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實作評量取代乙證 全教總反對

採訪、攝影/黃偉翔

根據《技職3.0》乙證系列報導,四技二專技優甄審升學管道,有六成報名與錄取人數來自同樣三張乙級技術士證,教育部認為乙證淪為高職取巧升學工具,內容也無法對應課綱,因此決定111學年度起,刪除乙證報名技優甄審資格,改放到甄選入學第二階段作為加分項目之一,並打算重新建立一套對應新課綱的「實作評量」標準化檢測,取代過去多年來,乙證在升學管道上扮演的實作能力檢測角色。但全教總反對,認為教育部此舉緣木求魚,並提出諸多疑點。

測驗中心執行長林尚平解釋,從108新課綱修訂後,就接到教育部指示,建制一套檢測全國高職生實習狀況的綜合性評量(即實作評量);目前在各群命題架構研發,還沒真正實行,最快接下來110學年度的高二生開始使用,有的群要到高三上才會實施。

據悉,實作評量將在未來高職高二暑假到高三寒假期間實施。

全教總:用實作評量取代乙證 跟政府推技術士證方向矛盾

全教總公開痛批實作評量。全教總政策部副主任張文昌認為,政府在職校現場推技術士證多年,執行面雖有檢討之處,卻也有不少成效,反而教育部要弄自己一套實作評量,排擠乙證在升學管道上扮演角色,非常矛盾。

張文昌還說,雖然技術士證跟課綱學習無法對準,且每一個群所要培養的能力,乙證確實無法完全涵蓋,但實作評量應該是輔助現有技術士證的漏洞,而非打掉重練。「哪有人窗戶壞掉,是把整棟房子重新打掉重蓋,蓋完之後窗戶還不一定修得更好。」張文昌比喻。

招策會執行長陳昭榮反駁,職校(技術型高中)學生本份是把課綱學好,行有餘力再去準備技術士證。陳昭榮還說,因為透過乙證的技優甄審升學管道,不必採計統測成績,會讓部分學生只拼命考乙證,而不作原本該做的學習。

據悉,實作評量將放入學習歷程檔案中呈現,當作甄選入學第二階段分數之一,但佔比分多少,尚未定論。

張文昌提到,政府推技職生先就業,就應以考取對應職場的技術士證為主,而非縮限在教育體系內的學習。

瑞芳高工校長顏龍源對此表示,同意實作評量方向,可以確實強化實作技能,但如何做好評量,將會是重點。顏龍源以他多年職校教學經驗說,有些科目不容易標準化評量,教育部也將面對實作評量與技術士證檢定差異,都須進一步討論。

全教總:師生疲於奔命

張文昌建議,職校教學仍應以乙證為主,實作評量可以當作輔助不足的角色,例如藝術群、外語群沒有對應的技術士證,實作評量應以支援這些領域檢測為主。張文昌痛批,未來職校學生須同時準備實作評量與技術士證,兩邊燒而疲於奔命。

對此,陳昭榮認為,實作評量是對應新課綱學習,若教學現場的實習課程有落實,不該是「額外的負擔」,況且,考試是考同樣群的共同必修實習科目。

陳昭榮強調,職校學生學習應以課綱為主,乙證確實代表某部分的技能學習,但無法涵蓋全部,實作評量涵蓋整個新課綱學習,應以對應課綱實作評量學習為主,心有餘力再考乙證。

有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建議,實作評量的技術檢測會與技術士證術科考試內容重疊,教育部可與勞動部協調,讓通過實作評量測驗的學生,抵免技術士證術科考試,只要再通過學科考試,即可取得技術士證。但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對此回應,雖然曾與教育部開會討論過比照技能競賽,前幾名可以抵免術科,但由於實作評量非競賽性質,且內容是對準學校學習,而非職場,法源依據也不同,所以暫不給予抵免。

過去統測試題錯誤多 全教總擔憂實作評量命題品質

張文昌批評,過去全教總檢測每年統測試題,錯誤與品質狀況令人堪憂,而實作評量也是測驗中心在執行,執行面恐怕不太樂觀。

林尚平對此回應,統測命題開發與實作評量命題有本質上的不同,統測為入學考試,試題以技專端教授命題為主,而實作評量將請高職老師來開發考題,因此會更貼近職校現場的實作學習。

也有聲音質疑,實作評量監評委員恐怕是第一難關,因為同領域的老師間彼此認識,可能淪為放水測驗。林尚平說,監評委員將委託外部團隊負責,將大大避免此現象。

全教總:耗費大量人力經費

張文昌質疑,實作評量將耗費大量經費與人力,經費哪裡來?

根據記者了解,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的「人才培育促進就業之建設」部分,即有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經費共6億元經費,補足實作評量考場所需設備不足。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在〈教育部推實作評量取代乙證 全教總反對〉中有 3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