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仰光/證照法制化是空議題!技術士證有存在的必要?

 

近來技職界都很關注證照制度、證照效用、證照法制化、證執照化等議題,也有批判「證照無用」及「芭樂證照」等。我要強調,「證」是「證」,「照」是「照」,什麼叫「證照」?「證照」是個不通的名詞;什麼叫「證照法制化」?或「證法制化」?這是個存在的議題嗎?另外,技術士證已扭曲成升學的工具之一,也變成部分組織的牟利工具,這些爭議都不是當年開辦技術士證的原意。

「醫師執照」是依據醫師法由衛生署(今衛生福利部)發給的,「律師執照」是依據律師法由法務部發給的,「駕照」是依據相關交通法規由交通主管機關發給的,「電匠執照」是依據電業法由建設廳(凍省前)發給的,「汽車修護技工執照」是依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由交通主管機關發給的,各級學校的「學生證」、「肄業證明書」、「 畢業證書 」是依據相關教育法規由教育主管機關或學校發給的,「技術士證」是依據職業訓練法及技術士技能檢定發證辦法由勞動部發給的。哪一個證?哪一個照?沒有法規作依據?難道是無法無天亂發的嗎? 除非是商家或攤販自己印發的廣告傳單。哪有什麼「證若不法制化」的問題?

提出這個議題的學者,其真正的意思可能是想要讓每一種「證」,尤其是「技術士證」,都能成為具有法定效用的「照」。這有意義嗎?有必要嗎?借書要有執照,當店員要有執照,刷個油漆要有執照,在工廠裡幫忙畫工程圖要有執照,在辦公室操作電腦要有執照 ….. 。如果從事任何職業、做任何工作都要 「照」,那是限制人民就業自由,是違憲的。且會僵化就業市場,使失業問題氾濫成災。(延伸閱讀:前教部次長林聰明:證若不法制化,技職永遠抬不了頭

臺灣早在民國61年就頒訂了「技術士技能檢定及發證辦法」,並逐步實施。民國72年訂定「職業訓練法」時,已將「技能檢定及發證」納入該法成為專章(第六章)。

當年行政院曾要求經建會(今國發會)協調職訓局(現併入勞動力發展署)及省建設廳(凍省前),將考試內容幾乎相同的「電匠」及「室內配線技術士」兩證合一,避免一個有法定效用而另一個沒有,重複而擾民。建設廳認為電匠考試是依據電業法舉辦,且從民國52年起就開辦,反觀職訓局無緣無故辦了個室內配線檢定,還想小三趕走元配,要求電匠考試停辦。職訓局則表示既已辦理多年,怎能輕言廢止。雙方纏戰多年。

民國90年,勞委會(今勞動部)曾要求中部辦公室(今檢定中心)研究是否應修正「技術士技能檢定及發證辦法」,或另將技能檢定單獨立法?由郭吉仁副主委親自主持了連串的會議,當時我已退休,但郭副主委邀我參加會議,參與討論。我曾建議把技能檢定的職類,分成四類作不同的處理,先就目前的1百多個職類加以整理。

初步建議的大略情況如下表:

譚仰光的技能檢定職類分類

 

後因人事及職掌變動等原因,此案好像並無具體結論與行動,我也沒再參與。

民國100年職業訓練法修正公布時,竟然發現第六章「技能檢定及發證」修改為「技能檢定、發證及認證」,增加了「認證」的項目。不但未將技能檢定的問題簡化及單純化,反又增加了認證的問題。在91.2年,我提出認證概念時,是認為很多職業專長如有加以鑑別的需要時,不一定要全權由政府鑑定,可由業界的工商團體或專業機構辦理認證,讓自由市場經濟機制決定其需要性。

如今,趁大家再次關切「技能檢定」的問題時,似乎可以再探討一下,究竟勞動部辦理「技能檢定」業務的目的、用意與效果為何?是否需要繼續辦下去?不要以為德國的學徒結業考試就是技能檢定,我們各級學校的畢業證書、各種訓練班的結訓證書,不也是要經過考驗合格才拿得到嗎?不要硬把英國的NQF(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work)及澳洲的AQF(Austrarial Qualification Framwork)都視為技能檢定。

醫師、牙醫師、中醫師、律師、會計師、建築師、驗船師、導遊人員、地政士等考試,都是因為有核發執業執照的需要,才由考試院列入國家「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範圍內。而目前的技能檢定是先辦了檢定,發了技術士證,再去推動技術士證執照化,這種反其道而行的作法是否適當適宜?我覺得,除非涉及公共安全、衛生、秩序及人民生命財產權利的重大事項,政府必須行使公權力加以約束與規範外,不必對人民從事的職業與工作作太多的干涉。

目前發現,大部分的技能檢定技術士證並沒有執照化,似乎也沒有必要執照化,但卻變調成高職生多元升學的工具之一,也間接促成證照補習班的興起。我想這些結果都不是當年開辦技能檢定樂意見到的。

 

圖片來源:flickr@Jonathan Ah Kit

 

技能競賽提名規則爭議 前中華技術代表:應從政策面全盤檢視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根據《技職教育3.0》報導,中華技術人力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譚仰光表示,當年臺灣開辦技能競賽的初衷,只為了「競賽而競賽」。在這樣的前提下,對於今年全國技能競賽提名規則修改爭議,譚仰光認為沒什麼好爭的,別閉門造車。

 

為了冷門職種而允諾跨區報名

「建築木工國手如何選拔?」譚仰光說,南區只有公東高工,中區、北區都派不太出選手,競賽又規定,報名如果少於一定人數,則競賽取消,那麼,建築木工職種豈不是選不出國手?

譚仰光表示,後來大家想出方法,讓公東高工跨區報名,在北區、中區掛其他單位的名字提名,這樣建築木工北中南三區都有人報名,就可以成賽了!譚仰光笑說,有次全國決賽10個選手都是公東高工,「這根本是班級賽吧!」

全國技能競賽的跨區現象幾十年前就有了,但為何到今天又來討論可不可跨區?譚仰光認為,一定有學校抗議提名規則不公平,另外,現在勞動力發展署突然決定改為不得跨區,可能原因在於許多過去冷門職種如建築木工,隨著選手陸續到他校教書、培養後輩,人數越來越多。譚仰光補充,但有些職種還是不夠,所以從慕尼黑到聖保羅國際技能競賽,臺灣從不派建築木工選手。

 

臺灣競賽初衷扭曲 導致跨區需求

譚仰光直言,追溯到競賽開辦初期,會有跨區需求,是因為臺灣完全是為了競賽而競賽。譚仰光再度舉例建築木工,當初辦理是因為國際技能競賽有這職種,臺灣才跟著辦理,但有教木工的職校非常少,現在較常見的為公東高工與嘉義高工,以及鳳山工商,但當年只有公東高工,這樣有意義嗎?(延伸閱讀:前中華民國技術代表譚仰光:臺灣只是為了競賽而競賽)

譚仰光說,要解決跨區報名,乾脆這些冷門職種就不要辦了!當初政府單位允諾越區,就是政府暗中希望它們越區,湊成人數好成賽,現在又改為不能跨區,豈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嗎?(延伸閱讀:技能競賽不得跨區報名 各提名單位上限6人)

譚仰光表示,「這需要從政策面全盤檢視」,而非爭吵眼前的提名規則。

 

對於提名規則爭議的解決方法,譚仰光表示沒有絕對答案,他認為,臺灣明明有更大賽事的規則可以參考,如全國運動會,它們的報名程序相對複雜,且參加人數多於技能競賽,爭吵提名規則而不借鏡其他賽事,簡直閉門造車!

 

前中華民國技術代表譚仰光:臺灣只是為了競賽而競賽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要說近年技能競賽的最大變革,莫過於技能競賽提名規則修改,除了擁有學籍者不得跨區外,各單位提名名額上限,從原本3人增加至6人。今日《技職教育3.0》記者專訪曾連續15年帶領臺灣團隊出征國際技能競賽的譚仰光,透過回顧當年臺灣技能競賽的起源,反思其意義與對後來提名規則修改與否的意涵。譚仰光直言,臺灣只是為了競賽而競賽。

譚仰光曾任勞委會職業訓練局(現勞動力發展署)綜合規劃組組長、中華民國技術代表15年,民國90年退休,現為中華技術人力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從臺灣職業訓練建置初期到技能競賽制度建立,都有他參與的身影。

2012年WSI國際技能競賽組織新任會長Simon Barkley來台

2012年國際技能競賽組織WSI新任會長Simon Barkley來台,譚仰光(右4)、前職訓局局長,現WSI副會長林三貴(左3)出席餐會。(圖/技職教育3.0)

 

「國際技能競賽跟臺灣自辦的全國技能競賽的出發點不同!」譚仰光解釋,當年大戰後的西班牙經濟低落,促成青年組織發起活動,最後演變成國際技能競賽。初衷是激勵青年學習技藝,提升國家技術水準,並推動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但臺灣當年舉辦第一屆全國技能競賽時,並非為了激勵青年學技術或推動技職教育。(延伸閱讀:歷史─原來國際技能競賽是因此而誕生!)

譚仰光直言,臺灣只想選出選手參加國際技能競賽,「為了競賽而競賽」,所以臺灣技能競賽跟技職與職業訓練發展一旦連結,問題就浮現了!

 

為了競賽而競賽的臺灣

民國57年,第一屆全國技能競賽由財團法人工業職業訓練協會主辦,當時台灣的技職教育還不是很夯,職業訓練也才剛起步,該協會是由聯合國發展基金(UNDP)與國際勞工組織(ILO)協助成立。應該是幫助中華民國政府推動職業訓練的機構,卻跑去辦技能競賽(當時沒有職訓局跟勞委會)。

當年臺灣還是聯合國會員,當然也是國際勞工組織的會員國之一,所以國際勞工組織的執行單位國際勞工局,派首席顧問前來協助臺灣建置職業訓練,但當時工業職業訓練協會王總經理與該顧問意見相左,因為王總經理想舉辦技能競賽,而該顧問非常反對,反對原因是,當時計畫內容是協助臺灣建置職業訓練。參與當年工業職業訓練協會籌備的譚仰光說:「當時職業訓練體制尚未建構完善,辦什麼競賽?」

這就是臺灣技能競賽的由來,譚仰光笑說,哪有人把建構職業訓練的正事擺一邊,結果去忙技能競賽、選拔國手,根本本末倒置!譚仰光再次強調,臺灣的技能競賽只是為了競賽而競賽。

不久之後,臺灣退出聯合國,當然國際勞工局派來的顧問也離開了台灣,但技能競賽就從當年的第一屆,一路辦到現在的第46屆。(備註1)

民國57年臺灣舉辦第1屆全國技能競賽會場

民國57年,臺灣舉辦第1屆全國技能競賽會場。(圖/技職教育3.0)

 

技藝競賽 vs. 技能競賽

技能競賽與技藝競賽並不同,前者由勞動部辦理,參賽者除了年齡上限外,並無其他限制條件;後者是教育部主辦,參賽者為每年高三學生。

譚仰光解釋,當年教育部認為旗下有許多技職學校,為何都由內政部在玩?所以就自己「搞一套競賽」。

尷尬的是,各職類國手只能有1人,但為何是技能競賽選手,而不是技藝競賽呢?所以後來協調結果,教育部技藝競賽選出來的選手也能參與國手選拔制度。(延伸閱讀:競賽提名規則爭議 更應檢討臺灣技能選手培育環境)

 

臺灣該參加國際技能競賽的哪些職類呢?譚仰光說,因為臺灣舉辦技能競賽的心態不對,國際賽有哪些項目,國內技能競賽就跟著辦哪些項目,而非根據臺灣技職教育重點職類辦理。

技能競賽通常有設備與場地限制,報名人數過多會是個問題,所以要再多辦一次初賽篩選出決賽選手。當年臺灣省派6位選手,台北市、高雄市各3位,被凍省後,沒有了省政府,初賽就改為北中南區,就是目前看到的技能競賽分區賽現狀。

 

註1:1972年總統蔣中正公布《職業訓練金條例》,隔年成立「全國職業訓練金監理委員會」統籌管理職業訓練金的運用,並受內政部指導監督。後來因為國際發生第一次石油危機,使得職訓金制度奉令暫停收繳,但一直沒有再恢復,俟職訓局成立後,職訓金監理會奉令解散,職訓金條例亦於職訓法訂頒後廢止。

1976年行政院成立「專技與職業訓練小組」,1981年成立「內政部職業訓練局」,1987年「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成立,內政部職業訓練局改為「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14年2月勞委會改組升格成勞動部後,整併原勞委會中部辦公室(現技能檢定中心)、勞工教育學苑(現中彰投分署勞動學苑)而改制為現今的「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教部送金手獎到德日 工廠師徒制實習 凌晨出海捕魚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根據《技職教育3.0》報導指出,去(2015)年11月底教育部長吳思華表示,國教署從今年度開始,送金手獎第一名選手出國研習,投入1千1百萬經費,而次長林騰蛟補充,選手是去國外校園「long stay」,到學校交流,也到企業見習,每年大約60個名額。目前規劃將依選手類科分別送德國或日本研習14天,有參與德國師徒制學習並親上企業生產線實做,也有出海捕魚,體驗日本漁業文化。但有校長認為,送技藝選手出國研習的效益不大。

國教署高中及高職教育組科長陳綉藝今(13)日表示,這是新推出的政策,往後是否延續,要先看今年的成效。陳綉藝補充,由於技藝競賽5類所學性質差異甚大,將分成三團出國,商業類與家事類到日本,海事水產類與農業類也是到日本,但兩團研習內容不同,而工業類自組一團到德國。

 

研習效益 各校長看法不一

本屆主辦工業類技藝競賽的嘉義高工校長林文河大口稱讚,他說,從此政策看出教育部日漸重視技職教育,林文河強調,不論選手去德國學到多少,送選手出國將發揮拋磚引玉功效,持續正向地影響臺灣技職教育,讓企業界與學術界更肯定技職人才。

下屆主辦海事水產類技藝競賽的澎湖海事校長謝旻淵表示,通常企業不太願意開放參觀,尤其在某些門檻較高的領域。金牌選手在教育部的安排下,能到國外看到不同技能領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值得鼓勵跟喝采。謝旻淵還說,畢竟臺灣是海島型國家,不能閉門造車,有些國際技能競賽國手也會想辦法到其他國家從事友誼賽或參觀,也是要透過這種機制,提升技能水準。

謝旻淵感慨,以往技能競賽結束後,選手只能自求多福,自己找出路,有的升學、有的就業,很少有這種技能提升的機會,尤其是政府主動規劃辦理,對這批選手的視野有深遠的影響。

本屆主辦商業類技藝競賽的士林高商校長曾騰瀧並未完全認同,他說,技能培養應該是整體考量,想要鼓勵學生,出國研習並非唯一方式,且短期研習成效有限。

曾騰瀧認為,應該根據各職種客製化研習內容,他分析,應該就臺灣在國際賽上表現優異與表現較差的職種分類。經常得獎的職種選手,其實不必特地送出國,同樣經費轉為補助選手未來出國比賽的經費,效益會更大;對於國際上技能相對弱勢、較難奪獎的職種選手才建議送出國,甚至可以考慮聘請國外教練來台,引進國外教學系統。

謝旻淵表示,或許研習時間不長,對技術的影響層面不大,但對選手來說,很多是第一次出國,也是第一次接收外國資訊,金牌選手在這樣的環境刺激下,瞬間會成長很多,參加國際技能競賽的選手亦有相同情形,回國後會有不一樣的視野與理念。

 

歷屆選手肯定 教練盼非噱頭

第42屆國際技能競賽綜合機械國手徐志宏表示肯定,他說,出國不單只有技術增長,文化衝擊也是一塊。他舉例,當年赴德國萊比錫參加國際技能競賽時觀察到,德國行人道跟腳踏車道是分離的,有次不小心誤走在腳踏車道上,後面行車沒有轉向行人道繞過,而是停下來等人離開,這種文化素養差異衝擊非常大。

徐志宏認為,若能建立送技術優良選手出國見習的制度,對未來選手幫助很大。

而帶領過許多屆國際技能競賽國手的冷凍空調教練林謙育,也是第36屆國際技能競賽冷凍空調銅牌國手,他說,送選手出國是好意,但重點是內容為何?若只是出國走馬看花那幫助並不大。

林謙育補充,技藝競賽並非只有工業類,還有商業類、農業類、家事類以及海事水產類,每個類別規模與性質都不同,「我們該思考,在創新噱頭完後,如何延續正面效應?」

 

師徒制學習 親上德國產線實做

台中高工負責承辦工業類赴德研習活動,秘書郭珍祥表示,今年德國團成員共有16個職種,17位金手獎第一名出國(機電整合職種有2人),分為實習組與見習組。實習組有機械製圖、車床、板金、鑄造、電腦修護、數位電子、工業配線、機電整合、汽車修護、飛機修護;而見習組則包括汽車噴漆、建築製圖、建築、室內空間設計、圖文傳播,以及家具木空。

實習組部分,德國企業講師會先在「師徒室」教選手產業知識,再帶領他們親上生產線實際操作;而見習組則以參訪企業為主,郭珍祥強調,見習組不只有純參訪,前一晚都會聘相關講師針對隔天參訪內容上課,如設計理論、職場知識等。

兩組結束各自行程後,會一起到德國當地的技職大學參觀,郭珍祥說,目前已有三間德國技職大學允諾,但屆時會到哪間參訪,目前還在考量中。

 

選手凌晨出海捕魚 再到市場賣產品

台中高農負責承辦海事水產類與農業類赴日研習活動,承辦人實習主任劉美慧表示,農業類跟海事水產類分成兩團,前者9人,後者7人,選手都有5天到企業實習,接著2天分別到農業與海洋學校與當地學生交流,最後再一起展開3天的體驗日本文化之旅。

同樣承辦海事水產類出國研習的澎湖海事校長謝旻淵補充,主要的見學內容在企業見習,透過不同國情的交流,認識日本的漁業技術,當然海事水產類的各科技能都會涵蓋其中,詳細的研習內容須等到3月份探勘後才能確定。

海事水產類實習部分,選手會到漁業處理廠親自剁魚肉,並跟著當地魚夫出海捕魚,劉美慧強調,捕魚當天凌晨4點出發,下午才回來,非常充實!

農業類選手在企業實習行程中,透過日本農業珠自會社牽線,至農家實習2天,再到蔬菜工廠實習2天,最後1天會與海事水產類選手一起到市場親自販賣產品,學習從生產到販售的完整流程。

文化之旅部分,會帶學生體驗忍者文化與自然文化,也會到日光東照宮與東京迪士尼,劉美慧強調,選手到日本研習很難得,所以文化之旅以文化交流為主,並非玩樂。

 

家事、商業類金手獎赴日行程未定

員林家商負責承辦家事類與商業類赴日本研習活動,校長劉澤宏表示,因為日本企業較嚴謹,接洽程序不易,行程細節尚未確定,劉澤宏進一步解釋,目前規劃以安排選手在日本當地上課後,再到職場參訪為原則。

劉澤宏說,這樣的政策對於技職選手是一大鼓勵,期盼未來能延續下去。

 

引領孩子進入程式世界的大門 – 大拇指積木創作教室

 

(記者吳孟庭/臺北報導)

前(2014)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在非營利組織Code.org演講中表示,未來撰寫程式的能力對於個人發展和國家競爭都很重要。同年,英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將程式設計納入中小學課綱的國家,「從小紮根」進行人才培育。而在台灣,也有一間專門讓小孩接觸程式的學習組織大拇指教室。

大拇指教室不單單只有兒童程式教學,更包含樂高(Lego)機器人教學。創辦人Eric過去曾是軟體遊戲工程師,在遊戲設計、程式撰寫領域皆有優異表現,更曾經投身手機app的創業活動。2000年偶然在雜誌上讀到樂高(Lego)程式機器人的相關報導後,決定結合自身專長,投入兒童樂高程式機器人教學,成立台灣第一個以孩童程式教學為主的樂高教學組織。

教室

大拇指教室座落於台北捷運永春站附近,教室內部充滿著童心的設計與擺設。(照片 / 吳孟庭)

 

「玩具,最能吸引小孩的目光。」一提到小朋友就滿臉愉悅的Eric表示,樂高是個不受年齡層限制的遊戲,但會選擇以小孩為主的關鍵在於,透過與小孩的互動,大人也能從孩子的笑容中得到另一種滿足。「手作樂高積木機器人對於孩子的手部運動啟發也有幫助。」Eric認為,透過此種對雙方都有益處的模式,再搭配樂高玩具,建立起孩子與程式之間的橋樑。

Eric與lego

大拇指教室創辦人Eric與人生第一台樂高(Lego)程式機器。 (照片/ 吳孟庭)

 

大拇指教室的課程著重在孩子的程式設計學習和邏輯思考訓練。藉由樂高玩具提升學習動機,讓孩子願意動手做、發揮創意完成屬於自己的樂高機器人。主張「動手做、再學習」的Eric認為,大拇指教室創造玩樂環境和經驗,讓孩子從中得到別於傳統課堂的學習體驗。Eric更進一步提到,無論是程式教學或是機器人設計,除了訓練表達、邏輯與空間感外,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中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成為孩子帶著走的技能。

目前大拇指教室的課程有二大類:樂高(Lego)機器組裝與程式Scratch、Python學習,學員從417歲皆有。年齡較小的孩子會先從組裝樂高積木開始,稍長一點的孩子則以樂高積木輔助程式撰寫。程式設計課程重邏輯、樂高機器人則是結合動手做的概念。而在課程的難易度上,Eric表示國外可以運用的教學資源非常多,並且會視孩童的能力與狀況而定,如樂高機器人每星期的題目都不同,孩子可以透過不同題目盡情發揮、進一步組裝完成實品。

PDF865F

在程式與樂高機器人的體驗過程中,孩子相互幫助學習,建立溝通、邏輯與空間能力。(照片 / 大拇指教室提供)

 

雖然程式設計、樂高機器人課程可以讓孩子從中建立空間感、邏輯能力,但Eric指出,大拇指教室的核心以「小孩可以得到什麼樣子的幫助」為主,不單純只是給予孩子所需要的協助,反而是透過提示,傾向讓孩子自己摸索解決之道。Eric更直言,在未來,科技一定是日新月異的進步,因此讓孩子學會「可以做些什麼」比「可以如何做」來得更為重要。

大拇指教室成立至今已有三、四年,過去合作的對象包含國小、學校社團,並且依照不同的學生族群客製不同的活動。Eric期望接下來可以擴展教室營業點、教學e化,讓孩子的學習不受環境、時間、空間的限制,更為自由與彈性。

 

DSC_0477

除了樂高機器人,程式課程也在此進行。教室內的電腦與左下方的桌子皆為活教材,可以讓孩子實際操作。(照片 / 吳孟庭)

 

ali

透過3D列印的輔助,將小孩的成品印製出來,加上自行撰寫的程式,成就獨一無二的機器人。(圖片 / 大拇指教室提供 )

 

對於台灣教育有著獨特看法的Eric認為,傳統校園學習的內容,在未來生活中不見得派得上用場,然而在傳統的教育方式下,台灣學生的獨特性與創意性卻逐漸消失。因此,大拇指教室的成立不單只是引領孩子進入程式世界的大門,更希望能翻轉過去以「數字」為評比的教育方式,讓學習更具彈性、孩子能從中培養態度與經驗,快速適應脫離校園後可能面臨的挑戰。

 

工業高職學不到的技術 Maker社群做到了!

 

剛開始有一群人,他們需要的工業商品規模不經濟,於是自己起來DIY,自己替自己客製化。結果,發現DIY的過程能夠獲得內在善,這股內在善甚至超過產出的外在善(經濟價值)。於是,開始不只為了實用價值DIY,更為了”爽”而DIY。

這群為了”爽”而DIY的業餘人士,在台灣的過去十幾年,先是以高價的遙控模型為中心聚集,因為高價所以人數不多。但在最近幾年,由於物美價廉中國製零件和技術快速擴散,人數突然大幅成長,並在吸收西方車庫文化之後,逐漸形成現在的Maker社群。

Maker社群的壯大,甚至到了一度給專業人士打臉的程度。世界知名的廣告公司奧美,就曾經於2013年在台灣徵求「Arduino 互動設計師」一職,但該職位的工作內容其實是需要具備廣泛的嵌入式系統知識與實作能力,並非一定要用Arduino這種工具,Arduino只不過是Maker社群最常用的微電腦開發版。雖然此事只是廣告公司試圖跨領域徵才時,由於不了解所鬧的小笑話,卻是台灣Maker社群向民間掌握技術話語權的重大里程碑。

正式的技職體系理應可以掌握技術話語權,但是三個因素,使得業餘人士更強、專業人士更弱,漸漸消弭了專業與業餘之間的鴻溝:

  • 高職筆試掛帥風氣下的技術崩壞。
  • 資訊流通發達,知識更容易取得。
  • 美術、音樂、歷史、地理等博雅教育科目為了增加教師缺額,搶食工業高職的上課時數,於是先被犧牲的,就是原先佔時數最長、耗經費最多、老師同學都感到最辛苦的實習課。

結果,原本要培育技術人才的技職體系,就只是讓大學生提早三年讀專業學科;技職體系的教育目標,反而學校外的Maker社群做到了。

你問我,這落差再怎麼小,好歹也關在學校念了三年的工業高職,有這麼容易被業餘超過?我這幾年在學校當實習課助教,帶的大部分是統測高分的電機電子群畢業生,扣除高中畢業者後樣本數約65人,多的是連三用電表都不會用、LED分不清楚極性、焊個DIP電路一堆冷焊也敢交差;他們學過基本電學,有節點概念,但是看到實際電路卻完全不會應用。以上這些只是小問題,很多有心的業餘Maker都能輕易克服,但是對電機電子群高職生來說,只不過是高一就該熟悉的「豆知識」。理應要更專業的一群人,卻做得很落漆。

甚至,前年得知台北市某市立高職資訊科不教8051了,改教更速成、卻離業界人才水準更遙遠的Arduino;另一間市立高職的電機科用積木化的NXT在做專題。這表示Maker社群文化正在反噬工業高職。

還不只是如此,角色正在互換中。當下Maker社群越來越精進,朝著工業高職教育目標前進,甚至單兵技能因跨越科系藩籬而更加全能;工業高職越來越墮落,不管老師還是學生,上課只要舒服就好。

大概除了修車、化工這種設備成本高的技能還沒有被Maker社群攻下,機械製造在不需要精度和強度的小量市場已經被3D列印打下,至於電機電子群能不被Maker追過得還剩多少?我懷疑連一半都沒有。

以下是我擷取的今年統測專業科目考題:

出處

[jumbotron]

104年 統測 電機與電子群資電類 專業科目(二)

39. 下列關於軟體使用功能的敘述,何者正確?
(A) Word軟體可以用於編輯動畫
(B) FrontPage軟體常用於文書處理
(C) 若在PowerPoint軟體中把簡報檔存成 . pps,就可用來直接播放該簡報檔
(D) Dreamweaver軟體常用於影像處理
[/jumbotron]

這是今年的題目,不是十幾年前的。2015年考這種題目來決定高職生升學,難怪Maker社群要把自己和學校劃清界線。雖然前者的教育目的偏向社會本位、後者幾乎是個人本位,但以從事的活動來看,「當今的Maker社群」幾乎就是「過去的工業高職」。

 

本文轉載自合作作者:林高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技能競賽不得跨區報名 各提名單位上限6人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日前《技職教育3.0》報導,技能競賽分區賽提名規則將修改,未來擁有學籍學生不得藉由其他單位代提名,此消息引發部分學校反彈,今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技能檢定中心表示,第46屆全國技能競賽分區,擁有學籍者,除特殊狀況外確定不得跨區報名,另各單位提名名額上限由原本的3人提升至6人。

技檢中心表示,因技職學制複雜,所以特殊狀況者可請非學校單位代為提名。若學生有產學相關計畫或校外實習合作單位,可校外單位提名;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通過的產學訓合作訓練計畫,可由分署或相關事業合作單位代為提名;進修部(指夜補校)學生如有工作事實證明者,可由服務單位代為提名,但須有勞保投保證明。另外,協助選手提供訓練資源者,可列為培訓單位。技檢中心強調,為了擴大參與,各單位提名名額上限增為6人。

技檢中心舉例雙軌產學班,學生白天都在企業上班,只有假日在學校上課,跟勞工沒兩樣,另外建教合作狀況也一樣,另外一個例子是中彰投分署3+1計畫,學生第一年都在訓練中心學習技術。

技檢中心表示,此次修改,是希望技能競賽在升學掛帥的臺灣,可以成為一股清流,除技職教育師生應該重視,也希望引發更多學校重視實做,許多業界雇主反映,遇到許多高職3年再讀科大4年的學生,卻完全沒有實做能力。

第46屆全國技能競賽分區技能競賽自105年1月19日(星期二)起至1月28日(星期四)止報名,報名簡章:

北區簡章

中區簡章

南區簡章

 

圖片來源: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