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林三貴:台灣不應把金牌當唯一目標

採訪、攝影/黃偉翔

在台灣,過去鮮少討論到技職選手的職涯發展,在《技職3.0》持續報導技優議題下,勞動部與教育部開始重視,並有實質行動,如勞動部推預聘選手、建置技優人才資料庫教育部則推出技優領航計劃,加強科大端就學輔導。勞動部常務次長林三貴,但他以國際技能組織(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以下簡稱WSI)副會長身份受訪,強調台灣不應過度重視奪牌這件事,競賽只是手段,目的是鼓勵青年學習技能,並有更好職涯發展。

歷史─原來國際技能競賽是因此而誕生!》一文中提到,舉辦技術比賽初衷是「透過技能競賽呈現技藝精神,除了年輕人的競爭心態將被喚醒,社會大眾更會討論比賽過程與結果,遊客們也能看到各行各業的技術。」該競賽逐漸演變成今日擁有76個會員國的國際技能競賽(World Skills Competition,以下簡稱WSC),台灣在第43屆國際賽奪下5金7銀5銅19優勝,總獎牌排名為世界第3名。

不能只為競賽而培訓選手

過去WSI類似活動俱樂部,以辦技術比賽為主,焦點都擺在兩年一次的WSC,這兩年才逐漸轉型。林三貴2012年獲選WSI常務理事後,一直在國際組織推廣一個概念,他認為活動確實辦得很成功,但對國際發展層面較小,應把活動當成運動,一個帶領國際長期發展技能的運動。

「競賽只是手段,更重要的是激發青年學習技能興趣!」林三貴直言,許多國家的國內賽不只有競賽,有更多結合各技術職類的說明與展示,當青年有興趣後,學習就很自動,例如今年台灣全國技能競賽的建築舖面金牌是女生,如果她沒興趣,這件事就不會發生。

WSI從過往以舉辦競賽為主軸的活動組織,轉型為六大面向的推廣技能運動組織。第一面向為倡導技能重要性;第二是教育與訓練;第三是舉辦競賽;第四是職涯發展;第五是國際合作;第六是研究,例如國際技術標準、隨產業趨勢調整競賽內容。

「當國際組織策略不只在舉辦競賽,台灣應該也要跟上」林三貴直言。

思考國家人才戰略 林三貴:俄羅斯培養百萬青年選手

林三貴因WSI副會長身份陸續到各會員國參訪,感受到他國強烈企圖。「到巴黎時法國總統親自接應、到莫斯科時俄羅斯副總理接待,這些重視WSI行為都代表積極爭取WSC主辦國的企圖,並透過主辦WSC激起國內整體發展。」

林三貴說,今年3月到喀山時,2019年主辦國俄羅斯代表做了簡報,令大家驚訝的是,他們主辦WSC其中一個KPI是四年培養100萬個競賽選手,包含幼年、青年與企業選手,全面提升俄羅斯技術人力。

林三貴驚訝地說,「100萬選手不單單只是100萬,如果選手是5人中競選選出的,代表100萬選手背後有500萬青年投入技能學習,若以俄羅斯人口為台灣6.1倍比例來看,台灣每年應培養4萬名技能選手,但目前台灣全國賽才約1千位選手,即使北中南分區賽也不到5千人。」

林三貴強調,台灣應該把基礎建築得更大,如果台灣真能有每年4萬名競賽選手,代表有更多青年投入學習技能,十年後台灣對技術人才價值觀一定大大改善,但若只是短淺的思考兩年一次奪幾面金牌,而沒有看見他國背後推動的策略,就太可惜了。

「但這也不只是勞動部單一部會可以做到的。」林三貴感嘆。

 

專訪/林三貴:透過技職國際NGO擴大外交空間

採訪、攝影/黃偉翔

從台灣今年未能參與國際民航組織、國際刑警組織以及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等,加上近日火熱的「蔡川對話」議題延燒,台灣在中國大陸「一中政策」下的國際空間越來越小。《技職3.0》記者專訪勞動部常務次長林三貴,但他以國際技能競賽組織(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以下簡稱WSI)副會長身份受訪,強調台灣應透過技職國際NGO擴大國際參與。

1950年西班牙為了「透過技能競賽呈現技藝精神,除了年輕人的競爭心態將被喚醒,社會大眾更會討論比賽過程與結果,遊客們也能看到各行各業的技術。」該競賽逐漸演變成今日擁有76個會員國的國際技能競賽,台灣在第43屆國際賽奪下5金7銀5銅19優勝,總獎牌排名為世界第3名。(延伸閱讀:歷史─原來國際技能競賽是因此而誕生!

透過國際NGO突圍外交困境

「台灣是國際社會上處境特殊的國家。」林三貴坦承,台灣當然希望跟全世界交朋友,分享能力與成就,但很現實的,透過官方管道互動總會碰到一些「困難」,基於現況,台灣能否參與,甚至能否獲得國際NGO決策位置就變得很重要。

2012年林三貴成功角逐WSI策略委員會副會長,更在2014年進一步當選WSI副會長,是台灣少數進入國際組織決策位置的人。

林三貴指出,先前與外交部有一個座談會,就建議應盤點台灣參與國際NGO狀況,並進一步暸解在該組織是否擁有決策影響力。林三貴舉例,去年國際扶輪社社長就是台灣人,幫台灣做了很多事情。

但林三貴強調,進入組織決策圈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要想辦法讓台灣在國際NGO組織內發揮影響力」林三貴說,背後可以協助台灣相關產業發展。

過去林三貴越來越常遇到,很多國家希望跟台灣接觸,願意出錢應用台灣的師資與設備,但他們也不想碰觸太多政治問題,所以希望在WSI架構下來互動,而非國與國之間。

林三貴:這是技能發展產業鍊

林三貴在WSI負責非洲技能發展,非洲目前只有6個會員國。林三貴指出,在這些國家或地區發展技能過程中,看見了台灣可以著力的地方。

林三貴表示,從技能發展面向來看,不外乎考慮到職能基準、職能課程、職訓師資、教材教法、設備,而設備又可分為軟體跟硬體,有設備後又可能需要材料。「這實際上是一個技能發展產業鍊」林三貴舉例,尚比亞相對於台灣是遙遠且經濟落後的國家,他們曾對WSI提出協助要求,其中一項就是需要工具,林三貴回國後恰好碰見一間大工具廠商並提及這件事,該廠商就很大方捐獻,「當然背後是有跨國商機的」,韓國三星或FESTO都曾給予東非國家協助。

過去林三貴擔任勞動部職訓局長時,協助布吉納法索、多米尼加做基礎職業訓練建置,在這之中都採購台灣廠商、用台灣師資,另外也曾幫助過沙烏地阿拉伯,他們就採買了幾百萬美金設備,而台灣又是工具機重鎮,可惜過去政府沒有策略性思考,只是當作國家間援助而已。

「台灣要協助邦交國或非邦交國,建議用不一樣的思維。」林三貴笑著繼續舉例,就像今天手上有一百塊,國際援助的意思就是把一百塊丟進池塘,一毛也拿不回來,但按照剛剛說的策略思維,至少其中有75塊價值會回歸到台灣。

林三貴強調,如果台灣「技能發展產業」上下游有相同想法時,可以形成一個緊密結合,此時台灣就不一定要靠國家外交計劃,而是藉著國際組織平台進一步發展,當然,政府也在其他面向做許多努力,但國際NGO是一個台灣應該好好重視與應用的平台。

33位技職之光頒獎 潘文忠:技職須從實作出發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教育部於今(2)日舉辦第12屆技職之光頒獎典禮,部長潘文忠到場頒獎給國際性競賽表現優異、國際發明與技術士證等,本屆含第9屆國際展能節職業技能競賽(簡稱國際展能節)工業電子金牌陳漢昇、2016OMC韓國世界杯經典髮型金牌謝聖輝等28組共33人。潘文忠強調,技職教育須從實作出發。

 

自閉生奪世界金牌 母親:讀技職不代表低人一等

陳漢昇的指導老師、同時也是當年松山工農班導師陳茂璋說,因為陳漢昇自閉症緣故,對於訓練過程的細節很固執,比較難溝通、教導。

陳漢昇高二時先參加了技能競賽分區賽但沒得獎,他因此感到挫折,還好教練團隊與家人一起持續開導,多方注意他的身心狀況。高三時陳漢昇鼓起勇氣參加第十三屆全國身心障礙者技能競賽(簡稱身障賽)金牌,也獲得工業電子項目國手資格,參加國際身障賽,又稱國際展能節。後來,陳茂璋透過勞動部找到全國技能競賽工業電子裁判長林淵翔加入教練團,並順利奪下國際展能節世界金牌。

林淵翔同時也是台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陳漢昇透過技優管道錄取該系後,林淵翔很照顧他的課業狀況,林淵翔指出,台科大對技優生有課業輔導,且陳漢昇課業表現不差。母親李桂芬說,陳漢昇在高職期間成績就在中前段,底子還不錯,不只是比賽保送上大學就好,重點是到台科大後要能畢得了業!

李桂芬強調,孩子讀技職不代表輸人一等,盼社會改善這種偏差價值觀。

第9屆國際展能節職業技能競賽工業電子金牌陳漢昇。(圖/黃偉翔攝影)

第9屆國際展能節職業技能競賽工業電子金牌陳漢昇。(圖/黃偉翔攝影)

 

汽車轉攻美髮 奪第五面OMC金牌

謝聖輝高職時期讀汽車科,但因興趣不合,升學後就讀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容造型設計系。教練方曉羚強調,「教選手技術是一回事,而教他們如何當一位選手又是另一回事」。方曉羚指出很多選手空有技術,但心態不成熟。

方曉羚是前國際技能競賽美髮國手,她提到,OMC與國際技能競賽最大差異在於難度,前者大於後者,而且OMC為商業比賽,更與業界實務接軌。謝聖輝更在2015OMC馬來西亞亞洲盃、巴黎歐洲盃等共奪下四面金牌。

2016OMC韓國世界杯經典髮型金牌謝聖輝獎牌與作品。(圖/黃偉翔攝影)

2016OMC韓國世界杯經典髮型金牌謝聖輝獎牌與作品。(圖/黃偉翔攝影)

 

技職之光自94年首辦,至今已12年,本屆技職之光遴選出28組,共33人獲獎,其中獲頒「競賽卓越獎」之師生10組;「技職傑出獎」之學生18組。潘文忠致詞時提到,上週參加技術型高中的技藝競賽工科賽印象深刻,現場很多孩子手很巧,賽事參與人數也很多,技職教育就應該從實作出發。

潘文忠強調,新南向政策中,他國對台灣高教有濃厚興趣,其中更對技職教育有一定程度的肯定與期待。

 

正式申辦2021主辦國 中國:辦場無與倫比的國際賽

 

採訪/黃偉翔

上月在國際技能競賽組織大會上,中國宣布申辦2021第46屆國際賽,以上海作為承辦城市。來自中國的國際賽贊助商,西安開源電子實業公司董事長王公儒證實,中國要辦一場無與倫比的國際賽!

根據國際組織規定,有舉辦競賽該年,會讓世界組織成員投票決定下下屆主辦國。例如2017年10月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主辦的第44屆國際賽會議上,將決定2021年國際賽主辦國,據悉,目前有中國、瑞士與南非爭奪中,但大家都看好中國勝出。

國際組織副會長林三貴說,通常正式提出申請後才能正式「公開競選」。林三貴解釋,上次俄羅斯爭取到2019年第44屆國際賽主辦國,但飽受爭議,與其競爭到最後的法國十分不滿,因為過去部分國家(或地區),為爭取主辦權,動用太多競選資源,例如私下送禮物拉票、私自提早競選拉攏活動等。國際組織將在往後會議上討論更明確的規範。(延伸閱讀:荷蘭奪下WSI2018年會主辦國 林三貴:競選會長企圖心明顯

 

中國野心大 林聰明:未來是中國的天下

僅參加三屆的中國隊已悄悄爬上世界第五,許多台灣技能圈為此驚訝。上屆台灣成績為5金7銀5銅19優勝,但中國隊不遑多讓,成績為5金6銀3銅12優勝,卻是2011年才開始參賽的表現,而中華隊卻是自1970年就開始參賽的老手。

以冷凍空調職類為例,中國參賽不到三次就奪下銀牌。本屆金牌國手阮培皓對此表示,國手培訓期間曾受邀至中國參加模擬賽,交手後才發現,中國已逐漸重視國際技能競賽。

阮培皓的教練林謙育是早年銅牌國手,他解釋,中國先選出各省第1,再從10個省冠軍中選出最終1位國手,內部競爭非常激烈!林謙育強調,中國是政府與企業一起推動,若台灣再不加把勁,除了有被追上的可能外,對台灣整體產業絕對是負面影響。(延伸閱讀:砸錢投資人才!中國六年追上中華隊競賽表現 科長:他們的方式不健康

台灣雙金牌馬祥原目前在中國發展,他指出,(中國超越台灣)這是必然的,差別只在,大陸是下一屆就超越台灣,還是下下屆才超越,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馬祥原強調,中國政策力度很大,想做的事情總能排除萬難。

今年4月曾帶領台灣技能圈30多位教練、選手到中國交流的林聰明,曾任職訓局長,也是前台灣國際賽正代表。林聰明直言,中國的設備都是一流的,相比起來台灣只是小兒科,譬如CNC或機器人,「他們擺滿整大片啊!」林聰明驚訝大喊。他還說,眼前一片全都是設備,完全可以容納世界賽的規格,也到天津職業訓練中心參訪,每一個去看的校長或專家裁判都嚇死了,中國有的是錢,設備一流、中國人口又多,選出來的人才也是一流,唯一就是缺少經驗或不夠瞭解競賽,他們一旦崛起,沒有一個國家贏得了他們。(延伸閱讀:專訪/林聰明:2021國際技能競賽是大陸的天下

兩岸技術交流 天津實訓中心。(圖/技職3.0資料庫)

兩岸技術交流 天津實訓中心。(圖/技職3.0資料庫)

 

林聰明直言,中國上下齊心發展技能人才,未來一定是他們的天下。

但相對於台灣擔憂於競賽成績,加拿大造園景觀裁判長Mrs. Sylvié Métthé卻樂觀看待,她受訪表示,過去國際賽勢力版圖過度傾向歐洲,若更多會員來自亞洲,勢必能讓勢力分佈更平均、更多元。

Mrs. Sylvié Métthé認為,中國能排名世界第五,主要原因是他們才剛開始參加競賽,各國裁判沒有太注意他們,而部分職類的分數除了客觀外,還包含主觀部分,所以同樣道理,不能說他們現在成績好,往後也能保持下去。(延伸閱讀:專訪/加拿大裁判長:亞洲國家竄起,將影響國際賽東西方勢力版圖

曾多屆擔任台灣國際賽技術代表的譚仰光強調,不必因中國崛起而大驚失色,中國與韓國同樣傾國家之力爭取競賽成績,台灣不必學也學不起。但台灣的確應藉此反思,檢討技職教育及職業訓練方面的政策與作為,不要再一味陶醉過去台灣的亮麗成績。

譚仰光質疑,即使台灣競賽成績領先德國、瑞士與日本,並不代表我們真的比德瑞日成功;也不表示,台灣技職平均人力素質已普遍勝過了德瑞日。「但成績若出現負成長現象或停滯不前,卻可顯示我們在技職教育、職業訓練及技能競賽方面的政策與作為,存在有需要修正的問題。」

 

中國:辦一場無與倫比的國際賽

中國的國際賽官方贊助商,西安開源電子實業公司董事長王公儒受訪證實將爭取主辦,並指出,中國政府領導層級下令要辦一場無與倫比的國際賽。

王公儒說,現在《中國製造2025》計畫推出後,需要大量技工,所以中國政府包含企業、職業學校都想參與在這次活動中,把中國技能展現出來。《中國製造2025》詳列未來中國10年從「製造業大國」邁向「製造業強國」的戰略計畫。王公儒強調,亞洲企業都想參與其中,在技能最高水平賽的賽事,卻沒有選手用你的產品,那還算是一流的企業嗎?

上一屆韓國Samsung大力贊助國際賽,其LOGO隨處可見。王公儒指出,過去許多年幾乎沒有中文贊助商出在國際賽上。當時中國、香港、澳門等人看到王公儒贊助都很高興,包含台灣的專家也在場說,「終於在國際賽上看到了中文了」。王公儒透露,國際賽組織很歡迎中國企業加入贊助,除了我們業界主動聯繫他們外,國際組織也主動邀請中國企業贊助。

王公儒還提到,國際賽51個職種大部分總裁判長都非華人擔任,中國希望爭取更多「位置」。王公儒舉例,過去參加重點都是歐洲國家,所以沒有中餐或中華料理賽事,如果中國申辦成功,就會成立該職種賽事。

中國國際賽。(圖/技職3.0資料庫)

中國政府領導層級下令要辦一場無與倫比的國際賽。(圖/技職3.0資料庫)

 

台灣還有機會主辦國際賽?

數位圈內國手與教練提到,上次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舉辦的國手培訓前座談會中,勞動部次長郭國文提出要爭取台灣主辦國想法。但有不願具名國手批評,次長只是應現場氣氛喊一喊,並質疑台灣真能爭取到主辦國?

雖然台灣技能圈呼籲應積極爭取主辦國際賽不是沒有,但內部人士分析,接下來2017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019俄羅斯,若2021由中國拿下,不太可能繼續由亞洲國家主辦,更不用說中國介入後,台灣在國際賽的生存空間恐更小。

據悉,過去台灣在國際賽上是可以揮舞國旗的,雖然中國才參加過去三屆,但長期以來中國透過各種管道介入影響,台灣已經無法在國際賽上揮舞國旗。林三貴雖為勞動部次長,但以國際副會長身份受訪表示,國際組織將發展亞洲區域性技能競賽,台灣與其擔憂中國勢力,不如及早加入,呼籲台灣相關單位應有更積極的作為。

另外,林三貴國際副會長任期將在2019結束,2018會重新改選,而改選該年將在荷蘭舉辦國際組織大會,而目前國際組織副會長之一即為荷蘭籍。林三貴指出,他積極爭取下任國際組織會長,屆時就有天時地利人和,很有機會選上,而台灣也將在未來20年內難以再有國際技能競賽組織決策位置,若未來台灣想爭取國際賽主辦國,恐怕沒有這麼容易。

對此,不願具名的勞動部內部人士直言,當初台灣政府高層若重視國際賽,應支持林三貴競選會長,這或許是他的難言之隱。

 

105工科賽登場 業界直接訂走281位選手

 

(記者黃偉翔/台中報導)

105學年度工業類科技藝競賽昨(22)日在臺中高工登場,競賽期間更舉辦人才媒合,企業提供選手就業預聘、獎學金機會,讓技藝競賽與產業接軌。(延伸閱讀:技藝競賽與產業接軌 國教署:今年起全面嘗試

來自全國146所高中職,共1096位選手報名參賽26個職種。預計有496位選手脫穎而出(175位金手獎;321位優勝),並於11月25日舉行頒獎典禮,在台中高工體育館2樓舉行。

承上屆嘉義高工創舉人才媒合,今年工科賽擴大舉辦,邀集國內30家熱心教育且優質之企業,進行人才媒合活動,其中有15家企業針對12個競賽職類,提供前三名得獎學生高三畢業即就業機會,共預聘70名;有12家產業另外13個競賽職類,共211名得獎學生畢業即就業的保障薪資,或大學有獎學金的工讀實習;7家企業提供10個競賽職類,共108名得獎學生或參賽選手獎學金。人才媒合機會不限前三名。(延伸閱讀:104工科賽落幕 嘉工首創產學媒合供154生有薪實習

105工業類科技藝競賽 企業欲聘選手。(圖/技職3.0資料庫)

105工業類科技藝競賽 企業欲聘選手。(圖/技職3.0資料庫)

 

志鋼金屬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板金」、「電腦輔助機械製圖」等2個職種前3名選手預聘,總經理郭治華表示,他本身是就讀技職體系,同時也是選手出身,過去學生時代也曾為競賽努力練習,昔時所奠下的技術能力基礎,是支持他今天事業成就的重要因素。

皮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貞卿也說,配合公司發展需要及人力需求,提供「工業配線」、「機電整合」等2個職種前3名選手預聘,希望為公司引進與培育優秀人才;他同時希望爾後能繼續辦理相關活動,以建立技職教育與產業界人才媒合管道。

此外,教育部國教署針對105學年度工業、商業、家事、農業及海事水產等5大類學生技藝競賽各職種金手獎第1名學生,規劃辦理赴海外研習計畫,以有效提升技藝競賽成績優秀學生國際視野及技術實務能力。(延伸閱讀:今年度教部送金手獎出國見習且擴大辦理

今年度教部送金手獎出國見習且擴大辦理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金手獎出國見習一案有重大突破!前教育部長吳思華送金手獎出國,但《技職3.0》追蹤後發現居然有選手被遺漏,原來國教署只補助所轄的國立學校金手獎,其他縣市立學校選手看得到吃不到。今天國教署正式回應,105年度技藝競賽繼續送出國外,更擴大辦理,只要金手獎都補助出國見習。

去(2015)年底教育部表示,投入1千1百萬經費,送金手獎第一名選手出國研習,且依選手類科分別送德國或日本研習14天,有參與德國師徒制學習並親上企業生產線實做,也有出海捕魚,體驗日本漁業文化。

去年記者比出國名單後發現,教育部只補助國教署管轄的國立學校金手獎。當時國教署回應,雙北也有補助選手出國。但記者進一步了解後發現,雙北送選手出國都非專為金手獎選手設計,且有一例外是位在高雄的三民家商的商業類中餐烹飪金手獎第1名選手曾誠崴。

曾誠崴的教練蘇育弘受訪當下才得知有這樣的政策,但他完全沒被通知,蘇育弘認為,自己學生權益不被重視,並質疑,為什麼同樣是金手獎第1名,有些受中央政府補助去國外見習,有些是地方政府已有安排,唯獨他的選手被遺漏了?

高雄市教育副局長戴淑芬解釋,高雄也有補助學生出國,但不是為技藝競賽的專款經費。戴淑芬進一步強調,如果重視技職教育,教育部應該籌措更多經費,就不會有「落單」的狀況發生。

去年國教署說,會加強與地方政府溝通,盡力爭取經費擴大辦理。因應今年度技藝競賽開辦,今年10月初記者再度詢問國教署,但獲得回應是擴大辦理機會不大。而在記者詢問教育部高層後,才指示國教署擴大辦理。

國教署指出,教育部長潘文忠希望金手獎出國見習內容應該更深化,所以今年舉辦前,會邀請去年出國見習選手加入討論,也會請業界協助找國外資源。

國教署表示,擴大辦理部分,將補助非國教署管轄學校金手獎第一名出國費用,可以是加入國教署的計畫,也能參加地方政府如台北市舉辦的出國見習活動。

按照技藝競賽5大類群61職種,共有61個金手獎第一名。國教署預估,一個人補助十幾萬情況下,約投入1千萬,但由於技藝競賽仍在陸續舉辦中,承辦學校也尚未確定,見習內容過陣子才能公布。

前新北市教育局長,現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解釋,「送金手獎出國」就是拷貝當年在新北市教育局做的制度,並透過中央政府讓更多技職選手受惠。對於有選手遺漏狀況,林騰蛟回應,第一次試辦總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已經跨出第一步了。

 

技藝競賽與產業接軌 國教署:今年起全面嘗試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去年工業類技藝競賽主辦嘉義高工校長林文河破先例,讓技職選手與產業做媒合。教育部國教署也支持此方向,科長陳綉藝直言,今年起全面嘗試讓技藝競賽與產業接軌。在今(105)年度農業類技藝競賽就有公司提供兩個32K工作機會給金手獎選手。

國教署受訪表示,今年度技藝競賽希望各職類去找找看,有沒有各類群相關的產業願意投入,提供工作機會,或是在學期間的獎學金。但國教署坦承,並非所有類別的合作廠商都如此容易找尋。

今年度主辦海事水產類技藝競賽的澎湖海事校長謝旻淵指出,雖然國教署希望技藝競賽能多與產業連結,但不是每個領域都適合,以海事水產類來說,要到海上開船並不是高三學生就能做的事,他需要許多先備技能、技術與相關資格證書等,通常須到科大畢業後,才適合進到職場。

去年嘉義高工找了31間企業共提供154個有薪實習機會,學生更可獲得在學期間獎學金。但林文河坦承,一開始遭到部分廠商拒絕,他們認為,「平時顧生活都有困難,哪能撥出資源培育學生呢?」國教署對此強調,今年辦在台中高工的工業類技藝競賽,其工作媒合活動將擴大規模舉辦。(延伸閱讀:104工科賽落幕 嘉工首創產學媒合供154生有薪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