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凱衡專欄】對教育改革的定位再反省

 

雖然許多人都常有希望透過教育來改革社會的理想,然而實際上這幾年教育改革的結果,仍然無法達到當初它所許諾的社會改革目標,某些目標甚至越來越遠。我認為,我們應該重新釐清教育改革的定位,尤其是它的影響力與極限。本文的基礎預設很簡單,教育系統不能獨立被看待,許多條件都是受到既有外在的社會條件所限定。我們應把教育問題看作是位於上層建築,屬於再生產層次的問題。從這裡出發,有兩種教育改革的迷思必須要被破除。其一是標榜著強調個人解放的自由教育。其二是寄望由教育促成社會流動的平等教育。

一的理想形式,例如人本,將一般教育形式視為是壓迫控制,尋求一種能夠讓個體自由發展探索的教育。這條路有兩個問題,一是教育本身就帶有灌輸的形式而非純粹溝通,我們不可能寄望個體真的能夠「自由學習」。實際上自由教育的理念也不過就是另一種正當化委婉形式規訓與灌輸的教育理念,並不能完全達成所謂個體自發性學習這種虛幻的目標。二是此類教育的想像是相當小眾中產階級的,這不僅對於許多農工階級而言不切實際,而且實際上這種教育的成本也相當高,訴諸個體的解放改革,常常只是特定階級的自我再生產。

二的理想形式,則見諸於一般大眾對教育的想像,教育政策的執行方針,甚至是許多外圍的教育團體。簡單的講,就是「教育會促成階級流動」的觀念,包括補貼學費、增加入學機會、十二年國教等等都屬於這個層次。很不幸地,這句話從經驗或理論來看都不適用,也許我們會看到許多個體成功的經驗,但是大抵教育系統從來沒有真的造成階級結構的翻轉改變。以生產和再生產兩個層次下對上的關係來看,往往是生產決定再生產,而非相反。經驗上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所有我們看到的教育階層化現象,往往學校不是最重要的決定因,教育階層化更多時候已經是階級再生產的結果了,出生的家庭與地區已經決定許多人大半的未來。教育的作用只是正當化階級再生產,所以爭什麼建中台大有多天龍滿無聊的,問題不是學校,是階級。在再生產層次寄託能改變生產層次的問題,是一種嚴重的錯置。

當然這不表示在教育上的改革完全無助社會改革。而是層次與對象必須搞清楚,要改革要做的就是在再生產層次上的鬥爭改革。如果教育一直扮演正當化掩護階級問題的腳色,那麼就有必要在教育的層次去揭露這個矛盾,例如認識客觀階級關係。但是這並非等於廢除教育在再生產層次扮演的正當化角色,也許有人會說廢除教育的正當化掩護階級的手段,例如成績與分流,但這是不可能的,無論怎樣的改革,都仍是由階級問題優先決定,廢除表面的階級造成的假象,勢必會由另一套標準重新取代,而且這只是在逃避競爭和分化問題。這裡的關鍵在於,教育要扮演好自身屬於再生產層次的角色,為新的社會改革提供鬥爭的科學、象徵與理念武器。如果在階級問題上,我們找到許多新的改革方案,無論是漸進或是激進,那麼就要利用教育去正當化這些改革方案,例如工會的觀念、勞動權或是新的組織生產形式、工人民主化等等。透過教育形成新的改革共識,正當化各種改革政策,進而在生產層次發生影響力。這才是真正能寄託「教育改革」所促成「社會改革」的可能性。

 

photo credit: wiki (CC BY-ND 2.0)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在〈【林凱衡專欄】對教育改革的定位再反省〉中有 3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