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華民國技術代表譚仰光:臺灣只是為了競賽而競賽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要說近年技能競賽的最大變革,莫過於技能競賽提名規則修改,除了擁有學籍者不得跨區外,各單位提名名額上限,從原本3人增加至6人。今日《技職教育3.0》記者專訪曾連續15年帶領臺灣團隊出征國際技能競賽的譚仰光,透過回顧當年臺灣技能競賽的起源,反思其意義與對後來提名規則修改與否的意涵。譚仰光直言,臺灣只是為了競賽而競賽。

譚仰光曾任勞委會職業訓練局(現勞動力發展署)綜合規劃組組長、中華民國技術代表15年,民國90年退休,現為中華技術人力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從臺灣職業訓練建置初期到技能競賽制度建立,都有他參與的身影。

2012年WSI國際技能競賽組織新任會長Simon Barkley來台

2012年國際技能競賽組織WSI新任會長Simon Barkley來台,譚仰光(右4)、前職訓局局長,現WSI副會長林三貴(左3)出席餐會。(圖/技職教育3.0)

 

「國際技能競賽跟臺灣自辦的全國技能競賽的出發點不同!」譚仰光解釋,當年大戰後的西班牙經濟低落,促成青年組織發起活動,最後演變成國際技能競賽。初衷是激勵青年學習技藝,提升國家技術水準,並推動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但臺灣當年舉辦第一屆全國技能競賽時,並非為了激勵青年學技術或推動技職教育。(延伸閱讀:歷史─原來國際技能競賽是因此而誕生!)

譚仰光直言,臺灣只想選出選手參加國際技能競賽,「為了競賽而競賽」,所以臺灣技能競賽跟技職與職業訓練發展一旦連結,問題就浮現了!

 

為了競賽而競賽的臺灣

民國57年,第一屆全國技能競賽由財團法人工業職業訓練協會主辦,當時台灣的技職教育還不是很夯,職業訓練也才剛起步,該協會是由聯合國發展基金(UNDP)與國際勞工組織(ILO)協助成立。應該是幫助中華民國政府推動職業訓練的機構,卻跑去辦技能競賽(當時沒有職訓局跟勞委會)。

當年臺灣還是聯合國會員,當然也是國際勞工組織的會員國之一,所以國際勞工組織的執行單位國際勞工局,派首席顧問前來協助臺灣建置職業訓練,但當時工業職業訓練協會王總經理與該顧問意見相左,因為王總經理想舉辦技能競賽,而該顧問非常反對,反對原因是,當時計畫內容是協助臺灣建置職業訓練。參與當年工業職業訓練協會籌備的譚仰光說:「當時職業訓練體制尚未建構完善,辦什麼競賽?」

這就是臺灣技能競賽的由來,譚仰光笑說,哪有人把建構職業訓練的正事擺一邊,結果去忙技能競賽、選拔國手,根本本末倒置!譚仰光再次強調,臺灣的技能競賽只是為了競賽而競賽。

不久之後,臺灣退出聯合國,當然國際勞工局派來的顧問也離開了台灣,但技能競賽就從當年的第一屆,一路辦到現在的第46屆。(備註1)

民國57年臺灣舉辦第1屆全國技能競賽會場

民國57年,臺灣舉辦第1屆全國技能競賽會場。(圖/技職教育3.0)

 

技藝競賽 vs. 技能競賽

技能競賽與技藝競賽並不同,前者由勞動部辦理,參賽者除了年齡上限外,並無其他限制條件;後者是教育部主辦,參賽者為每年高三學生。

譚仰光解釋,當年教育部認為旗下有許多技職學校,為何都由內政部在玩?所以就自己「搞一套競賽」。

尷尬的是,各職類國手只能有1人,但為何是技能競賽選手,而不是技藝競賽呢?所以後來協調結果,教育部技藝競賽選出來的選手也能參與國手選拔制度。(延伸閱讀:競賽提名規則爭議 更應檢討臺灣技能選手培育環境)

 

臺灣該參加國際技能競賽的哪些職類呢?譚仰光說,因為臺灣舉辦技能競賽的心態不對,國際賽有哪些項目,國內技能競賽就跟著辦哪些項目,而非根據臺灣技職教育重點職類辦理。

技能競賽通常有設備與場地限制,報名人數過多會是個問題,所以要再多辦一次初賽篩選出決賽選手。當年臺灣省派6位選手,台北市、高雄市各3位,被凍省後,沒有了省政府,初賽就改為北中南區,就是目前看到的技能競賽分區賽現狀。

 

註1:1972年總統蔣中正公布《職業訓練金條例》,隔年成立「全國職業訓練金監理委員會」統籌管理職業訓練金的運用,並受內政部指導監督。後來因為國際發生第一次石油危機,使得職訓金制度奉令暫停收繳,但一直沒有再恢復,俟職訓局成立後,職訓金監理會奉令解散,職訓金條例亦於職訓法訂頒後廢止。

1976年行政院成立「專技與職業訓練小組」,1981年成立「內政部職業訓練局」,1987年「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成立,內政部職業訓練局改為「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14年2月勞委會改組升格成勞動部後,整併原勞委會中部辦公室(現技能檢定中心)、勞工教育學苑(現中彰投分署勞動學苑)而改制為現今的「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在〈前中華民國技術代表譚仰光:臺灣只是為了競賽而競賽〉中有 1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