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企業專題1】什麼是衍生企業?

 

文/黃偉翔

Google、Yahoo、Cisco等世界一流的知名企業,都來自美國史丹佛大學技術所創立的公司;中國大陸的北京清華大學所成立的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整合了清華各校辦企業,根據該公司公布數據顯示,2011年營收達363.46億元人民幣;日本也不落人後,早稻田大學師生創辦超過75間衍生企業,為全日本第一。類似的情形在世界各地屢見不鮮,大學推動衍生企業早已是國際高等教育趨勢。然而,台灣呢?

教育部定義衍生企業為「大學為建立辦學特色,提供師生教學實習機會,協助學校研發成果商品化與技術移轉,鼓勵師生創業及協助產業創新,得透過人員借調、資金投資、技術入股等方式推動衍生企業。」若依據Brett、Gibso、Smilor(1990)和Birley(2004)等學者的定義,大學衍生企業應符合兩個條件,「由大學的教師、研究人員、學生參與創辦」,以及「其核心技術系源于大學的科研成果,或利用大學中的設施和資源開發成功的科研成果」。

白話一點,衍生企業就是將校內師生的研發成果,在適於孵化的校園環境裡,催生出產業創新,「本質是師生創業而非學校創辦企業」。若是學校創辦或投資入股,並直接參與經營則稱為「校辦企業」。

所以,「衍生企業並不等於校辦企業」,更不是學校的附屬機構。

另外,衍生企業還能夠成為師生的實習場所,也有機會幫助面臨少子化衝擊後的大專校院帶來額外財源收入。根據教育部統計,大專校院學生累計至112學年度,較102學年度減少31.5萬人,若以學年度每位學生學費公立5萬,私立10萬簡易估計,高教學費收入市場在112學年將減少約300億元。

尤其105大限即將到來(註1),許多大專校院校長認為,衍生企業或許是現今高教諸多問題的解方。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校長陳振遠曾表示,教師參與衍生企業將解決可能的失業潮,過去大約七成博士畢業後進入學界、三成在企業界,希望釋放更多研發能量到業界去。

雖然目前台灣高等教育朝向「公公併、私私併」、「跨校聯盟」、「大手牽小手」等,讓頂尖大學和典範科大協助部分學校退場,教育部也輔導私立學校轉型,但目前各校經費大多吃緊,甚至經營不善,面臨倒閉。國外諸多衍生企業或校辦企業的回饋財源,都幫助該校不必過度依賴學雜費收入與政府補助,自給自足。根據資料顯示,2010年清華大學校辦企業利潤總額達114,102.16萬人民幣,該年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出資2億元人民幣支援北京清華大學發展。

衍生企業

2010年度中國大陸高校校辦產業利潤總額排名(前20名)(圖表與資料來源:中國大陸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黃富玉(2014),國大陸高校校辦產業對我國高等教育之啟示。單位:人民幣)

 

在去(2014)年年底的大專校院辦理衍生企業論壇上,教育部次長陳德華指出,據統計,國科會一年補助大專校院研究案大約一萬八千件,其中實際對台灣產業實質上有貢獻的只有一千五百多件,另一方面,研究型大學的建教合作回饋到學校本身財務收入其實並不多。陳德華表示,他認為這許多是制度面造成的問題,所以過去幾年積極規劃推動衍生企業。

目前台灣的衍生企業沒有法源依據,但現行法令並未限制大學發展衍生企業。

去年年底,《技術及職業教育法》草案第23條規範了「衍生企業」,但因立法委員們對此仍有疑慮而刪除。現在教育部已擬定「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條例(草案)」,明定學校可以推動衍生企業,以建立辦學特色,提供教學實習機會,協助學校研發成果商品化與技術移轉,鼓勵師生創業及協助產業創新,讓衍生企業有法源依據。

前教育部長黃榮村在《評鑑雙月刊》第55期撰文表示,對這件事(大學產學導向)也不是全無反對的聲音,有些講究大學理念與主張大學應發揮傳統角色的理想主義者,非常不能適應這股產學風,因為它已經不只是「計畫」與「錢」的問題,而是牽涉到明確擺出來的「價值觀」問題。(延伸閱讀:黃榮村:大學颳起產學風,往好處想)

對此,莫家豪、羅浩俊(2002)、曾坤生(2002)等學者研究表示,高等教育市場化是大學從傳統經濟時代向知識經濟時代邁進過程中出現的新趨勢。

根據Williams(1997)、戴曉霞(2000)、趙婷婷(2002)等學者研究指出,教育市場化可以增加籌措經費來源,擴大機構的財政自主權,另一方面,在大學的角色定位改變後,更強調品質與績效,提高教育服務的競爭。「高等教育的功能不再僅限於只講求品德淘冶,培育社會菁英分子的搖籃,也因此,社會大眾對於高等教育之要求,逐漸著重於實務能力的培養。」

但是,今(2015)年年初立法委員鄭麗君備詢教育部吳思華部長時表示,衍生企業會讓高等教育更市場性、商品化,大學的公共性更模糊。鄭麗君強調,今天只要做任何形式的投資,一定會有風險,這就違反當時這些財源為教育使用的目的,學校不應將來自學生的學費與國家補助款用在非教育用途上,這些財源是否產生跟公共性矛盾之處?

同樣在衍生企業論壇上,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董事長丁克華指出,過去許多中國大陸的大學與其校辦企業在人事、設備和資產上並未分清,原因出自於學校行政與企業之間的制衡機制不足,且企業經營的成敗容易對學校有負面影響。

另外,根據中國大陸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公布資料可觀察出,中國校辦企業有地域集中、區域發展不均的現象,是否會更進一步增加台灣現今南北教育資源的差距?

在6月的高教創新轉型論壇上,教育部長吳思華表示,希望透過跨部會協調,協助相關法規鬆綁,並將讓衍生企業的相關法制更完整。

據悉,目前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條例仍躺在立院待審中。

 

註1:民國87年正逢虎年,比起前一年,出生人口驟降五萬多名。該年的出生人口為105學年度大學新生, 也就代表民國105學年度大學新生直接腰折五萬多名,教育界稱此為「105大限」。然而,105大限也僅是少子化衝擊的開始。

 

圖片來源:flickr@Christian Rondeau

 

衍生企業系列

【衍生企業專題2】台灣大學面臨倒閉潮?中國大陸大學憑著校辦企業營收而自給自足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在〈【衍生企業專題1】什麼是衍生企業?〉中有 4 則留言

發佈回覆給「楊泮池:105大限是倒果為因 照顧學生比學校生存更重要 | 技職3.0 Craftsmanship Insights|台灣第一個技職平台」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