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軌制職訓課程 111學年度提案2/1開放申請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雙軌訓練旗艦計畫」攜手合作學校、事業單位三方共同推動雙軌制職業訓練課程,結合學科理論與術科實務,強調師徒制模式,培訓符合企業所需的專業技術人才;中彰投分署將於 2/1 至 4/15 受理 111 學年度提案申請。

中彰投分署長林淑媛表示,訓練生參與計畫期間完成紮實學習與實務訓練,結訓後能擁有豐富的工作資歷與就業銜接優勢,透過做中學讓青少年厚植職場技能,而合作企業也可透過雙軌訓練制度,以工作崗位訓練方式,培訓契合企業需求的專業技術人力,是企業選才、育才的優質途徑。

雙軌訓練生許文豪 103 年度畢業於勤益科大機械工程系,高中就讀機械科,透過招生資訊得知雙軌訓練生可享有合作學校二分之一學費優惠補助,與事業單位每月訓練津貼,不僅能兼顧學業,取得學位同時累積工作經歷,更能經濟獨立,減輕家中負擔。

中彰投分署指出,許文豪的訓練事業單位為合濟工業,至今仍留任於該公司,並已晉升為組長,不只習得專業技術,更獨力帶領組員完成工作任務。

該公司黃副理表示許文豪認真學習,雖然個性較害羞,但工作上皆能完成任務,對合濟是不可或缺的人才,目前合濟配合該計畫培訓的學員共 9 名;黃副理勉勵青年:「吃苦當吃補,雖然很辛苦,心態要調整,做起來才開心!」

教部砸3500萬 虎尾科大建智慧機械人才基地

記者曾玉婷/臺北報導

為發展智慧機械產業,虎尾科大「人才培育基地」揭牌,盼以貼近產業現場的教學場域,連結產官學資源,培育開發、運用智慧即時輔助系統所需的專才。

教育部《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補助虎尾科大 3,500 萬元經費,打造以虛擬數位科技輔助智慧化人機協作的「智慧製造類產線人才培育基地」,訓練學生具備實境技術、精密量測、人機互動及工業網路安全等能力,並推動種子教師培訓、技優生培育及企業技術人力訓練,共同開設培訓課程及開發實作教材,強化教師與學生的實務經驗。

虎尾科大該計畫團隊表示,建立基地是為因應產業智慧升級,新型態工作情境將由機器智慧主導,且以人機協作方式進行,未來技術人員的工作型態將大幅調整,故建造該類產線基地,以提供產業智慧製造相關的數位智能輔助技術,培育人機協作的技術人才。

計畫團隊表示,校內開設「智慧輔助科技與創新應用學程」,以專業的教學場域結合自動化、機電輔、工管、資管、資工及多媒體設計跨院系的技術與資源,內容涵蓋智慧製造、虛擬/擴增實境技術、AI 視覺辨識、精密量測、物聯網等跨領域知識,藉各校種子教師的教學,深化學生的技術與能力,以培育可銜接的新工作形態人才。

針對學程特色,計畫團隊指出將培訓學員藉 AR/VR 智慧介面的操作,提示技術人員手作技術或引導決策,執行故障排除、更換治具、品質檢測、設備操作及教育訓練,並以即時、完整的技術指導,強化學生實務上的專業技術與職能養成。

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表示,該技術可望廣泛應用在遠距離的技術指導或售後服務,引領產業快速升級,提升產業的國際銷售能力,並促進我國成為亞太服務中心優勢。直接受惠的產業則涵蓋工具機、航太、汽車、自行車、設備製造等機械/電機產品加工、組裝、維修及服務等操作。

探索技職 科大、教部攜手策畫職業試探體驗展

記者曾玉婷/臺北報導

適逢寒假時期,虎尾科大、高科大及屏科大,分別和國資圖、科工館及海生館共同策畫「職業試探體驗」常設展,盼讓中小學師生及家長認識技職教育各行業在科技發展下的轉變,並進一步探索學生未來的學習方向及適合職業。

虎尾科大和國資圖合辦「夢想銀河技能職多星—智在未來」,藉多媒體互動介紹智慧製造,並在互動遊戲中帶領學生設計屬於自己的行動電源,進而了解智慧製造 4.0 的生產過程。

高科大和科工館合辦「技職新樂園」,將 5 大展區營造成主要樂園形式,應用電腦、影像、物件演示、情境模擬等展示技術,打造具有娛樂、知識的情境遊戲,讓學生在闖關遊戲中探索、發現及體驗技職教育的內涵;其中,春節期間將舉辦「立體春聯工作坊」,藉 3D 列印技術帶觀展者創造春聯的多元呈現可能。

屏科大和科工館合辦「農藝其境智慧農機」,以淺顯方式介紹科技農業知識,倡導以創新科學解決農業生產問題,並呈現相關技職教育與產業發展;另和海生館策畫「臺灣水產養殖實境探索」,藉互動式媒體裝置展示水產養殖的發展情形,將水產技職教育的精神與內涵以寓教於樂的遊戲方式呈現,了解水產養殖產業的過去與未來展望。

教育部技職司科長陳秋慧盼透過常設展,讓學生從小認識各行各業和技職教育的連繫,了解現代農業或工業科技運用的技術,同時摸索自身職業性向;另一方面也期待家長陪伴參與後,能協助孩子職業試探和興趣探索。

教育部表示,各展皆於平假日依照展出主題,提供不一樣的體驗內容,歡迎民眾前往體驗,詳細活動訊息可參閱活動官網,或「技職動起來」臉書粉專及各展臉書粉專。

北科大團隊攀山 以建築技術偕部落青年建店鋪

記者曾玉婷/臺北報導

北科大 USR 團隊攀上海拔 1450 公尺高山,在新竹尖石鄉宇老觀景台與部落青年協力建造展售空間,由部落命名「食在好買直販所」,為當地打造遮風避雨的實體店鋪,去年 12 月正式開幕並舉辦市集,推廣在地友善農業及部落共好理念。

1/9 寒流影響,食在好買直販所披上雪衣。(圖/北科大)

宇老觀景台是尖石鄉前、後山分界處,位處鞍部山谷間,能一眼飽覽尖石鄉遼闊山景,也是當地小農的攤商集散地。石磊協力隊青年羅恩加表示很開心和北科大合作,在部落打造出首個「石磊友善蔬菜」品牌的店鋪,不僅方便遊客直接在產地選購友善農產,族人也能舉辦活動,分享音樂、咖啡、部落故事,「這類模式會是原鄉部落農產在產地直賣的重要經驗。」

教育部自 107 年 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以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為核心,引導大學以人為本,從在地需求出發,期讓大學的功能不僅是學術研究與人才培育,更要將知識傳遞給社會大眾,帶動所在地區的繁榮與發展,推動社會永續向前。

食在好買直販所展售石磊友善蔬菜。(圖/北科大提供)

北科大設計學院院長黃志弘表示,北科大繼 2018 年與石磊部落共建「石磊友善蔬菜」品牌,協助宇老商圈攤商整修改造,2020 年更著手興建直販所,凝聚眾人力量,協助在地農業永續發展,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精神。

從想像到落地

此案由北科大建築系教師吳南葳帶領、木本設計教師李國玄指導,同學們從業主訪談、丈量、設計提案、修改、木工工廠實習到實地完工,長達半年期間,需要磨合、建立共識,爭取部落支持,也得克服高山氣候與長途路程的考驗。

北科大團隊設計的直販所,以山脈起伏為概念,外層以木片拼貼,盼借助山區自然的風與溼氣,讓植物種子自由在木片間發芽生長,但圓弧形的外觀設計,不是部落族人習慣的涼亭式造型。團隊經過一個多月來回修改設計、共 3 次提案討論,說明搭建的技法跟流程,終獲部落支持。

北科大 USR 參與同學上山做工吃足苦頭,也收穫甘甜。(圖/北科大提供)

北科大建築與都市設計所碩士生胡維哲說,部落的反饋讓設計產出更符合在地需求,「族人提到冬天顧攤得忍受戶外低溫,我們就以泰雅傳統的烤火圍爐文化為靈感,設計一個活動式烤爐,讓族人顧店同時可以生火取暖,還能烤地瓜!」

北科大建築系學生陳淨妤表示,從學校到宇老平台要 3 小時車程,加上山區氣候多變,早晚溫差大,上午要忍受烈陽,午後又要祈禱前山的水氣別影響工程,但在一片壯麗山景旁邊工作的珍貴經驗,是坐在教室裡得不到的收穫。

石磊部落「食在好買直販所」去年 12 月開幕,北科大 USR 師生團隊與石磊部落一同推廣在地友善農業。(圖/北科大提供)

北科大表示,學生挽起袖子與部落青年一起施工,學到結合建築基地和環境文化、考量結構力學與施工手法等實際因素,部落耆老也一日三餐加點心的照料,大夥收工後在滿天星斗下烤火晚餐,得到紮實的實務訓練和難忘的體驗。

「一朵小花可以帶動人們改變一個環境。」北科大建築系學生邵翊庭認為,也許建築正是這樣的角色,藉由反覆檢討設計,盼創造出一朵能引起人們共鳴與改變的小花。

營建業缺工4.8萬人!教育部砸3千萬蓋「建築智慧化技術基地」培育人才

記者盧亞蘭/台北報導

據勞動部今年第 4 次人力需求調查指出,台灣營建工程業人力短缺,需求佔整體的 17.8 %,而相關領域總缺工高達約 4.8 萬人。為了補足產業的人力需求,教育部補助中國科大 3 千萬元,建立「建築智慧化技術」的培育中心。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的《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技專端獲得 30 億經費,希望透過產、官、學、研合作,縮短學用落差,培育業界所需專業人力,也讓學生畢業即就業。

教育部技職司科長陳映璇表示,2018 年起教育部就在部署,而中國科大今( 15 )日揭牌啟用的「建築智慧化技術菁英訓練基地」,代表著台灣教育現場除了理論課(已於今年九月開始上課)之外,實作相關課程的場域也都做足了準備,加上《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主打跨系、多元群組、夥伴學校的概念,甚至與瑞芳高工、南港高工、景文高中、大誠高中做策略聯盟,就是希望跨領域的人才都能參與到相關課程,為營建業培育未來所需人才。

中國科大土木與防災系主任蕭興臺說,校內分成正式課程、和實習工讀兩種方式在培訓學生。學生大二開始就會在基地觀摩,到了大四也會參與產學合作計畫,例如中國科大目前受台中市政府技術委託的 41 棟 5 千戶的社會住宅案,就是結合了建築資訊模型、與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 BIM+AIoT )。

中國科大表示,台灣土木相關科系,主要課程都以施工技術為主,但中國科大的課程將進一步聚焦在建築物的「各種機電設備與智能化設施之維運與保養」,培育學生具備施工、管理、及維運的多元能力。今日相關設備揭牌啟用後,未來將持續以「區域訓練中心」的概念,培育北部建築智慧化人才,提升國內建築物節能、防災及永續維運的功能。

高雄教師透過課程 引導高職生反思社會問題

(記者曾玉婷/台南報導)高雄市教育局與 Skills for U 共同舉辦兩天一夜教育研習,全高雄市公私立技術型高中(即高職)實習主任參與,期望藉由跨領域對談,為教師開拓多元視野。

「看見技職─技職跨群科教師產學交流」活動,邀請多位講師分享經驗談、安排參訪台灣金屬創意館等充實行程,約20位高雄市高職實習主任、教師齊聚一堂,期望藉由跨領域對談,為教師開拓多元視野。

「學習」是師生共同努力的事

教育副局長陳佩汝認為,教師要傳授給學生的,不該侷限在未來可能會被取代的單一觀念或技術,而是需要重視學習表達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促成跨領域的連結和溝通,應對產業洪流。

提到社會和產業的變動速度增快,加上 108 課綱上路滿一年,陳佩汝強調「眼前是大家共同在學習的世代。」陳佩汝解釋,以前教師習慣指定學生去學習新知,現在透過技職跨群科等交流,期待能創造更多不一樣的合作模式,不只學生學習,教師也在學習,同時學生還能從教師身上學到學習的態度和方法。

高雄教育副局長陳佩汝親自出席,溫暖分享對技職教育的理念,表達高雄市扎根技職教育的決心。

高職校長:用技能回饋社會

新北市瑞芳高工校長顏龍源則分享,瑞工如何將技能投入社會的實踐方案,包括室內空間設計科學生以專業改造校園、舉辦修理家電營隊、社區婦女水電基礎班、規劃結合專業改造老街專案等,另也談到教育品牌的建立、執行與行銷策略。

活動壓軸,由Skills for U協助與會高職老師收斂兩日活動經驗,並帶入永續發展概念,逐步轉化成課程發展的養分。Skills for U 培力顧問張寒瑋表示,回到 Skills for U 的宗旨──「用技能與社會對話」,也希望激發高職實習主任們思考產業面,以及如何用技能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讓社會和技能走向共好。

透過課程 協助高職生思考社會問題

三民家商教師林紫茵、楠梓高中教師顏乃雯、樹德家商戴寶娥發表時說,順應電商平台外送趨勢,規劃出微課程,協助高職生探討「負責任的外送消費模式」背後的問題本質。

林紫茵說,外送服務產生許多垃圾與浪費,背後衍伸的社會問題,值得學生來思考,並同理看待世界上其他長期處於挨餓的人們,來反省外送商業模式,思考帶給社會的優點與缺點,並進行辯論。林紫茵還說,課程最後邀請學生設計「負責任的外送消費模式」。

教師集思廣益,協助高職生探討「負責任的外送消費模式」背後的問題本質。

為回應SDGs-8「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與核心素養「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高雄高工教師吳鴻輝、中正高工教師涂育魁、復華高中教師曾致豪說,高雄從以前就是工業重鎮與港灣,希望帶給學生認識大高雄在地歷史,進而理解輕軌、觀光產業、相關行業流程規劃,另外,高雄的造船工業享譽國際,相關內容也將放入課程的單元課程。

高職教師專心研究課程脈絡。

新北高職種子教師招募:培養跨域課程設計能力

台灣推動108課綱,主軸在於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強調自主行動、溝通互動和社會參與的能力,學校需發展校定特色課程,培養學生跨領域的能力,打造符合趨勢的「未來人才」。新課綱的頒布,現場教師首當其衝,面對全然不同的教學方針與模式,起步一定是困難的,對於這樣的困境,Skills for U提出了解方。

非營利組織Skills for U攜手新北市政府,舉辦「第一屆新北市技術型高中跨域課程種子教師培訓計畫」,預計招募20-30位新北市技術型高中(即高職)教師,期望透過師資培力與社群共備,提供高職教師多元視角、對話平台與跨領域課程設計方法。

參與計畫教師,將可核發研習時數、結業證書,並獲得課程發展所需資源媒合協助,另外,錄取者優先參與 2021年 第三屆 Skills for U 新北技職年會。

「在未來職場需求無法準確預測的現今,讀高職不該只為了練技能、進工廠工作。」Skills for U創辦人黃偉翔說,在108課綱架構下,高職老師有空間在課程中設計跨技能領域課程,培養高職生解決社會問題。

「計畫重點在於陪伴與培力高職老師。」黃偉翔說,多年來高職較少跨領域、跨學科的課程,教師在操作上或許不甚熟悉,因此,課程發展計畫旨在陪伴教師發展出符合學校願景、在地生態的跨域校本課程。

去年,黃偉翔指導瑞芳高工師生共同改造瑞芳車站、老街、地下道等,美化、活化當地,校內10位不同群科的學生應用自己的技能,讓公共場所變得更美好。其中,應英科的學生更擔任「青年英文導覽大使」,將瑞芳的特色無國界地與旅客分享。 

Skills for U將招募新北市技術型高中種子教師,以「技能應用」、「利他精神」和「回應在地」為核心,幫助教師建立符合技職的課程設計方法,達到教學創新,即日起至11/30下午五點報名截止,12/2公告名單, 報資訊請看: https://user103887.psee.io/39fq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