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孟奇:如何讓學生想學?

 

(原文刊登於全球中央雜誌)在我十幾年的教書匠生涯中,會讓我覺得頗為沮喪的情況,莫過於發現學生對我的上課教學沒有興趣(所以我會盡力避免這種情形發生)。事實上,不僅是老師會在意學生的學習意願強弱,許多學生也會在乎自己所處的大學校園當中,有沒有一種「想要學習」的良好氛圍。

但是,最近幾年來,我不時會聽到有人抱怨大學生的學習意願不夠強。而根據我所知道的一些調查,不管是老師或學生,如果對於目前大學的教與學有比較不滿意的地方,名列前茅的應該就是學生或同學的學習意願。

平心而論,擔心大學生的學習意願,並不是只在最近才有的情形。在我讀大學的時候,也經常聽到有人批評不少大學生進了大學就是「由你玩四年」。無論如何,現在我既然成了教書匠,就必須好好想一想,怎樣才能讓學生「想學」?

在我讀過的資料裡面,最讓我感到興趣的是教育學者Jere Brophy針對學習動機所提出的「期望-價值理論」(Expectancy-Value Theory)。根據這個理論,一個學生對於一項學習活動的學習動機取決於兩方面,第一是學生對於自己是否能在這個學習活動上取得成功的期望,第二則是學生賦予這項學習活動的價值。或者說,學生的學習動機高低,取決於兩個問題的答案,第一是:「我為什麼要學這個?」第二則是:「我能夠成功地學好這個嗎?」
從這個理論來看,像我這樣的教書匠,如果要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幾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是我必須設法滿足他們對於「我為什麼要學這個」的疑問與好奇。這意味著我必須不時當個導遊,引領他們「遊覽」跟目前學習有關的學習/知識地圖—學習這個,可以進一步通往哪些學習—而且還要讓這樣的「學習/知識地圖導覽」與他們發生意義與關聯,特別是:這跟他們可能的生涯發展途徑有甚麼相關?這可以讓他們如何更有能力理解與處理所處的世界?這可以通往怎樣的更廣闊天地?

其次,我必須讓他們建立信心,相信「我可以在這一項學習活動上有所成功」。這並不意味著我要降低標準到無難度的「無痛學習」,否則我就會破壞這項學習的價值與意義。但是我也不能拉高標準到大部分學生都會「充滿挫折而後失敗」的地步。比較好的做法,是設立一種「按部就班,努力付出,就能得到一定成功」的評量標準。當然,如果我能夠透過互動式的學習,並且在資源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學生能夠在一門課中分好幾個階段,一階段一階段地獲得成就感的正面回饋,再累積成在整門課程上的成功,那就是更理想的情形了。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