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仰光/大陸技能競賽崛起 看職業培訓的茁壯

 

我們不必因大陸在技能競賽場上的成績凸起而大驚失色,大陸與韓國同樣是傾國家之力爭取競賽場上亮麗的光彩。我們學不了也學不起。

但我們也的確應藉此機會,莊敬自強地,深自檢討我們在技職教育及職業訓練方面的政策與作為,不要再一味陶醉過去的亮麗成績而自我得意。競賽成績領先德國瑞士與日本,並不代表我們真的比德瑞日成功;也並不表示,我們技職中堅精英的人力素質已普遍勝過了德瑞日。但成績若出現負成長現象或停滯不前,卻可顯示我們在技職教育、職業訓練及技能競賽方面的政策與作為,存在有需要修正的問題。

大陸在國際技能競賽場上成績凸起的原因,首先,我們可以從大陸參加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的選手名單中看出一些端倪:

大陸選手與背景:

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中國大陸選手

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中國大陸選手。(表/黃偉翔製)

 

從名單中可以看出,國手大部分來自『技工院校(含技師學院)』,也有部分來自幾個有名的國營大企業。

例如,「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员工6千人,專門從事各類鋼結構、工業爐窯、壓力容器、鋼管道及配套工程。又如「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员工15,000人,是美國波音及法國Airbus客機零組件的供應廠,以及大陸歼5、歼7、歼10系列戰鬥機的生產工廠。就像韓國,很多國手來自現代、三星集團;像日本,很多國手來自日立、松下、Sony等。反觀我們,現在有哪家大企業附設有員工養成訓練所?

再說,『技工院校』是一個不可不提的中堅技術人才培訓體系,我在【技職教育3.0】前面刊出的幾篇文章中曾經提過,國際上有關技職人才的培育(訓),大體上有兩個主要的模式,即『美國技職教育模式』及『德國學徒制度模式』。鮮有在技職教育體系外,即在教育部的教育體系外另立一個「職業訓練體系」的。但日、韓、中、台卻在技職教育體系外,由勞動主管機關另立一個「職業訓練體系」。原因是教育體系無法培養出企業界所需的基層技術中堅人才。按發展的年代與時程,應該是日本最早,然後韓國學日本,台灣學日、韓,而大陸則學台、日、韓。

日本早於1958年就制定了「職業訓練法」,1969年做了一次修訂。但重點內容與精神上並無太大的改變。職業訓練的重點在積極辦理「公共訓練」,尤其是「技能者的養成訓練」以及技能檢定。同時也鼓勵大企業附設企業內認定職業訓練機構。職業訓練的中央主管機關是「勞動省」的「職業訓練局」。1985年,「職業訓練法」又做了一次較大的修改,並改稱為「職業能力開發促進法」。中央主管機關「職業訓練局」也就改名為「職業能力開發局」。在「職業能力開發」(職業訓練)方面,實際的執行機構是依法於公元2004年成立的「獨立行政法人雇用能力開發機構」。由「厚生勞働省(職業能力開發局)」督導。「獨立行政法人雇用能力開發機構」轄有『職業能力開發綜合大學校』1所、『職業能力開發短期大學』11所、『職業能力開發促進中心』62所、都道府縣『職業能力開發中心』47所。

大陸也是因為在教育體系下的中職、中專等成效不彰,乃由勞動主管機關另立「技工院校」體系(含技工學校及技師學院),積極推展職業培訓,建設高技能人才。尤其在2006年4月,制定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見》後,更加強各技工院校的質量,積極推展校企合作,並透過國際合作設置重點培訓基地。 (大陸的勞動主管機關,原稱「勞動部」,後改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現已改稱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簡稱人社部〉)。

以下介紹幾份資料及幾張照片:

061031-01-於北京-應邀參加中國高技能人才國際論壇-01

2006年10月大陸 「社會和勞動保障部」 與 「國際勞工局」 合作舉辦「中國高技能人才國際論壇」,我應邀參加,並發表論文。(圖/譚仰光提供)

061031-11-北京-中國高技能人才國際論壇-參觀培訓示範基地合影)

勞動科學研究院院長及勞動出版社社長陪同 應邀參加國際論壇的國勞局北京分局長及德、日、韓、澳、台等國外專家一行,參觀北京附近的一所培訓示範基地。(圖/譚仰光提供)

L1010427

20120118172133270064

L1010431

L1010436

L1010422

L1010425

L1010428

以上圖皆由作者提供。

 

從以上的敘述,可以看到,大陸方面經過多年來的努力,包括國家資源的投入、國營企業的支援、外商投資公司的技術合作及國際組織協助下,如今在推展職業培訓,建設高技能人才方面的規模、設備及內容上,均已非昔日吳下阿蒙。反觀我們自己,多年來仿效日韓所建立的公共專責職訓中心體系垮了,招牌也都已被卸下,資深的訓練老師大多退休了,不再是金牌國手的搖籃。技職教育一再被普通教育化。各界均殷切期盼技職教育及技職院校的改進與調整。

另一方面,就技能競賽本身來看,依據大陸人社部報導,去年8月於巴西舉辦的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大陸隊成績表現優異,回國後獲獎選手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從國家領導人接見座談到人社部舉辦表彰大會,從省裡領導接見、表彰大會到省、市、學校頒發獎金,有的金牌獲得者獲得的獎金超過100萬元,除了獎金以外,國家給榮譽,地方給政策,學校給職稱,一時間技能人才風光無限,技能成才成為熱點話題。人社部職業能力司司長張立新說,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和服務保障體系”、“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等指示精神,為貫徹中央要求,目前人社部正在研究制定《高技能人才激勵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考慮:首先,要使獎勵做到規範有序,從國家層面把獎勵技能人才納入制度體系,建立長效機制,防止一陣風,因人因事而為,促進高技能人才激勵工作持續健康發展。其次,獎勵的種類和範圍要擴大,獎勵不能僅僅停留在獎金,還要在職業技能等級、職稱評定、編制、崗位聘任、工資、學習進修、退休、休假、體檢等方面加大激勵力度,享受相應待遇。要推廣技能等級同大城市落戶掛鉤的做法。

張立新認為,可考慮建立世界技能大賽、國家技能大賽、省級技能大賽等競賽獎勵指導線,建立完善的激勵體系,針對不同級別的比賽,明確不同層級的獎勵標準,引導各條戰線技能勞動者積極參與競賽。「我們希望整個職業技能競賽能夠在全國蓬勃發展,形成崗位大練兵、技術大比武的氣氛,造就更多更好的技能人才。並以此促進各級政府、行業企業、各類院校和社會加大投入,提高技能水準,激勵和指導廣大職工都能參與其中,形成技能競賽熱潮。」

 

◎ 我右邊是成都職訓副局長,右邊第二位女士是香港職訓局長,第三位是廣州職訓副局長,

成都職訓副局長(右三),香港職訓局長(左三),第三位是廣州職訓副局長(左二),作者本人(右二)。

 

去年我應邀以聯誼身分赴香港參加『第九屆穗港澳蓉青年技能競賽會議』。大陸方面原擬邀請台灣派選手參加友誼賽,但因考慮到該項活動似屬城市間之活動,台灣有所不便,且經費無著,乃婉拒參予。但參加會議結果,發現該項競賽活動實屬大陸選拔國手過程之一。其若干活動內容頗有可供台灣方面參考之處:

一、本屆競賽項目為下列五項:

1. 网站设计2. 美容3. 移动机器人4.信息网络布线5. 橱窗展示  (其中兩項是我們還沒參加過的);

二、因悉國際賽機器人項目將採用新型設備,決定本次競賽採購該型設備使用;

三、本屆競賽將使用國際賽之CIS系統評分,俾讓裁判、教練及選手熟悉國際賽之評分眉角。

四、為便於參與單位及人員之意見交換及討論,已仿效WSI,設置網路論壇區塊。

處處可見其用心用力之處,並已走在我們前面。不要老認為大陸是學我們、靠我們、跟著我們走。我們必須從各個方面分頭並進共同努力。技職教育、職業訓練、技能競賽都是建設及充實高技能人才的環節,必須環環相扣,發揮相乘的效果。

我也想在此跟大家打氣的是,大陸雖已茁壯,但終究拔得太快,根還不穩不牢,尤其一體化教師 (指既會教理論,也會教實作的教師) 的質與量都還不足以支應。我們必須把握此優勢,發憤圖強,再造台灣技能優異的時代!

 

國際技能競賽 入場

第43屆技能競賽台灣選手入場畫面。(圖/技職教育3.0資料庫)

 

封面圖片:WorldSkills@flickr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