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軒/商管群命題缺創意、素養 籲專業科目分開測

文:王昊軒(臺灣會計師、補教老師)

本年度統測會計學考試難易度偏易,一年級範圍佔13題(52%),二年級範圍佔12題(48%),試題分配於各年級相對平均,惟若分配至各章節,仍稍顯各章節分配不平均。

一年級範圍之考題,包含商業會計法之基本規範、加值型營業稅計算、會計程序基本觀念、會計要素、調整及財務報表分析。惟各題難易度稍顯偏易,可能未能產生鑑別度。

二年級範圍之考題,雖考出最新國際財務報導準則之科目,惟題型偏舊,與 105 年題型幾乎相同,未能測驗出學生是否瞭解新會計準則公報,這也是統測考試長期未能跟上實務的一大詬病,其餘二年級範圍題目,仍有程度偏易的問題,亦可能未能產生鑑別度。

針對本年度國文與英文考試,雖未適用 108 課綱,由於已採素養考試命題,多數題型將課本內容融合生活情境,使學生將課本內容應用於實務,要能活用、思考才能作答,使學生不再「死讀書」就能把考試考好,貼近新課綱命題精神。

題型缺乏創意和素養

針對本年度統測專業科目而言,以商業管理群專業科目為例,會計學考試缺點頗多,除考題偏易外,題型多與歷屆試題高度相似,缺乏創意,題型之設計,完全未見 108 課綱素養導向題型,反而出現 108 課綱較不樂見的考題,只要「死讀書」就能考取高分。

針對經濟學考題,本年度考試程度適中,並有 22 題(88%)採用下列何者正確(或錯誤)之問法,與去年度之命題方式相同。惟題型仍然與歷屆試題多有類似,考題未能發揮創意,並未能貼近活用理論與知識之新課綱精神,實屬可惜。

呼籲專業科目分開測驗

另外,藉由本年度考試,再次呼籲統測測驗入學中心,應考慮將所有專業科目分開測驗,以商業與管理群之專業科目(二)為例,多數學生認為,難易度雖較難量化,但學習過程確實認為會計學與經濟學之負擔與難度較專業科目(一)為高,且各科考試難易度不同,若將不同科目合為同時段考試,容易因某科目之難易度與另一科目不同影響另一科目之作答水準。

例如:若考生本年度認為經濟學較難,可能會壓縮會計學作答時間,而去年,多數學生認為會計學較難,此亦可能壓縮會計學作答時間,再此種情形下,學生之能力與考試水準,除受本科目之難易度影響外,亦會受到同時段考試之另一科目所影響。

建議各專業科目分開測驗之理由,第一,誠如前述所言,學生較不會因其他科目之難易度影響另一科目之作答水準,進而影響測驗出學生對於該科目之能力。

第二,各專業科目分開測驗,有利技專端精準選才,使技專端於選才時,能夠針對各系發展重點設定選才標準,進而挑選適當學生。

以科大之會計資訊系為例,現今的會計系教學重點已不再單純僅有傳統會計理論之教學,亦強調學生資料處理之能力、對資訊科技的瞭解,進而能將資訊科技應用於會計領域,資訊科技與會計學之結合,不但是現在會計領域教學之期望,亦為會計實務之進行式,如於專業科目分開測驗之情況下,技專端之會計資訊系即能將會計學與數位科技概論之成績作為選才之標準,若學生能再提出相關證照佐證相關能力,技專端更能精準選擇適當人才,並能呼應各系發展與教學重點。

【想抒發對技職教育的看法嗎?】​

長久以來,技職教育議題被社會漠視,但技職人才的培養是社會的基石,需要大家一起持續關注及發聲。​大聲說出你的觀點和故事,歡迎投稿給我們!​投稿者請包涵下列事項:​

一、來信主旨請加註「讀者投書_姓名」字樣,並請在信中註明姓名(or 筆名)以及個人簡介(100 字內),寄至「news@skillsforu.org」。​
二、凡來稿必回信,若兩天內未回覆是否刊登,請再聯繫我們一次。​
三、本站有權決定是否刪修、刊登。​
四、《技職3.0》為非營利組織,目前並無支付稿費。

王晉修/寫作表格限縮考生發揮

文:王晉修(東山高中教師)

110 統測的國文試題被廣泛討論著,這對技職教育是一項值得稱讚的事,我們希望這樣的討論可以引起社會對統測命題品質的關心,以引導技職教學的成長。本文想就 110 統測國文試題中的「寫作測驗」說一些想法,期許自己盡一份身為教師的責任。

「二、寫作測驗」要求考生「請就『不好意思』的運用與影響,寫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就是說要考生就生活中使用「不好意思」一詞的現象進行觀察,並且分析其可能的影響。依此要求,我們檢視這一大題所提供的三張表格,分析其是否能達到引導考生進行寫作的效果。

題目敘述難以達到引導效果

以表 1 所列的語言現象來看,其概念是「『不好意思』作為一種集體習慣用語」;表 2 則是對「『不好意思』作為一種集體習慣用語」的解釋,屬於後設思考;表 3 所呈現的是基於個人性格而使用的,其概念應該是「『不好意思』作為一種個人性格的展現」。

由三張表格所歸納的概念與作用來看,使用「不好意思」一詞的現象可以分為集體習慣與個人性格兩類,但是表 2 卻只解釋表 1 所呈現的現象,而忽略表 3 的結果就造成表 2 的解釋不夠完整,如此一來,三張表格無法在一致性的脈絡上進行連結,這對「請就『不好意思』的運用與影響,寫一篇完整的文章。」的要求來說,顯然無法達到引導的效果。

表 2 的解釋與表 1 裡的「聽者可能有何感受?」都會對考生做出清楚的暗示,讓考生以為這就是「請就『不好意思』的運用與影響,寫一篇完整的文章。」的答案,如此限縮考生思考的安排,反而無法達到引導學生進行外界所稱的思辨。

另外,表 1 的「聽者可能有何感受?」也可以是表 3 個人性格所擔心的事,兩張表格似乎又有著些許牽扯,這也容易讓考生在閱讀表格時產生疑惑。

表格呈現方式限縮考生思辨

就「請就『不好意思』的運用與影響,寫一篇完整的文章。」的表現任務來看這三張表格,其目的是要引導考生就現象推論影響?還是提出解釋,讓考生依現象隊解釋進行批判?這顯然是不清楚的。從另一方面說,若是命題者的目的是開放的,那麼以目前所見的表格呈現方式並不能達到開放思辨的效果,反而是限縮。

這次統測的寫作測驗引起很多回響,命題者的苦心當然不容抹滅,而關注度提高更是好事,希望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大家可以讓統測命題有實質與形式上的成長,對技職教育有更多的投入與關心。

【想抒發對技職教育的看法嗎?】​

長久以來,技職教育議題被社會漠視,但技職人才的培養是社會的基石,需要大家一起持續關注及發聲。​大聲說出你的觀點和故事,歡迎投稿給我們!​投稿者請包涵下列事項:​

一、來信主旨請加註「讀者投書_姓名」字樣,並請在信中註明姓名(or 筆名)以及個人簡介(100 字內),寄至「news@skillsforu.org」。​
二、凡來稿必回信,若兩天內未回覆是否刊登,請再聯繫我們一次。​
三、本站有權決定是否刪修、刊登。​
四、《技職3.0》為非營利組織,目前並無支付稿費。

林淑芬/可惜了統測作文好題目「不好意思」

文:林淑芬(大安高工國文教師)

110 統測作文題目以「不好意思」為寫作核心,並針對群己關係、社會氛圍、處世態度的幾種觀察,要求學生就「不好意思」的運用與影響,寫一篇完整的文章。文章不用訂題目。

圖表繁複,缺乏作答引導

出題立意良善,希望學生在參與人生重要的升學考試中,也能探討台灣特有的口頭禪與人際關係或是文化的底蘊。為了使學生增加寫作的思維或內容深度,題目尚以三個圖表,分別表列「什麼情況會說?→聽者感受?」、「習慣表達與文化特質?」、「會不會被此口頭禪『困住』?」

只是身為國文老師,首讀這個題目時,我就被繁複的引導文「困住」了!大量的圖表佔據了我的思考,究竟我要「解釋」三個表格的問題?或者要「定義」文化特質?又或者要列舉群己關係、社會氛圍、處世態度的優劣。圖表內容與引導文的關聯性不足,失去「圖文互用」的效用。

而面對人生重大考試壓力的考生們,可想而知,努力思考的人一定會被一堆問題重鎖困住,恐怕在考試的當下難以逃脫,遲遲無法下筆吧!

題目冗贅,疊床架屋無意義

好一個文化難題!明明就是一個很生活化,且可以靈活寫作的題目,把所有的引導資訊、圖表全部刪除,並且把題目修改為「針對台灣人常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不好意思』一詞,你的看法與體會是什麼呢?」多麼淺顯易懂,又符合生活化與情境化的寫作目標,這樣的題目是多麼流暢、平實。

此次的考題最大的問題在於「為了圖表化而圖表化」的冗贅現象,一個淺顯易於發揮的寫作題目卻故意疊床架屋,增設了一堆不必要的裝飾,猶如一位濃裝艷抹的清秀佳人,在重重的彩妝中失去了真實的美感,令人扼腕。

鑑別度低,難篩選目標人才

我的腦海中一直浮現二個畫面:一個畫面是認真思考閱讀考題流程而想破頭的考生,另一個畫面則是懶得看一堆冗圖、贅語而直接以「不好意思」寫作的考生!前者的執著令人心疼,後者的率性則令人欣賞。

至此,恍然大悟,統測考試的寫作測驗目標所要篩選的人才,不再是細心思考、心思縝密的特質,而是當場拆除重重簾幕,直搗黃龍的率性吧!

對於第一個畫面認真用心的學生們,身為一個國文老師,真的要立起身來,向你們深深的一躹躬,為這種不真誠的題目道歉,並且說:「不好意思,辛苦你了!」

【想抒發對技職教育的看法嗎?】​

長久以來,技職教育議題被社會漠視,但技職人才的培養是社會的基石,需要大家一起持續關注及發聲。​大聲說出你的觀點和故事,歡迎投稿給我們!​投稿者請包涵下列事項:​

一、來信主旨請加註「讀者投書_姓名」字樣,並請在信中註明姓名(or 筆名)以及個人簡介(100 字內),寄至「news@skillsforu.org」。​
二、凡來稿必回信,若兩天內未回覆是否刊登,請再聯繫我們一次。​
三、本站有權決定是否刪修、刊登。​
四、《技職3.0》為非營利組織,目前並無支付稿費。

黃偉翔/何不善用學歷迷思 落實技職教學

這陣子我(@skillscanhelp)在Clubhouse上聽許多人談教育,從國中生到碩博士,從教育工作者到各行各業民眾,從體制外談到體制內,從升學考招到108課綱,可以發現民眾對於這波108課綱有所期待,卻也對學習歷程檔案有不少焦慮,討論到最終,總會有人拋出「找工作學歷還是最重要,教改怎麼改有差嗎?」「家長觀念要改最重要!」等萬用結論。

我們都曾試圖抵抗,這所謂的「唯有學歷高」現實,少數有能力的人確實可以不甩社會現實,可其他大多數的人呢?有些人因為擁有不錯的人生起步,會痴笑那些逃離不出的人們,並把矛頭指向要求小孩拼升學的父母,說他們是形成現今社會學歷迷思的害蟲,每當我聽到這樣的人們在批評,都覺得不捨,可有想過,他們家庭可能欠債、可能差每一份薪水收入、可能希望過年可以買件新衣與家具、可能因為學歷只到國高中而在社會升遷過程吃虧…太多現實輾壓在大眾肩上,難以逃離。

多年來,技職教育也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步向高等教育靠攏,成了社會的箭靶。我想,既然求職市場的大宗仍引導青年重視所謂的學歷,那何嘗不反過來好好善用「學歷現實」?

重點從來都不是升學與否,而是升學路徑中,促使學生學習了什麼,以及若不想把青春投注在升學的人,是否有個直接就業體制可以選擇?

以高職(技術型高中)學生升學的主要管道之一「四技二專甄選入學」為例,是所有科大聯合招生管道中招生校數最多、規模最大的入學管道,分為兩階段甄選,第一階段以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成績作為篩選依據,第二階段則為各校系如何指定項目甄試與配分比重。

幾年前,我與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代表於技職考招會議上,皆表明支持第二階段統測成績加權的上限,應從原本50%下降至40%,其餘多元表現則至少佔60%,其中專題實作與實習科目學習成果(含技能領域)、學習歷程檔案兩項合計不得低於40%。

同樣都要升學,可是升學路徑上的要求改變,確實能逐步改變教學現場對於高職生的學習重點改變,不再只重視統測考的部定必修科目,那只會讓更多高職生下課後奔走補習班,日常修課學習表現、技能學習成果皆因為升學上佔分比重的提升,而獲得更多在教學現場的重視,也才有進一步落實技能學習的可能性,而非只有在考取技術士證照、參加技能選手的青年才是落實技能學習的主體。

另一方面,台灣技職教育已走向了完整教育體系,也因為《技職法》與《技職政策綱領》的出現,成為一個具有主體性的教育體制,除了具備直接就業能力培養的各項專班,也是培養具有知識基礎的技術人才教育體制,電動車、智慧家電等新興職業技術工作者,勢必靠高等技職教育體制培育而出。

在這樣的視角,高職落實108課綱,一個個回應社會所需的課程出現,成為了關鍵。如何提供現場高職老師誘因與支持,協助一個個扎實課程的落實,而非如大學選修課較淺的學習效果,成為提升技職群體教育品質中最關鍵的關鍵。

畢竟,再多設備的更新,技職教學內涵不改變,又有何用呢?

譚仰光/ 何謂學徒制度(Apprenticeship)?

 

學徒制度(Apprenticeship)一詞,是有其定義的。

今(2016)年9月,一個由韓國主辦在首爾的國際研討會,名稱是「為何政府推動學徒制並比較國際成效」(Why Do Government Promote Apprenticeships –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Current Status Outcomes of Apprenticeships),探討政府推動實施學徒制度的政策與績效。該場次,我國勞動力發展署訓練發展組組長應邀前往發表專題演講。

我很好奇又疑惑的是,為什麼這場國際研討會的主題,選的是「探討政府推動實施學徒制度的政策與績效」?據悉,韓國與我國都是沒有實施過學徒制度的國家,能陳述什麼?能探討政府的什麼政策與績效?

韓國在教育體制外另立職業訓練體制,於1967 年訂頒「職業訓練法(1976 年修訂為《職業訓練基本法》,1997 年又修正為《勞工職業能力開發法》)。其職業訓練的中央主管機關為勞動部,其實際作業是依法設立的特別法人「韓國產業人力公團」(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Service of Korea)辦理,在各地設有專責職業訓練機構。但我從未聽說過韓國曾實施過學徒制度。

我國雖在《勞動基準法》中設有「技術生」章,但並未訂過各項細則。而《職業訓練法》中雖列有「技術生訓練」一節,但從未訂定任何實施辦法。故以我國而言,何曾實施過「學徒制度」?(編按:台灣的法規中,學徒以技術生一詞取代)

在探討職業訓練議題,有關職業訓練制度與模式時,公共職業訓練所辦理的是養成訓練,其與學徒制度是兩個不同的對照組。

我國各專責職訓機構所辦的是《職業訓練法》第三章第一節中所謂的「養成訓練」(Institutional Training)。當年職業訓練局(編按:現改制為勞動力展署)號稱採用德國「雙軌制」訓練模式,以事業單位的工作訓練為主,學校的學科教育同步進行、雙軌合流,並採用德國工商總會的課程與訓練方法。

以事業單位的工作訓練為主,學校的學科教育為輔實施之「台德菁英計畫」,於92學年度起開辦,後又改稱為「雙軌訓練旗艦計畫」。似擬引進德國模式之二元制(Dual System)學徒制度。然而實際上,那只是一個「產學訓合作」的養成訓練班。(延伸閱讀:譚仰光/不要再強調德國模式,台灣產學合作專班只是「台灣模式」

日本於1969年訂頒《職業訓練法》,普設「職業訓練校」(編按:現在是單獨立法,把所有公共職訓機構拿出來,組成「獨立行政法人雇用能力開發機構」),轄有職業能力開發綜合大學校1所、職業能力開發短期大學11所、職業能力開發促進中心62所、都道府縣職業能力開發中心47所。

韓國於1967訂頒《職業訓練法》,設置「職業訓練院」,並依法設有一個特別法人機構,稱為「韓國產業人力公團」。該機構在勞動部督導下負責實際執行工作,轄有1所韓國技能教育大學(以辦理師資訓練為主)、19所技能大學(Polytechnic Colleges)及 22 所職業訓練院(Vocational Training Institute)。

大陸目前在「人社部」體系下所設置的技工院校,也是屬於職訓機構,而非學校。

以上不論日本普設的職業訓練校、韓國的職業訓練院,以及大陸的技工院校,都是勞動體系下的機構,而非教育體系。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建議書(Recommendation)及有關文件,強調「學徒制度」必須具備下列幾個特性:

  • 雇主與所招收之學徒間必須依法簽訂有學徒契約;
  • 學徒應領有學徒工資;
  • 學徒依法有一定之訓練期間與規範;
  • 學徒應在雇主之督導下在企業內工作崗位上接受訓練;

凡職訓機構、職訓所、職訓中心所實施之全時制養成訓練及產學合作、校企合作、建教合作等計畫,均不得視為正規的學徒制度。(編按:請參閱 ILO 文件 「OVERVIEW OF APPRENTICESHIP SYSTEMS AND ISSUES」)

 

延伸閱讀:

譚仰光/政府別總用產學合作來應急,應讓學徒制度法制化!

譚仰光/不要再強調德國模式,台灣產學合作專班只是「台灣模式」

 

黃偉翔/18歲先就業?蔡英文先搞好人才培育的基礎工程吧!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18歲先就業?蔡英文先搞好人才培育的基礎工程吧!

 

文/黃偉翔

近日總統蔡英文在青年政策論壇再次拋出「18歲不必急著唸大學,先去工作」構想,盼扭轉升學主義盛行的台灣,此話讓大眾都驚呆了。但事實上這是蔡英文選前的政策支票,同時也為他們設立帳戶,由政府、雇主提撥一定金額,成為未來升學或創業的基金。據悉,目前教育部已在研擬中,預計106年實施。但回頭看看技職教育,理想上本應如此?

我數次提過,若能導正風氣且政策配套得宜,在技職教育系統,學生願意在高職(專業群科高中,但仍以高職稱之)畢業後先就業,等累積幾年工作經驗再進修,不論四技,或二專再接著二技,這種間斷式學習才是最適合技術人才的養成過程。

但現實總與願違。

技職生擁有就業力,變成理想中的烏托邦

根據教育部統計,高職升學率在2000年才37%,近幾年都破80%,高職早已升學化、去專業技術化,在高職的教學現場是不爭的事實,尤其面臨招生壓力,市場力道傾向供給方(家長端),職校招生大多都以升學榜單當口號,而非能培養出多麽務實致用的技職生。

科技大學部分,又因長年一般大學化、定位模糊化,所以目前技職教育讓基層到高層的技術人力培養都與產業所需有著極大落差,但學生在專業理論與一般能力卻又難與一般大學學生相比。

根據教育部委託資策會研究2010年至2014年技專校院畢業生資料指出,認為所學內容與職場非常符合的約佔15%,認為一般符合的約佔38%,這對於強調務實致用的技職教育來說非常諷刺,其他更有將近一半畢業生都認為沒特別學以致用。

同樣的在2007年《大專畢業生畢業後一年調查報告》中發現,即使經過2至3年的職場磨合,仍有近半數畢業生認為低就,所學超過工作所需。此一結果代表著許多教育資源的浪費。

二元制產學專班、公費生都非解藥

當然,也有特殊解決方案,例如德國二元制的輪調式建教合作、階梯式建教合作、產學攜手計畫、雙軌旗艦計畫,甚至是產業學院等,是近幾年政府時常拿出來講的政績,培育出的學生較能符合業界所需,但97%為中小企業的台灣,業界並沒有多少能量來容納這些班級,不可能完全取代現有的技職教育系統。

德國二元制(Dual System)職業訓練模式,讓技職生每週3-4天在業界實習,1-2天在配合的學校單位上課,整合教育、職訓、企業資源,美意是希望訓練生能兼具理論與實務經驗,更能獲得學歷與津貼。

類似的還有技職公費生模式,例如前陣子台師大工教系與6家鑄造企業合作,由企業負擔公費生的學雜費、生活費,學期間與寒暑假到企業實習有津貼拿,畢業後綁約3年,月薪4萬以上。但每間企業都只提供1個名額,代表總共才6個,都受限於台灣產業體質與企業提供能量不足。

上述看起來似乎符合蔡英文青年先就業的政策方向,但事實上,這些模式也並非無敵,除了受限產業能量不足,無法擴大辦理當作人才主要輸出系統外,還有廉價勞工、課程銜結、專班流失率高等爭議,在此先不深究討論。

 

學習沒有目標,應投入更多資源建置職能基準

更嚴重的是,目前技職校院教育定位模糊,是因為我們對於工作層級與所需職能不清楚,所以在培養人力目標無法對接產業,這就牽扯到職能基準,但台灣起步太晚。

職能基準就是透過職能分析,描述完成特定職業工作所需的人才規格,讓我們知道從事任何一個職位須擁有何種能力組合。除了依照產業創新條例而建置外,依據《技術及職業教育法》第11條第3項,職能基準須根據產業變動做滾動式調整。

職能基準對於強調務實致用的技職教育或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能讓我們了解業界對於能力的要求,且以此檢討課程內容,或作職能導向課程規劃,並讓個人進行自我能力的進修選擇,或是其他能力指標發展應用,如技術士證內涵發展。

2012年第八屆第二會期的施政總質詢時,前立委陳碧涵提出建立鑑定核心職能標準要求,當時的行政院長江宜樺指定政委,率領教育部、勞動部發展核心職能,進一步邀請公私立產業協會加入研議職能基準。

以澳洲政府為例,每年提撥約台幣13億支持產業發展職能基準,目前已完成近兩千項,反觀台灣,歷經10年來的推動,目前僅約百項,還有很大努力空間。而在江宜樺指示後,104至106年投入2億多經費發展與推動職能基準應用,但力道似乎仍嫌不足。

例如最近火紅的FinTech(金融科技)人才,該領域的職能基準也應隨之調整,強化既有金融從業人員的科技專業部分,此一新的人才規格,除了讓目前從業人員當作人才轉型的參考,也讓未來將進入該產業的學生了解應具備何種能力。

在台灣,學力遠不如學歷

這就牽扯到學歷與學力的轉換,若要鼓勵18歲孩子別升學先投入就業市場,除了大學招生制度要更友善於擁有工作經驗的報考生外,這期間累積的工作經驗、技術士證,或其他證書等,如何與主流學歷相採認,並受產業端當作敘薪聘人標準,應是接下來多元人才發展時代應面對的問題。

國家資歷架構,白話說就是讓學力與學歷轉換的機制。

舉個例子,在短期人力的供給上,台灣的公共職業訓練扮演著一定的角色,但由於公家或私人單位聘人,大多都以學歷當聘用標準,其所頒發的訓練成效證書並無法與教育系統的學歷證書相齊,是一大問題。

所以國家資歷架構便是其中一條路。

舉例,目前英國資歷架構分為九個等級,其中第六級為學士學位、第七為碩士、第八則為博士,為了簡化論述並方便讀者理解,我以台灣的技術士證當比喻。丙級技術士證同等於第四級,乙級同等於第六級,甲級同等於第七級或附帶其他條件後可同等於第八級,所以理想面貌下,今天我擁有乙級技術士證,在就業市場就應被同等於學士畢業看待。

如此,才能從就業現實根本,打破唯有學歷高的認知,增加青年先就業而非一味升學的誘因。類似討論還有證書執照化,但此不討論。

而如香港資歷架構、澳洲資歷架構,以及英國資歷架構等,國際間資歷架構互相轉換,將是最終理想面貌。而台灣過去並不是沒討論過發展國家資歷架構,但後來就沒有下文了。

2013年吳寶春國中學歷無法進修EMBA事件就是個徵兆,若他的技術士證或其他證明學力的證書可以同等學歷,或許也不會去新加坡學校讀書了(但事實上,這件事並不能這麼簡化討論)。

可惜,台灣光是技術士證、民間單位辦理證書、各領域工作經驗等,如何採認?質有到位嗎?還是各處充滿空洞待補?如果是這樣,與其喊出或制定出符應選舉支票的表面政策,不如先把過去還做不足的基底工程打好吧!若一棟大樓基底充滿空洞,又如何期待,新的政策大樓能穩穩地蓋在這一地基之上呢?

圖/取自蔡英文 臉書

 

黃偉翔/教育部勞動部各自為政,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更加疏遠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教育部勞動部各自為政,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更加疏遠

 

文/黃偉翔

行政院主計總處最近公布的7月失業率已突破4%,創下近二年新高,雖然可想而知是由於畢業潮的季節性因素,但我們仍可去思考,主要負責長期人力培養的技職教育,以及短期人力培養的職業訓練是否正常發揮?為何我們技術人力總是缺人呢?除了極複雜的市場因素外,政府部門間是否配合得宜,是另一個我們應關注的重點!

有許多國家將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整合在同一部門,並與非營利組織、私人機構共同承擔培養技術人力的責任;但在亞洲大部分國家則是兩者分離,由學校端負責長期人力培養,再搭配公共職業訓練機構辦理職業訓練,優點在於主管機關職責明確,但缺點也是台灣長期面臨的問題——政府機器協調運作不易,部會間本位主義濃厚。2012年政府組織才剛再造,其中部會間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統整狀況值得我們深思。

我先舉一個例子。

為了促進青年就業,補充企業技術人力並引入企業資源培育人才,行政院勞委會(勞動部前身)在民國92年與教育部合作,推動「台德菁英計畫」,透過引入德國二元制(Dual Sysem)職業訓練模式為基礎,發展適合台灣的訓練制度,現更名為我們常聽到的「雙軌訓練旗艦計畫」,目前由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推動該項業務。

雙軌旗艦就是讓技職生每週3-4天在業界實習,1-2天再配合的學校單位上課,整合教育、職訓、企業資源,美意是希望訓練生能兼具理論與實務經驗,更能獲得學歷與津貼。

但這可不是只有勞動部獨有的。

民國95年起,教育部也開辦了類似的模式,並以特殊類科、缺工產業為優先,但模式更多元,有3+2(高職加上二專)、3+2+2(高職加上二專與二技)、3+4(高職加上科大)、5+2(五專加上二技)。

當我們把雙軌旗艦跟產學攜手擺在桌上一看,目前勞動部體系優勢是掌握訓練資源、教育部則是主導教育資源,技職校院端配合勞動部意願較低。先不討論廉價勞工、課程銜結、實習內容、專班流失率等爭議,先來想想,為何類似的模式辦理超過十年,仍要各自為政的呢?

我再舉一個例子。

一講到技職選手,大部分的人都會搞混,原因在於教育部與勞動部業務性質重複性高,因此經常被混為一談。

教育部國教署主辦的技藝競賽,是每年高三學生參加的技術比賽,主要分為工業類、商業類、農業類、家事類與海事水產類,各類別下再細分組,例如家事類下還有烹飪組、手工藝組、服裝製作組……等。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技能檢定中心(簡稱技檢中心)主辦的技能競賽,不只限限定只有學生參加但有年齡上限,個人是21歲,團體是24歲,共辦理47個職種,如汽車技術、花藝、國服、麵包製作……等,每年會先舉辦分區賽,各技能競賽分區賽優勝選手以及教育部技藝競賽排名在前的金手獎選手,可再進入全國賽一決高下,另外,每兩年各職類將選出一名國手,參加擁有75格會員國(地區),有技能「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技能競賽(Worldskills Competition),並由勞發署負責國手培訓與出國比賽事宜。

技藝競賽都是學生在參加,而技能競賽則鼓勵企業多參與其中(雖然台灣還有很大努力空間),但同樣如雙軌旗艦與產學攜手狀況,技能競賽與技藝競賽不也是類似的情況嗎?雖然兩者任務面向多少有點差異,不一定須整併為一個賽事,但政府資源與人力調度等,難道就沒有整合與共同策劃出更具備遠景的合作模式的空間嗎?

剛產出的政策也是同樣狀況。

過去一陣子,我積極透過報導與專欄,監督政府在技優生議題上的作為,終於,技職司與技檢中心開始動了,但同樣各自為政的現象又發生了。

技職司在教育系統內開設技優專班或輔助教學形式,分別以強化學業輔導、技術精進以及就業銜接等面向努力,而技檢中心則以建置技優人才庫供供企業查詢、研議企業欲聘技優選手制度等。事實上,先前雙方有意就此議題整合資源來合作,但磨合來磨合去後,又變成各自施政了。

我們常說,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關係著台灣技術人才的培養,在台灣兩者分離的行政體系下要能成功,須讓國發會、經濟部、勞動部以及教育部間緊密配合。而我們也聽了「跨部會溝通」一詞多年,究竟何時才能真正的跨部會協調呢?

總統蔡英文對技職教育數次喊話,其中一政見就是:「讓職業教育授課和證書彈性化,打破只在學校受教育模式,創造非營利組織、職場、職訓和學校網絡式的技職教育,學生修課不會只在學校,而是著重實務能力。」另外,蔡英文更在總統就職典禮上說:「總統該團結的是整個國家,拋下過去的對立、成見。」

眼前正是兌現政見的時候了!台灣資源相對他國較少可以理解,但在有限資源中又因人為因素而沒有妥善整合、運用,那就實在太浪費了,更何況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關係著台灣整個短中長期技術人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