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輝:國小教育可以比你想像的還寬闊(一)

 

 

小王子這本書一直試圖告訴我們一件事:人一長大,就再也沒有能力瞭解孩子的世界。連帶地,我們也警覺不到孩子是用另一種方式在看世界的。尤其在國小階段,我們急著想看到孩子在功課上的成績表現,希望藉此確定他未來在社會上有優勢的競爭力,並從而或者解除我們的焦慮,或者強化我們的虛榮心。因此,一方面小學階段許多攸關孩子一生幸福的成長空間被擠壓了,另一方面我們又經常用錯誤的評量標準在決定哪個孩子(或孩子哪方面的能力)較值得栽培。結果,攸關未來的能力被荒廢了,沒必要的繁瑣細節又過渡地被強調了;值得被栽培的小孩被父母傷害了,得寵的小孩卻又被誤導了。

如果我們不能從較寬廣的視野來重新給小學階段的學習與成長定位,我們所有的努力只是在戕害小孩;如果我們不能跳出成人世界習慣的成見,我們永遠找不到小學教育的方法。

 

一、 從終生學習看小學教育

很多人不再那麼看重小學教育了,好像初中聯考一廢除,國小就變成一個多餘而無所適從的單位與成長階段,因此,一方面才藝班和英文班吸引了更多家長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小學教育階段的成長(教育)目標卻變成了一片空白。一位同事告訴我:反正國中起她們就要面對地獄般的生活,現在只要讓她們快樂就好!確實,小學階段最重要的就是把他們的眼睛養好。但是,小學還同時是培養孩子人格雛形的階段。荒廢了小學階段孩子人格雛形的培養,長大後或許就來不及了。因此,我們必須把眼光拉遠,從更長遠的教育觀點著眼,回過頭來看小學階段的成長與教育目標。

從一位大學教師的觀點來看,我對今天國內最優秀的研究生感到既憂心又失望。孫運璿大學一畢業就當了黑龍江發電廠的廠長,現在的博士生甚至都要拿到學位了,情感與人格的成熟度卻還像青春期的小孩,不夠成熟,不夠有擔當。而大學部的學生好像絕大部分都掉到一種二元法的分類裡:要不然就是認真讀課本,要不然就是打電玩、玩BBS、追女朋友,一付無所是事的樣子。我們年輕的時候,大學蹺課是為了去念自己想念的書,辦一些自以為有意義的活動,和朋友認真地談一些屬於成長過程中青澀而稚嫩的心情。現在,這樣的大學生好像很難看到了。

許多人都發現:現在的學生,除了別人要他做的事之外,從來都想不出自己要做什麼;除了應付功課的能力之外,好像其他的情感能力和人格內涵都嚴重地欠缺開發。許多小孩都變成了「草莓族」:看起來鮮紅可愛,隨便捏一下就爛得汁液遍地;而所謂的「高材生」,知識技能遠比我們當年發達,十幾歲就會自己組裝電腦,可是對人生的理解與想像,卻空洞得可怕。

有時候我看了不忍心,想引導他們一些人生觀念。一些最「認真進取」的學生竟然會說:「老師,我選你的課是因為課表上寫著『控制系統』。如果你想談別的話題,可不可以另外找時間。我覺得你這樣上課不講正課,有點對不起想學的學生,也對不起納稅人的錢。」後來,我乾脆到通識教育中心開「科技與人文」的課,只講給想學的人聽。沒想到,許多我在高中時早已清楚的觀念和課外書,對他們而言卻非常玄奧。更糟的是,即使我每學期都當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還是有人在這種選修課裡睡覺。

我只能承認:人的價值觀在高中就已略具雛型,到了大學,他們只會根據既有的價值傾向去選擇哪些話要聽,哪些話不聽。到了大學,才要一個人開始去思考人生的問題,實在太晚了。一個高中畢業時還沒有一點點熱情的人,我沒有能力教!一個對人生沒有任何憧憬的人,你能寄望他在大學裡面培養出什麼樣的理想?

可是,假如一個小孩到了國中畢業時還不曾喜歡過任何東西,他到高中時又怎麼可能培養出最起碼的熱情,和對於人生的憧憬?由此倒推,我不得不認定:我們必須在小孩子小學畢業以前培養出他對人、動物和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對自己最起碼的信心;以這些情感和自信為基礎,他才有機會在國中階段藉著簡單的文學作品(詩歌、散文)去進一步深化他對這個世界的情感,並且去豐富他對人生的想像;也只有當他內在情感較豐實,對世界與人生的想像較活潑以後,他才有機會在高中階段藉著傳記、小說、歷史故事與粗淺的哲理文章的引導,發展出對人生初步的憧憬,並且學會藉著前人的心路歷程去思索自己的未來。

這樣子培養出來的高中生,他對人生所知雖然有限,但卻有很模糊而寬廣的憧憬,以及從小培養起來的熱情,這樣子他才能夠冶遊於大學所提供的寬廣知識領域,從中尋找最適合他發展的一條路。否則,大學教育其實只是一種浪費。

可惜的是,我在大學所看到的,是學生一屆比一屆空洞。仔細尋索這些現象背後可能的原因,我發現:在高中畢業以前我花在思考自己的問題的時間,遠比現在的許多碩士畢業生還長。他們從小就忙著功課、電視、電玩、旅遊、才藝班,從小就在父母的安排,和商業產品的誘惑下過活,哪有時間靜下來為自己想一想?一個沒有機會為自己想一想的學生,一個在求學過程中從來不曾因為聽到哪一段話而眼睛亮起來的小孩,你要如何期待他有自己學習的意願?你要他如何對人生有所憧憬?你要他如何成熟起來?

我太太當國中教師,又要為學生分擔升學壓力,又要面對稚嫩不成熟的學生,常常會覺得當國中老師沒有成就感,好像在浪費生命。所以她常羨慕我「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樂也。」但是,我很感慨的跟她說:「大學老師或者從前人的教育成果裡得一些方便,或者無奈地看中學老師留下來的爛攤子,其實能做的有限。反倒是國中老師,資質差的學生會因為妳對他的關愛與肯定,而覺得人生還有希望;資質好的學生,會因為妳帶給他的啟發和感動,因此對人生有更寬闊、高遠的想像空間。

站在這樣的教育崗位上,確實比大學老師辛苦,但絕不比大學教育更沒意義。說穿了,大學教的是聰明的學生,這種學生只要給他時間和學習動機,他什麼都可以自己學得會;可惜的是,大學重新給學生學習動機就太晚了。可是,國中老師卻嚴重地在影響著學生未來一生的學習動機,這不是比大學教育還重要嗎?再說,假如陳進興在國中時有老師關愛他、肯定他,說不定這個社會就可以少一個兇殺犯和好幾件悲劇。這對社會的貢獻,不是比大學教育、司法、行政部門的職責更有意義嗎?」

小學老師呢?其實他們可以發揮的空間非常的大,只不過在過去被刻板的教育目標和教材所限制而已。

在過去的教育傳統下,小學教育過度注重知識性的細節,而且不太容許小孩有犯錯的機會。我覺得這是一種浪費。就知識的教育而言,小學階段的任務根本不應該太吃重,只要足以應付國中的課程需要就可以:寫寫國字,會一些簡單的計算,其它科目學會多少似乎都沒有多大的關係。我總覺得,國小階段不需要注意過多的細節,算數只要觀念對,不小心計算錯的毛病上國中後再更正就可以。國文偶而寫錯別字,雖然麻煩一點,但是也沒必要要求到一字不誤的程度。

我太太注意到國中國文課本的難度降低了,結果有些老師就要求學生錯一個字也不可以。我總覺得,這是一個不恰當的發展方向。與其每年學五百個新字詞,但只容許學生有十個以內的錯誤,還不如每年教一千個字詞,但容許學生有一百個疏漏。這樣子,不但真正學會的新字詞數目更多(九百比四百九十),而且更容易(因為容許有較高的犯錯率)。其實,人不是機器,誰不犯錯?尤其是國小階段,犯錯更是難免。小孩犯錯,有時候真的是笨,有時候卻是太有想像力,老是想到一些老師預期不到的問題上去。

我兒子第一次月考作弊:抄同學的答案。回家我問他原因,他說老師要他們認真寫,會的要寫出來,不會的也要用心想一想。他不想讓老師覺得他不認真,考卷沒寫完,所以不會的就問同學。我們才知道:他根本不知道什麼叫「考試」。大人被社會規範一再「制約」,面對各種規矩,總覺得天經地義的只有一種理解的可能性;但是對小孩子來說,所有的規範他都不懂,所以他仍保有一切我們無法想像的理解方式。所謂的「犯錯」,有時候只不過是他對事情有跟大人不同的理解而已,既不必然意味著低能,更不必然意味著「頑強」。

所以容許他一些犯錯的空間,只要不致於變成「驕縱」,他反而可以更放心地在和大人互動的過程中學得更寬廣的知識;如果完全不給他犯錯的空間,反而會讓他或者過度緊張而無所適從,甚至焦慮過度而退化,或者乾脆變得被動而死板。

我從小學就大量地亂讀書,在沒有人可以問的情況下,許多書都半懂不懂地讀下來。書讀多了,很多字詞從沒查過解釋也知其大意。到高中階段,不看註釋就能輕鬆地讀唐宋文,甚至可以讀秦漢文。因此,作文和閱讀的能力遠遠超出同年級的同學,是國文辦公室公認的才子。但是,我卻因為從來不肯背解釋(甚至很少去看),所以考試時老是東扣一分西扣一分的,在班上從來不曾進入前三名。

這個個人的學習經驗讓我體會到:過份強調「不犯錯」的能力,其實只是逼迫學生耗費龐大精力,在瑣細無用的支節上。還不如讓他們省下這些精力,去奔馳在更寬廣的未知世界,讓他們學著如何忍受半懂不懂的不安,靠自己的能力在無涯的知識領域中摸索前進,這對他們的未來才更有用。

譬如,我從小養成廣泛略讀的習慣後,不知不覺中也養成不畏艱難,不怕一知半解地,自己搶在學校進度之前去唸一些讓自己好奇的書的習慣:高一的時候唸遺傳學和原子物理,大學時蹺課到文學院圖書館唸哲學的書,都是小時候讀書習慣的延伸。後來,去劍橋唸博士之前,就已經以自修的方式把相關文獻讀完,整理清楚,也是這個習慣的延伸。

反觀現在的大學生,自己不會找參考書,講義寫漏一段就不知道如何靠自己補全,給他一本課外書就完全無從讀起,我只能說:這些小孩還沒學會自己讀書,因為他們一輩子只讀過別人整理好的資料和講義。這樣的學生,唸碩士時一碰到專業論文,就完全不知道如何面對。每次碰到這種狀況,我就感慨:這些小孩都已經大學畢業了,還不懂得什麼叫「自修」。假如什麼東西都要人教才會,這個社會怎麼指望下一代會比上一代更有希望?

國小教材的學習目標是在絕大部份學生(弱智除外)都可以學會的,而稍微聰明一點的學生,當然是輕輕鬆鬆就可以學會。表面上看起來,國小教育很沒挑戰性。但是,國小教育的目標根本不應該設定在「知識學習成效」(懂多少字,計算會幾題等),而應該設定在「獲得知識的過程與方法,以及對知識的態度」。譬如,如何培養孩子主動的讀書意願(所謂「快樂地學習」,還不如說「主動的學習」),和克服困難去自己找資料、發現答案的能力,就遠比「知識的記誦與熟練」更有價值。

一個小孩如果能夠養成主動的學習意願和自修的習慣,即使到了工作以後,他可以繼續找尋對自己有益的書去看,這遠比念完臺大,卻一輩子再也不願讀書要強、反之,如果在「知識的記誦與熟練」過程中養成被動、功利(讀書只為了被誇獎、出人頭地,乃至於把別人踩在腳底下)的習慣,他這一生恐怕永遠沒有機會把書上讀到的東西,拿來反省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也沒有能力考慮到社會的公平與正義。這樣的人,即使成就令人羨慕,也註定一輩子不會真正被身週的人喜愛。

即使是人文的學者,我也經常發現:他們人文的「知識」很發達,卻從來都很少用學來的人文知識去調整他們自己的生活態度。好像這些人從小就已經學會一種對知識的態度:理論歸理論,生活歸生活,兩不相干。同樣地,理工科的學生也經常被企業界詬病:他們的知識很豐富,卻只會拿來解習題,而不會拿來解決工作上真正發生的問題。會出現這種情況,考試與學習成效的評量方式要負起很重大的責任;而父母和師長對形式化的成績過於重視,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大家都太忙,忙得沒有空認真去看孩子學會什麼,學不會什麼,只是一味地看成績:成績好的小孩就聰明,成績好的班級就表示老師出色。大家都只看表面的東西,小孩當然從小就只會學表面的東西。一個從小被訓練成只注重表面事物的人,長大後如何期盼他不言行相悖,愛慕虛榮,推諉卸責?

很多人只在意國小的教材簡化了,功課輕鬆了。但是,減輕學生功課負擔的目的,應該是為了讓他們有更多嘗試錯誤的機會和時間,讓他們有機會在大人硬梆梆的規矩和期望之外,探索一些未來可能會讓他們感興趣的東西,也讓他們逐漸找到面對書本和知識的健康態度。這些對知識的態度(為自己而讀書,為了使生命更豐富、更有內在的光采而讀書,為了「自得其樂」而讀書),以及獲得知識的方式(即使沒有人引導也敢自己去摸索),嚴重地影響著學童未來的發展。

真的是一旦錯在起跑點上,未來一生的努力將只是在擴大這個錯誤。如果我們忽視了這些教育目標,只在乎學習成效(更悲慘的是簡化為「考試成績」),或者抱持「反正他以後遲早要被聯考折磨,所以國小只要快樂就好」的態度,那我不如果不是在荒廢他們的成長階段,就是在扭曲他們。

不過,知識的學習並不是國小教育唯一的目的。至少一樣重要,甚至於更重要的,是要培養他們對人和對自己的態度。對人,他們首先必須要學會尊重所有的人。我一位同事語重心長地說:「在美國,小孩子在學校最重要的功課,就是學會尊重別人。你可以不高興,可以吵架,但絕不可以動手打人。」在英國,小孩在學校最重要的功課,就是學會用語言清楚地說出別人錯在哪裡――不可以動手,也不可以亂發洩情緒,一切只能講理。有這種最基本的態度,民主與自由的制度才能有真正的保障,而不是自以為是的任性,乃至於暴力。

其次,我很希望我們的下一代可以從小學就開始培養一種態度:職業只是一個人謀取生活所需的角色扮演,而不是人的高下尊卑。每一個人都應該去選擇他認為對自己和社會有意義的工作,而不要把職業當作剝削別人、踐踏別人的工具。人的能力與稟賦不只是有高低,也有不同的取向和志趣。不可以用錢、用成績、用社會階層、用任何外在的東西去衡量一個人的高低,而要認真去看不同人的不同長處,懂得真心愛惜身邊誠懇的人,並且尊敬他們。

最後,我還希望我們的下一代可以把自己的長處當作老天爺的厚愛,懂得因此珍惜它,並且因為對老天爺的感恩而拿這不凡的稟賦去幫助他身邊的人,而不是拿它當作掠奪別人、欺壓別人的工具。而學習進度慢的人,也可以在學校從老師和同學的支持、關愛中,相信自己也可以活的有尊嚴,有價值。

可惜的是,這些「老生常談」如果當知識教,一點效果也沒有。這些態度確實是「公民教育」的範疇,但是公民課本卻很難達到這個教育目標。國小學童對人的是非好壞其實是很清楚的,是大人的言行不一把他們給教壞了。我女兒國小的時候就很清楚哪些老師真心對學生好,哪些老師只是在討好學生,而哪些老師又沒愛心。但是,大人卻經常在無意間流露出對成績的關心,表現出對較低社會階層的輕蔑或不屑,表現出對虛榮的愛慕。你說什麼小孩不一定會懂,但是你愛什麼,看不起什麼,他們卻一清二楚。如果家長和老師沒有誠意,再好的課本也發揮不了什麼作用;如果家長和老師真有愛心,對孩童的未來真的是功德無量。其實,老師有沒有愛心,有沒有偏見,有沒有歧視,才是國小老師是否適任最重要的指標。

我回憶國小階段,記得的只是老師對學生的態度,他們教得好不好,卻一點印象也沒有。學童是從別人對他的疼愛和態度上的肯定,來決定自己要如何看待自己(自信,肯幫助別人;或者自私、自暴自棄)。一個好老師可以用他的愛心救起無數個被社會遺棄,即將以暴力還擊的學生;一個有偏見、沒愛心的老師,卻可以把一個健康活潑的小孩逼上絕路。可惜,這些深深烙印在小孩心坎裡的「教學表現」,因為欠缺「衡量尺度」,經常都被家長和校長忽略,以致最後連老師自己也堅持不下去了!

我們希望國小可以社區化,一部份原因就在於:一旦國小社區化,老師也跟著社區化,回歸到「人與人」的直接接觸後,我們可以了解老師的為人,對有愛心的老師肯定,而不會只注意到表面上的成績,讓有愛心的老師堅持不下去。可是,如果家長不肯把學校當作社區有機的一部份,去接近她,了解她,那麼家長對學校的要求將永遠停留在表面上的統計數字,學校也只好應家長的要求而形式化、空洞化、教條化。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在乎國小階段的「人格教育」,我們必須體會到這個教育目標的艱難,如果沒有家長的充分支持與配合,根本無法達成。譬如說,如果有家長堅持要小孩在學校就開始鍛鍊「把別人踩在腳底下」的鬥爭能力,那麼不但老師無法管教這種學生,其它同班同學也將成為別人練習的箭靶。不得已的話,學校當然應該有權通過家長會的決議,要求「問題家長」帶著問題學生轉校。但是,得已的話,應該是社區的居民不但把學校當成社區的一部份,去關心她,瞭解她,同時社區內大家更應該有教密切的溝通,對公共事務事先建立起一些必要的共識。

閱讀此篇後,歡迎繼續點閱【彭明輝專欄】國小教育可以比你想像的還寬闊(二)

 

圖片來源 :  Tzuhsun Hsu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在〈彭明輝:國小教育可以比你想像的還寬闊(一)〉中有 1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