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挫折、挑戰自我 全國賽分區優勝選手前進高雄

第 51 屆全國技能競賽分區賽近日落幕,其中,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參賽選手,計拿下 9 金 9 銀 13 銅,佳績 50 名;中彰投分署選手 24 金 19 銀 20 銅,佳績 26 名;高屏澎東分署選手 5 金 4 銀 5 銅,佳績 9 名。每一職類前 5 名選手,將有機會晉級 9 月在高雄舉辦的全國技能競賽,爭取技職界全國榮譽。

北區選手:轉化挫折調適內心

「銲接」職類金牌、就讀木柵高工高三生的胡皓棠,為了爭取保送國立科技大學機會,今年再接再厲,胡皓棠說:「去年參加全國賽未能得到名次,於是將挫折轉化成進步成長的動力,除了加強銲接與銲道的基本功,同時也反覆練習歷屆試題,提升精準度、穩定度與速度」。

「網頁技術」職類銀牌、就讀新北高工資訊科高二生的廖廷安,去年已獲得第 50 屆全國賽「資訊技術」金牌。廖廷安體認到,網路領域是未來產業趨勢及創新發展的核心,今年轉戰「網頁技術」競賽職類,一方面跨領域學習,另一方面希望透過參加競賽密集深度的培訓,快速提升自己的實力,更期許有機會成為國手站上世界舞台。

廖廷安進行模擬試題練習。(圖/北分署)

「嚴格的訓練過程漫長而孤獨,好在我個性樂觀,理解能力快,就算偶有低潮挫折,在訓練師和學長經驗的傳承與開導,很快就能自我調整回到常軌,這次獲得好成績,再次證明了自己努力的成果,我會持續加油在全國賽取得好成績。」廖廷安說。

中區選手:付出努力挑戰自我

「工業機械修護」職類金牌的徐瑋呈是彰師附工學生,徐表示去年在全國賽中只得到佳作,心裡很難過,由於這項職類涵蓋車床、銑床、拉床、電銲、氣壓、工業配線及機械組立等多項技能範圍,為了這場比賽,每天練習 12 小時,總算皇天不負苦心人,熬出佳績,因此鼓勵學弟妹們,不論參加比賽或日後進入職場,唯有付出努力,挑戰自我,才有機會成為專業領域上的佼佼者。

獲得「模具職類」金牌的紀宗瑋,就讀建國科大機械系二年級,紀表示,一般人常認為做模具會弄得全身髒兮兮,是一種粗活,其實做模具需要更多的智慧、創意與耐性,尤其需要熟練數學,特別是三角函數,才能計算出斜邊角度的模具類,很感謝平時練習時,老師會用一些比較高難度的題目來考驗,看到這次競賽的題目反而沒那麼難,自己才能不慌不忙的從容應戰,而想要跑在別人的前面沒有什麼捷徑,唯有「練習、練習、再練習」。

模具類金牌紀宗瑋。(圖/中彰投分署)

南區選手:再接再厲不怕失敗

「銲接」職類選手黃竑熏,去年僅在南區分區技能競賽中得到第四名,為能順利拿下金牌,將練習時間拉長,並在職訓師呂建瑩、黃仲興的指導下,將練習題目做更多變化,將有可能出現的銲接樣式反覆做練習,一舉拿下南區分區賽銲接職類第一名,以優異的成績晉級全國賽。

「配管與暖氣」職類選手呂臣勳,在父親的推薦下加入高屏澎東分署的全國技能競賽選手行列,在職訓師黃仲興的指導下,不斷調整配管角度與尺寸,並加快製作速度與節奏,同時向去年全國賽冠軍選手請教,自行研發出題目來練習,順利獲得南區分區賽配管與暖氣第一名的好成績。

選手呂臣勳在配管與暖氣職類獲得金牌。(圖/高屏澎東分署)

「電子」、「應用電子」 兩職類的選手蔣銘璋、莊子逸,去年皆未獲得南區分區賽名次,今年高屏澎東分署職訓師運用國外全英文介面軟體,加強兩名選手訓練,並針對練習時不擅長的部分,邀請業界業師做協助,讓兩位選手能掌握業界最新趨勢,透過不斷練習下分別獲得電子與應用電子第一名。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