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在學歷至上的台灣社會,不愛唸書的學生容易被認為是壞小孩,這些「壞小孩」從小到大經常被社會價值觀所處罰著,導致他們沒自信、不被認同,甚至不認同自己。今(16)日站在教育部舉辦的EDU TALK舞台上的阮培皓,卻跨越了這些懲罰、這些社會價值觀所築成的圍籬。
「我們只喜歡在實作中學習!」阮培皓說,自己從小就不善於讀書,所以跟著爸爸學做著修冷氣。「看到客戶的笑容,感到自己被肯定,而這些肯定,來自於確實解決別人問題的技術。」阮培皓抬頭挺胸說著,趾高氣昂,就跟其他考一百分的學生一樣自傲。
被喻為「職業訓練界奧林匹克」的國際技能競賽(WorldSkills Competition),參與會員國高達70餘國,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技能大賽,技藝的最高殿堂。但自從台灣2001年開始參賽以來,冷凍空調職類從未拿過金牌,直到第43屆國手阮培皓的出現。
當年就讀北科大大一的阮培皓一獲得國手資格,立即果斷休學,只為了接下來11個月的培訓。阮培皓說,很多人認為休學就是落後別人,但事實上並不是,「大學隨時可以重讀,但挑戰世界金牌只有一次機會!」
為了征服國際賽,除了必須有良好的體能外,更需具備堅定的意志力。「訓練環境的室溫超過35度,只要在練習期間,身上的汗水讓衣服從未乾過。」阮培皓說,每天準時到訓練場地報到,直到夜深人靜時,才回到宿舍休息。
一心想衝刺的阮培皓,卻在賽前發生意外。

出國比賽前一個月,阮培皓不小心從樓梯上摔了下來,右手割出了一道大傷痕,血流不止,阮培皓因此自責,不只接下來數週無法練習,深怕影響到國際賽發揮。
但長遠來看,這並非壞事。
阮培皓說,過去練習過程,不論是國內競賽、選拔國手競賽,甚至是為了國際賽的準備,自己總是一路衝,一直苦命練習,從未停止過。養傷過程的阮培皓,反而得到一個喘息重新省思,從競賽策略一直到自身心境的調整。
「不能因為挫折而停滯不前。」阮培皓強調,辛苦練習一定有其代價,即使沒拿到金牌,過程中也會有所成長。這句話,一直陪伴阮培皓的訓練過程。
「金牌是一時的,但態度是一輩子。」在演講中,這句話阮培皓至少重複說了5次以上,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壯碩男孩,又剛獲得世界冠軍,卻能如此謙虛,虛懷若谷。
阮培皓認為,拿到金牌不代表你多厲害,只是你現在的態度有多好,當你完成階段性夢想時,必須用同樣的態度,繼續往人生下一階段前進。
「我的人生從拿到金牌才開始。」越過社會懲罰、世界冠軍榮耀的阮培皓說,「在此之中,金牌已不是最大收穫。」

於國際技能競賽頒獎典禮興奮展示代表團會旗.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