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標籤、金牌頭銜通通撕! 選手教練的側面光景

記者曾玉婷/臺北報導

小年夜前的街道稍顯冷清,木柵高工機械科教師楊弘意上午 9 點出門買好早餐,開車近 1 小時車程抵達學校,停車時恰好撞見悠悠漫步的學生,隨即搖下車窗訓斥:「不是說好 9 點前到?」

距離今年全國賽倒數 72 天,望向空蕩蕩的逕直長廊,唯有機械科的實習工廠燈火通明,近十名選手早已戴好護目鏡,熟練操作車床與銑床,沉浸於機械運轉的隆隆聲響中。

長假每天報到是常態,選手練到年前的最後一刻。(攝影/曾玉婷)

寒假期間一週 6 到 7 天,每天至少訓練 12 小時,穿著帽 T 和牛仔褲的楊弘意,到校後將早餐晾在一旁,繞過角落低調擺滿獎牌的透明櫥窗,走進工廠嚴格巡視,確認選手進度後才放心吃起早餐。楊的背後擺著一臺選手打卡機,卡片從上午 6、7 點到校,到凌晨 3、4 點離開的記錄都有。

「機械項目非常吃手感,為了在有限的比賽時間內完成作品,必須一直練習。」楊弘意指向堆在牆角的床墊和棉被,表示選手賽前經常徹夜練習,結束後到廁所近年加蓋的沐浴間洗澡,直接在教室地板舖床就寢。

楊也強調,勤練精進技能,雖不保證未來發展順遂無阻,「但奮不顧身投入練習的謙虛態度,我想對學生更有幫助吧!」

工廠管理提升效率

現年 34 歲、在木柵高工任教約 8 年的楊弘意,把教學放在人生首位,曾經每天留校 16 小時、自掏腰包培訓、和選手一一耐心檢討,比賽前在教室過夜是常態,隨著顧家、健康警訊亮燈,選手逐年增加等因素,楊開始「克制」自己不要有事沒事都往工廠跑,試圖從瘋狂的作息取回生活主導權。

如今,楊弘意假日多在家陪伴家人,對學生改採工廠管理,設定明確進度,要求選手每天上傳記錄和互評表到 LINE,再以電腦分析個人成績,思考培訓策略,並透過廠內架設的 3 臺攝影機緊盯現場。

寒假前,楊弘意便規劃好每位選手的進度和要求。(攝影/曾玉婷)

回顧入校前 4 年,楊弘意從指導 2、3 位選手到現在 10 人,終於營造出積極的團隊氣氛,當後輩看到學長姊的實績,內心也會期待自身的可能性,有意願跨出步伐付出努力。身為教練,楊自認以前很重視成績,做不好就罵,「現在更關心訓練外的細節,好比工具有沒有收、怎麼對待作業環境,你的程度就會到哪裡。」

轉眼來到午休時間,選手暫緩手邊訓練,紛紛坐到工廠深處的長桌。地板的延長線原本只以泡棉膠馬虎固定,直到學生主動拿工具釘住,電線再也不會被亂踢,而靠牆的鞋櫃同樣是學生的心思,在工廠大家都穿工作鞋,以前脫完就丟,現在布鞋運動鞋都有家可回。

選手主動將工具櫃打理整齊。(攝影/曾玉婷)

拔去護目鏡後,選手眼神多了幾分稚氣,拎著便當埋頭扒飯,閒聊平日只能吃熱食部,周末和寒暑假每天報到,三餐怎麼處理?原來車棚有滷肉飯,外頭有 7-11,再遠點有排骨飯,不時也叫外送,楊弘意則和他們一起點餐,對進食毫無執著。

負面標籤自己撕

問到家人對於就讀高職的反應,學生們有一搭沒一搭答道:「很多人都說不好。」「我爸媽一開始都這樣覺得啊。」「我們家表哥表姊堂哥堂姊都念高中,全家只有我一個小孩讀高職,他們不知道我在幹嘛,就覺得我什麼都沒做。」「他們沒接觸才不懂啦。」

隨著雜談進行,隱隱透露學生都善良地明白,他人的負面認定往往是出自「不夠了解」,儘管被貼上標籤,每個人依然基於各自緣由,每天準時抵達工廠磨練技術。

楊弘意表示,家人支持對選手很重要,偶爾周末會邀家長吃飯,「家長看著孩子多麼認真在做一件事,接著看久無聊了,便會坐在旁邊滑手機,他們就清楚,工廠環境平淡無奇,孩子卻願意每天留在這裡努力。」

選手每天花費至少 12 小時,專注磨練技術。(攝影/曾玉婷)

接受教練的嚴苛指導,選手們不大埋怨,彼此也曾一同慶生、煮湯圓,楊弘意的相簿充滿校園生活,有著高三選手在高一時頂著長瀏海的「黑歷史」照片,還有辦公桌被擺滿草莓和鳳梨酥的逗趣景象,而楊的腦袋也銘記許多學生有趣的小八卦。亦師亦友的師生關係、前後輩互相扶持卻不怠慢的環境,都為日復一日的重複作業注入活力和動能。

另一方面,面對外界對技職或選手的刻板印象,楊弘意坦言,「有時是我們自己做得不夠好。」

例如,選手不代表要上課睡覺、放棄念書,楊堅持讓學生即使在賽前公假期間,仍要出席國英數課堂;又或是當「黑手」跟將機臺保養乾淨、工具收納井然有序,從不存在衝突,盼外界轉換看法的同時,學生能主動撕下貼給自己的負面標籤。

楊弘意指導選手操作機器。(攝影/曾玉婷)

回想某年去日本,發現郵務士穿西裝打領帶推車送貨的畫面,楊感慨:「對方沒有為自身職業感到自卑,一樣能把自己打理很帥氣啊!」

不願受限的叛逆之心

身為金牌教練、十大傑出青年、師鐸獎得主,理應滿面風光,但讓一名熱血教練不斷向前的燃料,或許並非傲氣,而是磨練出耐性與務實的人格特質,以及刻在骨髓的「叛逆心理」。

「小學踢跆拳道、國中亂七八糟、高中練樂團、當選手、大學打工早八到晚十、研究所熬夜做實驗。」細數從小到大的經歷,楊弘意發覺生活總是汲汲營營,如今即使到工廠的時間減少,仍有大半年要為學生畫 3D 圖、2D 圖、評分表、進度表、追蹤和後續分析,「沒有累不累,都習慣了。」

不希望人生被受限,楊弘意持續追求新的可能性。(攝影/曾玉婷)

把一件事做到好不容易,楊弘意也不甘於只做好一件事,反而抗拒金牌教練的稱謂,頻頻陷入自我詰問,「我只能當教練嗎?我還能做什麼?當別人認為我是什麼,我就反骨想跳脫框架。」

於是,除了技能競賽,楊弘意陸續帶學生參加全國專題製作、科展、旺宏科學獎等活動,選手訓練當然不會鬆懈。楊不禁想起自己鍾愛的歌手伍佰,排斥被外界定型「搖滾天王」,不斷嘗試多元音樂風格、跳脫束縛⋯⋯

走在教育漫漫長路,小年夜前一天午後,楊弘意拎著家中清冰箱帶來的大袋雞塊,默默在角落用瓦斯爐專心油炸,其他人零散聚在桌邊,猶如小型圍爐,炸物香味逐漸瀰漫工廠,提醒彼此在忙碌的時日中,享受一絲難得的清閒,而在飽足休息後,才有更多氣力踏實向前行。

109年師鐸獎獲獎人 張鈺楨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記者侯少婷/台北報導

松山工農校園的電機科館對許多學生來說,是最熟悉的地方。那裡有他們扎扎實實度過的歲月,熟得不能再熟的實習工廠,還有亦師亦友的指導老師張鈺楨。7 月教育部公布 109 年度師鐸獎獲獎人,松山工農實習主任張玉楨便是其中一位獲得教育界最具有代表性獎項的教師,同時也獲得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技職教育特殊優良教師。

松山工農設有電機、電子、資訊、機械、汽車、化工、園藝、食品加工等科別,另設有綜合高中。在第 44 和 45 屆國際技能競賽國手選拔賽中,電機科的邱瑋、林諭敬、張容爾分別在工業控制與電氣裝配職類獲得國手正取資格,更是在之後的國際技能競賽中拿到金牌與銀牌的佳績,而指導他們的老師正是張鈺楨。

打下扎實基礎 培養未來人才

「像我自己是帶選手的老師,希望孩子多學技術,因為學技術是要硬體、資源跟時間,如果你錯過了這個機會,未來你要白花很多錢去學。」張鈺楨說。

「比賽帶給我們的不只是名次高低,更多的是能認識業界廠商、學到最前端的技術,老師認為這才是最重要的。」張容爾說。

由於整體社會氛圍對學歷的看重,就連應該注重技術能力培育的高職,在教學上也以升學為目標,著重在學科教育。而當高職學生念了 3 年書,好不容易進入科大,也因科大學術化,少有機會學習技術,出了社會也找不到好工作。對此,張鈺楨認為會很可惜,他不希望學生浪費了 7 年的時間,卻在畢業時沒有一技在手。

「不要說百分之百,我們有機會在孩子們念書的過程把百分之五十的能力給他們,讓他們在進入職場時不是什麼都不會、不知道要做什麼工作,最後被哪個公司選到、或者哪個公司薪水比較高就去上班。」

張鈺楨作為科主任以及帶選手的老師,與產業現況有較密切的聯繫。「學校課本教的東西,跟部定的一些課程,與外面的產業落差很大!」張鈺楨說,「20 年前就讀松山工農的學習內容,竟然還出現在現在的教學現場。」張鈺楨苦笑。「我們要培養的是未來的人才,不是過去的人才。」

也因此,張鈺楨盡自己的力量,努力媒合各大公司與廠商提供資源與設備,也教導選手該怎麼去尋求課堂知識以外的資源。電氣裝配國手林諭敬也說,當初選上國手之後,自認基礎不好向老師求助,「老師就去問國際賽使用的設備原廠,能不能請一位工程師幫助我從基礎學習這項技術。」除此之外,張鈺楨也在今年暑假促成邱瑋、林諭敬、張容爾 3 位國手前往世界前 500 強的工程公司實習。

張鈺楨笑著與學生們開玩笑,由左至右為林諭敬、邱瑋、張容爾。

沒有一步登天的故事

近期松山工農在技能競賽上表現亮眼,今年 9 月的全國技能競賽決賽也有選手將代表學校前往角逐桂冠,然而,並不是每一次的比賽都能夠得名、拿獎牌。執教十多年,張鈺楨培育出無數學生與選手,但是前半段都在輸,直到近期競賽成績才開花結果,不然在之前,松山工農十幾年沒出過國手。

失敗為成功之母,乍聽之下有那麼一點老生常談,但卻是現實的寫照。張鈺楨檢討輸的理由,讓每一次的失敗成為未來成功的養分;上次選手在比賽時遇到全然陌生的設備,這次就想辦法向廠商買設備,或是向廠商借用,讓選手能用一、兩天的時間練習。

邱瑋也表示,當年選上國手之後,開始為國際賽做準備,「很多材料台灣買不太到,就會拿台製品替代,但老師為了我到處聯絡廠商、找資源,湊出一套跟比賽現場一模一樣的設備。」

除了後期資源跟上以外,張鈺楨認為遇到努力、認真的學生也是一大原因。「並不是所有來當選手的都一定是認真的,你也必須要碰到一些善良的、聽話的,他願意珍惜我們給他這份資源並把握住,那他最後成功了。」

張鈺楨也表示,他不希望大眾只看到選手得牌的那一面。選擇成為選手,並且最終登上顛峰的只是一小部分的人,他希望大眾可以透過競賽了解技職教育的扎實程度,給予每一位技職生肯定,而媒合外商公司提供實習計畫給 3 位國手,也是希望外商公司能藉此認識到技職體系的人才。

只要學生想學、肯學,做老師的沒有道理不支持,他也感性的說,是因為孩子們的認真,推著他一步步前進,他才會去接觸一家家公司的產品經理,尋求企業的資源與幫助。

採訪至此,張鈺楨語帶哽咽地謝謝在場的國手,3 位國手連忙安慰老師不要哭,言談間的深厚情感表露無遺。張鈺楨句句不離學生,認為自己是沾了他們的光,至於獲得師鐸獎並不在他的人生規劃中。師鐸獎於他而言,是在努力的路上意外獲得的一個意外的禮物。

私校退場是今後的挑戰—專訪技職司長楊玉惠

記者何宇軒/台北報導

隨著總統蔡英文連任、教育部長潘文忠也獲得留任,《技職3.0》先前報導過各界對潘文忠在技職教育施政的正反意見。而在教育部中,實際主責技職教育的技職司,又認為接下來主要的施政方向、將面臨的挑戰有哪些呢?以下是《技職3.0》對技職司長楊玉惠的專訪。

「前瞻2.0」經費 持續提升設備 

在《技職3.0》先前的採訪曾提到,教育部投注了相當多的經費在技職教育上,不過也有學者提醒,由於一部分的經費來自前瞻建設,因此也必須考慮後續的財源。

楊玉惠說,蔡英文在第一任較以往投注更多的技職教育經費,除了在技職校院一般性經費增加之外,也有前瞻計畫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總共80億,可以看出蔡英文對技職教育的重視。對於後續投入技職教育的經費,教育部目前在籌編「前瞻2.0」,預計在前瞻計畫第一期結束之後,將繼續延續,讓技職教育,尤其是設備、實驗室可以再改善提升。

楊玉惠表示,人才培育是持續的,不能因為計畫結束就沒有經費了;經常性預算又只能因應日常支出,無法額外再提升高端的設備;尤其在跨領域產業,需要的設備不像以前是各系自己買就好,而是需要其他跨領域的設備;前瞻2.0就是要持續提升技職教育的硬體設施。

 108課綱重實作 設備更新更重要

事實上,會讓設備更新顯得更加重要的原因,正是因為108課綱。楊玉惠說,因應108課綱,技職教育在實作上的學分數增加了,但若學校沒有設備,學生無法進行實作課程,那課綱也是白訂。所以經費在編列時,會針對課綱裡每個類科訂出基準,不論學校是國立、私立,或位在東部、北部……會讓每個學校基本的設備達到課綱對實作課程的需求,如此才能落實課綱的精神。

但提到108課綱,楊玉惠也觀察到,大眾還是比較著重在升學,比較少探究實作學分數增加、能力提升等議題。另一方面,教育部也需要跟技術型高中強調108課綱的調整;技專端課程也要銜接、往上設計,不要讓學生上了大學還在學一樣的東西。

退場問題是今後的挑戰

除了積極面投入資源提升技職教育,楊玉惠也提到目前業務上的一大挑戰,就是學校的「退場」問題。她提出數據表示,少子化造成學生數減少,已經是不可逆的事實。109學年度入學的學生,會比108年度少2.4萬人,這造成有些學校的心力不是放在教學,而是招生;是先求有學生、再談教學,因而犧牲教學品質。

楊玉惠進一步說明,當學校想盡辦法要把學生找進來,首先就會缺乏篩選學生的機制。學校怕收不到學雜費,對於學生也不要求、沒來上課也能畢業、不敢當掉,結果該學到的學科、基本知識都沒有學到,「這樣是對不起學生四年的青春」。

退場指標 首重財務問題

另一方面,為了節省人事成本,學校會要求同一個老師教不屬於他專業領域的課程,例如數學老師要「順便」教英文、國文等等;或是不同專業課程、不同科系的班級,因為學生人數很少,就併班上課,結果變成惡性循環,學校更沒有能力做好教學。楊玉惠擔憂,「我們的學生已經越來越少,若教出來的學生越來越差,這樣產業會垮掉。」

在退場的實行上,楊玉惠說明,首先要看的是「財務指標」。會出問題的學校,大多是財務先出問題、發不出薪水而要資遣老師。若沒錢還硬撐,就會發生上面提過、老師甚麼課都要教或併班的情況。但因為財務是一直變動的,所以教育部都還在持續關注。

退場政策的重點,也不是硬性要讓學校少幾間、或只看人數少就要學校退場,而是要確保學生的受教品質;假如學校不再關注學生的學習,教育部就會希望它早日退出教育產業。若讓學校硬撐,只會讓更多學生浪費時間與青春,畢業之後一樣找不到符合學生專業的工作。

長遠來看,楊玉惠認為現在產業更需要跨領域的人才,但學生又越來越少,可能一個人要做以前三個人的工作;既然負擔的工作比較多,學生的能力更應該要教得比現在更好,也因此,更有必要因應業界需求調整課程。

附錄

根據《教育部輔導私立大專校院改善及停辦實施原則》,私立大專校院的財務若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教育部認定後,可能會列為預警學校,這些指標包括:

  • 最近二年內學校每個月可用資金無法維持三個月經常性現金支出之月數,累計達六個月。
  • 最近三學年度決算融資管制額為負數之次數,累計達二次。
  • 最近三學年度決算扣減不動產支出前現金餘絀發生短絀之次數,累計達二次。
  • 最近一學年度有依法令規定應報本部核准而未經報准之借款,其借款總額未增加。
  • 最近一學年度為支付教職員工薪資及短期資金需求而貸款期限未超過三個月之短期借款次數,累計達三次。

蔡政府第二任上路 潘文忠技職政策的掌聲與挑戰

記者何宇軒/專題報導

隨著總統蔡英文在520展開了她的第二任任期,教育部長潘文忠也獲得留任,預計將繼續職掌教育部直到下一次內閣改組。潘文忠從蔡英文第一次上任總統時,即擔任教育部長,中間經歷辭職、回鍋,到如今留任,是蔡英文政府中,目前任期最長的教育部長。在這段時間裡,潘文忠在技職教育方面,獲得怎樣的評價?《技職3.0》分別訪問了立法委員、學者、地方政府及第一線教育工作者,從不同的面相,一起來看看他們對政府的技職教育政策有哪些肯定,以及未來需要面對的挑戰。

投入技職經費 「歷屆部長最高」

在眾多政策中,多位受訪者不約而同提到技職教育經費的提升,可見資源與經費的挹注,讓人相當「有感」,而位在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更是有切身感觸。瑞芳高工校長顏龍源表示,像是「技職教育再造計畫」,讓高職的設備有機會做更新與提升;而前瞻計畫專款,在國教署帶領下,採購了很多設備,讓實習設備獲得充實的機會。

在商科學校方面,台中家商校長林怡慧也說,透過技職教育再造計畫,能夠充實特色課程的教學設備。例如該校利用經費搭建攝影棚,讓學生透過錄影,做學習檔案整合,提升表達力;還有透過前瞻「優化實作環境計畫」,建置即時證券交易教室的虛擬貨幣系統,讓商科學生可以進行模擬股市操作教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機電工程學系教授鄭慶民說,透過優化實作環境、補助學校設備,對學校的幫助很大。不過鄭慶民也提醒,因為一部分經費來自前瞻基礎建設的預算,當這筆錢花完之後,有的學校恐怕會無法進行下去,所以後續的經費來源也是必須考慮的。

經費的挹注不只是硬體設備,也體現在技能競賽的訓練上。本身也是技能競賽國手出身的鄭慶民認為,潘文忠對技能教學相當重視,除了提升實作能力計畫、也讓國際技能競賽選手得到照顧。選手的指導老師,以往都是義務性質,從去年開始,若有進入決賽,就有經費可以提供給老師,對長期付出的指導老師很有幫助。

擔任過雙北教育局長、現國民黨立法委員林奕華也表示,潘文忠有幫技職教育找預算、也找產業資源來推動技職教育,「在歷屆教育部長,以經費來說,他算是最高的一個」。

林奕華說,以推動技職教育方面,在歷屆教育部長,以經費來說,潘文忠算是積極的一位。(記者何宇軒/攝影)

108課綱重實作 執行面仍須加強

除了硬體建設,無形的政策方針也不能忽視,這就一定要談到108課綱以及相關升學體制,對於技職教育的影響。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何孟軒對108課綱表示肯定,他說,新課綱對於技術高中課程重整與核心價值緊扣跨領域學習、加強專業技術實作,升學方式也朝向多元發展,其中科技繁星及技優保送與甄審,都較適合實作能力技能領域突出的學生;至於統測之後的四技二專甄選入學,對於專題或實習作品,也給予更多的空間表現。

但林奕華提醒,教育部需要改進的是,在談到108課綱的場合,教育部大部分是談普通高中,對技職通常就談得很少。她認為,普通高中學生的家長,對升學制度比較注意、家長聲量也比較大,造成教育部花比較多時間在談這方面。但是,教育部不能因為大家關心普通高中比較多、就做得多;關心技職的人少,就覺得「反正這樣就好」。108課綱雖然在精神面有比較多調整,但是執行面、或是持續滾動檢討的部分,她很少聽到教育部對技職做相關的檢討。

在學用落差方面,林奕華也認為,像工業領域技職教育,經營得很辛苦,這部分也看不到政府給地方或學校的支持。如果希望學生有實作能力、減少學用落差,那產學合作就更重要。

曾在教育部與潘文忠共事、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也認為,高職生實作能力不會輸大學生,但上了技專院校反而沒有銜接,學的甚至還是高職做過的,這現象讓人擔憂。在未來銜接實作上,高職與科大必須要對話。

張明文認為,高職生實作能力不會輸大學生,但上了技專院校反而沒有銜接,學的甚至還是高職做過的,這現象讓人擔憂。(記者何宇軒/攝影)

推動業界實習 傳統觀念是阻力

提到實習、實作以及到業界的學習,這正是技職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瑞芳高工校長顏龍源表示,「青年教育就業儲蓄帳戶專案」(青儲政策),是滿創新的作法;這專案是學生畢業之後可以先就業,到業界實習之後再升學,學生可以拿到經費補助;這對想先到業界看看、或弱勢家庭的同學很適合。

瑞芳高工位在台灣東北角,有不少弱勢家庭,這對學生就很受用。另外像建教合作專班、鑄造專業計畫等,對於弱勢家庭需要收入的同學也很有幫助。或是像產學攜手合作,讓學生在高三下進到工廠實習就業,往後也有學校可以念。

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也肯定青儲政策的出發點,讓學生可以先工作再探索未來方向,不過他也觀察到實際執行遇到的問題。例如在職業選擇上,有很多是低階的製造業、服務業,工作環境、職場企業文化不是那麼理想。有家長會質疑,「去餐廳洗盤子,洗個一兩年,真的可以探索到職業興趣嗎?」

教育部撥款速度慢也是問題,張廖萬堅就曾接獲陳情,有經濟弱勢學生去年9月即已通報方案結束,等到12月,教育部才通知他填「撥款申請書」,最後要等到今年4月才拿到24萬元補助款項。

此外,張廖萬堅發現,台灣學生相較國外青年,獨立性還是不夠,因此在選擇上往往仰賴家長做決定;而家長的傳統觀念認為,還是要有學歷,能力才會獲得肯定、未來才有就業機會。另外就是學校的阻力,因為有的學校要拚升學率,怕招生有問題,所以學校也不太鼓勵參加,「如果這些傳統觀念沒有改,這政策成功的機會就很小」。張廖萬堅提供數據表示,這個政策一年有5千個名額,結果到108年了,才有1千5百多人參加。實際上會參加的,也大多是弱勢學生,因為有經濟誘因。

全教總副秘書長何孟軒也提到,台灣社會價值仍重視學歷、輕忽技術能力;從歷年高職學生降幅遠高於高中學生,便可看出,教育部應努力喚起社會對技職教育的重視、翻轉社會價值。

張廖萬堅肯定青儲政策的出發點,讓學生可以先工作再探索未來方向,不過他也觀察到實際執行遇到的問題。(記者何宇軒/攝影)

疫情影響業績 建教合作業者喊退

關於業界實習,另一個近在眼前的問題是,由於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雖然在台灣已經連續多日無確診病例,疫情看似趨緩,但由於廠商國外訂單銳減,使營收降低,連帶影響辦理意願。瑞芳高工校長顏龍源指出,有廠商原本已承諾要收建教生,卻緊急縮手,使校方必須另外向其他業者洽談能否增加名額,他認為,教育部是不是可以透過專案補助,協調的方式,增強建教合作廠商接受建教合作生的意願。

人才培育要成功 部會整合是關鍵

除了傳統觀念,像是跨部會的聯繫,也是技職教育長年面臨的挑戰。立委林奕華說,有些國家勞動部與教育部是不切割的,因為國家的人才培育,要對接到政府各種產業需要的人才,要不然人才培育可能會失衡。她認為,勞動部、教育部、經濟部,這三個部會平台的合作,是技職教育能否成功的關鍵,但目前中央給她的感覺卻是各行其是。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則認為,技職學生需要加強英語能力。因為英文是實用的工具,如果要讓技職生更有自信,必須把專業能力加上英文能力,就能變成重要的國際人才。

從《技職3.0》上述採訪中,可以發現在不同工作崗位關心技職教育的人士,對於技職政策的觀察面向也大不相同。這些問題有的是老生常談、有的是近年發生;有的問題牽涉層面廣、有的問題具體而細微。而對於攸關國家發展與人才培育,相當重要的技職教育,究竟「蔡政府至今任期最長的教育部長」,要如何在接下來的任期克服這些挑戰,《技職3.0》將與各位讀者一起持續關注。

N95口罩技術發明家蔡秉燚 造福逾10億人

畢業於台北工專(現臺北科技大學)的N95口罩核心技術發明人蔡秉燚,在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全球當今,持續研究口罩再消毒也不減效果的方法,68歲的他退而不休,持續為人類福祉努力。

守護第一線醫護人員的N95,為口罩效能的美規標準,能攔截95%懸浮微粒,關鍵在於口罩內層採用蔡秉燚研發的二項技術:熔噴不織布製程,以及借助靜電捕捉病毒的駐極處理技術,使過濾效果提高10至20倍。業內眾所皆知,Peter Tsai(蔡秉燚)是熔噴不織布與加靜電技術的國際權威。

N95美規口罩採用蔡秉燚研發並技轉的核心技術,造福超過10億人。(圖/北科大提供)

這位來自台灣的美國科學家,出身台中清水農家,得幫忙種田,無暇念書;躬逢台灣紡織業全盛期,想學一技之長,選讀臺北工專纖維工程科化纖組。1975年業於台北工專(現臺北科技大學)後,先到紡織工業研究中心(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前身),為工業局做全國紡織業的品質管制計畫,再到染整廠工作,目前專利技轉已達80項,包括口罩、手術衣在內,造福超過10億人的衛生健康。蔡秉燚說,「當時台灣的機械、技術都來自歐美日,只做製造,不知原理,不能滿足我的求知慾。」

蔡秉燚回憶,當年台北工專老師刑文藻帶同學們參觀深坑染整廠,陳美蘭老師經常邀請同學到她家吃飯討論課題。1995年,時任紡織工程系(分子系前身)系主任的林和睦老師,透過陳美蘭老師邀請他回母校擔任短期的客座教授。當時他在美國已有家庭,經過一番天人交戰,最後仍在台海危機時刻回校教書一年,實現對母校恩師的諾言。

蔡秉燚博士(左)與臺北工專同窗蔡爾杰於美國合影。(圖/北科大提供)

他決心在臺北工專學到的底子上繼續深造,遠赴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攻讀碩、博士,「業界工作三、四年,只夠買一張單程機票,剩下700美元放在口袋裡。」飛機降落洛杉磯,鳥瞰車如流水馬如龍、閃閃發光的交通網絡,心想「這不愧是世人所稱的黃金國度。」

於是,蔡秉燚夙夜苦讀,越念越起勁。為了攻讀更深入的工程課程,廣泛涉獵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甚至多拿一個資工學位,到最後博士班狂修到500個學分,相當於念6個博士。也因此,他能跨界整合流體力學、電學、材料學等不同知識,還能運用電腦程式快速算出研究假設的實驗結果。

研究所畢業後,蔡秉燚進入美國田納西大學擔任研究學者,領導熔噴製程實驗團隊,不斷嘔心克服萬難,終於1992年成功開發N95口罩內含的二大技術。田納西大學為了表彰他在科技創新和技術轉移的卓越貢獻,2006年授予該校最高榮譽的惠利獎(Wheeley Award)。

一面在學術界研究,一面提供業界技術服務,他深知研發沒有止境:「The sky is the limit.」2018年更突破原有方法,發明水力摩擦加電的新技術,將過濾材料的效能再加倍,原本N95標準要用到兩層材料,新技術只要一層,透氣效果也更好。去年他從服務超過35年的田大退休,拜新發明之賜再獲惠利獎,創下該校唯一二度獲獎的紀錄。

蔡秉燚博士(右三)2019年再次獲頒美國田納西大學惠利獎,創下該校唯一二度獲獎的紀錄。(圖/北科大畢業)

蔡秉燚認為:「一生之計在於勤,這是千真萬確的至理名言。你可能一夕成為暴發戶,但不可能一夕之間在科學研究上會有成果,科研一定需要一生的奮鬥。研發不用奮鬥而能僥倖成功,我從未看過。」 眼看疫情延燒全球,引發口罩荒,他在田大網頁熱心發表文章,探討有哪些方法可讓口罩消毒後重複使用,不讓靜電功能失效。文章一出,哈佛、MIT、耶魯、史丹佛等學校都來交流。他笑稱自己彷彿一個平台,朋友打趣問起,現在做這樣的角色,人家給多少酬勞?「這些工作我不拿酬勞。如果可以選擇,我會選擇去救1億人的生命,不會選擇去拿1億美元。」為人類謀福祉,是他不懈研發的核心信念。

蔡秉燚博士(左一)與田納西大學同事合影。(圖/北科大畢業)

勞動部前官員郭國文、柯呈枋雙雙當選立法委員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316立委補選當選人中,新科立委郭國文、柯呈枋皆曾任職於勞動部,未來在立法院場域中,技能發展議題將獲得更多關注。

郭國文曾任台南市議員,因工運背景,2016年5 月獲邀入閣任勞動部政務次長,曾主管勞動力發展署業務,期間在一例一休政策推動上著力甚多,2017年9月隨林全內閣總辭卸任,回台南任民進黨台南市長參選人黃偉哲競選總策劃兼發言人,現為民進黨籍立委。

柯呈枋研究所畢業後,高考第一名進入中央服務,並獲得時任法務部長陳定南的重用,2006年回彰化縣服務,從計畫處長、勞工處長一直到彰化副縣長,但於2014年國民黨彰化縣長黨內初選,敗給前立委林滄敏,2015年5月任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長,主管台南、嘉義、雲林地區技能發展業務,現為國民黨籍立委。

新科立委郭國文。(圖/郭國文粉絲團)

新科立委柯呈枋。(圖/這柯 有力量 柯呈枋粉絲團)

卸任!姚立德:我的夢想是教育能夠翻轉人生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教育部五樓罕見大爆滿,原來是政務次長姚立德卸任茶會,37位大學校長、教育部長、次長與各單位同仁皆出席。姚立德說,內心只有一個簡單的夢想,希望透過教育讓青年翻轉人生、實現夢想。

106年3月,當了六年北科大校長的姚立德受到教育部長潘文忠邀請,擔任教育部政務次長,「技職有救了!」聲音不斷從基層傳出來,可見姚的上任備受期待,尤其是技職圈。剛回鍋教育部,上任第一天的潘文忠很有感觸,潘說姚比過去的長官都還辛苦,代理了三次部長創紀錄,這階段更面對許多挑戰。

潘說,當時邀請姚擔任次長,是因為他最能體會外界的期待,教育要培養具備實作能力的孩子,他本身就是技職出身的好人才,辦事非常務實、關懷弱勢,這期間主管高等教育、技職教育、國際教育等。

感恩茶會現場播放著姚立德的身影,場景從國外到國內,姚的身影台灣南征北討,「姚一直都努力於學校、產業攜手合作培養人才。」潘說,影片雖然只有幾分鐘,但這一步一腳印走來很漫長、很艱辛。

潘提到,為了東南亞境外招生,姚更帶領眾多教育夥伴到各國介紹技職教育,更在很多技職制度上突破,不只是技職教育,各階段教育政策都可以看到姚的深入耕耘。

姚立德,教育部長潘文忠、政次范巽綠。

姚說,擔任次長這兩年學習到很多,以前當校長,還在下面很氣教育部的官僚文化,當自己加入這文化行列時,才明白很多不得已。姚說自己每階段都很認真去學習,這些經驗豐富了我的生命、擴大視野,「每階段的成長都成就了下階段的自己」,這就是我的人生哲學。

姚提到,自己朋友小孩家境並不好,在新北念私立高職,過去幾年一直鼓勵他繼續努力,因為他很喜歡做菜,一看到食材就知道怎麼做,就鼓勵他參加競賽,考證照等,他就靠比賽成績升學,現在已經是高餐大大一生,「教育就是這樣,翻轉人生。」這位同學的哥哥原本讀私立五專,後來考上虎尾科大二技,今年考上台北科大念研究所。他們家靠著這兩個兄弟就翻轉,就像我以前走過來的路。

說到這,姚遮掩不住沙啞的聲音。「一直開會實在講太多話了,」姚帶著招牌笑容,笑說。

談到離開的原因,姚說,台大校長爭議案讓三個部長離開,每一次部長的離開,我都在這場合辦歡送部長,但內心都很難過,他們都是很好的長官,另一方面是自責,自己是遴選委員又掌管高等教育。

姚說,當時部長葉俊榮一來我就跟他說,自己不能再代理第三次,這個立法院會期結束後,我就離開,葉部長也答應,也跟行政院長官說過,因此我現在要走,一切都照著我的規劃。唯一沒想到,葉部長居然比姚早離開。

姚說,時間已經到了,我必須知所進退,教育部才能重新開始。

姚立德次長卸任。

「有一個棒球賽,第一局就開始下雨,先發投手被換下來休息,救援投手先上來投幾球,後來換第二號先發投手但又被換了下來,救援投手又出場,等到又換第三號先發投手且又休息後,救援投手又上來投球,」姚繼續說,「此刻球賽已經走到下半場,救援投手累了,但第一位先發投手已經休息夠久了,養足精神把剩下的球賽投完,球隊也能接棒打出全壘打。」姚以此譬喻自己三度代理教育部長的過程。

技職司長楊玉惠說,次長自己是技職教育出身,最理解技職教育哪裡不足,哪裡要改進。「被人嘲笑的夢想才有達成的價值」,楊以此比喻姚,經常用充滿教育理想去要求技職司在政策上的推動,但姚很務實,即使有些政策被民間團體、高職老師罵,他也願意扛下來,做真正該做的事。

楊特別為姚反駁,去年希望科技大學老師的產學結果要寫下來,世界才看得到台灣發光發亮的地方,但很多技職老師誤傳,說姚逼技職體系衝SSCI論文。楊解釋,教育部強調技職老師實務研究,「透過實務研究的記載,協助產業提升,是技職老師的天職,也是責任。」

令楊印象深刻的是,姚某次在編預算時,請求潘部長給給技職更多經費,潘同意,經費是高教經費外另外爭取來的。次長要離開,讓人非常不捨,他是彌勒佛,平時笑臉常開,每次去跟他抱怨業務難以推動時,他會打氣說,「一起來努力。」

左起高教司長朱俊彰、政次姚立德、技職司長楊玉惠。

楊說,過去一年是自己公務生涯三十年來最驚險的一年,教育部面臨三次代理部長狀況,姚帶領著大家、穩定整個教育部同仁的心,沒有因為部長過多次更迭受影響。另外,上週二黨團協商確認最後預算,結束時已經晚上十一點,爭取到很多經費,但由於技職司隔天一早有重要簡報,姚還陪到半夜才離開,「他就是這麼一位體恤同仁,一起往前的好長官。」楊玉惠依依不捨地說。

姚立德次長卸任。

 

學 歷:

國立臺北工業專科學校五年制電機工程科畢業

美國密蘇里大學(羅拉校區)電機工程系碩士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電機與電腦工程系博士

現 職: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董事

中華工程教育學會(IEET)理事

經濟部產業人才能力發展小組委員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電機工程國家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常務董事

社團法人中國工程師學會理事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常務理事

經 歷:

教育部政務次長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校長

教育部技專院校招生委員會聯合會主任

教育部技專院校招生策進總會主任委員

行政院技職教育審議會委員

中華民國國立科技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

財團法人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基金會董事

曾獲得獎勵及榮譽:

教育部大專校院產學合作獎

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獎

中華民國電機工程學會傑出電機工程教授獎

教育部暨所屬機關學校優秀公教人員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傑出校友

俄羅斯國際工程院通訊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