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圖利特定人士、配套打臉與血汗勞工——18歲先就業政策的三大誤解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圖利特定人士、配套打臉與血汗勞工——18歲先就業政策的三大誤解 | 黃偉翔 | 鳴人堂

 文/黃偉翔

你也對投入72億經費的「18歲先就業政策」不滿嗎?對僅2376人申請的成效感到失望?我前篇專欄〈蔡政府「18歲先就業政策」的大泡泡,終於吹破了?〉對此政策於理想與現實的分析引起教育社群與網友們的討論,我覺得很棒,公共議題本來就該經得起各種「建設性批判」,但我發現有為數不少的人,不小心(或是刻意)散播錯誤資訊,導致基於錯誤資訊的評論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大,這並非我撰寫文章的初衷,以下我將就對此政策的誤解分為三點加以釐清,希望公共政策的討論能夠回到理性與共好的風氣,而非政治攻訐或「各取所需」的現象。

誤解一:3年72億都用在2376人身上?圖利特定人士?

這是非常錯誤的片面資訊。

俗稱18歲先就業政策,其實是「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中的「青年就業領航計畫」及「青年儲蓄帳戶」,每年提供5000名高中畢業生媒合優質職缺,計畫長達2至3年,每月更透過教育部「就學、就業及創業準備金」及勞動部「穩定就業津貼」,在薪資外各補助5000元(共1萬元)至專款帳戶,最多三年可存36萬,但用途僅限升學、就業或創業基金,在企業端的補助則是最多兩年的每月5000元(最多12萬)的訓練指導費。

因此,每年試行的對象,都會持續2至3年的職場體驗計畫,加上剛推動的第一年,總共是6年計畫。

72億部分,是預估三年皆5000人參與的預算,「經費的使用會按照實際參與人數而有所不同」;基本上,每位參與計畫3年的對象,其所花費的預算是個人儲蓄帳戶36萬(10000X3X12),加上企業端補助12萬(5000X2X12),共48萬。若試行3年且每年都有5000人參與的話,就是72億(48X3X5000)。

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總預算規劃表。

過去高中職的「生涯輔導」,因升學趨勢多淪為「升學輔導」,因此教育部這次順勢推出「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生涯輔導計畫」,強化生涯探索、多元科系與職業的認識,並強化生涯輔導機制。

每間學校都有負責推動「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的種子老師,負責各校的政策推動。在生涯輔導計畫下,有意願申請的學生會與導師深度晤談,並透過輔導室或生涯規劃課程教師輔導綜合考評,若適合,將協助撰寫申請計畫,以申請職場體驗或國內外志工體驗。因此在這樣SOP架構下,說此政策圖利特定人士子女毫無根據,我們可以討論的是,學校在此的角色究竟能否發揮生涯輔導功能,而非僅是是否有「圖利」的嫌疑。

基於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生涯輔導計畫,18歲先就業政策申請過程。(圖/網站資料庫)

誤解二:18歲先就業政策,用升學誘因當配套?

許多人指出:「明明是鼓勵先就業政策,在計畫結束後居然能經過特殊管道直升大學,這樣豈不是與打破學歷迷思初衷相矛盾?」甚至有網友亂傳,「這是替某些關係人士建立的升學巧門。」

這就要回歸「18歲先就業政策」的初衷。

其實許多人對此政策都有誤解,它並非是專為技職生的政策,也不是鼓勵學生去就業就好,而是「為了幫助不知該就業還是升學的迷途高中職生找到志向」,那些已有明確就業、升學志向學生並非此政策主要的目標客群。

根據教育部委託資策會對2010年至2014年大專校院畢業生所進行的調查發現,有四分之一的人認為所學與工作內容所需不符或非常不符,代表著許多教育資源的浪費。

我的進一步解讀是,政府欲透過此政策,在過去「直接就業」與「直接升學」的傳統中,撐出一個空間,讓「青年在升學前,有機會先去職場體驗,若有需要,再帶著自己的不足回到校園進修」,藉以協助青年更能掌握自己的人生目標。

相關配套還有大學入學資格保留、職場經驗抵免學分、兵役配套、大學回流升學管道(特殊選才、甄選入學與個人申請、彈性選系)、創業補助等等。

誤解三:學生到職場淪為廉價勞工?職缺都是濫缺啊!

這還真不能怪社會大眾,畢竟台灣業界每年幾乎都被爆出剝削勞工、外勞及實習生等重大惡質事件,再加上前陣子有媒體爆出此政策的薪資為法定最低工資的21009元,職缺內容以夜班、輪班等未具發展性工作居多,再加上高中職未具備明確就業技能,被質疑也是應該。還有人說,一個18歲青年薪資加上補助,剛入職場就有每月至少3萬出頭的薪水,高過不少大學新鮮人,職場的同事與上司將如何看待他?這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據我所知,政府盤點職缺以具備發展性、技術性、安全性、優於最低工資水準、優良勞動條件為原則,且刪除待遇不足22k、勞動條件差等職缺,但目前推行困境在於,業界沒有能量開出足夠的「優質職缺」,等8月底媒合完畢,職缺內容見光死後就一翻兩瞪眼了。

另外一部分,是如何保護18歲青年在職場不被剝削?對此,教育部將與勞動部組成輔導團,透過線上聯繫、學生預約諮詢與實地訪視持續追蹤青年進入職場狀況,勞動部更會要求企業有對應的工作訓練計畫,並配置職場導師「1對1」協助青年在職場的穩定。

但對此我並不滿意,就像我前篇專欄說的,此政策開放的職缺勢必多元,須有「專職輔導人力」才能深入理解各行業樣態,並累積輔導經驗;試想,高中畢業才18歲,大部分沒有社會經驗,很需要專職就業輔導人力與他討論、陪伴初入職場的磨合期,甚至遭遇輔導轉安置的情形。

未來幾年可以觀察的,是這些青年們中途轉換工作的安置數,以及中途退出的折損率,究竟會有多高(低)?

學生到職場淪為廉價勞工?其實也不能怪民眾誤解,畢竟每年發生的惡質剝削事件層出不窮。(圖/網站資料庫)

台灣青年耗費太多青春在校園

在台灣「功課好」不只成為過去多年來「好青年」的必備條件,更是種陷阱。不善於考試的人只能陪同學關在教室,善於考試的人則誤以為適合該領域,但事實上,不少學生在大學、碩博士畢業後,對自身職涯發展仍毫無概念,花了多年取得文憑只證明「善於讀書考試,跟有沒有興趣是兩回事。」

因為過去教育體制給我們的想像,只停留在眼前如何考高分,而不是未來如何用所學來改善社會問題,很諷刺的,技職教育也是如此。

台大教授葉丙成日前在Design for Change論壇指出:

太多家長還用20年前讀書經驗,教現在的孩子,去面對20年後的世界,有整整40年落差!

確實,「18歲先就業政策」也照出了台灣家長對新觀念的抗拒,但大家過去多年來,之所以想讀碩博士、考公務員……大部分是為了待遇,導致青年的興趣、對職業認識的重要性,永遠在求學過程中被漠視,這對於未來多元人才的培養是很大的潛在危機。

家長與青年難道不懂這些道理嗎?很顯然的,更大的問題是在台灣產業與經濟面,如果我們的就業環境不再低薪、勞動條件佳,也看得到職涯發展,甚至相關能力鑑定系統(如技術士證)更具備市場效用,大眾對學位的依賴性就會降低,若政府真能改變就業環境,我想,除非真有興趣,傻了才願意投入多年青春只為換取一紙碩博士學位。

我內心盼望,「18歲先就業政策」可以替社會刻劃出一個想像輪廓,「與其講求效率的盲目升學,不如嘗試18歲先去職場就業,發現自身不足後,再回到學校補足欠缺的知識」,對青年的求學主動性絕對大大提升。

當然,還是希望政府能更重視體制面的實質改善,而非短期補助的政策;而「18歲先就業政策」相關配套與精進,也是政府該眼前須先面對的問題。

加油,相信台灣會更好!

評論/蔡政府「18歲先就業政策」的大泡泡,終於吹破了?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蔡政府「18歲先就業政策」的大泡泡,終於吹破了?

文/黃偉翔

近日「18歲先就業政策」階段性報名結果出爐,一年5,000個名額卻僅2,376人報名,可見政策理想與執行面還有一段不小落差,這政策大手筆投入72億經費,勞師動眾相關部會、多場巡迴說明會、盤點與開發職缺,成效卻是如此慘淡,蔡政府「18歲先就業政策」泡泡吹得太大、太滿,終究要吹破了。(延伸閱讀:《技職3.0》18歲先就業政策申請人數不到一半 基層教師:主因是職缺內容不明

因蔡英文總統的政見,政府大力推動俗稱18歲先就業政策的「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提供每年5000名高中畢業生媒合優質職缺,每月更在薪資外補助一萬元至專款帳戶,最多三年存36萬,可當作升學、就業或創業基金。

政策理想絕對是值得稱讚,也是少數政府透過實質政策大聲喊話,企圖導正「盲目升學」歪風,執行團隊也很辛苦,然而政策執行面的現實,卻難以回應理想。

青年就業政策的理想絕對是值得稱讚,也是少數教育部透過實質政策大聲喊話,企圖導正「盲目升學」歪風,執行團隊也很辛苦,然而政策執行面的現實,卻難以回應理想。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8歲先就業政策過於理想化

其實許多人對此政策都有誤解,它並非是專為技職生的政策,而是「為了幫助不知該就業還是升學的迷途高中職生找到志向」,那些已有明確就業、升學志向學生並非此政策主要的目標客群。但這樣的理想,現實執行難度有多高,慘淡的報名結果說明了一切。消極一點來看,每年原本就有約3萬個高中職畢業生直接就業,卻僅2376人報名。

對於此次報名人數不佳,我歸納了6個主因:

  1. 相關政策競爭因素:政策目標雖非就業、升學志向學生,但此政策功能面卻與現有計畫競爭,例如產學攜手計畫、雙軌旗艦計畫及就業導向專班等,即使18歲先就業政策已排除這些計畫參與者的報名資格,但不代表剩下未被排除資格者,就有興趣參加18歲先就業計畫,若有此傾向,或許早已報名相關計畫與專班。
  2. 環境因素:過去學校的生涯輔導功能,幾乎嚴重窄化為升學輔導功能;且今年高一新生約少3萬人,招生成了現實考量,學校仍須靠國立大學榜單招生,這與「18歲先就業政策」方向大大抵觸。
  3. 職缺因素:待遇普遍不高,且職缺在台灣東西南北部分布不均。
  4. 未站在弱勢生本位著想:雖然有開放部分名額給弱勢學生優先報名,但他們有更直接、簡單的選擇:簽志願役或選擇產學攜手計畫、雙軌旗艦計畫及就業導向專班等,現在志願役軍人還可以邊進修在職專班,4年取得學士學位。
  5. 跨部會配合因素:也因蔡政府的倉促上路,執行面不夠細膩,教育部開放報名期間,勞動部職缺尚未釋出完全,導致想讓孩子報名的家長止步;另外申請時間也跟其他升學考招期程強碰在一起,當學生已有明確大專校院就讀,通常都選擇升學,這也是官方承認的這次報名人數低落的最大原因。
  6. 政治因素:蔡政府為求表現,倉促上路,這樣投入72億經費的大型計畫,卻未先經過小規模測試。

這還只是報名階段,當這些報名的孩子與企業媒合完,並開始進入職場後,真正的難題才要開始。

此次報名結果不佳受到許多因素影響,不過真正的難題是孩子們進入職場後是否會被欺負?孩子中途轉換工作的安置數,甚至中途退出的折損率,究竟會有多高(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8歲先就業政策的隱憂

「18歲先就業政策」的下一個關卡,不是已報名的2,376人與企業媒合後的正式人數,也非明年度改進相關缺失後的報名人數增加多少,而是孩子們進入職場後是否會被欺負?更直接的說,孩子中途轉換工作的安置數,甚至中途退出的折損率,究竟會有多高(低)?

這次教育部除了成立申訴管道外,還跟勞動部共同成立輔導團,盼做到「個案追蹤」,教育部負責教育、學習、升學輔導等,勞動部則負責職場環境、工作條件與勞資糾紛 。

但非專職的輔導團真能幫助到孩子嗎?如果只是打電話追蹤、定期去訪視,能否防範青年被雇主欺負?看看前陣子在高餐大教師定期親自到現場訪視前提下,永采烘焙剝削青年的惡質行為仍然發生了!最重要的是,輔導團能否真正協助學員入職後的穩定,才是最大疑問。

這樣地圖炮的政策,開放職缺勢必很多元,須有專職輔導人力才能深入理解各行業樣態,並累積輔導經驗;試想,高中畢業才18歲,大部分沒有社會經驗,很需要專職就業輔導人力與他討論、陪伴初入職場的磨合期,甚至遭遇輔導轉安置的情形。

政府不能總把執行不佳的教育政策,怪罪在華人價值觀上,這是非常沒肩膀且不負責任的!如果任職於某產業的待遇夠好,也看得到職涯發展,真沒人會想走政府口中的這些缺工產業嗎?真沒人會想讀相關科系嗎?當然,這已不只是教育政策範圍,而是台灣整體產業、經濟政策的範疇了。

這樣地圖炮的政策,開放職缺勢必很多元,須有專職輔導人力才能深入理解各行業樣態,並累積輔導經驗。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8歲先就業政策的存廢

18歲先就業政策的三年試行計劃,大筆投入72億經費,其中27億來自教育部經費,45億來自勞動部就安基金,政策成效不佳,恐上路一年就夭折。

這不是不可能,被罵許久的《名師高徒計畫》試辦三年後喊卡,因為政策理想與執行面現實差異過大,不只政策成效不佳,還造成糾紛,學習與勞務關係曖昧不清,更重要的是,有更多可達到類似訓練成果,但就業率更佳的職訓專班,造成政策競爭效應。

當然,兩者計畫並不相同,但18歲先就業政策若不好好調整,恐走上《名師高徒計畫》夭折的後路,那就太可惜了。

不只可惜,在前面政府大力宣傳下,政策上路一年就停辦,會對社會大眾留下一個「升學風氣仍是難以改變」的強烈負面印象,原本的理想政策更成了家常飯後的笑柄。

「18歲先就業政策」立意良好,但理想性過高,或許經過調整後,明年度報名人數可以成長,相關配套與進程得以更周延,但「為了幫助不知該就業還是升學的迷途高中職生找到志向」是否太打高空了?為何不更務實一點呢?

「18歲先就業政策」立意良好,但理想性過高,「為了幫助不知該就業還是升學的迷途高中職生找到志向」是否太打高空了?或許應更務實一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專為技職選手設計的18歲先就業政策

如果「18歲先就業政策」是專為技職選手所規劃的政策,更有它實質面的意義,也能無縫接軌。

事實上,台灣技職競賽近年順應國際技能競賽(WorldSkills Competition, WSC)趨勢,競賽內容以產業實務為導向,而國內教育部舉辦的技藝競賽、勞動部舉辦的全國技能競賽分區賽與全國賽,甚至選拔出來的技職國手,一年共有約4、5仟名選手,兩部會近年也開始積極找廠商開職缺,直接聘這些技職選手到企業,但無奈待遇始終不高(約25k),大多抵擋不了升學的誘因。

技能競賽是以產業職種來區分,例如花藝、西餐烹飪、機電整合、機器人、家具木工、美髮…等約50種,各競賽多年演變下來,不只競賽內容逐漸對應職場,各職種早有相對應的贊助及提供職缺廠商,與「18歲先就業政策」一拍即合。

不只同樣具備儲蓄帳戶福利,連同保留入學資格、抵免學分、兵役及升學回流等配套都可適用,也能讓高職畢業生先就業2至3年後(18歲先就業政策),接上教育部次長姚立德新推的二專、二技階段性升學政策(2+X+2);此外剛推出的5專展翅高飛計畫,也能接上階段性升學政策(5+X+2),形塑一個完整的「階段性實務性人才培養制度」,高職、五專先就業但保有階段性進修管道的雙重導引網絡。

在「2+X+2」政策中,X指職場工作期間,意思是具備高職學歷報考二專後,拿到專科學歷可先進入業界工作X年,若還有學習需求,可直接回到原學校再讀進修部二技,畢業後即具備大學學歷。「5+X+2」也是同樣道理,讀完五專後,先到業界工作X年,再回學校讀二技。

當然,以上僅是將現有政策作舉例,若「18歲先就業政策」真朝技職導向,得更仔細盤點相關政策。

如果「18歲先就業政策」是專為技職選手所規劃的政策,更有它實質面的意義,也能無縫接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過去曾差點催生技職選手就業銜接政策

事實上,過去幾年曾有類似專為技職選手的就業政策,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負責協助就業媒合與津貼補助,教育部技職司則強化選手在技專校院端的學科輔導及技術精進,進行方式則是廠商「預聘」技職選手,先提供資源讓他們讀完大學,過程中除提供實習職缺,畢業後更能直接成為企業正式員工。可惜最終兩單位合作以破局收場,各走各的路。

若採技職選手先就業政策方向,並不會與現存的考招管道(如技優管道)加分、保送功能上相斥,因為有保留學籍配套,且能讓技職競賽更與產業接軌,也讓「18歲先就業政策」更具備實務面上的意義,建置真正的「階段性實務性人才培養制度」,形塑一群「技職典範」,更具備當初此政策初衷:「不要盲目升學,先到職場就業、體驗。」

採技職選手先就業政策方向,能讓「18歲先就業政策」更具備實務面上的意義,建置真正的「階段性實務性人才培養制度」。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教育部:鼓勵學生讀大學前具備職場經驗

採訪、攝影/黃偉翔

政府大力推行的「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近期公告申請人數2376人,比先前意願調查結果7653人少上許多,教育部專案辦公室執行秘書王俊權在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中強調:「方案不是為了彌補缺工,第一年上路人數非重點。」

教育部:鼓勵升學前先具備職場經驗

王俊權強調,方案不是要學生去職場不升學,而是希望升學前有職場體驗,不是為解決缺工,而是站在人才培育觀點。

教育部長潘文忠說,給學生多一個選擇機會是規劃初衷,因為根據相關統計,有三成學生不清楚為何自己要讀大學,畢業後也有相當比例不知為何讀書,這現象源頭是學生18歲的抉擇思考,在未確定志向前,盲目選擇升學。

潘文忠喊話,雖然第一年僅2376人申請,遠比剛開始的意願調查有7653人少上許多,但這些申請人中不乏傳統拼升學的明星學校,而這如何減少意願調查與正式申請人數的落差,是接下來應該繼續去了解的部分。

現行規劃的「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就學配套有三個,第一部分是特殊選才管道,大學與科大採取聯合招生,免持統測或學測,著重2年以上職場體驗,學生在職場過程每2週都要寫工作誌,內容不只會影響補助撥款,更是升學審查重要資料;第二部分是現有個人申請與甄選入學管道,大學端開出的名額是獨立出來,審查同樣不看統測或學測,以職場體驗內容為主;第三部分是彈性選系,讓已獲得大學入學資格學生,可以保留學習或休學,職場體驗結束後再繼續學業。

高中職生涯輔導淪為升學輔導

101至103學年度高中職升學率達86.64%。王俊權說,方案剛推行時有學校打電話來抱怨「學生都在準備升學考試,希望不要透過政策來影響學生」,可以看出高中職生涯輔導還有很多加強空間。

不願具名的教師推測,有些學校不太願意推,誰會願意讓可以成為國立大學榜單的孩子去就業?現在又面臨少子化的招生危機。該名教師直言,一個公文下來,理論上會照著公文指引去做宣導,積極做為可以大力推廣,但消極作為,可以只是貼個告示而已。(延伸閱讀:18歲先就業政策申請人數不到一半 基層教師:主因是職缺內容不明

職場輔導是方案下一步重點

18歲青年進職場是否會被剝削?甚至淪為廉價勞工,是社會主要質疑聲音。王俊權說,教育部將與勞動部組成輔導團,透過線上聯繫、學生預約諮詢與實地訪視持續追蹤青年進入職場狀況。

王俊權指出,勞動部會要求企業有對應的工作訓練計畫,也配置職場導師「1對1」協助在職場的穩定。

台少盟秘書長葉大華受訪時對此不以為然,她強調不能靠非專職的輔導團,如果只是打電話追蹤、定期去訪視,難以真正協助學員入職後的穩定。

葉大華強調,職缺勢必很多元,有專職輔導人力才能深入理解該行業樣態,累積輔導經驗,高中畢業才18歲,大部分沒有社會經驗,很需要專職就業輔導人力與他討論、陪伴初入職場的磨合期,甚至遭遇輔導轉安置的情形。

職缺條件部分,王俊權強調職缺具備發展性、技術性、安全性、優於最低工資、優良勞動條件,產業類別以傳統技藝、農業、文創、工業、商業與新政府主推「5+2」創新產業(亞洲·矽谷、智慧機械、綠能科技、生技醫藥、國防航太、新農業及循環經濟)等產業。

18歲先就業政策申請人數不到一半 基層教師:主因是職缺內容不明

採訪、攝影/黃偉翔

政府大手筆砸下72億推18歲先就業政策「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提供每年5000名高中畢業生媒合優質職缺,每月更在薪資外補助一萬元至專款帳戶,最多三年存36萬,可當作升學、就業或創業基金。今(20)日教育部公告申請人數共2376人,比3月初意願調查7653人少上許多。多位前線教師指出最大問題,是報名時仍不知道媒合職缺。

就業資訊不明 學生家長卻步

根據教育部統計104學年度先就業人數,高中普通科666人、專業群科14100人、綜合高中958人、實用技能學程4237人,共19961人,但18歲先就業政策上路第一年僅2376人申請。

教育部專案辦公室執行秘書王俊權分析,主因是「計畫報名期間與其他升學考招期程重疊,學生最終選擇去升學」,這是教育部與勞動部抽樣數百人詢問後的主要回應;另外一點是,5月申請本計畫時,勞動部職缺還沒完全釋出,且同時遇到其他升學考招活動,減少學生申請動機,新年度報名會提早到三月中執行。

新北高工不願具名教師指出,此政策推出非常急,時程上非常錯置,就業資訊也不明,當孩子要報名時,還不知道有哪些職缺,甚至上班地點。

有位不願具名的高中校長也提到,參加公聽會、說明會的家長很多,但因為資訊不足,多數對「孩子到底會去哪裡工作」有所疑慮。

該名校長直言,教育部給學校名額遠大於實際參加學生數,但報名狀況不佳的成敗在「沒有吸引到猶豫中的那群人。」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葉大華說,如果方案KPI達不成,應該設立停損點,甚至追蹤評估計畫參與者進入職場後一個月的表現,並質疑若中途退出的折損率過高怎麼辦?

前線教師:面臨少子化與招生考量,執行面遭遇阻礙

「高中職每年約2萬人先就業,照道理5千名額應該很容易達標,為何最終人數這麼少?」新北高工不願具名教師拋出疑問後,繼續以新北高工舉例說,曾數次在全校場合大力推廣計畫,卻僅1百多位學生有意願參加,最終真正報名約50位,本來覺得業績很差,但當新北高工負責新北地區幾間學校報名學生的職前訓練時才發現,「當天來80幾位參加者,其中50位是新北高工學生,為何其他學校總和起來這麼少?」

這位教師推測,一般學校不太願意推,誰會願意讓可以成為國立大學榜單的孩子去就業?現在又面臨少子化的招生危機。

該名教師直言,一個公文下來,理論上會照著公文指引去做宣導,積極做為可以像新北高工這樣大力推廣,但消極作為,可以只是貼個告示而已。

葉大華也提到,這樣大筆經費挹注的計畫,通常應先小規模示範,但這次推得很急,剛開始就做成全國性計畫,容易忽略執行面許多細節。

東部校長:弱勢生有更好的選擇

2376人中,高中佔約14.5%,其餘都是高職生;至於弱勢比例,王俊權認為不應對參與計劃學生貼標籤,不對外公告,但每間學校會有部份名額鼓勵弱勢學生優先參與。

「弱勢學生不見得會申請。」成功商水校長蔡吉郎指出,雖然學校有大力宣導,但報名學生很少,主因是東部學生的家庭弱勢居多,若以實務考量,第一個選擇是簽志願役,薪水約35k,第二選擇則是就業導向專班或產學攜手專班,可以邊取得大學文憑邊累積職場經驗,第三則是全力拚國立科大。

蔡吉郎補充,有學生當志願役軍人,晚上營區會有義守大學開設在職專班,4年同樣取得大學文憑。蔡吉郎直言,18歲先就業政策立意良好,但與現有方案計畫、政策重疊,是比較可惜之處。

王俊權表示,今日才跟花蓮學校開檢討會議,當地學校反應,雖然調查參加計畫意願者多,但當地媒合職缺卻很少,這部分會請勞動部多開發當地職缺。王俊權強調,方案目標原本就不是明確就業導向或原參加產學攜手、雙軌旗艦計畫學生,而是給予學生一個探索未來的機會。

教育部個案追蹤 葉大華:須有專職人力

王俊權提到,除了提供申訴管道外,勞動部跟教育部將共同組成輔導團,將做到「個案追蹤」,教育部負責教育、學習、升學輔導等,勞動部則負責職場環境、工作條件與勞資糾紛 。

葉大華對此不以為然,她強調不能靠非專職的輔導團,如果只是打電話追蹤、定期去訪視,難以真正協助學員入職後的穩定。

葉大華強調,職缺勢必很多元,有專職輔導人力才能深入理解該行業樣態,累積輔導經驗,高中畢業才18歲,大部分沒有社會經驗,很需要專職就業輔導人力與他討論、陪伴初入職場的磨合期,甚至遭遇輔導轉安置的情形。

王俊權還說,勞動部每個案有補助企業每月5千元,將依照職缺所需知識或技能,安排職場導師隨時提供青年相關訓練。

教育部:最終媒合結果9/16出爐

王俊權表示,今年第一次試辦,3月初的意願調查因須家長簽名,對當時7千多人有意願結果很樂觀,雖然原本就預估會減少,但沒想到減得滿多的。

王俊權強調,最終報名人數多寡不是唯一考量,重要是在相關配套措施、教育部作業的公平性、學校更重視生涯輔導面向去完善它,讓計畫參與者真的能學到東西。

雖然目前教育部公布正式申請人數,但還非最終媒合人數。王俊權說,目前勞動部釋出職缺5512個,接著教育部會陸續舉辦大型就業博覽會、企業徵才活動等,最後勞動部還有一對一輔導就業,媒合期限到8/31止,9/16才能得知最終人數。

黃偉翔/18歲先就業政策:不為缺工,而是培育人才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18歲先就業政策:不為缺工,而是培育人才

 

文/黃偉翔

過去18歲先就業政策,多半被社會輿論污名化成「廉價勞工」、「愚人政策」、「買票政策」日前我專訪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辦公室執行秘書,才明白社會對該方案的認知有段距離,除了透過本篇專欄分享報導所知外,更結合我在鳴人堂專欄過去數篇所談到的問題本質,給予些延伸建議!

「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政策包含「青年體驗學習計畫」及「青年就業領航計畫」;前者類似「gap year」概念,不急著追趕人生進度,高三畢業可以先在國內外當志工、壯遊,探索自我生涯;後者則是常聽見的「18歲先就業政策」,每年選出5千名高三應屆畢業生先就業,除了「正職」薪資,政府每月額外存1萬元到教育帳戶,最多3年36萬,等職場體驗完後可運用在個人的升學、就業或創業基金。

如同我在〈18歲先就業方案,是敲響技職缺陷的醒鐘?〉一文中開頭所說,很多人會把此政策拿來跟教育部產學攜手計畫、勞動部的雙軌旗艦計畫、產學訓合作計畫比較,因為這些計畫參與者會輪流在企業上班與學校學習,有薪水,也同時拿到學位,就會有人質疑為何還需要一個18歲先就業政策?但我反而認為,這方案只是提供青年多一個職業試探管道而已,不需這麼嚴苛看待它。

 

非為解決產業缺工 而是培育人才

此政策並非單為就業或升學,更不是為了彌補產業缺工,而是讓仍「性向不定」的孩子有條路走。教育部人士對我說。

確實有一群人,他們沒有定向,不知道先就業還是升學,對生活沒有想法,這群人只會在就業場找到22k工作,或勉強自己背學貸繼續讀4年,此方案就是為了這群青年而設立。

對於何謂「性向不定」的解釋,教育部人士說明:「第一是特定性向能力,例如小時候拼模型很有興趣,一路玩到高中;第二是多元性向,例如數理、文學、美學都不錯,但他想去拍電影,這種孩子是我們計畫最想找的目標;最後則是矇懞懂懂,對升學、就業都沒想法的孩子;原則上我們收這三種。」

這個計劃其實很像台大希望入學、清大拾穗計畫等,是就業版的偏才型人才培育計畫,所以若此政策淪為單純就業加薪,填補缺工人力為考量,那就沒什麼意義了。

十八歲就業方案並非單為就業或升學,更不是為了彌補產業缺工,而是讓仍「性向不定」的孩子有條路走。 圖/報系資料照

 

應強化高中與國中小的生涯、職涯輔導制度

先來瞭解計畫申請者篩選過程。

計畫中,各校會有一名代表受種子教師培訓,並協助教育部把方案落實到各校,但篩選學生的責任是在導師身上,透過深度訪談,加上客觀評量找出適合的學生,再搭配輔導老師做性向、生涯輔導。最後,因為高三學生普遍未成年,還須要家長同意。

所以此政策第一大關鍵,就是「學校老師與家長的觀念」;如果大人們仍用20年前的經驗,教現在的孩子去面對20年後的未來,別說如何去篩選此計畫的合適參與者,台灣未來肯定沒競爭力。

日前我受邀到國教院當技術型、綜合型高中的社會領域課綱諮詢委員,107課綱把更多主導權下放到教育前線老師,老師將扮演更多帶領孩子討論的角色。我在會中就強調,雖然社會學分數所佔不多,但至少「未來新興職業與經濟模式」須列入領綱,讓教師透過時事去帶領孩子討論。

在務實致用的技職領域,加上政府推創新創業、自造者,甚至到未來衍生企業立法,孩子們應該對未來有更多元的想像,才有機會帶動台灣經濟新發展。但會中有人不認為每位現場教師都對目前產業狀況清楚,更不用說未來趨勢了。或許也應該從另外一個面向思考,高中職學生都需要對未來有所認知,才能「發覺自己的想學,學自己想要的成為」!

回到教育現場,過去真正落實「生涯輔導」比例多嗎?還是都在做「升學輔導」?或許藉著「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政策開始,是時候全面性建置高中及國中小學生的生涯、職涯輔導機制,例如過去建置的職業試探中心,以及幫助教師對職場的認識。畢竟在《技術及職業教育法》中即規範了國中小職業試探,也是本來就該努力的方向。(延伸:關於技職教育,國中小教師其實還很陌生

另外,為了讓輔導老師有學校行政體系支援,教育部同時要求學校組成5至9人的執行小組,並且由校長擔任召集人帶領大家。

但真有這麼順利嗎?

借鏡技職經驗,在《技術及職業教育法》第26條中,要求資深專業科目教師,每任教六年須至業界補充半年經驗,但人力貧瘠的小學校對此苦哈哈,表示「原本人力就很吃緊,哪有可能空出人力去進修?」同樣道理,教育部要求各校須組成執行小組,但人力真的都充足嗎?

 

基層執行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可以想像,部分拼榜單的學校,即使面對教育部主推的政策,也可能私底下不配合,畢竟面對少子化,招生才是最重要的事。

據悉,有學校把此計畫設定給就業班的學生,認為他們透過計畫去就業,還可以額外加薪,就沒有跟對其他同學去宣導,這是不對的!根據此政策精神,每個孩子都要照顧到。

有學校把此計畫設定給就業班的學生,認為他們透過計畫去就業,還可以額外加薪,就沒有跟對其他同學去宣導,這是不對的!根據此政策精神,每個孩子都要照顧到。 圖/報系資料照

 

應建立制度要求企業負擔更多培育人才角色

教育部的理想,是企業為這群青年開發新職缺。負責督導此專案的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要求,職缺要有技術性、發展性、安全性、優於勞基法薪資、優良勞動條件等五大條件。「可惜即使各部會根據此原則執行,很多回報教育部的職缺還是不夠好,雖然目前已累積近8千個職缺,但還要做進一步篩選。」教育部人士說。據悉,目前釋出的職缺有美髮店洗頭、屠宰員、加油站等,很明顯不適合此計畫參與者,這代表,企業在參與培育人才角色意願,仍然遠遠不足。

不過換個角度想,有些技職鈑金選手的職涯規劃,是打算把技術結合設計開個人工作室接案,從技術工程提升到文創產品的層次;這時他需要的不只有鈑金訓練,還有設計、會計、金流,甚至行銷等,所以「18歲先就業」提供的職缺不只是為了賺錢工作,若有份涵蓋上述其中幾項的工作能先學習,對這樣孩子的未來紮根絕對有益無害!

在我先前專欄有提到,在此計畫中,除了每月在工作薪資額外幫存1萬元外,政府還會補助企業雇主每位每月5千元訓練費用,試行期間共將補助企業18億。不過其實在早年的《職業訓練金條例》,或是現有《職業訓練法》第27條中,都有要求企業繳交職業訓練基金,即盼業界負擔更多培育人才的責任。只是現在有落實嗎?(延伸:18歲先就業每年還3億補助企業?應要求企業出資培育人才!

此外,經歷一例一休後,要求企業釋出更多資源(優質職缺)只怕更難了,更何況台灣約97%為中小企業。

 

計畫結束後還能融入大學生活?

在大家極度關注下,計畫回流的升學管道已暢通,計畫申請者可免持統測、學測成績,憑職場、生活及國際體驗2年以上資歷升學;能想像的技術面配套教育部都有做,但重點是,離開學校後的青年,是否能在計畫完成後,再度適應大學或科大的學習環境?學校又有相對應的輔導措施?

這是不論台大希望入學、清大拾穗計畫,或四技二專技優保送孩子們,都可能面臨的困境。雖然教育部在執行計畫過程,會鼓勵持續進修非學位課程,但我還是呼籲,屆時不論是要升學的自己、母校教師與父母,都應該選擇適才適所的學校升學,別再為了「明星大學、明星科大」光環,反而誤導了孩子的未來。

一個18歲先就業概念,落實並不容易,雖然教育部已建立各種配套措施,計畫參與者還是會面臨學校老師與家長的影響,目前也還不能確定最終職缺是否符合期待;即使這些關卡都過了,計畫完成後,選擇升學的,到大學、科大課業是否跟得上,則又是另一個大問題。

這些都是執行面肯定會遇到的困境,但我們還是該給教育部肯定與鼓勵,讓這些孩子有機會走一條獨特的道路。

18歲先就業概念落實並不容易,雖然教育部已建立各種配套措施,仍有許多執行面會遇到的困境,但還是該給教育部肯定與鼓勵,讓孩子有機會走一條獨特的道路。 圖/報系資料照

專訪/教育儲蓄帳戶辦公室執秘:用升學、就業的單一觀點,無法理解計畫精神

 

文/黃偉翔

「廉價勞工」、「愚人政策」、「買票政策」…是許多批評者對18歲先就業政策「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貼的標籤,即使是總統蔡英文親自提出的構想也不被看好,甚至被質疑投入的72億經費完全沒效益。

「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政策包含「青年體驗學習計畫」及「青年就業領航計畫」;前者類似「gap year」概念,不急著追趕人生進度,高三畢業可以先在國內外當志工、壯遊,探索自我生涯;後者則是常聽見的「18歲先就業政策」,每年選出5千名高三應屆畢業生先就業,除了「正職」薪資,政府每月額外存1萬元到教育帳戶,最多3年36萬,等職場體驗完後可運用在個人的升學、就業或創業基金。

從教育部及勞動部、行政院一直到總統府,都盼望透過此計畫,引導社會別盲目升學,先找到人生志向。

對於這樣的「異想天開」,批評的聲音不是沒來由。根據教育部統計,103學年度應屆畢業生253,501中,就有20,901人直接就業,即使每年多5千人先就業真能改變社會風氣?目前也有執行多年的教育部產學攜手計畫、勞動部的雙軌旗艦計畫、產學訓合作計畫,這些計畫參與者會輪流在企業上班與學校學習,有薪水,也同時拿到學位,難道還需要多出一個18歲先就業政策?

教育部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專案辦公室執行秘書、教育部參事王俊權接受《技職3.0》專訪,道出了這段日子以來的無奈。

「很多人從就業或升學的單一觀點出發,絕對沒抓到此方案的主要精神。」面對種種質疑,王俊權仍充滿信心地說:「此政策並這非為了解決產業缺工,而是培育國家人才!」

「確實每年有超過2萬個高三應屆畢業生投入職場,那就去就業吧!教育部不希望這樣的人參加此計畫,明確升學傾向的也不歡迎。」王俊權突然對記者拋出超出社會輿論的觀點,他停頓了一會,感慨的說:「確實有一群人,他們沒有定向,不知道先就業還是升學,對生活沒有想法,這群人只會在就業場找到22k工作,或勉強自己背學貸繼續讀4年,此方案就是為了這群青年而設立。」王俊權說。

青年世代創意多,但大環境沒跟上

王俊權分析,4、50年代的人很乖,人生規劃就是唸書後進職場,但現在青年特質很不一樣,有夢想、才華與熱情,且整體外語能力更好,也因應網路世代,很能接受國外文化與新趨勢,很多規劃、資訊搜尋都透過網路,「沒想過318學運,動員幾乎都是學生,可以想像網路的能量多大」,這些是上一代成長過程所沒有的經驗。

王俊權表示,現在的青年每人都有一技之長,會寫文章、下圍棋、學音樂…而不像過去聯考時代的我們只會讀書,而讀書之外沒什麼專長;雖然現在青年工作並不好找,但這是台灣大環境問題。

王俊權還說,青年的心靈結構也與上一代不同,他們是相對開放的,例如性別議題、民主與國家認同的積極倡議,也很願意透過社會運動或學生運動積極參與公共事務。

「現代青年跟上一代很不一樣。」短短幾分鐘內,王俊權說了不下三次。

當話題轉到「計畫如何真正落實?」面對記者質問,現場氣氛嚴肅了起來。

王俊權強調,此方案會全面強化生涯輔導機制,協助不定性的青年,找出未來出路。(圖/黃偉翔攝影)

 

僵化的輔導體系成障礙

在挑選方案對象過程有兩大關鍵,家長與學校老師。

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政策總進程。(圖/取自教育部簡報)

 

計畫中,各校會有一名代表受種子教師培訓,並協助教育部把方案落實到各校,但篩選學生的責任是在導師身上,透過深度訪談,加上客觀評量找出適合的學生,再搭配輔導老師做性向、生涯輔導。最後,因為高三學生普遍未成年,還須要家長同意。

王俊權坦承,過去高中職過度重視升學輔導而非職場與生涯輔導,後者更經常形式化。王俊權回憶起第一次開會尷尬的說:「跟與會老師說計畫要做性向測驗,有老師直言,不就是升學輔導嗎?」

老師們的反彈,不只因為習慣於過去升學輔導風氣,更因平時工作負擔已不輕鬆,此刻面臨升學季,教育部又要求加強「升學以外的輔導」,有點為難。但王俊權強調,慢慢的有輔導老師反省,過去對非升學孩子的疏忽,並開始積極參與,願意來努力看看。

但即使輔導老師願意、有熱誠,也不代表回到各自學校後,會有行政體系支持。「所以教育部要求學校組成5至9人執行小組,並且要求校長擔任召集人帶領大家。」王俊權說。

但真有這麼順利嗎?

借鏡技職經驗,在《技術及職業教育法》第26條中,要求資深專業科目教師,每任教六年須至業界補充半年經驗,但人力貧瘠的小學校對此苦哈哈,表示「原本人力就很吃緊,哪有可能空出人力去進修?」同樣道理,教育部要求各校須組成執行小組,但人力真的都充足嗎?

面對記者質疑,王俊權沈默了一會,坦承教育前線執行面並非順利。

王俊權舉例:「每間學校對輔導的做法、程序都不一樣,甚至連文件格式都不同,另外,導師、輔導老師的分工,行政提供什麼樣的資源,各校都不一樣,教育部只好幫各校統一輔導SOP,以輔導性向不定的學生。」

對於性向不定,王俊權作出進一步解釋:「第一是特定性向能力,例如小時候拼模型很有興趣,一路玩到高中;第二是多元性向,例如數理、文學、美學都不錯,但他想去拍電影,這種孩子是我們計畫最想找的目標;最後則是矇懞懂懂,對升學、就業都沒想法的孩子;原則上我們收這三種。」

基於挑選原則,若已參加教育部產學攜手計畫、勞動部的雙軌旗艦計畫、產學訓合作計畫的學生都會被排除,無法參加。「這計劃一定找得到孩子嗎?坦白說,對於真正想找的目標,恐怕還不到五千名。」王俊權直言。

申請時有一張表,家長須親自簽名表示同意。王俊權直言,若家庭希望學生一路讀書,那教育部也管不了,反過來說,也希望家長尊重孩子的選擇。(圖/黃偉翔攝影)

 

可以想像,部分拼榜單的學校,即使面對教育部主推的政策,也可能私底下不配合,畢竟面對少子化,招生才是最重要的事。對此王俊權感到煩惱,他說:「這就是教育部的職責,要把計畫精神宣導給前線老師,例如有學校把此計畫設定給就業班的學生,認為他們透過計畫去就業,還可以額外加薪,就沒有跟對其他同學去宣導,這是不對的!每個孩子都要照顧到。」

「這方案如果淪為單純的就業加薪,那就沒意義了。」王俊權再次強調。

不過狀況似乎沒這麼差,王俊權說他仍樂觀看待。在南區宣導會中,有超過170人出席,綜合座談期間大家積極發問如何執行,讓王俊權覺得很安慰,大家並沒有把這件事推掉的意思。

合適的職缺難尋

目前職缺有兩類。第一類是現有工作直接釋出;第二類則是沒有固定工作內容,跨單位、自主創意性高的職位,如助理、企劃等。「我們期望的是後者。」王俊權說。

有些美髮業提供教育部第一線洗頭工作,但並不是教育部要的。「去找高職美容美髮學生就好,這群計畫遴選出的孩子雖然不太會洗頭,但可以透過社群行銷,甚至國際行銷,幫助店面引進最新的時裝法式潮流,做點不一樣的事,對此美髮業者態度軟化,覺得可以嘗試看看。」

還有企業開出屠宰員、加油站等職缺,但對計畫參與者並不適合,「總不能挑外語很強的去殺豬,或是去輪夜班,高職就有很多畜牧產科系,不必透過此計畫填補人力。」王俊權還說,「國防部甚至開出爆破職缺,但因為安全疑慮,教育部拒絕,國防部就不再提供職缺。」

教育部的理想,是企業為這群青年開發新職缺。負責督導此專案的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要求,職缺要有技術性、發展性、安全性、優於勞基法薪資、優良勞動條件等五大條件。「可惜即使各部會根據此原則執行,很多回報教育部的職缺還是不夠好,雖然目前已累積近8千個職缺,但還要做進一步篩選,二月底將公布類別,五月公布詳細名稱與工作內容。」王俊權說。

要找到全部條件都符合的職缺並不容易,但至少安全性跟勞動條件是教育部堅持的必要條件。

面對外界的低薪、廉價勞工等質疑,王俊權表示行政院要求薪資至少2萬5,雖然目前大部分回報的職缺待遇都稍低了一點,但還是有少數薪資3萬、4萬的職缺,加上政府每月額外存的1萬元基金,實質上薪資是3萬5起跳。

計畫結束後還能融入大學生活嗎?

在大家極度關注下,計畫回流的升學管道已暢通,計畫申請者可免持統測、學測成績,憑職場、生活及國際體驗2年以上資歷升學。能想像的技術面配套教育部都有做,但重點是,離開學校後的青年,是否能在計畫完成後,再度適應大學或科大的學習模式呢?有相對應的輔導措施嗎?

王俊權強調,在選填學校時,申請者更應該自我評估,是否有能力讀完四年,另外,在執行計畫過程,教育部鼓勵持續進修非學位課程,「假設申請者想填台大,就應該讓自己保有相當的程度。」

 

一個18歲先就業概念,落實並不容易,雖然教育部已建立各種配套措施,計畫參與者還是會面臨學校老師與家長的影響,目前也還不能確定最終職缺是否符合期待;即使這些關卡都過了,計畫完成後,選擇升學的,到大學、科大課業是否跟得上?則又是另一個大問題。

「沒有完美的政策,但有更好的政策,」王俊權強調,本專案計畫會逐年調整,希望能給那些不定性的孩子,走出一條獨特的路。

 

18歲先就業方案遴選規則公告 教育部:非為了彌補缺工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為鼓勵18歲先就業,教育部端出「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政策,讓應屆畢業生透過2或3年的探索計畫,體驗職場進而試探,計劃參與者更能在符合勞基法薪資外,受提撥每月一萬元,此基金可以當未來就學、就業或創業的準備金。

教育部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專案辦公室執行秘書王俊權強調,此方案並非為了彌補缺工,而是讓那些有夢想的孩子有個試探的機會,所以對於已經確定是學術傾向、就業傾向學生非計畫目標。

王俊權說,學校會組成方案小組,由校長擔任召集人,並輔以導師、輔導室老師等,跟校內學生接觸晤談,推薦參與「青年就業領航計畫」(職場體驗)或「青年體業學習計畫」(生活及國際體驗);校方3/10前須調查完有意願人數,送至教育部,接著3至4月進行校內初審,再送到教育部所組成的專家團隊進行複審,決定最終約5千人名單並推薦給勞動部進行職缺媒合。

勞動部正協同各部會進行職缺盤點,將以技術性、發展性、安全性、優良的勞動條件及優於勞動基準法薪資水準等條件,預計2月公布職缺類別提供各高中職生涯輔導參考;5月公告相關職缺與詳細工作內容,以利學生參加6至7月勞動部辦理分區媒合作業,錄用者8月正式就業。

王俊權解釋,教育部專家團隊是由44位高中輔導主任、校長所組成的輔導團,來對報名的申請案件做資格查核,王俊權舉例,本計畫並不接受產學攜手合作計畫、雙軌訓練旗艦計畫及產學訓合作訓練學生,教育部專家團隊過濾後則會踢除,也會思考區域機會的平衡。

當記者進一步追問,若是校內先篩選,勞動部後續才釋出職缺細節,會不會有最後媒合失敗情形?王俊權坦承,學生所學跟開出來職缺不一定能百分之百對應,目前教育部也不知道職缺有哪些,而勞動部也不清楚教育部遴選出的應屆畢業生屬性。王俊權進一步說明,屆時媒合是交由企業去執行,有些企業會直接挑選,也可能統一舉辦面試遴選,各廠商狀況不一樣。

王俊權還說,教育部已陸續舉辦計畫種子老師培訓營,各校種子老師會辦理校內說明會,並提供個別學生生涯輔導,並指導撰寫申請計畫。

教育部表示,完成職場體驗或生活及國際體驗的青年,若在計畫結束後想繼續升學,亦可藉由「青年就業領航計畫」或「青年體驗學習計畫」2年以上的資歷,參加「特殊選才」、「科技校院甄選入學或一般大學個人申請」及「彈性選系」等回流教育就學配套管道,未來大學可採用書審、面試或實作測驗等方式審查其資歷。教育部亦將針對參與方案者進行就學意願調查,並視實際需要滾動修正「特殊選才」與「甄選入學或個人申請」之招生學系名額與比率。

圖/取自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