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立委質疑賠款20億?林玥秀:除非高餐大片面毀約

 

採訪/黃偉翔

攝影/黃偉翔

第9屆第2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2次全體委員會議中,民進黨立委黃國書立院質詢時指出,若高餐藍帶持續虧損而毀約須賠2至20億,並質疑高餐大校務基金只有6億根本賠不起,更透過股權技巧規避立法院監督。對於高教創新衍生企業,高餐藍帶是指標性的案件。對此,《技職3.0》專訪高餐大校長林玥秀,釐清高餐藍帶營運狀況與萬一之下的賠款。

高餐藍帶全名為高餐藍帶國際教育股份有限公司,103年由法國藍帶設立公司,高餐大再用校務基金投資以取得股權(高餐大校友總會也包含其中),並以辦理補習教育方式作為開端,就是現在坐落在高餐大校園內的高餐藍帶廚藝卓越中心;合作方式由高餐大提供建築物(即高餐藍帶廚藝卓越中心),即廚藝硬體設備,而法國藍帶提供專業技術的智慧財產權與品牌商標專利。(延伸閱讀:高餐藍帶矛與盾/十字路口上的爭議

林玥秀強調,除了開拓高餐大財源外,更重要的是透過藍帶平台提升高餐大國際知名度,並輸出中華美食到國際上。(延伸閱讀:黃偉翔/高餐藍帶一把火,照亮台灣高教的發展困境

若想檢視高餐藍帶合約須簽署保密協定,所以外人無從得知合約內容,即使是教育部高層也一樣,這也是黃國書最大質疑之點。因為高餐大找了第三方校友總會一起投資入股,使得高餐大占有股權永低於50%,就不必受立法院監督,但前高餐大校長容繼業、校友總會曾對記者表示不認同此種說法,強調此舉是讓校友總會有穩定的收益來源,以讓校友受惠。(延伸閱讀:高餐藍帶矛與盾/立委黃國書:基於公益目的,合約內容應受監督

立委黃國書質詢高餐大校長林玥秀。

立委黃國書針對高餐藍帶一案,在立法院質詢高餐大校長林玥秀。(圖/技職3.0資料庫)

 

對於規避監督,林玥秀補充,高餐藍帶董事會中,高餐大派3董事1監事,且高餐藍帶受高餐大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監督,也有主管機關教育部在盯著。

林玥秀透露,合約內並未註明賠款事宜。至於20億鉅額賠款,林玥秀坦承私底下請教過多位律師後,結論是若高餐大單方面毀約,則須按照國際商業慣例,賠償金額是合約10年淨獲利或營業額,約2至20億之間。話鋒一轉,林玥秀強調,目前高餐藍帶仍持續營運中,高餐大不太可能毀約,更不用提賠款。

商業之間有簽約 要培養守法的世界公民,當時被主張高餐蘭黛招生營業,這樣變成高餐大片面毀約,只是凸顯要負什麼責任,商業契約上,沒履行義務要索賠,有的商業會把資金槓桿操作在營業額,但最後還是要到法院,這是我請教律師綜合起來 大概有這樣的圖像

據了解,高餐藍帶預計開兩個班共32個名額,目前只有18人報名,收入約1800萬(每人學費105萬估算)。林玥秀說,曾在7月董事會中向法國藍帶總裁安德烈.君度(Andre J. Cointreau)提出資金上的協助要求,但畢竟法國藍帶完全是商業考量,被君度回說「法國藍帶非高餐藍帶提款機」,再加上今年高餐大校務基金才剛增資600萬,很難回頭再要求學校增資,所以目前先以開設密集短期班,即使不賺錢也要讓資金得以週轉,讓金流穩定。林玥秀強調,目前高餐藍帶營運資金很穩定。

透過林玥秀轉述,君度在10月中董事會強調合作三原則,第一是必須遵守法律;第二是高餐大與法國藍帶雙贏為前提;第三是什麼都能談。高餐大才說服法國藍帶准許開設密集短期班。

高餐藍帶投資股權獲利

法國藍帶、高餐以及校友總會間,投資與股權分配。圖表左上為增資前後三者投入資金總額;圖表右上為增資前三者股權;圖表右下為三者增資後股權,校友總會1%(1.36)、高餐49%(48.64)、法國藍帶則是50%;圖表左下為預估每年獲利。(表/黃偉翔製)

 

根據《技職3.0》報導指出,目前股權比例換算成校友總會每年收益約19.6萬,校友總會共出資30萬,第二年可回本;法國藍帶每年收益則是719.6萬,共出資1100萬,也是第二年即可回本。高餐藍帶預估,正常營運後,高餐大一年可獲利7百萬,4年後就能回收校務基金的投資,所以長遠來看,對高餐經費有正向助益。但《技職3.0》記者獨家拿到相關文件顯示,此預估是基於高餐藍帶2017年度營收為1億4千8百萬為前提。(延伸閱讀:高餐藍帶矛與盾/圖利、讓利 還是創先例

對於高餐藍帶營運狀況,只能等待時間來證明一切。林玥秀強調,自己是新上任的校長,沒有任何「過去包袱」,對於高餐藍帶的決策,自己沒有預設立場,但身為校長,希望高餐大能夠透過高餐藍帶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延伸閱讀

高餐藍帶矛與盾/十字路口上的爭議

高餐藍帶矛與盾/美國藍帶敗訴賠12億

高餐藍帶矛與盾/圖利、讓利 還是創先例

高餐藍帶矛與盾/師生真能從中受惠?

高餐藍帶矛與盾/即日起開始招生 15月課程105萬

高餐藍帶矛與盾/高餐藍帶總經理請辭 校方強調不影響合作方向

高餐藍帶矛與盾/立委黃國書:高餐大用國家資源投資私人企業 應立即停止招生

高餐藍帶矛與盾/立委黃國書:基於公益目的,合約內容應受監督

黃偉翔/高餐藍帶一把火,照亮台灣高教的發展困境

 

專訪/馬湘萍:技職政策很好,但應檢討落實面

 

採訪/黃偉翔|攝影/黃偉翔

去(104)年8月上任的技職司長馬湘萍,將於本(8)月底卸任,期滿一年。透過專訪,除了一探目前技職主要政策外,更探討台灣技職面臨的困境。馬湘萍無奈地說,產學攜手、產業學院等,這些「產」跟「學」共同培育人才的模式很好,問題出在政策落實面是否扎實,這是未來應該加強的部分。

以下為專訪問答內容:(Q為3.0記者詢問,馬為馬湘萍回答。)

開始發展技職招生端的實作測驗

問:科大招生端為人詬病的,就是無法測出實作能力,您任內做了哪些努力?

馬:比起一般大學,技職校院更應注重實作面的技術養成,可是現階段統一入學測驗(簡稱統測)較難直接測出學生的實作能力,因為目前考試內容大部分為筆試,也讓不少高職孩子為了衝高筆試成績跑去補習,為了讓技職回歸務實致用特性,這是目前該持續檢討與改革的部分。

我們希望高職教學端能更注重實作課程,並讓實作能力在入學端受到同等重視,畢竟在台灣教育現場,考試經常領導教學。目前我們正在討論統測如何辦理實作考試,將從目前已有的設計類素描實作考試經驗,去發展大家有共識,且技術面可以突破的其他類群實作考試,希望導引未來的教學現場,讓高職生有真正實作能力,且具有真正就讀興趣而非依憑分數選科系。

統測考試品質也是須加強的部分。目前已請技專測驗中心去發展題庫,但它有許多技術面上的瓶頸,例如願意出題的老師並不多、技職類群考科比起高中過於複雜等。

技專端應加強實務選才

問:技專在甄選入學時,真正辦理實務選才的比例很低,教育部是否有要求改善?

馬:我們已要求學校設計出更好的選才措施,即便一般高教體系學校都會去用心地篩選學生,技專校院應該更認真思考收什麼樣人才,而非單單只看統測分數高低,這樣高職生會回到以統測為主的考試思維。技專端須辦實作選才,或檢測學生高職時期的實做專題、技能技藝競賽、證與照等,來選才。

尤其證照部份,不希望高職生一窩瘋取得一堆證或照,若是跟未來職涯沒有幫助,只是為了升學或加分而亂槍打鳥,並不鼓勵這樣的行為。

雖然部分技專學校對實務選才表示抗拒,但若未來幾年檢視通過,教育部將放寬(增加)甄選入學名額。目前先嚴格要求典範科大與教學卓越學校先試行,且標準拉高,其餘學校若有合適機制也可送到教育部,會一併處理。(編按:典範科大教學卓越學校為受教育部競爭型經費補助之學校)

加強檢核 預防實習把學生當廉價勞工

問:目前實習制度落實程度不佳,甚至學生被當作廉價勞工的現象,如何改善?

馬:之前確實發現一些問題,例如廉價勞工,以及學校課程是否有與實習內容搭配?還只是把學生丟到業界而已?對此我們做過深刻檢討後,未來實習機制會加強評核制度。

當然,我們也擔心學校為了衝量,把大量學生送到學生,但業界真的是從培育人才角度來做這件事?這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思考。

另外,業界可能已有自己的實習制度,例如日曰光,他已經跟我們幾所科大密集合作,負責實習的主管要定期跟學校溝通學生實習狀況,教育部會提供適當的獎勵機制藉以鼓勵。

檢討產學攜手計畫

馬:跟實習有關的是產學攜手,一個十年的計畫但過程中都沒有檢討過。雖然此計畫理想很高,有學校端(高職、科大)、學生端、產業端的合作,但在過程中確實出現了些問題。學生端對於產學攜手,他的期待是什麼?是真的期待透過此計畫獲得實務工作經驗?還只是為了學歷?這是教育部應該對機制面做進一步的檢討。

改善評鑑制度形式化

問:評鑑制度與教師升等模式長期影響著技專端教學與師資面,未來會鼓勵更多技術升等取代論文升等嗎?

馬:過去技專評鑑被批評是形式化,以及評鑑指標太複雜。我們檢討後,指標真的太繁瑣,指標多等於沒指標,專科有將近一百個,現在已經簡化成幾個大項,這樣才能突顯各校辦學績效,過程中,也希望授權自審,技職是否也朝這方向,部裡面還在討論中。

大學裡面,老師最重要的生命是升等,技專這塊自審學校比較少,目前希望有自主權的技專可以強化技術升等這塊,教育部也在私校獎補助中,把技術升等與教師多元升等的比例與力道調得很高,藉以導引到技職務實致用特性。

問:技專評鑑已從過去等第制改為認可制,這樣意義差別在哪裡?

馬:目前技專校院評鑑已從等第制改為認可制,五專也會朝這方向,等第制類似有一個統一的級別標準,大家用統一標準來看待,但認可制則是希望技專端把評鑑當作是跟自己比較的工具,而非與其他學校比較。

技職嚴重傾向服務類科 應加強職業試探藉以改善

問:目前科系傾斜服務類,高職農工越來越少且學生就讀意願低,教育部在科大端用外加名額開放高中生源補足,卻引來許多罵聲,您怎麼看待這件事?

馬:目前大方向是,服務類不能增只能減,農工類只能增不能減,外界可能覺得緩不濟急。本來有考慮增班國立科大農工系所,但與國教署討論後,認為主因是少子化,高職端沒人來讀,所以增班也解決不了問題。

目前最大問題是土木、建築類,高職供應端比較少,甚至不足額科大需求端,所以會開放外加名額補足這部分的生源。

我認為主因是我們從小就被鼓勵唸書,但卻對職涯沒有太多認識,能力、性向等,在制度面沒有太認真被落實,如果職業試探可以從小做到位,相信可以協助學生選擇科系,改善後來的學用落差。

對於媒體與民間抨擊科大收高中生部分,其實是外加名額處理,在高職原有名額外再開放名額,所以不會排擠到高職入學權益,但學生心情上會受影響,尤其開放台科、北科等前端學校時。

盼企業投入資源 緩衝少子化衝擊技專端

問:少子化衝擊,未來許多技專面臨倒閉或轉型,目前教育部態度是?

馬:處理退場學校這端,教育部已找出一些有問題的學校,不論是招生、財務、人事等方面,若這些學校不願退場,那我們會要求他的辦學品質一步都不能減少。若學校遇到經營危機,我們會鼓勵透過各種管道來改善。

例如透過國營企業,讓他們直接培養自己所需人才。最近的例子應該是台電與桃園農工(現已改為北科附工)的合作,在學校開設台電專班,學生選讀該班專業科目外,寒暑假將到台電見習,學生畢業後,該班及至少有10名學生會進到台電工作,起薪三萬元。另外,因為教師每六年要有至少半年的業界經驗,公營機構也願意提供這樣的機會。

目前營運有問題的學校,教育部將祭出更大力道。學校要找出路,招生可能難以加強,但如果可以透過與產業合作,例如中信金例子,科大透過產業挹注轉型,體質與系所都將調整,但仍保有科大模式,產業若能進來幫忙,未來技職面臨退場時,各面向的衝擊將會減少。

 

專訪/台科大校長廖慶榮:普大科大合流是未來趨勢

採訪/黃偉翔|攝影/黃偉翔

201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排名》出爐,台灣科技大學從去年52名上升至28名,在台灣排名第二,打敗清大、交大等一流學校,只輸給了台大,但台科大畢竟是技職學校,這讓我們反思,學術之於科大扮演著何種角色?台科大校長廖慶榮接受《技職3.0》專訪,他強調,科大做研究是應用導向,而目前台灣與國際趨勢一致,「就業率」變成極為重要,所以一般大學也開始向產學靠攏,甚至有些大學表現得比技職學校更技職,在這樣演變過程中,普大與科大兩者殊途同歸,合流將是未來趨勢。

以下為專訪問答內容:(Q為3.0記者詢問,廖為廖慶榮回答。)

Q:世界排名對於大學,尤其是技專校院,有何重要性?

廖:排名就是學校的名片,尤其跨國大學之間談合作,彼此第一步,都是「查對方的世界排名」。例如最近伊朗的一間新學校想找台科大合作,但我們國際長在世界排名榜上看不到這間學校,不是說不值得跟他們合作,而是我們同時有著很多種機會,如果這間學校很好,我們就很樂意,這不只是站在學校的立場,站在學生的立場也是,都是選擇世界知名的學校去做交換學生。

雖然排名就是學校的名片,可是每間學校須理解,每個排名指標是什麼?我們要不要特意追求這些指標?所謂追求排名,就是看指標分數,如果這些指標對學校發展是有幫助的,就應該把它當作重要KPI,如果這指標完全不符合學校發展,就不該去做。例如台科大在上海交大排名始終沒進入五百大,我們去分析後發現,他大部分指標是拿過多少諾貝爾獎、Science、Nature等,所以我們清楚台科大不應該把資源投入在這些指標上,所以台科並不會去刻意追求上海交大排名。

關於這次Times,特別強調產學合作、國際化,為何台科大就勝出呢?因為它「幾乎用平均值,而不是總數」,這幾年來,Times跟QS的排名只跟自己領域比。例如醫科跟世界醫科比、文科跟世界文科比,因為生醫性質的論文數或引用數都多出理工領域五倍,分開來比很合理,所以當世界排名不再比總數,而是比平均數,陽明、北醫的排名就大幅退步,不是他們實質退步,只是評估方法改變。

我們要理解指標評估方式,是不是適合學校,絕對不要盲目追求。

Q:目前台灣的科大與普大定位如何劃分?

廖:台灣高等教育只有兩條路,第一就是「普大科大合流」,如果不合流,那就需在技職體系有一流的科大,因為技職體系重點是培養業界所需人才,所以過去的專科、高職畢業生目標就是就業,而早期普大是不必跟業界接軌的,如果回到3、40年前,學校教學內容才不管產業界需要什麼,老師也不接產學計畫,反正當時大學才2、30%,畢業出來一定有工作。

但是現在環境改變了,不只是台灣,整個世界都是如此,「就業率」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所以現在一般大學老師還在抗拒這趨勢,認為自己的教學不必遷就著業界,這樣的老師將逐漸被時代淘汰,但大家不願意去批評這種現象,即使哲學人文科系也必須考慮到就業現實。當然,你可以說學生走學術也是種就業方向,另外,數學系學生很多碩士班轉讀電機或理工領域,還是有很好的出路,不要搞到學生畢業,學術、業界都去不了,那就出問題了。

目前普大有90%以上,都必須跟「學生出路」接軌,包含學術界跟產業界,這不就變成3、40年前技職院校成立的目的了嗎?所以大學技職化,技職大學化是很好的事情,也順應時代潮流,「不要說大學跟技職靠攏,更應該說是跟就業端靠攏」,兩者不是殊途同歸嗎?即使兩者合流,大家反而會更加強自己的特色。

現在大學向就業端靠攏,其他技職校院會開始擔心原有優勢不再穩固、被搶走,會逼迫自己學校更加強,所以不該有政策去制約。例如現在技職校院全面不能設置餐飲科系,但很多技職校長在跳腳,因為普大仍然可以設置,這是國家整體問題,所以合不合流,政策必須先統一。

你看明道、大葉大學等,很多普通大學比科技大學還技職!我沒有說科大和普大一定要合流,因為有許多行政上的問題,但如果兩者都在拚就業率,那麼合流就是未來一條可行的道路。

我認為技職體系很大的問題,是很多學生沒信心。為什麼?因為都想說自己是高職、科大生,難道科大不是大學嗎?難道高職不是高中一部分嗎?可是我們這社會已經把他們當作不同層次單位看待,就會有高低貴賤之分。

當合流後,技職體系學生的信心會跟著提升,我相信教育部也知道,所以目前高職也沒了,改制為技術型高中,只是現在大家方便,還是叫高職,盼技職人不要再矮化自己。

Q:為何技專校院也設立碩博士班?對於產業端,科大與普大的碩博士人才是否有差異化?

廖:為何科大會有碩博班?是30多年前台科大去跟教育部爭取來的。當年台科大成立大學部後,馬上感覺到成立碩博班需求,可是,對教育部來說,技職體系要不要成立碩博班是重大政策。當初台科大是二技,所以你看早期很多人學歷就是台北工專、台大、台科大,例如台師大校長張國恩,是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台科大前身)學士,碩博都在台大讀。後來我們開始思考,為何台科大不能自己培養呢?還可以變成一個碩博士的管道,而不是讓少數人去走這條路,所以當時其他技術學院、科大陸續成立後,就比照辦理設立碩博班。

我們要把碩博士班當作台灣技職體系的優勢、特色來好好強化,變成台灣獨特的制度,而不是其他國家沒有,台灣就不能有。然而,畢竟台科大是科技大學,做的研究是應用研究,但就不能有碩博士班?

其實碩士是學術人才,早期很多台科大碩士是到各專科去教書的,可是近十年來,碩士已經是應用人才,大部分是要進業界的,所以碩士課程內容與早年不一樣,完全是就業或應用導向的研究,如果純學術,代表老師只為了自己的研究,這樣學生在碩士期間,只能培養做研究能力,就很難跟大多數就業機會接軌。

至於科大要不要跟普大區分,我認為不必去考慮,沒必要為了不同而不同。台科大目前有一堆產學合作,技術研發中心主力都是碩博士,如果沒有這些人才,這些中心撐不起來,所以科技大學成立碩博士,不應該去禁止;而有些學校,如龍華、南台科大,某些研發領域表現很不錯,這些成果大多來自碩博士,那麼,有必要去反對他們成立碩博班嗎?連前陣子去奧地利參訪的幾間應用科技大學校長,也有提到他們未來幾年可能將設立博士班。

Q:科大過度重視學術表現,是否會遠離技職務實致用本質?

廖:現在社會普遍認為,「科大做學術就是不應該」。

有一次曾培養出十多位諾貝爾獎得主,英國前五研究大學Bristol(布里斯托大學)校長來台科大訪問,當我提及台科大研究大多屬應用型研究時,他則說,即使Bristol是研究型大學,但研究也要能應用於產業、社會的問題,也就是說,大學的研究即使是基礎研究也要有應用價值。他還特別強調,只有強化Bristol整體研究環境才能爭取世界一流研究人才。

因為歐洲學校就是為了應用而研究,美國則多是為了發論文而研究,若跟歐洲談,他們一流大學都是偏向應用,但即使是應用型研究,還是需要有足夠高的學術基礎,除非你只想寫表面的論文。我們老師要指導碩博士,一定要有足夠好的學術基礎,當然,不應該為了論文而研究,但必須在學術上有地位。今天老師要獲得新知,就是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如果你沒有一定的學術水準,根本不用參加,你簡報也沒人想聽。

目前大學部只能說還不夠實務,過去以來,很多學校老師都是一般大學畢業,這狀況是許多科大都有的狀況。早期台科大師資都是國外留學回來,國內台成清交包含台科大培養的博士班則到私立科大教書,他們為了升等,就會寫論文,坦白說,很多都是為了升等,比較少放時間在教學生實務教學方面,甚至他本身就不夠實務,這就耽誤了大學部的教學。

目前評鑑不能看老師論文,教師可以多元地用教學、產學、技術升等,我很支持,但不希望多元生等變浮濫,有些學校不是看教學產學技術,是看你跟學校關係,這就不太好。

Q:這次《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排名》,台科大攀升至28名,國內只落後給台大,而其中5個指標是教學、研究、論文引用、產業收入和國際化。交大的產業收入指標最高(96.9分),略高於台科大(92.2分),但台科大的論文引用指標有39.1分,高於交大的34.2分,似乎台科在學術與產學發展之間找的一個平衡?

廖: 有一個分數,是教育部給學校設立的頂尖研究中心的經費當分母,分子是這中心產出的產學,台科大是72.37%排名第一名,第二名是清大21.24%,台大則只有1.38%,這代表這些學校頂尖研究中心經費相對較多,當然,或許也因為他們研究中心是非常理論,不容易找產學。

以我個人來說,我認為目前有些博士不必寫論文制度,我予以保留態度,但碩士班我認為不寫是很OK的,因為大部分是業界導向。當然,有人說歐洲有些國家也不必寫論文,但畢竟我們給的是博士學位,還是應該具備學術門檻,不然其他國家會認為台灣博士很廉價。

在前面的討論中可以得出,我們台科大,目前就朝向歐洲一流科技或工業大學方向,走向務實應用型的研究型大學。

《評鑑》專訪/陳良基:打破教育部對制度的阻礙!

 

文/陳曼玲|攝影/陳秉宏

「如果這個制度的妨礙是來自教育部,我們就把制度的門口打開!」新政府上任月餘,如何解開盤根錯節的高教問題?來自臺大的教育部政務次長陳良基接受《評鑑雙月刊》專訪時語氣堅定的表示,教育部早該鬆綁各項法規,開放大學自主調整科系學制,打破科系框架,跟隨世界潮流進行課程改革。

針對學用落差問題,他建議大學全面建置創新創業訓練機制,但爭取競爭性經費未必一定要與產業鍊結,這樣的想法太過膚淺。

對於105大限危機,陳良基避談前政府所提的大學退場時間表,只一再強調轉型才是優先考量。未來公私立大學生比例會自然往公立傾斜,但不會刻意減招。

學用落差優先處理  培養解決問題與改變未來的能力

問:臺灣的高教困境最應優先處理哪些問題?

答:臺灣最嚴重的高教問題就是學用落差。學校教育的首要目標應是改變年輕人,讓老師透過知識與能力,激發年輕人對「未來」的想像力。學校是帶領學生進入社會的介面,應該盡可能將「機會」創造出來,但現在卻無法做到。

有人將學用落差怪罪於經濟結構或社會銜接不良,但我認為不能這樣講,學校端本來就應該創造機會。社會上有各行各業,無論哪個科系的老師,都應教會學生思考「我的專業可以對社會有什麼貢獻?能為未來社會解決什麼問題?」

回歸教育本質,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與「改變未來」的能力,就是解決學用落差的最好方式。老師應該讓學生知道,畢業出了社會就是要變成一個能真正「改變社會」的人,而在學校就是最好的準備機會,學生才能燃起強烈的學習動機,教師也才會有教學熱情,不是只扮演一個「教書匠」而已。

問:要造成這些改變,是否應先做課程改革?

答:沒有錯。臺灣社會非常自由、民主、多元,人人都會講一套理論,反而經常陷入「重新發明輪子」的困境,明明別人已經做出來,也有很好的試驗成果,到了臺灣卻往往以「國情不同」為由,重新再發明一次。事實上,大學課程改革很急迫,但只需跟隨國際趨勢的發展推進即可。

打破教育部對制度的阻礙  開放大學自主調整科系學制

問:問題是大學自主聲浪高漲,教育部如何影響大學課程改革?

答:教育部應該打開制度的框架,讓制度鬆綁,強化大學的專業自主性,放手讓大學依專業能力進行課程修訂。包括系所增設、調整或停辦,現在必須先經教育部審查,我認為這部分早就應該放了!教育部並沒有足夠的專業來審查系所專業的變動。

現在國外有許多大學完全沒有院、系之分,學生入學即接受通才教育,經過一、兩年的訓練再選擇主修(major),而主修是跟隨時代調整的,變動很快,這才是真正回歸「學習者」為中心。

但國內學制至今還停留在上大學前必須先選系的概念,而系的概念正好與跨領域反其道而行。如果這個概念是教育部造成的,我們就應開放大學自行調整科系,整個大學學制與課程的靈活度才會出來!否則師生都被侷限在一個系的框架裡,無法呼應未來新世代對於知識跨領域的重要要求。

當國際趨勢已經往另一邊走,其他國家對於那個系統也能適應、運作良好,臺灣為何不能改?如果這個制度的妨礙是來自教育部,我們就把制度的門口打開!

問:鬆綁制度是否需要先修法?

答:目前我們正在檢視所有高教法令,只要法律沒有規範,即可視實際需要盡量開放、鬆綁,法律有所限制的部分,也會朝修法的方向思考。教育部也可挑選具有自我課責與自我治理能力的大學先行試辦,並希望有意願的大學主動與教育部洽談,一起打破僵化的制度。未來學制開放之後,考生在選填志願時就會有不同的選擇出現。

另外像學位授予,或可先開放同一個學院的畢業生根據不同主修項目授予不同學位。最近臺大決議將一學分縮減為15小時,也是制度鬆綁的例證,既然科技進展已經讓上課時間不再是坐在黑板前才算數,學分時數的計算、教學方法與學習型態都應更多元化。

全面建置創新創業訓練機制  教大學生以專案解決問題

問:教育部還有哪些鼓勵措施解決學用落差?

答:每一所大學都應建置適當的創新創業訓練機制與生態系統。有人批評我跟產業走很近,其實教育本來就該培養學生未來變成「有用」之人。解決學用落差、讓學生對社會「有用」,可以有很多種方式,並非一定要與產業鍊結不可。

在校園談創業可能會被人打擊,但我認為,創新創業訓練機制的重點在引導學生想出專案來解決問題,而不是非得新創一個事業不可,所以我們也可將創業改稱為「專案」,因為它就是一種專案的形式。當我想做一件事情,可能需要跨領域的同學一起完成,所以必須訂出檢核目標,這個想像就等同於創業的訓練。

例如,針對校園到處都是腳踏車,請學生提出一個能讓所有使用者都能叫好的解決方案,就是一種創新創業訓練,它的核心理念是勇於嘗試、不怕失敗、沒有標準答案,就算失敗了也沒關係,趕快再弄出一個新的專案就好,這種創新創業的訓練,每個大學都應教給學生。

勿將創新創業膚淺化  爭取競爭性經費未必要與產業鍊結

問:教育部會有鼓勵機制嗎?人文社會為主的大學會不會比較吃虧?

答:教育部會以競爭性計畫協助大學建置創新創業的訓練機制,但會針對幾個趨勢項目先徵詢大學校長意見,再產生計畫內容,而不是由教育部主導方案後要求大學遵守。辦學應以學校為主,教育部只是扮演協助者,希望學校能先蒐集教師意見,再到教育部開會,大家共同找出未來競爭性計畫的推動方向,將錢用在刀口上,由教育部協助進行資源分配。

我要強調的是,大學爭取競爭性計畫經費不是一定要跟產業鍊結,這樣的想法太膚淺了!有些人甚至不了解我在做什麼就到處批評我,這對默默耕耘的人很不公平。未來教育部的競爭性計畫將以大學如何引導學生創造對未來的價值方向為重點,而不是一定要看到大學與哪家企業有什麼合作關係,才會給予經費補助。

不要一直講退場  轉型才是優先考量

問:高教105大限來臨,新政府會接受前教育部長吳思華訂出的大學退場數據與時間表嗎?

答:「105大限」的說法是將少子化問題簡化,因為這是一個延續性的問題,目前在學的大專校院學生人數將近120萬,五、六年後可能變成80萬,推估到民國117年只剩下60萬。我們應該拉開來看,臺灣20年後到底是什麼樣子?何時才會是學生真正的底線?教育部應該有所掌握,但目前並沒有預估退場校數,前政府規劃未來擬減少50所大學的政策及時間表也會重新檢討。

退場不是少子化的唯一解方,158所大學是否太多,我現在不去設想,教育部希望將已經投入的教育資源好好發揮,而不是一直在講退場,如何協助大學轉型,才是我們的優先考量。大學應該發揮多元創新的想像力,因應新時代與新科技,大幅改變未來的學校型態,例如成立專門培育飛機維修人才的學校,或者專門做機器人相關技術訓練的大學,相信這樣的創意會很有賣點。

臺灣的大學只要能找出自己的優勢,對學生施以特殊訓練,讓他們看到未來的價值,招生一定不成問題,包括過去的畢業生以及境外學生都會搶著來就讀。教育部也會重新檢討小校退場指標,規模小不等於財務運作有問題。

建構「區域聯盟大學」運作模式

問:教育部已宣布未來每一縣市都要有公私立大學,如何讓南部或偏鄉大學招到足夠學生?

答:教育部將推動「區域整合治理」概念,透過政策工具下放資源到指定的區域內,協助區域內大學教師將課程與在地經濟結合,並請地方政府扮演積極角色,整合地方產業力量,進入區域性大學協助教育發展,三方一起共享資源。若區域內有好幾所公私立大學,則可根據各校特色與教師強項互相分工合作,成為「區域聯盟大學」的運作模式。

教育部會以學校能力為考量,訂出退場的「領先指標」,當退場領先指標出現,代表學校可能三、五年後會有退場危機,教育部即先協助學校將產業區域聯盟建構好,以特殊產業的班級作為招生誘因,照顧在地學習者。學校須先專業判斷哪項產業對於所在區域最重要?未來學生需要哪些知識技能?例如某地是物聯網未來專區,學校即應預估生產力4.0需要哪些知識技能,依此投入資源,建構出產業區域聯盟。

換言之,教育部會在學校體質還算好的時候開始協助學校一班一班逐步轉型。至於經營不善的大學若真的招不到學生,也只好退場。

公私學生比例自然調整  不刻意減招

問:新政府對高教公共化以及大學合併的看法是什麼?

答:目前公私立大學生人數比為3比7,由於辦學有問題的多是私校,未來公立學生人數所占比例會自然上升,公私立大學之間人數差距將不會這麼懸殊,但教育部不會用特殊手段刻意減招。由於目前整體教育資源還是不足,屆時教育部能投入多少經費至公立大學,將視社會共識而定。

有關大學合併,應以資源能發揮綜效為目標,教育部會先檢視過去合併成功的案例,有無產生當時所說的效果,再來評估新的合併案可不可行,只要能發揮綜效,教育部都會支持,但所給的「嫁妝」未必有外界想像得那麼多。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評鑑雙月刊》第62期,非經許可不得轉載。

勞發署新任署長黃秋桂:請拭目以待!

 

作者/黃偉翔|攝影/黃偉翔

隨著520政黨輪替,新任勞動部長郭芳煜上任後,今(15)日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簡稱勞發署)舉行新舊任署長交接及宣示典禮,新任署長由原勞動部參事黃秋桂接任,是勞發署(含前身職業訓練局時期)有史以來首位女首長。

郭芳煜以棒球比賽比喻這次人事調動,盼勞發署在後援投手黃秋桂的帶領下,可以投出3個好球,把打者解決。郭芳煜說,第1個好球是上飄球,提升職業訓練的能量,去年自辦、委辦與補助辦理有5萬多人,盼可以提升10%;第2個好球是快速球,讓失業勞工很快找到工作,去年比例為58%,盼提高10%到64%;第3個好球是下墜球,幫助失業率往下降,從目前3.86%降10%至3.5%。

「請拭目以待!」黃秋桂胸有成竹地直言,會謹記郭芳煜指示,打好這場棒球。黃秋桂長期在勞動部服務,從勞委會時期的勞動條件處及勞資關係處處長、主任秘書,到現在勞動部參事,參與許多勞動政策制定,熟稔勞工事務。

郭芳煜表示,勞動力發展署掌管全國就業服務、職業訓練、技能檢定、創業、跨國勞動力管理及勞動力發展創新等有關勞動力開發、運用、提升相關業務,他肯定改制後的第二任署長劉佳鈞在任內1年多來帶領勞發署展現創新、整合資源能力,其未來轉任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所長,帶領勞動部最有力的智庫。

 

八角哲學 江振誠

作者/黃偉翔|攝影/黃偉翔

「唯有用心,才能看清事物,本質並非肉眼所見。」這句話不只貫穿了《小王子》,更支撐起江振誠的料理。他歷經五年,將個人的創作哲學出版成新書《八角哲學》,以台北為首站進行全球巡迴展覽。會中江振誠分享他對人才的看法,直言:「台灣缺少專精一件事的專家。」

台灣第一位米其林主廚

江振誠(André)出生於台北士林,深受會做菜母親影響,從小喜愛美味廚藝。淡水商工餐飲科畢業的他,青少年時期便跟著母親到日本經營餐廳,二十歲接受米其林主廚雙子星兄弟賈克與羅倫的邀請,隻身前往法國拜師學藝,潛沈歸零、開啟精采的頂級料理生涯。

在法國的學習與工作,江振誠讓自己完全浸淫在法國的生活與文化中,豐富自己的味蕾記憶,拼命一天當兩天用。因而成為台灣首位名列全球最佳50大餐廳的米其林大廚,更被譽為「印度洋上最偉大的廚師」;2010年起在新加坡開設江振誠法文名字同名的Restaurant ANDRÉ,並入選為全球最佳50大餐廳之一;2014年回台北開設RAW,將法國頂級料理帶回台灣,RAW更入選英國《餐廳》雜誌亞洲50大最佳餐廳。

「一花獨放不是春,眾志成城泰山移。」 是江振誠的工作哲學。他認為,廚房之於整個餐廳就好比是供血的心臟,而團隊就是供氧的肺。 「我不會告訴我的團隊該做什麼,我不希望他們成為只會一個指令一個動作的機器人,因此我鼓勵他們發問,保持好奇心、多思考,活用自身所學舉一反三,知道該有的責任,進而向每位同事和來用餐的客人們傳達出內心的堅持與信念。」江振誠說。

八角哲學

「我不想做一般的料理書,像是那些列著漂亮的菜,然後教大家怎麼做,再寫上一些故事。」在Restaurant André開幕隔年,約距現在四年前時,世界最大出版社找江振誠出書,卻被婉拒。江振誠認為:「一個地方要有文化,需要至少五年的時間,大家在同一個地方工作、有自己的語言、生活方式,所以一直等到Restaurant André第五年後才願意寫。」

因為江振誠自我要求極高,反而一直無法動工。「如果我現在放這道菜在書中,搞不好過幾個星期後,我更想放另一道菜進去,或會不會當書印出來後,再過一週,就會覺得這本書的內容已經不是我在做的東西,客人無法從這本書聯想到André,所以我就很掙扎;如果你看其他主廚的書,會看出一個脈絡,他們會有自己的風格,而我自己的風格是什麼呢?所以就開始思考。」因為Restaurant André沒有固定的師父、固定的菜,每天每星期每個季節菜單都不一樣,江振誠因此感到困擾。

但基本上,書的內容都環繞著「八角哲學」。

屋外雖下著滂沱大雨,卻也難以澆熄「江粉」的熱情,除了坐無虛席,四周站著聆聽的觀眾不少於坐著的人數。(圖/黃偉翔攝影)
屋外雖下著滂沱大雨,卻也難以澆熄「江粉」的熱情,除了坐無虛席,四周站著聆聽的觀眾不少於坐著的人數。(圖/黃偉翔攝影)

 

「八角哲學是Restaurant André開店以來,我所有創作的根據。」江振誠說的八角哲學包括:純粹、鹽、工藝、南法、質、獨特、憶、風土。各有獨特的個性,各自延伸出不同的屬性,創造出最平衡的體驗,可以組合成一道完美的料理、檢視擺盤設計、也可以用在其他創意發想,是江振誠激發創意與管理創作流程的方法,讓他的米其林餐廳每一季都有精采的演出。

「我們在做創作的時候,大家前面90%過程都一樣,當你接收到一個訊息,然後開始思考,然後開始搜集不同的物件,消化後,把訊息轉化成你所熟悉的物件,可能是雕刻、海報或一道菜,在最後10%才變成你所熟悉的形體。」江振誠希望透過這本書,讓大家了解如何基於八角哲學架構一道菜。

「有一天我去拜訪日本最厲害的茄子農夫,想跟他買。但農夫規定,他的茄子只能碳烤後加上一點點鹽,不能用其他料理方式。」後來江振誠沒買成,卻一直對這件事耿耿於懷。「我們在創作的過程,很少去思考食材的原始形態,如果我是農夫,就會很在意那些,用上最好的水跟陽光所照顧好幾個月後的茄子,最終以什麼樣子呈現在餐桌上,但對於我這樣的廚師來說,只會很自私地想說我會什麼技巧去料理它。」江振誠說。

「我們一直認為自己是創作者,其實大自然才是,而農夫卻是花最多的時間跟它們一起生活的人,沒有人比農夫更懂得用什麼方式來料理食材。」江振誠停頓了會,繼續說:「八角哲學一定有一道菜,尊重食材最原始的樣貌,可能是手吃、包葉子,它不屬於江振誠,而是屬於大自然或農夫的一道菜。」這就是江振誠的八角哲學其中之一的元素:「工藝」。

江振誠 八角哲學 工藝
江振誠認為,大自然才是食材的創作者,應該尊重它們原本的姿態。(圖/黃偉翔攝影)

 

江振誠:台灣缺乏真正的專才

江振誠說自己的學習過程就像一棵樹,「森林中有的樹長得高長得矮、長得快長得慢,但會這麼認為是因為我們只看表面,每一棵樹都同時在成長,雖然我可能不是最高大的樹,那只是代表我正在扎根。」不要認為André好像做很多事很風光,平時大家沒看到André的時候,一定都在廚房或做其他在扎根的動作,默默累積自己能力,「別認為同年齡的人都當老闆了,為何自己還只是小員工,好像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但同時大家就像一棵樹,隨時都在生長,即使別人好像茂得比較高、比較快,其實你只是在扎根。根扎得越深,長得越大。」

江振誠很少看料理書,因為他認為這會變成創作的框架。「燻鮭魚要配什麼?一般廚師會馬上回答,水煮蛋、蒜、豆、洋蔥,但我從來都不看食譜書,所以不會聯想到這些,就沒有框架,不會被限制住。燻鮭魚不能配米腸嗎?」江振誠逗趣地說。

江振誠除了手藝精湛,擺盤與配色更是一絕。「我有個習慣,當我看到每一件好的,或是漂亮的東西,都會拍照留念,它可能是某些配色、斑馬線、沙發撲料,他一定是含有某種你喜歡的元素;當你某天在進行創作時,那些曾經記錄下來的美,就會自然浮現。」江振誠說。

其實江振誠很依賴他的團隊。「我不是一個什麼都能做的人,所以會跟團隊一起決定事情,而我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了解每一個人在團隊該扮演的角色,這是我最大的功能,把每個人放在對的地方。」

江振誠團隊沒有地位大小之分,每一位成員都是某件事的專家,馬鈴薯專家、調味專家等,江振誠把同樣概念對照到台灣說:「很多人會問我,為何我的餐廳沒有台灣人?重點是,在我的廚房內每個人都應該是專家;台灣缺少的,就是每一個方面的專家。很多台灣新一代年輕人,似乎什麼都懂,什麼都要會一點,現在學做沙拉兩個月,再來學三個月煎牛排,再來學半年甜點,這樣認為自己可以開一間餐廳。但我的廚房沒有這種人,每個人都只會做一件事,然後做得比我好。」

「台灣缺少專精一件事的專家,其實國際舞台最需要這樣的人才。」江振誠坦言。

江振誠新書《八角哲學》不僅是亞洲第一本當代美食的料理書,更是超越食譜的一本獨到創意工具書 。(圖/黃偉翔攝影)
江振誠新書《八角哲學》不僅是亞洲第一本當代美食的料理書,更是超越食譜的一本獨到創意工具書 。(圖/黃偉翔攝影)

 

專訪/林聰明:未來國際技能競賽是中國的天下

採訪、攝影/黃偉翔

今(2016)年4月初,台灣各領域約30位的技能教練、選手以及裁判長,到中國做深度技術交流,其中擔任交流團團長的林聰明,是前勞動部職訓局局長、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對中國的快速發展感到驚訝,更在專訪時直言,中國設備、師資、人才全到位,全國上下齊心發展技能人才,「未來一定是中國的天下。」

以下是專訪內容:(技職3.0以3.0簡稱,林聰明以林簡稱)

3.0問:請問是在什麼機緣下,才有這次兩岸技能競賽交流團?

林答:國際技能競賽目前有分區域,如歐洲、中南美、美洲、東南亞等,這些地區都會先舉辦各自的競賽,再參加國際技能競賽,但亞洲這邊還沒有,所以透過前立委,也曾是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的周荃,她希望亞洲區可以成立一個區賽,彼此互相了解、切磋。

雖然中國在三年前才開始參加國際技能競賽,但他們崛起很快,設備很好、人才很多,又具備企圖心,我認為未來是中國的天下,所以開始思考兩岸可以開始相互交流,這是交流的起源。

由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主辦,帶領台灣技術菁英組織到中國做技術交流。(圖/吳世興攝影)

3.0問:國際賽上除了選手努力,各國裁判間的賽局也影響著競賽結果,另外,2021第46屆國際技能競賽主辦國的爭奪,中國似乎略佔上風,這也是搶先與中國交流的原因嗎?甚至希望亞洲區的國家可以團結起來?

林答:2021主辦國部分,中國很有機會。雖然歐洲那邊國家都很團結,但要亞洲競賽國間合作很難啦!因為過去前三名都是日本、台灣、韓國,爭來爭去都是這三個國家,所以彼此會互相提防。即使如此,還是可以相互切磋,特別是華人地區,馬來西亞、新加坡、澳門、香港,以及中國語言可以通,交流起來很方便,如果亞洲地區能有區域聯盟會更好,所以我們從兩岸深度交流開始,再進一步推展到亞洲,是當初的構想。

3.0問:這次交流,主要接觸中國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人社部),可否介紹一下此單位扮演的角色?

林答:這組織很龐大,業務相對起來,是我們的勞動部加上部分內政部的業務,主要負責職業訓練,還有養成訓練等。

中國很有企圖心,我們去的時候,他們的重要高級幹部都親自接待,但是因為政治關係,是以民間組織中國就業促進會來跟我們接觸,中國官方在後面,此組織的會長也是前人社部副部長,等於半官方的性質。我們也有官方的人一起去,但也是因為雙方政治問題,透過民間組織交流比較方便。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口。(圖/吳世興攝影)

3.0問:我們全台灣職校不到5台的5軸加工機,中國居然買了一整排,可見對競賽砸下了重金成本,這6天的行程中,他們哪些設施最讓您印象深刻?

林答:他們的設備沒有話講,一流的,台灣只是小兒科,譬如CNC或機器人,「他們擺滿整大片啊!」全部都是設備,完全可以容納世界賽的規格,譬如我們也有去天津職業訓練中心,真的太大了,每一個去看的校長或專家裁判都嚇死了,中國有的是錢跟設備,設備一流、人才又這麼多,選出來的人才也是一流,唯一就是缺少經驗或不夠瞭解競賽,如果他們一旦崛起,沒有一個國家贏得了他們。

一整排的設備讓台灣技術交流團瞠目結舌。(圖/吳世興攝影)
一整排的設備讓台灣技術交流團瞠目結舌。(圖/吳世興攝影)
中國人員解說設備。(圖/吳世興攝影)

3.0問:除了金錢與設備外,在培訓制度面上,有任何讓您印象深刻,覺得台灣可以學習中國的地方嗎?

林答:台灣值得學習的是團結。中國是整個國家動起來一起努力,中央到各省全面在提升技術人力素質。

3.0問:台灣在2000年政黨輪替後的一些政策,真的讓職業訓練受到重傷,甚至一蹶不振嗎?

林答:當時政黨輪替,民進黨對職業訓練的看法與過去差異很大,當時他們認為國際技能競賽只有一個人出去比賽,但他們不懂,這一個人是龐大一群人選出來的,沒看到背後的金字塔基底,所以砍了競賽預算,原本有30幾個職類,砍掉剩下10幾個,所以整個國際技能競賽表現進入了黑暗期。

一個政策影響層面很大,再加上他們(民進黨)認為應多發展服務業,所以把傳統機器設備讓民間處理,許多設備因此出問題,然後把職訓師調去從事就業服務,無形當中,許多職訓師就提前退休,然後被中國、越南延攬,人才外流,我認為台灣從當時就「一落千丈」!

2008年輪替後又開始起來,所以近幾屆台灣在國際技能競賽上的表現又回溫了。

過去參加30幾個項目,一下砍掉剩下10幾個,被砍掉的項目職類人才從過去得獎高峰跌了下來,中國因此介入,慢慢取代國際上的表現。

有金銀銅牌在前面當誘導,才會有人去練習,帶動培訓等;目標消失後,都往升學靠攏,無形中技能水準受到衝擊與下降。師資與設備都出問題,中區職訓中心也被迫轉型,整個結構都被破壞了。

以職業訓練來說,要從點點滴滴、基礎知識技術到專精、卓越,現在的話,訓練沒目標,何去何從?國家不重視,學校當然也就不重視。

3.0問:社福進入職訓後,有何影響?

林答:當初是勞工學者跟勞動部裡面建議的,但他們對職業訓練並不了解、對經濟體系不了解,沒有深度參與職業訓練,卻用有限的經驗來影響整個政策,職業訓練整個被扭曲,即使2008年政黨輪替,職業訓練似乎有點起來,但也為時已晚。這部分對台灣競爭力是重傷。

3.0問:中國參加國際技能競賽才第3屆,總得獎數卻已達世界第5,您如何看待中國急起直追的現象?

林答:我在中國實際參觀設備與深度座談,他們在技能面絕對是國際強者,台灣不是他們的對手,我們自己設備沒他們好,人才沒他們多,他們一個省的人口就比台灣多,就怕沒有國際級師資栽培,但他們也陸續找德國、日本、韓國等世界各國菁英協助培訓,台灣政府早就應該警覺!例如馬祥原這位資深國手,卻因為台灣沒前途,而到了中國發展,這樣國際人才就被挖走了,當然就會帶動中國技能的發展。(延伸閱讀:專訪/馬祥原:明年技能競賽台灣就要被中國超越了

中國上海確定舉辦2021技職國際賽。(圖/技職3.0資料庫)

3.0問:技能競賽成果是否反應一個國家整個教育與職業訓練系統的好壞呢?

林答:每一個人學到技能,都希望得到表彰,技術受到肯定,所以對基層的人是很大的鼓舞,代表國家重視,彼此互相切磋。以CNC為例,中國各省都有比賽,再透過全國選拔出最終的菁英,這榮耀多大?這對於他們一生的榮耀沒有話講,對於整體結構來講,行行出狀元的價值觀就出來了,不一定要念到碩博士,加上一些獎勵措施進來,整個技術層次就提升,包含韓國與日本也是一樣,因為前方有足夠的誘因,大家就會拼命,透過篩選過程,國家的整體技術素質就會提高。

譬如機器人,中國一個命令,就全體發展機器人,雖然短期不如台灣,但大家透過不斷的磨練,最後就會出頭。另外,中國策略性地分地區並結合產業特色發展重點職類,譬如北京、深圳等,各地區重點都不同,但資源集中。

延伸閱讀

專訪/馬祥原:明年技能競賽台灣就要被中國超越了

砸錢投資人才!中國六年追上中華隊競賽表現 科長:他們的方式不健康 

中國金牌技能選手 享受教授級待遇 國手酸:台灣選手不升學就沒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