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職校學生:請給我一個有水準的統測

 

我是一名台北公立高職電子科的學生。當初憑著一股技職教育的風潮和對電子的熱沉,我以基測PR90的成績放棄普通高中,轉而投入高職教育的懷抱。我一心以為高職是以練就一技之長為主、學科教育為輔的理念,來教育台灣對技術抱有一絲理想的青年,但經過了三年高職生活的體驗,我發現實則不然。

可能是台灣人總有一種「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謬思,再加上企業選才總是以學歷而非專業技能為優先考量,導致高職逐漸朝高中的授課模式靠攏。這幾年在高職期間,專業科目的上課時數偏少,而教學內容竟不是以理論探討為重,而是教導學生如何從四選一的單選題中取得正確答案,獲得考試分數的最大值。台灣這種透過選擇題來學習專業知識的方法可真是獨樹一幟,世界首創。每逢段考前,老師甚至會將一星期只有一天,少得可憐的實習課變成自習課,為的就是讓學生在段考時能有個好看的分數,在往後推甄時能用這膚淺的的學科成績進入理想的大學。這種教育歪風,讓我不禁多次懷疑當初進入高職就讀的選擇是否正確,也讓我對台灣的技職教育為之汗顏!

更令人不解的,便是高職生進入科技大學的唯一管道—『統一入學測驗』。

我在練習過近十年的統測歷屆試題後,我發現統測制度充滿弊病。試題缺乏一定標準,難易落差極大,由每年的登記分發差異極大的成績落點可見一斑。105學年度統測剛結束,這現象非但未見改善反而更益嚴重。

以今年的英文科來說,選擇題導向不只是中間偏易,而是極其簡單。跟我同試場的考生包括我在內,交卷最低時間五十分鐘一到,接近三分之一的學生立刻從位置跳起交卷走人。手寫題目中竟然還有 <airport 機場> 這種國小基本單字,而且一題還佔了三分,完全沒有鑑別度。

數學科試題就更加離譜,今年的考題可說是統測以來最難的,許多題型從未出現在教科書上,大部分同學看到題目的第一眼心都涼掉了,根本不知從何起手。數學試題的難度和英文比較起來有如天壤之別,但唯一的共同處就是五十分鐘一到,大家都搶著交卷走人,原因是因為題目真的太難,待再久還是不會。這次的數學試題讓很多平時成績優秀的同學都一敗塗地,反而是一些成績普通的同學因為運氣不錯,而能取得佳績。

我在統測前的五次模擬考成績都在全國前50名,如果統測能正常發揮,台科大可以說是勢在必得。然而,就因為數學的敗筆,讓我輸給許多平時名不見經傳的同學,能不能留在台北繼續就讀大學仍是個未知數,我真的心感不平。此時,我的心情正好跟國文作文題目「怎麼會是我」不謀而合。

如果說高職生唯一進入大學的方式,是以統測這種一次定生死的標準也可以,但至少要確保每一科試題是對全體考生都公平的,讓考生們都能將三年來的努力發揮到極大。我在此強烈建議教育部能將每年十二萬學生的統測納入國家考試,比照學測辦理,讓每一道試題都是經過再三的審慎評估,而不是由民間機構詭異的出題方式來左右技職生的未來。

 

技職再造成果展 吳思華喊話新內閣應重視技職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教育部今(7)日舉辦第二期技職再造成果展,共35所技職校院參與展示。教育部長吳思華強調,未來新內閣應持續重視技職,並在經費分配上要與高教齊一。鴻海集團總經理戴家鵬批評台灣跟風狀況,認為技職校院應先做好實作基本功,再來談工業4.0。

今日抱病前來的吳思華,雖沙啞著聲音卻堅定強調,技職教育一直是最重要的一環,行政院大力支持技職再造,於102至106年編列202億元經費,工作重點是將學校的設備更新、提升學生實作機會,邀請業界業師協助教學、讓技職人才能與國外接軌。

吳思華盼望未來新內閣能持續落實幾個新政策,第一是產學攜手專班,讓更多企業協助技職院校學生有實作機會、瞭解業界實務;第二是落實「技職為首」觀念,希望高教與技職投資要齊一;吳思華坦承,台灣過去對技職體系投資不足,希望在106年教育經費增加後,可以給予技職更大的實質幫助。教育部政務次長陳德華也喊話,課綱是迫在眉睫,新政府應最先處理,因為十二年國教後,技術型高中將大量增加實習、實作課程時數。

2016教育部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成果展

成果展中開放給民眾的3D列印體驗課程。(圖/黃偉翔攝影)

 

民眾莊美玲支持政府重視技職,她認為不是所有孩子都要往學術發展,目前台灣高學歷太多,但有能力的太少,願低頭踏實做事的更少,所以基層只能引用外勞。莊美玲感慨,一般家長若想讓孩子讀職校,卻不太敢送去,因為除了少部分好職校外,學校環境與同儕間的氛圍還有待改進,畢竟在高中職階段,孩子人格受同儕引響很大。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校長陳振遠指出,教育部雖努力在翻轉技職,但現在最重要的是翻轉學校課程,例如金融 fin tech,未來將有更多科技技術投入在金融業上,現在課程還不改變,以後一定找不到人才。對於類似產學攜手這樣學生與業界互動的政策,陳振遠強調,業界不能把學生當成替代勞力。

2016教育部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成果展

吳思華說,目前世界工業發展有兩大趨勢,為工業4.0與自造者運動,盼透過動手實作,讓學生可以有創意,可以喜歡學習、實踐過程,並看得到真實成果。而5/5為自造教育日,兩個5代表著雙手。(圖/黃偉翔攝影)

 

鴻海集團總經理戴家鵬批評台灣跟風狀況,他說,其實很多人並不真的了解工業4.0,只是追求時髦,它是將在做產品過程中的數據搜集起來並分析,然後來做改善的應用。戴家鵬認為,技職學校如果還不到這地步,實作基本功應該先扎實訓練,只要先有工業4.0概念即可。

論壇上,陳德華提出問題,「要求技職校院專業科目老師,每六年要有半年去產業,產業人士怎麼看?」戴家鵬舉了一個例子回應,過去雇了一位國內大學員工,但兩個星期後,人資打電話來說,這位員工的媽媽抱怨兒子週六要上班,戴家鵬對此喊冤,週六其實是排給員工上課,認為年輕人的心態應該調整。戴家鵬說, 老師要負責把好的價值觀教給學生,所以若老師能有產業經驗,是很好的一件事!

台灣IBM行銷暨公關副總經理高孟華則提醒,8年後將有40%的工作機會與現在不同,人才一定要透過不斷參與,及動手做的過程,隨產業發展而進步,才不會被市場淘汰。她指出,企業看重的是人才的能力與知識,學歷並非重點,而現今產業需要的STEM型人才,Science(科學)、Technology(技術)、Engineering(工程)與Mathematics(數學),未來仍有發展空間。

現場建國科大校長陳繁興受訪表示,今天來的與談者都是大企業,但政府更應該注重中小企業,這才是台灣的主體,若中小企業起來,台灣才能全面提升,應該把著力點擺在此。

2016教育部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成果展

現場有全國技能競賽選手展現技藝。(圖/黃偉翔攝影)

 

去(2015)年初發佈的《技術及職業教育法》,其中產業學院政策正是邀請業界與學校共同設計課程,讓課程更貼近實務,根據教育部統計,目前產業學院已有2,375間產業與18,690人次學生參與。

2016教育部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成果展

教育部表示,設備更新計畫部分,則透過更新學校教學設備,並調整課程規劃,增加實習實作課程,計補助580所高職、技專校院230案;此外,透過大規模校外實習,累計有逾13萬人次學生參與,使學生於就學階段接觸職場,促使學生改變原有學習模式和工作價值觀,可更快融入職場。(圖/黃偉翔攝影)

 

謝其政/教改N年不變的是:技職是「磨」出來而非「考」出來

 

文/謝其政(退休教師)

12年國教風風雨雨的走過2年,也被媒體、學生、家長與基層教師撻伐了2年。教改20年了,到底尚未教改的20年前,我們教育出了什麼問題?犯了何種滔天大罪而觸犯天條,必除之而後快。

為方便說明,本文將教改前定義為:大學聯考一試定終生,大學錄取率仍在50%以下;高中(職)亦使用學測成績,各個學區使用相同試題,依此試題之原始分數排序由學生選填自己喜歡的學校,也是一試定終生的時代。

教改後是指近20年來為減輕學生升學壓力,及為了照顧各種不同族群學生之興趣、性向所推出大學多元入學方案,這些多元包含有:繁星計畫、推甄、聯合登記分發、指考……等等。在這個時代,也正是各類型技職院校大量從專校升格技術學院、科技大學的年代。

四技二專也開通了另一條升學管道,技職體系學生也開啟升學之風,上大學成了這個時代的全民運動,高等教育錄取率超過100%,原始分數滿分500分,僅需18分便可上大學,道盡了此一時代大學端教育的量變與質變。

考試 104年度技藝競賽海事水產類
技藝競賽前的筆試。(圖/黃偉翔攝影)

 

在本專欄中筆者已從各種不同面向,提出技職體系應揚棄一窩峰升學的士大夫觀念。種種跡證顯示,只要身懷技術就就能創造舞台,舞台上的你必因被需要而獲得掌聲。所謂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要在舞台上獲得滿堂彩,那是一個「磨」的技術活。

技職體系的教育對象本來就不屬於精英教育,在民國六、七十年代台灣有所謂的八大省工(註1) ,八大省工的學生在學期間,幾乎都埋首於技能學習,並從中「磨」出各單位行業所應具備的厚實基本功。從八大省工走出校門的畢業生,幾乎都不升學,也沒有相關升學管道,直接投入台灣工業建設,成為當時台灣經濟建設中不可或缺的技術尖兵。

看看過去,想想現在,展望未來,八大省工自今仍在。在過去,台中高工、高雄高工,是學長們用精湛的技術擦亮了他們的金字招牌。現在的大安高工,以亮麗的升學榜單,展現其卓越。未來呢?現在的技職教育因為以升學為導向,在高工的核心課程「實習課」從早期每週授課14節課,縮減到每週4~12節課,且被縮減授課時數的「實習課」,真正落實學生自己動手做的畫面已不多見。反諷的是,在號稱黑手的若干實習課程中,學生經過半日或整整一日課程洗禮後,雙手依舊是潔白如初的場景是常態。筆者不願指控學生不認真學習,或老師不認真教學。其實他們確實是在上實習課,只不過是因應四技二專升學考試之需,改上「紙上實習」罷了。缺少了實兵演練的「實習課」,怎能「磨」出各單位行業所應具備的厚實基本功。

實習 汽車技術 技職 技能競賽分區賽
學生努力做汽車引擎的故障排除。(圖/黃偉翔攝影)

 

全民都上大學的時代,除若干仍能堅守原則者外,量大且又近乎零篩選的科技大學所培養出的「所謂大學畢業生」,對個人能力及競爭力上的提升有限,已是不爭的事實。為了準備升學,在考試引導教學的氛圍下,最最能讓技職體系學生在學習的路上找回信心、舞台與成就感的實習課,怎可被無情閹割?教改20年,真正要改的不是入學方式,也不是把心思放在如何降低學生的功課負擔上。要改的是,認清每一個階段在各種不同屬性的學校之功能與定位。在技職體系,要贏得尊敬,首要為技術,次要仍為技術,第三還是技術。有關學生課業負擔乙節,至少在筆者30年職校教學經驗,不是學生功課壓力太大,而是時間太多,尤其是職校學生,這也許只是筆者個人短見,可能有賴嚴謹論證,方可定論。不過多位同為職校老師都有此看法,也是事實。

在台灣經濟建設大道上,技職教育體系應扮演何種角色?筆者以為首要功課是在「磨」技術。在自己的專業技術領域中,展現他人無法取而代之的獨門技術,不僅可以獲得舞台,更應要有「只要我具有他人無法取而代之的獨門技術,就可以創造舞台,並且可以在自己的舞台上,獲得滿堂彩的信心與霸氣。」

教改20年,12年國教也已上路2年,面對技職體系學生將漸漸失去競爭力,失去舞台的嚴峻問題著墨不多。大環境應強力倡導職業無貴賤理念,並在政策面營造只要「座擁技術便是座擁金山」的環境。在技職教育此一環節上,就應好好的「磨」出技術的基本功,問題在技術水平,不在考上哪一所技專院校,也不在有幾張技術士證。技術、技術還是技術,在技職體系中能「磨」出技術,就是王道。

 

註1:八大省工從北到南為大安高工、新竹高工、台中高工、彰化高工、嘉義高工、台南高工、高雄高工及東部的花蓮高工。

 

延伸閱讀

謝其政/職校老師們 請捍衛工科實習課的核心價值

謝其政/拼升學、辦學績優 被綁架的技術士證

 

教師須至業界研習 偏鄉職校頻喊吃不消

(記者黃偉翔/花東報導)

根據《技職3.0》報導,未來新任專業教師須具備一年工作實務經驗,且在職每6年還須到業界研習半年。對此偏鄉職校校長們頻喊吃不消,教師兼任行政與導師,若還須到業界研習,人員調度上應付不來,聘請代理教師填補空窗期,恐又衍生行政與導師經營班級問題,盼教育部能有配套。

偏鄉職校招募教師更困難

光復商工校長陳瑞洲坦承,對於偏鄉學校,過去要找正式教師都有一定的困難,現在又加上須具有一年工作經驗門檻,符合資格且有意願到偏鄉的專業教師又更少了。

陳瑞洲呼籲,應提升偏鄉教師加給,目前偏鄉地區加給每月六百多塊,而離島卻是一萬多,同樣是較難吸引教師的地區,加給相差太大。

玉里高中校長江耀淇則說,偏鄉學校本來就聘不太到老師,所以認為影響不大。

關山工商校長吳貽誠認為,台灣技職校院所教的內容偏向基礎方面,不必要求新任的專業教師應具業界實務經驗,成效並不大,但應加強其進入校園任教後,須持續到業界充電的制度。

職校校長:教部定的緩衝期太短

根據《技職教育3.0》報導,教育部本(3)月公布施行細則,訂定過渡條款,在108年8月1日前,高職仍須優先聘用滿足資格者,若缺額,可破例聘用未具備工作經驗新教師。

江耀淇認為,緩衝期到108年太趕了,應拉長到110年,因為師培生修完教育學程,接著要到學校實習半年,還要準備教師檢定,如今又加一個業界經驗要求,可能限縮很多專業教師的資格。

陳瑞洲表示,過去師培學校與師培生都沒有找合作實習廠商經驗,緩衝3年間是否能產生足夠量,並具有業界實務經驗的專業教師,陳瑞洲對此打上一個大問號。

陳瑞洲建議,目前的師培大學可充當媒合角色,協助師培生在求學階段寒暑假到業界實習,即早具備專業教師聘用資格。江耀淇也認為師培大學應充當媒合角色。

資深教師須到業界研習 偏鄉校長頻喊吃不消

成功商水校長蔡吉郎表示,技職校院專業教師每6年須至業界充電半年的政策立意良好,對於規模較大的學校,較無師資與行政人力調度問題,但如果像成功商水這樣的小學校,則有其困難性,因為教師員額緊縮,目前沒有專任教師,所有老師不是兼行政,就是兼任導師,去年還有一位老師同時兼行政與導師,這樣情況下有老師須到業界半年,人力勢必吃緊,顯見中央政府未有完善配套。

蔡吉郎還說,未來將遇到兩難問題,「先維持學校校務正常推動,還是選擇配合政策的實施?」若暫時聘請代理教師,恐怕又衍生行政運作與導師班級經營問題,以學校現實環境考量,當然先求校務正常運行,行有餘力再求業界連結的專業成長。

江耀淇認為,這不論是偏鄉或都會區職校都一樣,以校務運作角度來看,不只行政會斷層,業務推動上更是困擾,他建議應將行政人員排除在外。

吳貽誠則說,對於關山工商衝擊並不大,因為目前教師員額編列有部分已是代理教師,所以真正須到業界充電的資深專業教師人數並不多。

陳瑞洲表示,過去光復商工聘一年期的代理教師並不好找,現在為了空窗期,要聘只待一學期的,更是難上加難。

校長建議改累計制 讓教師不必學期中抽離

陳瑞洲建議,資深教師到業界充電應改為累計制,例如每年寒暑假去業界1個月,累計六年即滿半年,教師還可不必在學期中抽離。江耀淇也認同應改為累計制,他說,業界變化很快,若每6年才去一次,恐怕認知會有斷層,若改為利用每年寒暑假去一個月,這樣不僅可年年更新產業最新資訊,學校運作實務上較好執行。對此,關山工商校長吳貽誠則認為,若資深老師到業界研習期間太短,成效並不高,建議一次至少3個月。

在子法中,已規範資深教師赴合作機構服務或研究得以連續獲累計方式。

陳瑞洲坦言,這是法的位階,若有教師提出要去業界,我們無法拒絕,還得處理他留下來的職務工作,配套一定要做好。陳瑞洲與吳貽誠都強調,教師到業界實習是帶職帶薪,教育部應補助這樣情形下聘請代理教師的經費,否則小校會吃不消。

校長籲建立訪視制度 確保制度落實

陳瑞洲還建議,教師到業界期間,應建立訪視或檢核制度,以免一個好的制度走了樣,萬一出什麼事,對學校、教育部都是傷害。

江耀淇則不認同,他說,過去就有教師赴公民營實習制度,玉里高中很多老師參加,若政府有在統籌,實在不必勞動教師去做進一步檢核,也不建議以防弊心態看待此事。江耀淇還說,建議資深專業教師研習制度可仿照過去「教師赴公民營實習制度」,再把廠商數量擴大,可當作執行面上的借鏡。

封面圖片來源:Nestlé@flickr

108年起 技職校院新教師須具備工作經驗 教部訂過渡條款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104年底技術及職業教育法(簡稱技職法)發布後,未來新任技職校院專業教師,須至少具備1年業界實務工作經驗,衝擊到現有的師培生,因此教育部本(3)月公布施行細則,訂定過渡條款,在108年8月1日前,高職仍須優先聘用滿足資格者,若缺額,可破例聘用未具備工作經驗新教師。

教育部技職司科長張惠雯表示,此過渡條款是針對高級中等學校,技專端早已開始要求聘用具備實務經驗的教師。施行細則公布一直到108年7月31日間為過渡期,在技職法發布的104年1月14日前,已在職教師不在規範內,而108年8月1日後,聘任新的專業教師須具備一年工作實務經驗。

一位不願具名的高職校長指出,在職校端,專業教師實務經驗確實明顯不足,肯定此法能增加未來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但如何監督?如何落實?才是關鍵。

現在就讀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所的師培生平子航表示,師培修到一半,突然被要求具備一年工作經驗,是很大的困擾,雖然肯定業界經驗可以幫助教學內容提升,但平子航還提到,自己在內湖高工冷凍空調科當實習老師時,教基電實習只需要簡單的焊接與麵包版操作,或許多一年教學經驗比業界經驗更有幫助。

過渡條款 被聘任不必補工作經驗

張惠雯解釋,在過渡期間被聘用的未具備工作經驗者,未來不必再補1年工作經驗,原因在於實務上,學校端管控不易,也造成教師、產業端困擾。但張惠雯強調,這些特例未來仍須每6年到業界充電半年,更新實務經驗。

張惠雯解釋,工作經驗可分開累計原因在於,現階段,師培生很難有完整不間斷的1年工作經驗,但張惠雯坦承,許多社會界與業界代表認為1年不夠長,但新政策推動,一開始要求3年有執行面上的困難。

平子航認為,此過渡條款還是對師培生不利,因為學校須優先聘任具有工作實務經驗的人,而自己是師培修到一半被改遊戲規則(指要求要1年工作經驗),對於現在的師培生很不公平。

工作經驗易造假 科長:不以防弊心態實施

成大昶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策略長莊漢松表示,當年報考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台科大前身)時,要求須當完兵且具備1年以上工作經驗,莊漢松強調,當年偽造工作經驗的情況不少,所以認為此法意義不大,不如審查學校教學內容較具實質意義。

同位不願具名的高職校長指出,以台灣人的文化,都是先講情再講法理,很容易出現造假通融行為,只要找認識開公司的人協助製造證明,這樣如何防弊?他還說,到最後很可能因為法令,逼得許多新老師都造假。他更質疑,若在校進修同時兼職,或開個人工作室,只要跟教學領域相近,這樣算嗎?教師評審委員會具備認定能力嗎?

在子法中已明確規範高級中等學校的業界實務工作經驗認定標準,依據群別、科別,以及行政院主計處行業標準分類當作認定標準。張惠雯說,目前不以防弊心態實施,如果當一名老師,連工作證明都造假,是相當不適格的。

張惠雯解釋,最初理想是越多年越好,也希望廠商不要變成洗經驗的「跳板」,但現階段狀況做到這比較適當,張惠雯還說,未來氛圍應該會反轉過來,越多年實務經驗的人,反而在尋求專業教師職位上越有競爭力,「跳板」只是過渡期間的現象,職校會希望專業教師的實務經驗越多越好。

平子航指出,對於新老師,要造假也不容易,因為還沒出過社會,根本找不到關係人幫你,就算有,花錢保勞保洗工作經歷,對於財源也是個負擔。

資深教師補業界經驗空窗期 學生受教權受影響

每6年到業界實習半年有一個尷尬問題,當資深教師去業界時,若其專業上較難取代的,即使娉請代理代課,也很難提供學生相同品質的教學內容。對於此,張惠雯坦承,確實有可能發生這樣的現象,但換一個方向想,學生有機會藉此機會接觸到更多老師,也是成長的一種。

平子航指出,以每6年須到業界半年,假設高職一個科有12位專業教師,代表平均每學期都要有一位消失,每學期都必須找代理代課,這樣對學生並不好,不論是授課品質,或是導師經營班級部分都是,而且專業科目的期中考題誰負責出?行政與課程都會有不小影響。

同位不願具名的高職校長指出,學生受教權確實值得討論,因為資深老師專業程度與上課品質不是一般代理代課可以取代的,尤其是特殊產業類科的配管、板金、海事水產等,也很難找到代理代課。

蘇澳海事校長洪重賢表示,校內操作是透過教師間配課調整,娉請代理代課,甚至請過去相關專業的退休教師回來兼任,補充教師去業界充電的空窗期。但洪重賢也坦承,在師資吃緊的學校與特殊科系,可能會有師資短缺的狀況。

成功商水校長蔡吉郎也說,規模較大的學校較無師資與行政人力調度問題,但如果是小校如成功商水,則有其困難性。

楊朝祥:改變資源分配方式救大學

 

文/陳曼玲

攝影/周俊雄

 

少子化地雷即將在今(2016)年引爆,私立大學首當其衝,前教育部長怎麼看?目前擔任佛光大學校長的楊朝祥認為,少子化表面上是人數的問題,實質上則是資源問題,呼籲政府改變大學資源分配方式,改以「生均成本」救大學,並且開放校辦企業。此外,他也不認同教育部五年整併轉型50所大學的政策,直言大學數量不是問題,退場不該是解決少子化的主要選項;而大學合併若沒有產生「1+1=1」的化學變化,強推合併並沒有意義。以下是專訪內容。

 

問題不在人數  而在資源分配

問:今年是105大限年,您怎麼看少子化對大學的衝擊?

答:高教市場少子化的問題不在學生數目,而在資源是否充足。由於絕大多數的私立大學都以學雜費作為學校運作的基礎,一旦學生人數減少、經費短絀,學校就無法運作,除非董事會願意額外出資。

因此,少子化表面上是學生人數的問題,實質上則是資源的問題,若學生人數減少,資源仍一樣充沛,沒有跟著衰減,反而是辦理優質教育的最好時機;但事實則是人少了、錢也跟著變少,以致學校不能運作。所以根本問題不在少子化,而在資源分配的方式。

問:改變資源分配可以解決少子化問題嗎?

答:我相信可以。第一是政府對於公立大學的經費補助,不見得要以學生人數當作補助標準,則即使學生人數減少,也可以辦得很精緻。

第二是開源,政府應對大學鬆綁,讓大學的運作更有彈性,開放大學辦理衍生企業或大陸所稱的「校辦企業」,讓學校多角化經營,用各種不同的資源收入彌補短收的學雜費,支撐學校運作。我的母校賓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有一個工業園區,學校自己開發的商品都由育成中心廠商直接在園區內生產,成為學校經營的校辦企業,就是一例。

過去我們常講大學不要與民爭利,但大學可以善用自己的專長領域,執行一些民間做不到的研發工作,做完後再與民間合作推廣,這是不錯的開源方式。像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有一個免疫馬場,專門生產抗蛇毒馬血清,就是類似的概念。

 

訂定生均成本  保障學生受教品質

問:現在政府對於教育經費的補助,主要是按人頭計算,這部分該做調整嗎?

答:之前有人提出根據學生單位成本計算補助經費,但那是以開支為基礎來計算,我並不贊成。就好比每個家庭的開支會因為收入或豪奢程度的不同而有高低之別,大學若以學校的支出來計算每生單位成本,也會失之客觀。

建議採取「生均成本」的作法,實際計算出每位學生為了達成某一個預定的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所應該有的經費支出;亦即將學生相關事項的所有經費,例如所應分擔的教師薪資、設備支出、空間支出等,一一羅列出來,然後計算出平均一個學生應該分擔多少錢。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大家在談高等教育的品質保障與保證,品質保證的第一步就是提出一個計算成本,讓學校根據成本編列預算,使學生達到我們預期的水準。

我認為,生均成本是維持教學品質的最低要求,也和少子化的解方有關,大學只要明確知道生均成本在哪裡,即使學生數變少,但生均成本若能繼續維持,則學校運作就不會有困難。而且生均成本應隨學校類型與規模大小的不同而有不同標準,不宜全國一致。

生均成本計算出來後,每一所公私立學校無論如何都應該保證達到學生的生均成本,才能保證學生的品質。雖然資源不見得等於品質,但沒有資源,品質一定差,所以生均成本的概念應該擴大為保證品質,否則吃虧的將是學生!

問:若有學校生均成本不足,是否必須減招?

答:當學校光靠學雜費收入已不足以滿足生均成本時,必須透過政府補貼、董事會募款或出資,或者校辦企業等其他更積極的方式開闢資源,在私立學校就是由董事會負全責;萬一成本仍然不夠,招生名額當然就必須被限制。

 

學雜費是社會問題與政治問題

問:學雜費鬆綁會是開源的選項之一嗎?

答:生均成本是否扣連到學雜費的鬆綁,要看政府政策而定,若政府不希望私校收太高的學費,就應該有其他配套措施,要求董事會另想辦法,例如開放校辦企業,讓學校能藉由校辦企業的獲利達到生均成本;若獲利非常好,甚至可以反向調降學雜費,吸引更多學生就讀。

外界常爭論學雜費應否鬆綁或公私立學雜費應否拉齊,但這已不是簡單的教育問題,而是社會問題與政治問題,畢竟誰都不願意付出更多的錢,尤其現在經濟發展不是這麼好,政府與大學還是必須為家長考量。我們的社會賦予政府太多責任,所以學雜費短期內可能沒有完全鬆綁的條件。雖然有學者主張學雜費市場機制化,但這將導致窮苦人家的孩子沒有機會念書。

 

鬆綁境外名額與兼任教師時數

問:除了校辦企業,大學應鬆綁的部分還有哪些?

答:大學境外招生應解除百分之十的管制,開放學校各顯神通,甚至在大陸、東南亞等境外地區設「分教點」招生授課,換言之,不只是把學生招進來,還可以把學校的資源推出去。

再來就是大學教師的聘用,現在只有專、兼任之分,建議政府放寬兼任時數的限制,讓學校可以聘請優秀的實務界人士到校擔任長期性的兼任,打破每週四小時的管制。

 

開放香港副學士來臺轉學念大三

問:提到招生問題,今年9月大學就會減少2萬多名新生,這部分您怎麼解?

答:生源增加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方法。增加生源的管道有很多,但我們都沒有好好去談,例如香港地區有許多學校頒授「副學士」學位,相當於我們的專科學歷,但在香港是屬於一般大學體系,而非技職教育體系。這些學生其實很想繼續升學,香港的大學也把他們當成重要財源,但仍有很多人希望來臺念一般大學,不想留在香港,可惜這條管道一直沒有打通。

佛光大學在香港有策略聯盟的高中,不少家長向我反映此事,我也向教育部提出建議。教育部最近已開始討論,未來可望開放香港副學士學位生以轉學方式來臺升讀一般大學三、四年級,相信實施之後,必可為國內大學帶來新的生源。

此外,包括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有許多會中文的華人,這些華人地區都是國內大學可以招生的目標。更重要的生源當然是大陸,目前陸生來臺就讀二技的「專升本」報考人數過低,主因在於對方限制太多,例如不准臺灣的大學在當地招生宣傳。建議政府應與對岸進行高層協商,為彼此爭取更大空間。

 

大學退場不應是少子化的主要解方

問:現在網路資訊發達,境外生也會上網查評價、挑學校,後段大學能樂觀以對嗎?

答:學校對外招生的最基礎條件,就是辦學必須達到相當水準,至少應先贏得家長信任,辦出自己的特色與口碑。這也呼應我先前所提出的品質保證的重要性。沒有品質做條件,學校當然收不到學生,最後只好自食其果。建議政府對大學的管制應再鬆綁,盡量協助學校根據自己的條件建立特色,各校也要深思有哪些可以創新之處。

另一方面,我不贊成教育部訂出五年內合併轉型50所大學的政策,也不希望以學校退場作為解決少子化問題的主要機制,因為關多少間並不是關鍵。除非教學品質每下愈況,學生人數愈來愈少,學校還在硬撐、拖時間,則教育部站在監督立場,最後當然只能讓沒有辦法經營的學校收掉。至於有機會、有意願做更多努力的大學,教育部應該給他們更多機會去試。

我先前也提到,如果辦的是優質教育,而且資源足夠,即使學校只有2千名學生,為什麼一定要關?學校競爭力與大小無關,學校數量更不是問題。與其成立一個基金讓大學退場,為什麼不能用其他方式?臺灣因應少子化的方案過於消極,應該更積極地提出更多配套措施,利用少子化的衝擊作為改革契機,不要一談到少子化就跟退場連在一起,退場應該是在非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去做的。

 

大學合併應1+1=1

問:大學合併後,競爭力不會提升嗎?

答:要看合併的方式。教育部有權要求國立大學合併,但應該事先做更多規劃,把學校真正變成一個整合的單位,不是1加1等於2,而是1加1等於1,也就是合併應該起化學變化,而不是物理性的結合,這才是大學合併的最終標準。但現在的合併案都是1加1等於2,甚至等於2.5或3,合併後不僅原來的單位繼續存在,還加碼新設學院、科系,學生數、系所數與經費並未減少,又增添新的嫁妝,這樣的合併有何意義?

 

師資空洞化是高教最大危機

問:新政府即將上任,您能提供一些建議嗎?

答:高等教育現在面臨少子化與國際化的雙重衝擊,國際化不應只是增加國際生而已,更重要的是如何讓臺灣的高教水準達到國際水平,這部分我們必須做更多努力。但高教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師資斷層,少子化使許多大學不願意新聘教師,資深教師又逐漸退休,教師薪資也無法與香港、大陸、新加坡競爭,導致重量級教授紛紛被挖走,新血則進不來,高教師資空洞化愈來愈嚴重,將使臺灣的競爭力愈來愈弱,政府應予正視,並推動大學教師薪資結構改革。

 

圖片來源:《評鑑雙月刊》第60期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評鑑雙月刊》第60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台科政大有意合併 廖慶榮:兩校已開始評估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台科大與政大有意走向合併,目前雙方已展開校際與校內溝通,希望逐步打造國內首屈一指、國際一流人文社會學術與創新科技研發融合新典範。

台科大校長廖慶榮對此回應,目前只是評估階段,還非正式合併。廖慶榮進一步解釋,政大幾年前已經成立合併專案小組研究,也找過一些技職學校,但當初台科大完全沒考慮過跟政大合併,因為這幾年都持續跟台師大討論合併,所以目前這個契機(與政大討論合併)要審慎評估考慮。

台科大與政大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兩校期盼持續發展人文社會科學特色及創新科技大學,奠定以「人文科技創新大學城」為基礎,重塑高等教育文化,提供兩校教師適性發展的未來,以及兩校學生更為多元的學習環境,培養具有人文關懷、利他淑世、科技整合、跨領域專長、國際視野之新世紀人文與科學素養兼具之優質人才。

政大長久以來全方位發展具眾多特色領域,如法學、商學、人文、傳播、教育、外語、國際事務、社會科學等,與台科大具創新科技新興優勢,如工程、電資、應用科技等,互補相成,期望將均衡人文與科技領域知識創新研發,期使教育資源發揮整合效益,提升高等教育品質,為師生開拓跨領域研發成果之全球能見度與影響力,永續卓越發展。

台科大與政大表示,兩校非常珍惜此次難得的機會,目前初步溝通新聞發佈管道,除為雙方合作奠定暢通的聯繫溝通基礎外,並提供兩校師生同步訊息,同時持續廣納校園聲音,以樹立我國高教發展之最佳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