣社會觀感不好;但問題是這些董事會如果真的完全為公益,老早就可以退場,為何到現在還不肯走?因為一毛錢都拿不回來,全部校產都得捐出,所以大家寧可慢慢耗。但是拖得愈久,窟窿愈大,愈難處理,若變成金融業所說的「僵屍銀行」(Zombie Bank),最後政府還是得出面收爛攤子,那麼何不早點壯士斷腕?難道要等到學校都死光了,棺材一具具浮出來,社會觀感才會比較好嗎?

 

公立教師提早優退  帶動私校教師階級流動

問:教育部正在為私校教師媒合到產業界找新出路,您的看法如何?

答:真正有本事的教師大概都能自己進入產業界,不需要政府媒合,出不去的可能就是人文社科領域、較無產學機會的教師,他們的專長就是教書,業界也未必需要他們。

建議政府應該改變思維模式,提供配套措施,以較高的退休金鼓勵國立大學教師提早優退,且優退的公立教授不得再進入私校,讓私立大學教師可以流動至國立大學,流浪博士就有機會進入私校任教,帶動教師的階級流動,教育活水才會起來。至於優退的國立大學教師,可以轉到私立民間機構服務,因為民間機構與公立大學接軌較容易。

 

問:最後請談談大學的創新。教育部鼓勵大學創新轉型,第一科大定位為創業型大學,其他學校若要走這條路,您有什麼建議?

答:第一科大以邁向國內第一所創業型大學為目標,培養學生具備創新的特質及擁有熱忱、投入與分享的創業家精神,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及創業能力,課程的特點是讓學生紮根在跨領域學習,包括大一必修「創意與創新」課程,且採跨領域上課,各系學生全部打散,與其他科系混班學習。

經由指導老師的訓練以及企業方式的培育,有些一年級學生真的提出許多好點子,展現創意的思維模式。訓練學生需要很長的時間,學校以學生為主軸,提供「創夢工場」的場地,讓他們慢慢磨,不急著看到具體的創業成果。創意發想真的快不得,不能讓老師一口一口餵你吃,必須自己思考問題,否則交出來的就是老師的東西,沒有紮根在自己身上,出去之後便無法獨當一面。老師必須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嘗試。

尤其關鍵的是,大學應該鼓勵學生放膽去做,就算錯誤與失敗也沒有關係,一定要能體會失敗、忍受失敗的過程。號稱矽谷搖籃的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也是如此,不但讓學生跨領域學習,而且不斷經歷失敗,因為愈早失敗,成功機率愈大。

 

問:您認為其他大學可以複製第一科大的創新模式嗎?

答:每個學校都應該發揮自己的特色,不要鸚鵡學舌。創業是一個概念,學的是創業精神與創業技能,至於該在哪些領域創新,各校可以自己發想,找出適合自己的路。

 

圖片來源:評鑑雙月刊》第59期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評鑑雙月刊》第59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林凱衡/廣設高中大學後的20年:黃武雄教育理念再思考

 

今天許多人轉載黃武雄在自由的投稿,為當初廣設大學的改革方向辯護。我們固然可以說改革理念與政策現實的落差,導致20年後的今天浮濫與面臨破產的高等教育問題。然而要解決問題,不可能只是在政策表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還是必須回去審視早期的政策理念、問題診斷與改革藍圖,才有機會修正一些核心方針。

在90年代以前早期的教育政策理念,為了使教育系統配合經濟發展計畫,因此制定出人力計畫,依據計畫將學生導向固定比例的技職教育,透過控制高中大學數量與建立龐大的技職教育系統,壓制學生升學的行為,並且批評這種升學現象為「文憑主義」,這是早期對教育問題的診斷與解決之道,我們可以稱之為「國家發展工具論」。

在90年代展開的「人本自由主義論」,論者以黃武雄為重要代表,則全面反對教育服從於經濟計劃與國家控制,從人本主義與個人自由出發批判國家制定的人力計畫,強調教育應該以「人為目的」,必須「適性」讓人可以自由發展選擇,這個觀點認為台灣的升學問題與文憑主義現象,問題源自於高中大學的數量不夠,國家控制高中大學文憑的數量,導致升學制度下各種扭曲現象,因此在政策上主張國家不應該介入教育系統,同時國家必須回應民間對教育的需求廣設高中大學。

黃武雄的人本自由主義論在當時對抗國家介入教育,以及反對教育為經濟服務,絕對是運動與新的教育政策重要的思想資源。然而這個政策理念也到了需要跨越的時刻。其一問題在於,人本自由主義論的論述對手是國家,此一理念對教育資源分配和社會正義沒有正面面對處理,教改運動以高中/高職作為改革的切入點,而非公立/私立切分,錯將高中視為是更好的升學選擇而忽視背後資源支持問題。事實上擴張高中未必有好的教育資源分配,如果當時能解決大量私立學校的問題,其實也未嘗不是一種激進且進步的改革。在進入教改會政策審議後,410教改聯盟才修正為「廣設公立高中大學」的訴求為時已晚。在運動上與經濟學家的合流導致教育改革仍然發生向右轉,這點黃武雄自己在「教改中的左與右」也說明了這點。

第二個問題是,在人本自由主義論下「人即目的」、「適性」和「解決升學壓力」的改革視野下,高職被視為是過早工具化、為經濟發展服務的一種異化。即使黃武雄說廣設高中大學沒有打壓技職教育,而是要給大家選擇的空間,但實際上96年的教育改革對於技職教育問題的著墨甚少,也幾乎不討論技職教育在資源分配上的弱勢問題,在教改會中,改革技職教育的其中一條方案甚至是轉型綜合高中來替代高職。在價值階序上,人本自由主義論確實有抬高一般高中普通科,忽略技職教育的問題存在。如果「適性發展」只限於高中,那未嘗不是另一種單一化現象,高職的多元複雜性其實是遠高於一般高中的。

如果我們讀黃武雄的「童年與解放」,則我們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是重新建立個人的價值,反對人異化變成國家目的之工具,黃武雄雖然指出「人有參與社會秩序的自由」,但是對於這個秩序如何建立?人與人之間該如何達成共識的問題並沒有著墨,這是我認為當時教育理念的第三個問題。教育可以只讓個人適性發展選擇就沒問題嗎?教育需不需要一定程度上承擔他個人的經濟謀生問題(這與為經濟發展服務應該區分開來)、賦予其參與政治與社會的技能?如果這個社會上有人想念高中有人想唸高職,那是不是需要另一種形成共識的機制,來思考教育分流、教育資源分配,以及抬高更多不同科目的價值形成新的多元主義?

無論是十二年國教、技職教育或高等教育,到目前為止的教育發展藍圖仍然沒有脫離二十年前的教改視野。許多教育問題,回到過去一些理念思辨過程,多少是有助於我們找到某些曾經被埋起來的另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