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仰光/政府別總用產學合作來應急,應建立「法制化新學徒制度」

 

最近各方都很關注技職教育的改革,很大一部分建言是加強推動產學合作及產學訓合作計畫,甚至提出由政府補貼學徒津貼的福利政策。會有這樣的現象,是因為大家都發覺,現行的技職教育制度無法改善學用落差和就業接軌問題,即使你問街上隨便抓一個路人問,也都認為台灣應該學德國雙軌制教育訓練模式。但是所謂「產學合作及產學訓合作計畫」,都只是台灣模式的「建教合作」,也都只是臨時性的計畫及方案,並非德國模式的職業教育訓練制度。(延伸閱讀:譚仰光/不要再強調德國模式,台灣產學合作專班只是「台灣模式」

我在「技職教育今後走向的探索與抉擇」一文中曾提及,美國模式以學校為主體的職業教育制度,先天上,就對「學用落差」、「就業接軌」等問題,沒有免疫力。另外,我也強調過,千萬別以為只要加強校外實習或產學合作,安排把學生送到校外去實習,就是所謂的德國雙軌制技職教育模式,就可以培養出如同德國瑞士那樣的優秀的技職人才。以為把羊套上狼皮,就真的能變成為狼。(延伸閱讀:譚仰光/技職教育今後走向的探索與抉擇

所謂德國雙軌制教育訓練模式,指的就是德國的Dual System學徒制度。我不喜歡把Dual System譯為雙軌制,因為「Dual」 一字並非雙軌、各走各的道的意思,而是有「二重的」、「雙重的」、「成對的」、「二重唱」、「二重奏」、「雙人舞」的意思。所謂「二重唱」,不是兩個人各唱各的調,所謂「二重奏」,也不是指,只要把兩種樂器一起擺在台上演奏,各奏各的調,就算「二重奏」。兩個人都必須按照樂譜上所譜好的旋律與節拍演出,才能顯現出那種和聲與相互襯托之美。如歌劇蝴蝶夫人中的男女高音的愛之二重唱,如貝多芬為鋼琴與小提琴所寫的春之奏鳴曲,如天鵝湖芭蕾舞劇中王子與天鵝公主的雙人舞。

歌劇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

歌劇《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Palm Beach Opera@flickr

 

為了簡單明確,我在下文一律把德國Dual System教育訓練模式稱之為德國的「學徒制度」。有人認為「學徒」一詞不好聽,有貶低身份的味道。我覺得在務實探討技職問題的時候,就不要再用士大夫觀念去看問題了吧!

前面提到過,為加強推動產學訓合作計畫,有人提出由政府發給學徒津貼之政策。我覺得此一構想,值得商榷。

英國1964年訂頒「工業訓練法案」(Industrial Training Act) 實施「Levy and Grant System」,我國於1972年仿效訂頒「職業訓練金條例」。目的在激勵業界負擔部分的員工培訓經費,避免養成社會認為人才培訓都是政府責任的觀念。雖然此後,因實施方式不夠完善,遭遇困難,把「職業訓練金條例」廢止了,但在現行的「職業訓練法 」中仍有「事業機構辦理訓練之費用」一章(編按:《職業訓練法 》第五章),但因尙未訂定細則,該章一直未正式開始實施,從該章的立法意旨可以看出,原則上都一直認為業界應負擔起員工訓練的責任,不能一切都靠政府。

民國90年間,職訓局(編按:勞動力發展署的前身)曾會同學者專家大力宣導英國的IIP制度(Investors In People,IIP)。IIP制度是英國為了提昇國家競爭力,鼓勵所有企業為員工技能的開發進行投資、建立組織人員核心能力的培養,以在全社會樹立終生學習與強化企業責任的觀念,自1990 年起,戮力推動的人才資本投資驗證制度。職訓局也同時研訂了一套TTQS訓練評量系統。時間快轉到現在,有人突然提出採行政府補助學徒津貼方式,為業界出錢發薪津,似乎有點飢不擇食,倒行逆施,違反國際潮流的做法。怕是為了選舉,飲鳩止渴,違反市場經濟原則。

欲建立德國式學徒制教育訓練的「法制化新學徒制度」,必須先建立一個觀念:「學徒是事業單位的受雇者(學徒),而非學生,是事業單位將其學徒送去學校讀書,而非學校把學生送到校外去實習」。德國人深信,真正專業而實用的技術必須在業界實際的工作崗位上才學得到。三年結業,一方面從就讀的技職學校取得高職畢業證書,完成12年國教。一方面經各該管轄之工商總會(或手工藝總會)考試及格取得正式職工資格,以正式員工身分,領取正式員工薪資,繼續在原事業單位工作。(三年學徒期間,依法領取學徒薪資)。德國的Dual system制度,是一種「畢三項功能於一役 (訓練、教育及就業)」的制度。是一項法定的制度,而不只是一種模式,也非一項臨時性的計畫而已。

我們若想要仿傚德國瑞士成功的技職教育,不要只想抄襲外國的船堅炮利,學一點模式,學一點樣子,而是要學外國的制度與理念。

德國技職 雙軌制

德國認定的學徒,是事業單位的受雇者,而非學生,是事業單位將其學徒送去學校讀書,而非學校把學生送到校外去實習,兩者差異很大。(圖/技職教育3.0資料庫)

 

當年在高職教育方面,曾相繼推出「輪調式建教合作」、「階梯式建教合作」、「實習式建教合作」,都說是仿照德國模式。在職業訓練方面,也曾相繼推出「高級技工班」、「台德菁英計畫」、「明師高徒計畫」、「建教訓合作計畫」、「雙軌訓練旗艦計畫」,也都說是仿照德國模式。名目繁多,花招百出。但這些措施都以暫時性計畫型式推出,套上一些誘人的廣告標題,並沒有建立成一套正式的制度。於是並沒有能落地生根。而實際上,上述的計畫也都只是美國式建教合作的變臉,並不是德國模式。

欲建立德國式學徒制教育訓練的「法制化新學徒制度」,也同時必須先瞭解,德國學徒制度之所以能成功,是建立在下列五個基礎上,不是單頻模式即可成事:

  1. 良好的師傅制度,依德國法規規定,事業單位必須有一定比率的合格師傅(德文稱Meister)(學徒制度結業、若干年工作經驗、受過師傅訓練、取得師傅證書)才准予雇用一定比率的學徒,確保學徒不會被隨便安排在生產線上自行摸索;  
  2. 良好的訓練督導單位,德國係由全國工商總會(Industrie-und Handelskammertag)及各地的地區工商會負責督導學徒們在事業單位內的訓練情況與進度,並負責學徒的結業考試,確保學徒能依規定受到良好的訓練,避免學徒被雇主任意當作廉價勞工,徒有訓練之名而無訓練之實 (依規定,學徒均有訓練日誌,須填寫,並由師傅簽字);
  3. 各地的勞動主管機關要切實保障學徒們的勞動條件;
  4. 妥善的訓練教育課程規範(含准予辦理學徒訓練之職種),德國是由聯邦教育訓練研究所(BIBB,Bundesinstitut fur BerufsBildung)負責訂定。
  5. 要有專為學徒辦理部分時間制相關教育的職業學校(Berufsschule)。(編按:一般大家把德國的Berufsschule譯為職業學校,並誤把定時來校接受相關教育的學徒,當作是學校送去企業實習的學生。真正全時制職業學校應該是Fachschule)

 

目前台灣沒有法定的「師傅制度」,建議可由勞動力發展署先訂一個過渡性的辦法;台灣也沒有類似德國工商會來督導學徒的訓練(含訓練進度考查、訓練日誌查閱及結業考試等),建議可由勞動力發展署及其所屬各分署來挑起這個責任,實際上職訓局在研擬「台德合作實驗班」(編按:台德菁英班的前身) 計畫時,已有過一些規畫在案;台灣目前也沒有類似德國Berufsschule的部分時間制職業學校,建議可先由高職附設,如真想嘗試建立制度,過渡期的因應方法是有的。至於類似德國BIBB的角色,建議可由教育部與勞動部協調後共同委由「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職業訓練研究發展中心」或「國立台灣師大技職中心」或「工研院產業學院」來扮演。待正式訂定法規後,一切納入統一之法規制度。

這一個「法制化新學徒制度」的建立與嘗試,需要教育部(國教署和技職司)及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的密切合作與協調。

其實在《職業訓練法》第三章職業訓練之實施中,就有「第二節 技術生訓練」之專節。所謂技術生訓練就是指新學徒訓練制度,只是因為有關之規定與規範尚未訂定,所以一直未能正式實施。由此可知,勞動主管機關早有建立德國模式學徒訓練制度之構想,只是因為很多內容涉及教育部的權責,時機尚未成熟,不敢貿然推動。現在勞動部與教育部都已正視這個問題,且已面臨燃眉之急,這時應該是讓它付諸實施並建立制度之良機。教育部(國教署和技職司)及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應儘速就此案展開會商,讓此一「畢三項功能於一役 (訓練、教育及就業)」的制度,配合十二年國教之實施,儘速促其實現。

此一制度建立後之生涯發展體系構想圖,草繪如下:

法制化新學徒制度

生涯發展體系構想圖。(圖/譚仰光製)

 

封面照片圖片來源:GovernmentZA@flickr

 

劉世雄/教育政策別畫大餅 培養人才從發掘孩子天賦開始

 

首先,先確定「人才」的定義。不管哪一行業的人才,都需要具備創新思考、批判思考、問題解決、行動科技應用等能力。不過要應用這些能力,一定要有一個或數個領域知識(包含技術),例如:文學、數學、科學、藝文、體育、技能或抬面上名稱尚無法指稱的內容,而能力即是所學領域知識技術的應用,甚至是高層次應用。換句話說,人才即是能高層次應用某領域知識的人。

由大學教育培養人才,這太慢了,況且當前社會期待使得多數學生選擇大學科系所學非所長。我曾在大學課堂中問過學生:「每一個人都有天賦,你知道你的天賦嗎?什麼是天賦?簡單來說,你有沒有覺得做某件事會做得比較得心應手、做起來比較不會害怕失敗、或做起來大都比其他人好一點?」其實每個人都有,只是有沒有被試探和發覺而已。若進入符合天賦的學系,因為會學習得比較好,也比較喜歡所學,進而願意挑戰。可惜了,多數人到大學選系是以未來社會職業的前景發展去選擇,而非符合自己天賦,即使大學有諸多的課程和實習挑戰,學生也可能只是「完成」而非「挑戰成功」,勉強說來,這大學只是職業訓練,非養成人才。

在高中職階段培養呢?也略晚。高中職是紮根天賦基礎的時機,若確認自己在某方面稍微在行,進到具有那個特色的高中職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可惜了,我們國家教育制度中,高中階段教育也沒有這種思維,多數還是以考上好大學或科技大學為辦學取向。但期許未來,高中職還是要以某一個或某幾種培養天賦專長的課程機制存在。例如:某高中除了一般學科通識知能(文學、科學、生活技能)外,能夠投入資源發展特色,具有該天賦專長的學生便可前往就讀。

在國中培養?對!時機剛好。但不要用「培養」,用「試探」。如同高中,除了一般學科通識知能「基礎」外,得要從社團與課程中設計,多元的課堂活動是必要的,各種可能的天賦專長都要開設社團班別,最好先有性向測驗,再開設社團課程,之後再邀請具有教育理念的專家教師指導。可惜了,多數國中都是先定社團,再讓學生抽籤,而學生不是到不喜歡的社團,就只是「時間到了,到那個場地玩一下」而已。

國小呢?當然得要多元發展,由於孩子生理與心理尚未發展純熟,大人敏銳一點可以發現孩子的天賦,但不能過早判定。各種可能的學校活動都要辦理、都要進行就是了。這也就是我先前投書過一篇文章寫到,學校要有數學競試、科展、語文比賽、運動會、才藝展演,甚至課程中要加入上台報告發表、動手實作…等等活動才行,教師在引導孩子思考,在哪些過程中做得比較順手。

先前有人說:許多教育政策與家長的期待差距太大。其實在理想上並沒有差距,差距大的是實施策略,沒有一個家長只是期待孩子考上一中女中和台大,他們更期待孩子有更好的前途、未來都是人才。「學校培養人才」不就是符合家長的期待嗎?而培養天賦人才並沒有要放棄通識學科和領域知識,只是我們花太多時間教導和評量一些繁瑣無用太偏離的通識學科和領域知識,這反而與家長的期待落差更大。

再說一次:「人才即是能高層次應用某領域知識的人」,學校教育中,領域知識還是要強化,但不要太繁瑣,核心知識即可。再把時間拿來培養學生在這些領域核心知識的高層次運用才行。而如何高層次運用?得要先有特色的學校、專門的課程設計(包含正式和非正式課程)才行,之後,學生在這些教育情境中高程度地施展所學的知識技術。

然而,一個國家教育政策要推動不容易,經常畫了大餅後欠缺階段性策略,也說不清楚與家長所想的有何關連,導致教師和家長質疑可行性,最後因為教師和家長誤解、質疑、進而抗拒,使得該教育政策窒礙難行。任何教育政策要從貼近既有的教育情境逐步發展,導引學校、家長和學生往願景目標前進。

國家培養人才的教育,發覺孩子的天賦是基礎點,沒有考慮孩子天賦的教育,人才難以培養。而階段策略中,國小多元、國中試探、高中紮根、大學養成,是垂直歷程,而水平擴展即是統整核心知識和高層次應用。這樣並沒有脫離現行的教育體制過遠,又可在基礎點上逐步發展。

 

圖片來源:IBM@flickr

 

張仁家/被遺忘的一角:農業教育(下)

 

我國農業目前面臨「農民平均年齡高達62歲,農業人力面臨斷層危機」及「小農經營型態缺乏規模效益」等問題,政府為了根本解決農業發展困境,提出「引進青年投入」的政策方向(國發會,2015)。但引進青年投入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在地的青年並建構吸引年輕人返鄉從農的環境,畢竟「人不親土親」,期待透過在地青年投入農產業、產銷互助合作、品質與創意加值等策略,為當地農業發展注入新驅動力。

以宜蘭縣為例,宜蘭縣舊稱噶瑪蘭,為平埔族噶瑪蘭族生活之地,農業發展盛極一時,以水稻為最主要的農產品。宜蘭縣向來也以環保立縣,歷年來致力永續經營農業、無污染觀光產業有目共賭,加上2006年6月北宜高速公路通車之後,帶來大量的觀光人潮支撐其產業。有關農業生產及行銷、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的人才需求,必定求才若渴,較為知名的三星蔥、上將梨、礁溪溫泉蔬菜、各式農場、植物園、森林遊樂區等蔬果養護與精緻農業,皆需要農業人才的投入。因此,質精量多的農業人才的重要性已不言可喻。

目前宜蘭縣內有26所公私立的國中,每年畢業人數約6,000人,而宜蘭縣內的技術型高中有5所,普通型高中有4所,招收五專的技專校院有3所。我們以104學年度宜蘭區高級中等學校(含部分五專)免試入學招生名額來分析,普通型高中招收1,845人,綜合型高中招收434人,技術型高中招收1,616人,其中,技術型高中以商業類招生651位最多,工業類則招生488位(如表3及表4所示)。

最令人訝異的是,宜蘭境內沒有一所設有農科的職校。職校的設立不是應該結合產業人力需求與地方特色嗎?為何在強調精緻農業的宜蘭縣,竟沒有任何一所農校?這與「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其分校分部設立變更停辦辦法」第13條明文規定,學校設立應有助於學校未來發展、國家社會及地區需要,似乎有些悖離。


表3  104學年度宜蘭區高級中等學校(含部分五專)免試入學招生名額

104學年度宜蘭區高級中等學校(含部分五專)免試入學招生名額

 

表4   宜蘭縣技術型高中的招生類群與名額

宜蘭縣技術型高中的招生類群與名額

 

其次,根據2015年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的統計,臺灣本島的20個縣市當中,以稻作種植(含水稻及陸稻)、收穫面積或產量的排名前10名,分別是雲林縣、彰化縣、台南市、台中市、嘉義縣、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屏東縣、高雄市等(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2015),這些縣市都設有相關科系的農校,唯獨第六名的宜蘭縣沒有設立,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如表5所示。連稻作產量相當稀少的臺北市與新北市,都還有松山工農與淡水商工培育農業相關人力。


表5 臺灣稻作種植面積縣市排名前10名與相對應地區的農校

臺灣稻作種植面積縣市排名前10名與相對應地區的農校

資料來源: 整理自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2015)、教育部(2015)。

 

宜蘭縣政府一向強調要以農立縣,農地農用,找回農人的尊嚴與傳承,希望下一代的年輕人能繼續將農地發揚光大。但這樣的願景,在老一輩的農夫逐漸凋零,加上年輕一代的接棒人不願回鄉繼續當農人,似乎顯得有些遙不可及。在當前少子女化、學校生源大量減少、許多學校面臨創新轉型之際,或許培育在地農業人才才是一個釜底抽薪的好辦法。

依據2014年1月10日教育部公布的「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其分校分部設立變更停辦辦法」第10條,明訂農業類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應另有五公頃以上的實習農場用地之外,其他相關標準均依規定辦理。農業群類科計有農場經營科、畜產保健科、森林科、園藝科、造園科、野生動物保育科等,這些設科都十分符合宜蘭境內的各類生態與環境需求。如果宜蘭縣政府能把境內學校缺額嚴重或閒置空間的校舍增設或調整為農業類科,有效培育農業人才,相信對宜蘭以農立縣,發展農業觀光與有機農改等大有助益,也是為宜蘭立下百年扎根的里程碑。

 

圖片來源:David Clow@flickr

 

德國、瑞士職業教育考察日誌(三):支持男友轉職校 一對德國情侶的愛情故事

 

在德國的考察進入第三日,也是最後一天。我們早上參觀聯邦政府設立的勞工處(employment agency),下午拜訪法蘭克褔的工商業商會(chamber),內容與前兩天大同小異,但加深了解,特別是商會在推動職業教育的重要角色,日後有機會跟大家詳細分享。

這一回,倒不如跟讀者分享一個在旅程中聽到的愛情故事。

故事主角是一位年輕的金髮德國女孩,是這次考察團的陪同人員,幹練而自信。她自大學畢業,卻有一位讀職業教育出身的男朋友。

 

離開大學轉讀職業學校

兩人在讀大學時認識,她男朋友修讀社會學和英文,女孩子說他英語講得比自己好,聰明才智更遠在自己之上,說的時候甜絲絲的,充滿欣慕之情。可是,她男朋友對自己在大學的學習十分困惑,並非能力不逮,而是不知道為何要習學那一大堆抽象的知識,實際用途何在?困惑的嚴重程度,使女孩子不忍男朋友終日如此苦惱,勸他不如考慮退學。

她男朋友原本希望捱到大學畢業,但最終還是決定跟父母商量應否退學。父母十分開明,向他表示父母總是希望子女讀畢大學的,但如果他真的認為不適合,會尊重他的決定。就這樣,男孩子決定退學,轉到職業學校修讀保險課程。

在德國,像他這樣的例子其實並不少 (例如考察第一天參觀銀行從業員課程,就有不少學員已獲大學入學資格)。他轉到職業學校後,年紀比其他同學稍大一點,也是常見的。職業學校在某些情況下可讓曾修讀大學的學生扣減學分,但由於他大學修讀的學科跟保險無關,因此無法受惠。

女孩子說,德國職業教育的哲學十分獨特,不是為遙遠的將來做準備,而是一開始便已進入工作現場,實實在在地工作。每個星期來回於工作現場和學校之間,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馬上可與真實工作環境互相印證。她認為男朋友較適合這種學習方式,十分支持他轉讀職業學校的決定。

保險是十分實用的職業課程,也頗為艱深,涉及複雜的運算,也涉及投資、金融和法律知識,對於學習能力的要求一點也不低。這位女孩子在大學修讀語言學,當男朋友向她講述一大堆複雜的金融知識時,她都大惑不解,對於男朋友的能力更是推崇備至了!

參觀法蘭克褔勞工處。(作者提供)

 

人人都可以是狀元

事實上,她男朋友確實也表現出色。保險課程非常熱門,報讀者眾,他闖進去了。畢業後表現優秀,收入亦很可觀。雖然底薪不高,但由於工作能力強,懂得向公務員推銷且頻頻得手,佣金令他總體收入比大學畢業的女朋友為高。以假期為例,女孩子的有薪假期每年只有12日,但她男友賺回來的有薪假期多達40多天,令她自愧不如。她認為德國人無疑較推崇大學教育,但職業教育也可以是另一條很好的出路;只要發揮才華,人人都可以是狀元。出色的廚師,出色的維修人員(她舉了一位懂維修古董車的朋友作例子),收入可比大學生豐厚得多。而更重要的是不埋沒才華,才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她說:做個熱愛烹飪而又表現出色的廚師,不是比一個平庸的大學畢業生要好得多嗎?

 

大學開始加入學徒課程

回顧她男朋友的抉擇,他倆都認為是正確的決定。數年過去,她男朋友對事物的看法也開始有了改變,現在正考慮返回大學深造。這多得德國教育制度的彈性,可以讓學生來回於職業教育和學術課程之間。

女孩子也提到,現在的最新發展是大學階段的學徒課程,即是大學生讀書同時到公司現場實習,為大學課程注入職業教育的元素。發展如何,且拭目以待。

上周末,男孩向女孩求婚成功。這是一個大學畢業的女孩子和職業學校畢業的男孩子的愛情故事,非常美滿,我謹在此祝願他們愛情永固,甜甜蜜蜜!

 

 

相關系列文:

德國、瑞士職業教育考察日誌(ㄧ):人盡其才

德國、瑞士職業教育考察日誌(二):政府大力推動 企業買單嗎?

 


圖片來源:灼見名家

原文刊載於《灼見名家》,經原作者授權刊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謝其政/拼升學、辦學績優 被綁架的技術士證

 

去(2015)年底教育部公告產業界認同證照列表,原因是政府與民間證、照繁多,更有不少是業界不承認的「芭樂證照」。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結果?

這就跟貨幣通膨的主要原因一樣,發行或有權發行貨幣的單位大量印鈔票,稀釋了原有鈔票的價值。當年技職生能在畢業時,右拿畢業證書,左持技術士證,昂首大步,驕傲的跨出校園。幾十年過去了,現在的畢業生一樣右拿畢業證書,左持技術士證,但雙手所持的二證,卻無法讓他們驕傲。

技職教育體系與技術士證之所以會有如此密不可分的關係,追溯回民國80年代,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時推出的跨部會(教育部與勞委會)合作案─「在校生丙級技術士專案技能檢定」業務。

開辦「在校生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簡稱丙級檢定)」業務時,初衷確實立意良善。取經德國技職教育,希望藉由推行技術士證照,提升技職生的技術水平。

因為是專案,又是「擴大辦理」,可說是倉促成軍。原本由勞委會(今勞動部)專責的技能檢定及職業訓練業務,一夕之間大量進駐教育部主管的技職教育體系,尤其是各類型的高職校園。為了滿足技能檢定業務眾多不同職類檢定場所及評審老師的需求,也引進現有高職校園的師資、設備。於是各職類的合格檢定場如雨後春筍般地在高職校園中冒出,也在勞委會職訓局有計劃的培訓下,為數不少的合格監評老師應運而生。

有了高職人力、物力的支持,當然使得在校生丙級檢定業務如魚得水,辦得風生水起。丙級檢定的發證量,從此如舊台幣的發行,毫無節制的核發,最終導致今淪為「芭樂證照」的窘境。

因為過去投入太多在高職端的人力、物力,且將部分檢定業務委請學校辦理,雖然在技檢業務規範中,對監評老師及應檢人有嚴格的迴避條款,但教育圈本來就不大,近親繁殖的結果,「在校生丙級檢定」業務很快便發展成一隻巨大怪獸。

為了快速達成行政院20萬張發證數目的目標,為了證明校長辦學績優而締造出「表現亮麗」的丙級檢定及格率或畢業生持證率,甚至將技檢業務與四技二專考務掛勾,如考生持有相關類科乙級以上技術士證可享有加分優待。為了方便取得乙級以上技術士證,在校生丙級檢定變為一個重要的墊腳石,儼然成了技職教育體系的辦學指標。3年的高職生涯,就是為了取得丙、乙級技術士證。有些學校更盛傳,「若未考取幾張技術士證,學生不得畢業」,更以此標榜其辦學績效與品質。此現象值得深思。

行政院及長官的兩個「為了」,讓「在校生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檢定場所常發生光怪陸離的情事:

首先,很多學校高一、高二便鼓勵(規定?)學生參加檢定,然而職訓局公布的考驗項目,有很多是高職學生第4、5學期以後才會碰到的內容,都還沒學就如此趕鴨子上架,而且還及格,是學生天縱英明?監評老師放水?還是考場舞弊?有無限的想像空間。

再來,術科考試成績單應根據考驗過程,嚴謹評量考生的各類專業技能是否達到一定的精熟程度。竟然出現某些職類、某些術科承辦單位所送出的成績單,「只要考生不缺考,便都及格」。在這種毫無淘汰、篩選機制的氛圍下所核發出的技術士證,當然成為業界不承認的「芭樂證照」。

最後,技檢業務大量進駐校園,嚴重影響正常教學活動。學校得花人力、物力支援技檢業務,因此荒廢本業。更嚴重的是,為了技檢業務抽調學生支援考場勤務,嚴重影響教學品質和學生受教權。

在校生丙級檢定業務開辦迄今已逾20年,弊端叢生,是該檢討並考慮停辦的時候了。然因辦理考務及核發證照都潛藏著極大利益,對既得利益者而言,是很難自發性放棄到嘴的肥肉的。

為了提升技術士證的權威,還是將檢定業務撤離校園吧!如交通部監理機關設專職單位辦理考照、發照事宜,可將技能檢定、發證業務,由勞動部職訓局(編按:現為勞動力發展署)下設一常設單位專司辦理(編按:目前由技能檢定中心負責此業務)。若學校評估學生考取技術士有利於提升學生技術水平,當然可以輔導學生報名參檢。想揮別「芭樂證照」的陰霾,就讓技檢業務揮別校園吧!

 

延伸閱讀:

「芭樂證照」浮濫 教部公告產業界認同證照列表

業界不承認證照鑑別度 技職生窮忙一場空

證照無用論?民間組織教練:辦證照為的是賺錢

 

圖片來源:Chris Blakeley@flickr

 

張仁家/被遺忘的一角:農業教育(上)

 

我國職業教育的培育重點向來都配合國家經濟建設的人力需求。由於工業技術的進步,原來以農業為主的職業教育在1966年至1981年間,逐年轉為工業導向。農業職業學校的發展隨著時代的轉變由興至衰。

根據教育部統計,1958年在臺灣105所職業學校中,農校就佔了43所,佔全國職業學校的40.9%,可以想見當時農業技職教育的盛況,其後的20年間,因為配合工業發展,技職教育調整為以工業教育為主,農校校數和農校學生佔高職學生數的比例逐年下滑。

科技日益進步,連帶影響職校的類科發展。

至1991年,純農校僅有6所,農工職業學校有18所,農校的比例僅占職校總數212所的11.32%。加上政府廣設高中的政策,使得高職學校數量大減,許多原屬農校的高職,紛紛改為高中。如:2003年國立關西高農改隸為國立關西高中;2004年國立臺南高農改隸為國立臺南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簡稱南大附中);2014年國立龍潭農工改隸為龍潭高中。目前純農校招生的僅剩國立花蓮高農、國立仁愛高農等2校;農工職業學校(含綜合高中)僅19所(教育部,2014),合計21所農業相關的職校。

為了配合人力升級的需要,政府在1945年設立省立臺灣農業專科學校,招收高中畢業生,1946年又改制為臺灣省立農學院,1961年和臺北創立的法商學院(原為省立地方行政專校)合併成為臺灣省立中興大學,1971年改制為國立中興大學;1965年臺灣省立嘉義農校改制臺灣省立嘉義農專,1988年國立宜蘭農校改制國立宜蘭農專,嘉義農專與宜蘭農專在改制為技術學院不久,相繼又改制為一般大學(即後來2000年升格的國立嘉義大學與2003年的國立宜蘭大學)。

這一波升格與改制後,許多原本屬於技職體系的農校,紛紛轉到普通教育體系;2006年國立臺東農工改隸為國立臺東專科學校(附設高職部),農業教育的培育目標更為提升。1991年國立屏東農專改制為國立屏東技術學院,確立了農校銜接技術學院的農業教育一貫體系,1997年改名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率先成為國內技職體系的第一所高等農業學府,迄今(2016),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仍是目前台灣技職體系設置農業相關科系最完整的大學。

根據教育部(2013)對產業發展趨勢與技職人才培育的統計資料分析發現(如表1所示),2007年到2020年間總體的農業就業人力會減少約18萬7千人,雖是如此,這段期間的人力結構卻發生了有趣的翻轉。農業中農畜產、林產、及漁產在大專與高中職的人力需求佔比並不一致,以最大宗的農畜產為例,2020年高中職以下人力的需求比2007的人力需求增加了1.35%,但大專層級的人力需求則減少了1.67%。

換句話說,未來(2020年)農畜產高職層級的人力需求佔比不減反增,而大專層級的人力需求是下滑的。

2007與2020年農業人力結構對照

資料來源:教育部產學合作資訊網站-我國產業發展與技職體系人力分析。

 

再根據2014年行政院農委會的「103年農業統計概覽」,我國的農業就業人口在1991年有109萬3千人,但到了2014年僅剩下54萬8千人。其中,15-34歲僅佔全部農業就業人口的10.4%,約5.7萬人;而35歲以上的農業就業人口就佔了89.6%。若從學校的人力培育結構來看,1984年(72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職業)科農業類畢業生有7,462人、專科畢業生1,692人、學士畢業生959人、碩士畢業生1,99人、博士畢業生17人;1994年(82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職業)科農業類畢業生有8,027人、專科畢業生2,047人、學士畢業生1,859人、碩士畢業生574人、博士畢業生60人。

目前每年所培育出來的農業人力約1.05萬人,2013年(102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職業)科農業類畢業生有3,915人、專科畢業生57人、學士畢業生5,006人、碩士畢業生1,458人、博士畢業生117人(如表2所示)。

72, 82, 102學年度農業類各級學校在校人數與畢業生人數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2015)。各級學校學生畢業人數。

 

上述可發現,隨著國內高等教育的擴充,高職農業類科與專科畢業生大量減少,相對而言,學士級(含)以上的畢業人數大幅增加。從過去這30年間的畢業生結構變化,可以發現農業基層人力有日漸流失的情形,幾乎都往高等教育發展(周孟嫻,2014)。然而目前所培育的學士級以上的農業人力是否願意投入農業的生產或改良,尚無法得知,但從就業人口的年齡來看,投入農業的就業年齡有逐漸老化的現象,15-34歲的就業人口逐年下降。

換言之,我國在農業教育轉型的過程中,農業人力培育顯有失衡,未來應配合農業人力需求及農業政策的發展審慎評估,以作為農業教育體系發展的合理規劃。

 

圖片來源:David Clow@flickr

 

德國、瑞士職業教育考察日誌(二):政府大力推動,企業買單嗎?

 

德國政府大力推動職業教育,但到底企業和家長是否重視職業教育呢?

在德國的第二天,立法會代表團一行七人前往黑森州的首府威斯巴頓( Wiesbaden)。黑森州是德國16州之中較大的州分,人口600萬,法蘭克褔是它最大的城市。在威斯巴頓的活動有兩項:早上拜訪州政府總部,下午到州議會與相關議員交流。

雙元制職業教育課程

在州政府總部的會議長達四小時。我們得到州政府聯邦及歐洲事務部部長 Ms Lucia Puttrich 和六位不同部門的官員代表會面,講述一系列的政府政策。當中包括文化部的 Mr Klaus Müller,向我們介紹德國的職業教育,特別是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Mr Müller 所介紹的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涵蓋職業與專業領域包括六大項:金屬技術;電工技術;建築、木材與塗料技術;經濟和管理;食品;衛生和養生。各州之間互相合作,互補長短,例如他們會送釀酒學徒到巴伐利亞州,因為當地有全國最佳的釀酒學校。

致送紀念品給主管聯邦及歐洲事務的 Ms Lucia Puttrich 部長。(圖/作者提供)

 

在德國雙元制的職業教育模式下,學生每周有三天半在辦公室或工廠實習,一天半在職業學校上課。職業學校上課每周約12小時,整個課程一般為期3年半,合共1,020小時,有嚴格的標準化課程。12小時之中,5小時修讀語言、數學、政治和經濟、宗教和體育等共通課程,另外7小時則學習職業相關的知識。

為何德國企業願意投放資源?

財政方面,整個職業教育的財政來源來自兩部分:政府和企業。政府負責營辦職業學校,而企業則負責企業內部的培訓。規模較大的企業甚至會設立專門的培訓機構,在各方面作有系統的訓練。但德國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規模較小,有些小型企業的業務涉及的工作較為簡單和單一化。以專門製造窗簾的公司為例,避免課程過於狹窄,學生除了學習如何製作窗簾之外,也需學習其他技能,例如裝修、其他物品的生產製造等。在這種情況下,中小型企業除了提供工場內的實習機會外,還需借助企業外的訓練中心,以提供它們本身無法提供的實習訓練。

Mr Müller 介紹完畢後,議員們向他連番追問,特別是不少議員想了解企業為何願意付出大量成本訓練學徒。假若學徒將來轉投其他企業工作,企業的培訓豈非血本無歸? Mr Müller 指出,企業是有回報的,儘管培訓初期(如第一年)學員能力有限,培訓成本遠遠超過學員為企業賺的回報,可以說是淨虧損,但隨著學員能力不斷提高,學員為企業賺到的得益也相應提高,何樂而不為?

德國各政黨均認同職業教育

下午,我們到訪州議會(Hessischer Landtag)。州議會的建築 Wiesbaden City Palace 最初在1841年建成,加上2008年落成的新翼,成為一座新舊混雜的建築物。這座建築最初由拿騷公爵威廉姆興建,原為他的大宅。後來州議會開會,就徵用了這個地方。改建後,設計重視議會透明度,多處使用透明玻璃,令人印象深刻。

我們與四位來自綠黨、自由黨、社會民主黨及左翼黨的教育政策發言人交流。當中來自自由黨的 Mr Wolfgang Greilich 是議會的副議長,他是一位律師,其餘三位都是教師或心理學家。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們涉獵了不同的議題,例如近期的難民問題、社會褔利問題,但主要仍是討論職業教育。

與綠黨州議員交談。(圖/作者提供)

 

我問他們,德國家長對職業教育的態度如何?四位代表雖來自不同政黨,但意見十分相同,都認為家長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近年有所下降。可是四人都認為,修讀學術或職業課程各有好處,最重要的是課程是否適合學生。當中副議長也提到自己的兒子曾在雙元制職業學校讀書,笑言享用過兒子努力賺取的金錢,亦不用為兒子的花費操心。

毫無疑問,德國企業非常重視職業教育,家長則偏好學術課程,但在觀念上也能接受職業學校。德國朋友指出,如何令社會更重視職業教育和投入更多,令職業教育制度繼續維持高水準,是德國的挑戰。至於香港,要推動職業教育,鼓勵家長和企業參與,可能會遇上更多困難和挑戰。

 

註:雙元制職業教育課程:台灣一般譯為雙軌制。

 

 

相關系列文:

德國、瑞士職業教育考察日誌(ㄧ):人盡其才

德國、瑞士職業教育考察日誌(三):支持男友轉職校 一對德國情侶的愛情故事

 

圖片來源:灼見名家

原文刊載於《灼見名家》,經原作者授權刊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