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偉翔/澎湖報導)
今(3)日教育部國教署舉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海事水產類科技藝競賽頒獎典禮,共頒出33個金手獎。長榮海運副理強調,競賽精神是職場獲勝關鍵!
105學年度海事水產類技藝競賽由澎湖海事主辦,參賽對象為設有海事水產科之全國公、私立高中3年級在學學生。
長榮海運副理指出,技藝競賽精神就是展現同學對一件事的熱誠與專注,當踏入社會後,學業只是個門檻。在長榮海運有許多海洋相關科系職校同學任職,蘇澳海事畢業生做到輪機長、基隆海事畢業生做到協理並派駐上海,最重要的是工作熱誠、與人為善的態度,在技藝競賽得獎選手就展現了這樣的特質。
國教署副署長王承先表示,盼透過競賽提升學生實作能力水準,更強調教育部將持續投入經費在技職教育。王承先還說,這次幾個海事學校與科大、國中還簽了策略聯盟,讓整個地區教育資源更均衡。
澎湖海事校長謝旻淵補充,高雄澎湖有「海洋雙星」合作,高雄卻鮮少有海事類職校,策略聯盟有它的功能性存在,讓職校能下探至國中小,上銜接科大。海洋雙星合作其中一項合作為教育資源共享,讓雙方合作開班共學課程,強化海洋教育競爭力。

上年度主辦技藝競賽工科賽的嘉義高工校長林文河做出創舉,把討論多年的「產業媒合」活動推出,與31間企業合作,提供160個實習名額,寒暑假期間送競賽優秀選手送到企業實習,企業端也會提供獎助學金給選手,一起培育技職人才。(延伸閱讀:104工科賽落幕 嘉工首創產學媒合供154生有薪實習)
謝旻淵指出,雖然國教署希望技藝競賽能多與產業連結,但不是每個領域都適合,以海事水產類來說,要到海上開船並不是高三學生就能做的事,他需要許多先備技能、技術與相關資格證書等,通常須到科大畢業後,才適合進到職場。
下屆將接續主辦海事水產技藝競賽的東港海事校長黃再鴻表示,明年會用最好的準備辦理競賽,也請教育部長官及各界資源可以大力支持。
競賽有輪機、漁業、水產食品、水產養殖、航運管理、航海及船舶機電等7個職種,全國計有10所海事水產相關學校(澎湖海事、基隆海事、蘇澳海事、台南海事、東港海事、中華商海、金門農工、馬祖高中、成功商水、鹿港高中)報名,總參賽選手143位,角逐19個團體獎及33個金手獎。澎湖海事表示,獲獎學生除在技能方面能展現自我學習成效外,在升學方面,還可以獲得保送、加分機會,各校選手無不全力以赴,角逐各競賽職種最高榮譽的「金手獎」。

各競賽職種前三名名單如下:
輪機職種第一名為澎湖海事洪國彥、第二名為蘇澳海事李彥宏、第三名為澎湖海事許峰瑋;漁業職種第一名為基隆海事陳飛、第二名為基隆海事陳翔喻、第三名為蘇澳海事李國維;水產食品職種第一名為台南海事高敏、第二名為台南海事吳愷珉、第三名為蘇澳海事黃俊傑;水產養殖職種第一名為鹿港高中賴義豐、第二名為鹿港高中許正俞、第三名為東港海事吳秉威;航運管理職種第一名為澎湖海事辛易宸、第二名為東港海事鄭民佑、第三名為澎湖海事王薇婷;航海職種第一名為基隆海事莊弦航、第二名為基隆海事陸建宏、第三名為基隆海事鄭乃豪;船舶機電職種第一名為基隆海事游浚凱、第二名為基隆海事林允森、第三名為基隆海事楊宗霖。
105學年度海事水產類學生技藝競賽成績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