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晉修/寫作表格限縮考生發揮

文:王晉修(東山高中教師)

110 統測的國文試題被廣泛討論著,這對技職教育是一項值得稱讚的事,我們希望這樣的討論可以引起社會對統測命題品質的關心,以引導技職教學的成長。本文想就 110 統測國文試題中的「寫作測驗」說一些想法,期許自己盡一份身為教師的責任。

「二、寫作測驗」要求考生「請就『不好意思』的運用與影響,寫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就是說要考生就生活中使用「不好意思」一詞的現象進行觀察,並且分析其可能的影響。依此要求,我們檢視這一大題所提供的三張表格,分析其是否能達到引導考生進行寫作的效果。

題目敘述難以達到引導效果

以表 1 所列的語言現象來看,其概念是「『不好意思』作為一種集體習慣用語」;表 2 則是對「『不好意思』作為一種集體習慣用語」的解釋,屬於後設思考;表 3 所呈現的是基於個人性格而使用的,其概念應該是「『不好意思』作為一種個人性格的展現」。

由三張表格所歸納的概念與作用來看,使用「不好意思」一詞的現象可以分為集體習慣與個人性格兩類,但是表 2 卻只解釋表 1 所呈現的現象,而忽略表 3 的結果就造成表 2 的解釋不夠完整,如此一來,三張表格無法在一致性的脈絡上進行連結,這對「請就『不好意思』的運用與影響,寫一篇完整的文章。」的要求來說,顯然無法達到引導的效果。

表 2 的解釋與表 1 裡的「聽者可能有何感受?」都會對考生做出清楚的暗示,讓考生以為這就是「請就『不好意思』的運用與影響,寫一篇完整的文章。」的答案,如此限縮考生思考的安排,反而無法達到引導學生進行外界所稱的思辨。

另外,表 1 的「聽者可能有何感受?」也可以是表 3 個人性格所擔心的事,兩張表格似乎又有著些許牽扯,這也容易讓考生在閱讀表格時產生疑惑。

表格呈現方式限縮考生思辨

就「請就『不好意思』的運用與影響,寫一篇完整的文章。」的表現任務來看這三張表格,其目的是要引導考生就現象推論影響?還是提出解釋,讓考生依現象隊解釋進行批判?這顯然是不清楚的。從另一方面說,若是命題者的目的是開放的,那麼以目前所見的表格呈現方式並不能達到開放思辨的效果,反而是限縮。

這次統測的寫作測驗引起很多回響,命題者的苦心當然不容抹滅,而關注度提高更是好事,希望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大家可以讓統測命題有實質與形式上的成長,對技職教育有更多的投入與關心。

【想抒發對技職教育的看法嗎?】​

長久以來,技職教育議題被社會漠視,但技職人才的培養是社會的基石,需要大家一起持續關注及發聲。​大聲說出你的觀點和故事,歡迎投稿給我們!​投稿者請包涵下列事項:​

一、來信主旨請加註「讀者投書_姓名」字樣,並請在信中註明姓名(or 筆名)以及個人簡介(100 字內),寄至「news@skillsforu.org」。​
二、凡來稿必回信,若兩天內未回覆是否刊登,請再聯繫我們一次。​
三、本站有權決定是否刪修、刊登。​
四、《技職3.0》為非營利組織,目前並無支付稿費。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