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重華:站在產業變革的十字路口,教育是台灣最後機會也是唯一戰略

 

 

站在產業變革的十字路口,教育是台灣最後機會也是唯一戰略

前一陣子許多朋友在臉書上轉貼了幾張讓人感嘆不已的韓國中學音樂課本照片。

這些照片驗證了一件事:台灣如今不上不下的尷尬處境其來有自。顯然在我們的音樂課本還在亙古不變地教莫札特、唱紫竹調的時候,照片中的韓國音樂課本早就在教學生認識全球流行音樂類型和Tech Trance舞曲的經典曲目。過去幾年K-POP之所以橫掃全球,除了韓國以IT產業代工觀念引進國際製作技術之外,韓國流行文化能擁抱各種與國際音樂潮流同步的音樂類型(如Hip-Hop、舞曲)也是關鍵因素。這些韓國音樂課本照片揭露了這種多元品味基礎的根源。

回頭想想,台灣的教育離現實真的太遠、太遠了。

經過許多業界人士的不斷呼籲,我很欣慰文化部龍應台部長已經開始積極推動中小學的「流行音樂及電影美學教育前進校園」以及鼓勵設置相關專業學程的「流行音樂教育深耕計畫」。不過對未來的政策執行,我也有很多放不下心的擔憂。因為台灣的教育體制沈痾很難讓人保持樂觀,這些教育政策的執行只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前進,才有一點機會抵達那個看來遙不可及卻無可迴避的目標:超越韓國。

站在產業變革的十字路口,教育是台灣最後機會也是唯一戰略

未來的台灣流行音樂鑑賞者

文化部要編中小學流行音樂輔助教材的事情,已經引來很多不同觀點的議論。

身為一個家長,我個人覺得有沒有教材還是其次,如果強調「指標主義」的教學方法沒有改變,將流行音樂納入中小學美學教育也會是徒勞一場。台灣的教育體制一直緊扣著非常形式主義的「考試」、「評鑑」、「指標」等要素上,甚至連教改要開放、要多元化也會設有多元化的指標(比如參加多少校外活動)。把流行音樂或是其他文化媒介變成一門課程,最後很可能也會變成每個學童要完成的指標,僅此而已。

流行音樂的鑑賞教育沒有別的目的,也沒有別的指標,就是要引起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和熱情。有了熱情之後,就像學走路一樣,根本不需要教,孩子自然就會主動去聽、去累積鑑賞的品味。即使沒有教材、沒有考試,聽音樂愛音樂就跟走路一樣順理成章、自然而然。教育部和文化部應該要思考的不是教材如何編寫,而是什麼樣的教師、什麼樣的教法才能點燃孩子對音樂的熱情。

有次我在韓國偶像團體台北演唱會的觀察:台上是節奏強烈、充滿動感的舞曲,奇特的是台下只聽得到台灣年輕觀眾的尖叫聲,卻看不到誰跟著音樂搖擺,即使還能輕微搖擺的也都顯得怯生生、渾身不自在。這個現象同樣也得自於學校教育的沈痾,我們的教育體系一直把身體的紀律擺在第一位(安靜!站好!坐正!) ,壓抑孩子與生俱來「動」的本能,好動的孩子甚至動輒被貼上「不乖」的標籤。問題是,不能自在搖擺的孩子怎麼能體會音樂的韻律和力量?

因為中小學教育對身體動能的壓抑,台灣的孩子甚至多半一直到大學才有所謂街舞文化,才去參加社團跳熱舞。如此晚熟的街舞文化在日、韓或是其他流行文化大國都是非常不可思議的現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趕上韓國、超越韓國,台灣未來的音樂教育必須要以點燃孩子對音樂的熱情、解放孩子對身體的束縛為目標,才能在未來十年累積對於音樂、舞蹈的品味並建立具有世界觀的美學,成為下一個世代的音樂鑑賞者甚至音樂工作者。

● 未來的台灣流行音樂工作者

文化部另外一個跑得比較快的是針對專業人才培訓的「流行音樂教育深耕計畫」。

我非常樂見許多大學響應文化部的政策,很快地開設相關流行音樂課程。問題在於這些課程是否真的可以創造未來的流行音樂工作者?

這期間我也接到大學來邀請我去上兩個小時的課。仔細看一下他們的課程規劃,這個流行音樂學程裡頭包山包海囊括了台灣各個流行音樂工作者,每個人輪流到一百多人的課堂上接力上完兩個小時的課程。這兩個小時究竟能改變什麼?我個人認為這樣的課程頂多只是通識教育、名人的經驗分享,比起我一開始提到的那些韓國中學課本其實多不了太多深度。至於那些打算乾脆開設流行音樂科系的大學,如果同樣維持這種大課堂聽講教學方式,就算兩個小時變成四年,一樣也成就不了未來的台灣流行音樂工作者。

台灣過去因為廣設大學的錯誤政策摧毀了產業人才的命脈——職業教育。最後滿街都是塞滿四年書本的理論人才,卻沒有人懂操作,甚至沒有人肯操作。人人都要出一張嘴當導演,卻沒有人去扛攝影機、去打燈。一個沒有工匠的產業,我認為就像沒有演員的劇本,徹底沒戲。

我最近密集和幾所日本影音相關領域的「專門學校」交流人才培育的經驗。日本很早就利用這種介於職業學校及補習班之間的學制,利用兩年期間密集的實地操作、業界實習及工作紀律訓練,培養立刻可以上線的流行音樂和影視專業技術人才。我自己就是日本的專門學校出身,更可以深刻體驗這樣的訓練能帶來什麼樣的優勢。要培養未來的台灣流行音樂工作者,真正需要的就是這種以操作取代講解的培訓機制。

尤其近年音樂產業的快速變化,包含4K高解析度、互動影音、現場轉播等科技基因素正在第N次重塑流行音樂面貌。未來的音樂產業勢必要從文化產業(Cultural Industry)脫胎換骨成為韓國SM娛樂創辦人李秀滿口中的CT產業( 文化科技產業Cultural Technology Industry)。台灣過去的IT產業優勢如今已是昨日黃花,利用既有IT產業基礎發展CT產業是我們唯一的路。如果不趕緊用對方法打造台灣流行音樂新的人才大軍,台灣將再次在產業變革中痛失機會。

● 韓國不只是假想敵  而是標竿

台灣流行音樂產業近幾年大量仰賴過去三四十年累積的著作權祖產,在中國大陸市場收取各種費用為生。這樣的商業模式未嘗不是一種詛咒,因為它讓大公司缺乏創新的動機,連帶使得創作者無法得到更多資源挹注於創造新的音樂風格、新的藝人。

韓國流行音樂沒有這樣的資產,也沒有這樣的詛咒,所以他們無論進攻大中華市場、甚至亞拉非市場都能量身打造全新的在地策略,比如他們已經開始培訓華人藝人、唱華語歌曲給華人聽。事實已經證明,他們音樂產品的國際性、多元性文化元素已經在各個市場高歌猛進、所向披麋。

在這個命運十字路口,台灣面臨的選擇已經不只是要不要防守同文同種的大中華市場,而是再不擬定戰略立即培養人才,終有一天連我們自家門口國語歌都是韓國音樂的領土。到那天,我們的孩子再隨之搖擺身體都已經太遲太遲了…..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在〈倪重華:站在產業變革的十字路口,教育是台灣最後機會也是唯一戰略〉中有 1 則留言

  1. 國民基本教育的音樂課是在培養音樂家,還是培養高音樂素養的聽眾呢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