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一年一度全國技能競賽8/6開跑,除了經過分區賽選拔的選手參賽外,因適逢國手年,788位全國賽選手將有機會成為國手,另外,下屆國主辦國俄羅斯會旗將於全國賽期間抵達台灣,為各國壓軸站。前國手李承達說,國際賽讓我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全國賽開跑 勞動部:邀請多國裁判加入評分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長黃秋桂說,全國技能競賽於8/6-8/10舉辦,這次全國賽同步邀請15國裁判加入評分委員,盼全國賽不只是台灣的選手參與、台灣的裁判長評分,也希望具有國際經驗。李承達說,國際賽題目相對於全國賽創新而且難捉模,所以有志想成為國手,要有心理準備。
黃秋桂還說,台灣在民國57年,為了喚起社會對技能學習的重視,舉辦第一屆全國技能競賽,今年邁入第四十八屆,競賽職類跟選手都有增加的趨勢,代表國人對技能學習的重視。
根據統計,今年度分區賽3095位選手,全國賽選手有788位共47個職類,更將選拔出國手,參加有78個會員國的國際技能組織所舉辦的國際競賽。

技能國手:競賽旅程中找到自我
李承達曾看見學長背後跟著一群學弟,覺得很風光,後來知道他是國手,所以開始對「國手」有所憧憬,開始努力練習。
李承達說,當上國手後,才知道國手不只是風光的那一面,訓練非常辛苦,但為了替台灣爭光,努力調整心境,撐到國際賽結束。
前國手何秀蓉說,小時候發現自己很喜歡美化(化妝),進入樹德家商後,開始參加各種比賽,後來成為國手。何秀蓉還說,美容是非常神聖又有使命感的工作,它可以讓一個人從外在的改變,影響到內在自信、談吐的變化,這就是美容工作的價值。
何秀蓉分享到,平時練習都會架一台攝影機拍自己,透過攝影機更正自己的一些犯錯,例如姿勢錯誤或是否讓所服務的顧客不舒服。
面對漫長的技能培訓,難道不會疲倦嗎?何秀蓉說,當你一直在做突破,經歷倦怠期是很可能的,就是因為找不到自己如何能更突破,所以面對挫折時,會學習跟自己對話,尋找內心的答案。
對此,黃秋桂強調,勞動部有安排給國手的心理輔導課程、促進團隊交流活動,這樣心靈狀態上的建構,是勞動部很重視的部分。
勞動部還強調,選手依照奪牌有其對應的獎金,國際賽金銀銅與優勝獎分別為100、50、30、5萬,全國賽金銀銅獎分別為8、6、4萬,而也因為《兵役法》修正,現在國手只要服12天補充兵,且5年內可以免技術士證術科測驗,也能參加教育部提供每位50萬的海外學習補助。
台灣是國際會旗傳遞的壓軸站
黃秋桂說,台灣曾經主辦過第32屆國際技能競賽,2017年在阿布達比、2019年在俄羅斯喀山,很特殊的是,俄羅斯規劃了一項過往沒有的活動,邀請過去曾主辦過國際賽的國家做會旗傳遞,曾有20個國家主辦過,所以會旗會在這幾個國家依序傳遞,最後一站壓軸則來到台灣。黃秋桂強調,亞洲部分,曾主辦過的只有日本、韓國與台灣。
黃秋桂補充,國際會旗將於8/6到台灣,傳遞的同時也是全國技能競賽的第一天,另外,將同步辦理國際研討會,讓各國可以有最好的經驗分享,超過30位國外貴賓參加國際論壇。

在〈全國賽8/6開跑 2019年主辦國俄羅斯會旗到台灣〉中有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