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圖利特定人士、配套打臉與血汗勞工——18歲先就業政策的三大誤解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圖利特定人士、配套打臉與血汗勞工——18歲先就業政策的三大誤解 | 黃偉翔 | 鳴人堂

 文/黃偉翔

你也對投入72億經費的「18歲先就業政策」不滿嗎?對僅2376人申請的成效感到失望?我前篇專欄〈蔡政府「18歲先就業政策」的大泡泡,終於吹破了?〉對此政策於理想與現實的分析引起教育社群與網友們的討論,我覺得很棒,公共議題本來就該經得起各種「建設性批判」,但我發現有為數不少的人,不小心(或是刻意)散播錯誤資訊,導致基於錯誤資訊的評論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大,這並非我撰寫文章的初衷,以下我將就對此政策的誤解分為三點加以釐清,希望公共政策的討論能夠回到理性與共好的風氣,而非政治攻訐或「各取所需」的現象。

誤解一:3年72億都用在2376人身上?圖利特定人士?

這是非常錯誤的片面資訊。

俗稱18歲先就業政策,其實是「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中的「青年就業領航計畫」及「青年儲蓄帳戶」,每年提供5000名高中畢業生媒合優質職缺,計畫長達2至3年,每月更透過教育部「就學、就業及創業準備金」及勞動部「穩定就業津貼」,在薪資外各補助5000元(共1萬元)至專款帳戶,最多三年可存36萬,但用途僅限升學、就業或創業基金,在企業端的補助則是最多兩年的每月5000元(最多12萬)的訓練指導費。

因此,每年試行的對象,都會持續2至3年的職場體驗計畫,加上剛推動的第一年,總共是6年計畫。

72億部分,是預估三年皆5000人參與的預算,「經費的使用會按照實際參與人數而有所不同」;基本上,每位參與計畫3年的對象,其所花費的預算是個人儲蓄帳戶36萬(10000X3X12),加上企業端補助12萬(5000X2X12),共48萬。若試行3年且每年都有5000人參與的話,就是72億(48X3X5000)。

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總預算規劃表。

過去高中職的「生涯輔導」,因升學趨勢多淪為「升學輔導」,因此教育部這次順勢推出「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生涯輔導計畫」,強化生涯探索、多元科系與職業的認識,並強化生涯輔導機制。

每間學校都有負責推動「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的種子老師,負責各校的政策推動。在生涯輔導計畫下,有意願申請的學生會與導師深度晤談,並透過輔導室或生涯規劃課程教師輔導綜合考評,若適合,將協助撰寫申請計畫,以申請職場體驗或國內外志工體驗。因此在這樣SOP架構下,說此政策圖利特定人士子女毫無根據,我們可以討論的是,學校在此的角色究竟能否發揮生涯輔導功能,而非僅是是否有「圖利」的嫌疑。

基於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生涯輔導計畫,18歲先就業政策申請過程。(圖/網站資料庫)

誤解二:18歲先就業政策,用升學誘因當配套?

許多人指出:「明明是鼓勵先就業政策,在計畫結束後居然能經過特殊管道直升大學,這樣豈不是與打破學歷迷思初衷相矛盾?」甚至有網友亂傳,「這是替某些關係人士建立的升學巧門。」

這就要回歸「18歲先就業政策」的初衷。

其實許多人對此政策都有誤解,它並非是專為技職生的政策,也不是鼓勵學生去就業就好,而是「為了幫助不知該就業還是升學的迷途高中職生找到志向」,那些已有明確就業、升學志向學生並非此政策主要的目標客群。

根據教育部委託資策會對2010年至2014年大專校院畢業生所進行的調查發現,有四分之一的人認為所學與工作內容所需不符或非常不符,代表著許多教育資源的浪費。

我的進一步解讀是,政府欲透過此政策,在過去「直接就業」與「直接升學」的傳統中,撐出一個空間,讓「青年在升學前,有機會先去職場體驗,若有需要,再帶著自己的不足回到校園進修」,藉以協助青年更能掌握自己的人生目標。

相關配套還有大學入學資格保留、職場經驗抵免學分、兵役配套、大學回流升學管道(特殊選才、甄選入學與個人申請、彈性選系)、創業補助等等。

誤解三:學生到職場淪為廉價勞工?職缺都是濫缺啊!

這還真不能怪社會大眾,畢竟台灣業界每年幾乎都被爆出剝削勞工、外勞及實習生等重大惡質事件,再加上前陣子有媒體爆出此政策的薪資為法定最低工資的21009元,職缺內容以夜班、輪班等未具發展性工作居多,再加上高中職未具備明確就業技能,被質疑也是應該。還有人說,一個18歲青年薪資加上補助,剛入職場就有每月至少3萬出頭的薪水,高過不少大學新鮮人,職場的同事與上司將如何看待他?這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據我所知,政府盤點職缺以具備發展性、技術性、安全性、優於最低工資水準、優良勞動條件為原則,且刪除待遇不足22k、勞動條件差等職缺,但目前推行困境在於,業界沒有能量開出足夠的「優質職缺」,等8月底媒合完畢,職缺內容見光死後就一翻兩瞪眼了。

另外一部分,是如何保護18歲青年在職場不被剝削?對此,教育部將與勞動部組成輔導團,透過線上聯繫、學生預約諮詢與實地訪視持續追蹤青年進入職場狀況,勞動部更會要求企業有對應的工作訓練計畫,並配置職場導師「1對1」協助青年在職場的穩定。

但對此我並不滿意,就像我前篇專欄說的,此政策開放的職缺勢必多元,須有「專職輔導人力」才能深入理解各行業樣態,並累積輔導經驗;試想,高中畢業才18歲,大部分沒有社會經驗,很需要專職就業輔導人力與他討論、陪伴初入職場的磨合期,甚至遭遇輔導轉安置的情形。

未來幾年可以觀察的,是這些青年們中途轉換工作的安置數,以及中途退出的折損率,究竟會有多高(低)?

學生到職場淪為廉價勞工?其實也不能怪民眾誤解,畢竟每年發生的惡質剝削事件層出不窮。(圖/網站資料庫)

台灣青年耗費太多青春在校園

在台灣「功課好」不只成為過去多年來「好青年」的必備條件,更是種陷阱。不善於考試的人只能陪同學關在教室,善於考試的人則誤以為適合該領域,但事實上,不少學生在大學、碩博士畢業後,對自身職涯發展仍毫無概念,花了多年取得文憑只證明「善於讀書考試,跟有沒有興趣是兩回事。」

因為過去教育體制給我們的想像,只停留在眼前如何考高分,而不是未來如何用所學來改善社會問題,很諷刺的,技職教育也是如此。

台大教授葉丙成日前在Design for Change論壇指出:

太多家長還用20年前讀書經驗,教現在的孩子,去面對20年後的世界,有整整40年落差!

確實,「18歲先就業政策」也照出了台灣家長對新觀念的抗拒,但大家過去多年來,之所以想讀碩博士、考公務員……大部分是為了待遇,導致青年的興趣、對職業認識的重要性,永遠在求學過程中被漠視,這對於未來多元人才的培養是很大的潛在危機。

家長與青年難道不懂這些道理嗎?很顯然的,更大的問題是在台灣產業與經濟面,如果我們的就業環境不再低薪、勞動條件佳,也看得到職涯發展,甚至相關能力鑑定系統(如技術士證)更具備市場效用,大眾對學位的依賴性就會降低,若政府真能改變就業環境,我想,除非真有興趣,傻了才願意投入多年青春只為換取一紙碩博士學位。

我內心盼望,「18歲先就業政策」可以替社會刻劃出一個想像輪廓,「與其講求效率的盲目升學,不如嘗試18歲先去職場就業,發現自身不足後,再回到學校補足欠缺的知識」,對青年的求學主動性絕對大大提升。

當然,還是希望政府能更重視體制面的實質改善,而非短期補助的政策;而「18歲先就業政策」相關配套與精進,也是政府該眼前須先面對的問題。

加油,相信台灣會更好!

技能決賽展開 選手不畏高溫噪音拚奪牌

採訪、攝影/黃偉翔

粉塵、噪音、汗水、高溫…這些難耐環境都抵擋不了參加全國決賽的技能好手,同時技職國手與來自6國選手展開模擬賽,行政院長林全將出席頒獎典禮。

勞動部所舉辦的第47屆全國技能競賽,包含花藝、綜合機械、石膏技術與乾牆系統、服裝創作等共47個職類694人,其中671人是從北、中、南三區共3079人參與的預賽所選拔出來,23人來自教育部技藝競賽優勝選手。根據統計,15.6%來自大專校院、84.4%來自高中職。

現場家長受訪表示,兒子正在參加競賽,看到他有興趣投入,完全支持,所以帶著小兒子、小女兒一起來看哥哥比賽。

機器人裁判長蘇國嵐說,第一天並未正式競賽,但選手須自行佈置競賽場地、整理工具,以便接下來三天的賽程得以進行,也避免爭議。

因今年10月台灣將派47位技職國手參加舉辦在阿布達比的國際技能競賽,因此全國決賽期間同步舉辦國手模擬賽,並邀請5國(日本、摩洛哥、巴西、英國及布吉納法索)選手來台觀摩與示範賽。

勞動部表示盼擴大辦理技能競賽,提高技術人力品質外,並成為風潮,促進更多台灣青年投入技術學習。為讓國中學生重視技職,激發興趣,預計邀請中彰投地區近35所學校,超過1,200位學生至職訓園區及競賽場地參觀。 但參觀學生受訪表示,這些都是國中老師沒教過的內容,覺得這些技術很酷,但工作環境不佳,看了之後並沒有太大興趣。

《全聯河蟹》啟發,依賴廣告主將掩蓋真相!/201707工作成果與捐款徵信

文/黃偉翔(《技職3.0》獨立記者)

這幾天全聯員工過勞致死的事件引發撻伐,為何鮮少報導?根據《民報》指出,「抵制血汗全聯」粉專說,日前東森新聞一名記者採訪此事件後做的專題報導,也不明原因遭到下架,質疑是否因為龐大的廣告壓力,使媒體決定「河蟹」這則報導

長期閱讀台灣媒體的讀者們,應該都能感受到各媒體在技職教育報導上的乏力,這不只是量的問題,更是質的問題!深深影響著技職政策的制定。

例如當大家搜尋「技術士證」、「證照」,大多是正面報導,那些手拿幾十張證書的學生被鼓勵著,公開發言中,技職學校、政府單位與家長全都驕傲於此,但真相真是如此嗎?大家心理有數。

我在過去的報導就曾揭發,104學年度技優甄審報名人數共18,533人,其中有16,935人是透過乙證報名,而當中超過6成人是拿「電腦軟體應用」、「電腦硬體裝修」、「印前製程」這3張乙證報名,而最終錄取人中又有超過6成人透過這三張乙證錄取。

可是,目前開辦技術士證共約有140種,其中3張就佔掉6成技優甄審名額!很明顯有不少師生拿乙證當作升學跳板,考乙證為升學而非為了累積就業職能。

更重要的是,過去多年來被大環境引導去拚考技術士證、民間開辦的證書,這些學生究竟學了什麼?又有什麼應該學而沒學到?我認為,這才是此現象多年來潛藏的最大隱憂。

有立委引用我的報導質詢教育部,引發撻伐。近年此議題經過各種討論後,終於將在111學年度取消乙級技術士證報名技優甄審資格,或許既得利益者對此變革感到不滿,當時反對聲浪我也透過報導呈現出來。但平心而論,這樣長期扭曲狀況一天不解決,技職教育沒有扎根的一天,而這例子僅是冰山一角。

《技職3.0》是台灣這片土地民眾的公共財,3.0報導也促成許多改變,如技職國手改當12天補充兵、技優生科大端就學配套、技藝競賽金手獎出國等等,台灣不缺搧情、對立互罵甚至過度美化技職的報導,我希望能塑造一個專業實質討論、傳遞技職邊陲聲音的空間,讓「技職」不再是一個被遺忘的場域。

這樣不依靠廣告主的理想,需要讀者們小額捐款>>支持3.0,捐款挺技職!(定期定額捐款)

201707損益表(捐款徵信)
201707資產負債表(捐款徵信)
201707捐款明細(捐款徵信)

評論/蔡政府「18歲先就業政策」的大泡泡,終於吹破了?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蔡政府「18歲先就業政策」的大泡泡,終於吹破了?

文/黃偉翔

近日「18歲先就業政策」階段性報名結果出爐,一年5,000個名額卻僅2,376人報名,可見政策理想與執行面還有一段不小落差,這政策大手筆投入72億經費,勞師動眾相關部會、多場巡迴說明會、盤點與開發職缺,成效卻是如此慘淡,蔡政府「18歲先就業政策」泡泡吹得太大、太滿,終究要吹破了。(延伸閱讀:《技職3.0》18歲先就業政策申請人數不到一半 基層教師:主因是職缺內容不明

因蔡英文總統的政見,政府大力推動俗稱18歲先就業政策的「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提供每年5000名高中畢業生媒合優質職缺,每月更在薪資外補助一萬元至專款帳戶,最多三年存36萬,可當作升學、就業或創業基金。

政策理想絕對是值得稱讚,也是少數政府透過實質政策大聲喊話,企圖導正「盲目升學」歪風,執行團隊也很辛苦,然而政策執行面的現實,卻難以回應理想。

青年就業政策的理想絕對是值得稱讚,也是少數教育部透過實質政策大聲喊話,企圖導正「盲目升學」歪風,執行團隊也很辛苦,然而政策執行面的現實,卻難以回應理想。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8歲先就業政策過於理想化

其實許多人對此政策都有誤解,它並非是專為技職生的政策,而是「為了幫助不知該就業還是升學的迷途高中職生找到志向」,那些已有明確就業、升學志向學生並非此政策主要的目標客群。但這樣的理想,現實執行難度有多高,慘淡的報名結果說明了一切。消極一點來看,每年原本就有約3萬個高中職畢業生直接就業,卻僅2376人報名。

對於此次報名人數不佳,我歸納了6個主因:

  1. 相關政策競爭因素:政策目標雖非就業、升學志向學生,但此政策功能面卻與現有計畫競爭,例如產學攜手計畫、雙軌旗艦計畫及就業導向專班等,即使18歲先就業政策已排除這些計畫參與者的報名資格,但不代表剩下未被排除資格者,就有興趣參加18歲先就業計畫,若有此傾向,或許早已報名相關計畫與專班。
  2. 環境因素:過去學校的生涯輔導功能,幾乎嚴重窄化為升學輔導功能;且今年高一新生約少3萬人,招生成了現實考量,學校仍須靠國立大學榜單招生,這與「18歲先就業政策」方向大大抵觸。
  3. 職缺因素:待遇普遍不高,且職缺在台灣東西南北部分布不均。
  4. 未站在弱勢生本位著想:雖然有開放部分名額給弱勢學生優先報名,但他們有更直接、簡單的選擇:簽志願役或選擇產學攜手計畫、雙軌旗艦計畫及就業導向專班等,現在志願役軍人還可以邊進修在職專班,4年取得學士學位。
  5. 跨部會配合因素:也因蔡政府的倉促上路,執行面不夠細膩,教育部開放報名期間,勞動部職缺尚未釋出完全,導致想讓孩子報名的家長止步;另外申請時間也跟其他升學考招期程強碰在一起,當學生已有明確大專校院就讀,通常都選擇升學,這也是官方承認的這次報名人數低落的最大原因。
  6. 政治因素:蔡政府為求表現,倉促上路,這樣投入72億經費的大型計畫,卻未先經過小規模測試。

這還只是報名階段,當這些報名的孩子與企業媒合完,並開始進入職場後,真正的難題才要開始。

此次報名結果不佳受到許多因素影響,不過真正的難題是孩子們進入職場後是否會被欺負?孩子中途轉換工作的安置數,甚至中途退出的折損率,究竟會有多高(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8歲先就業政策的隱憂

「18歲先就業政策」的下一個關卡,不是已報名的2,376人與企業媒合後的正式人數,也非明年度改進相關缺失後的報名人數增加多少,而是孩子們進入職場後是否會被欺負?更直接的說,孩子中途轉換工作的安置數,甚至中途退出的折損率,究竟會有多高(低)?

這次教育部除了成立申訴管道外,還跟勞動部共同成立輔導團,盼做到「個案追蹤」,教育部負責教育、學習、升學輔導等,勞動部則負責職場環境、工作條件與勞資糾紛 。

但非專職的輔導團真能幫助到孩子嗎?如果只是打電話追蹤、定期去訪視,能否防範青年被雇主欺負?看看前陣子在高餐大教師定期親自到現場訪視前提下,永采烘焙剝削青年的惡質行為仍然發生了!最重要的是,輔導團能否真正協助學員入職後的穩定,才是最大疑問。

這樣地圖炮的政策,開放職缺勢必很多元,須有專職輔導人力才能深入理解各行業樣態,並累積輔導經驗;試想,高中畢業才18歲,大部分沒有社會經驗,很需要專職就業輔導人力與他討論、陪伴初入職場的磨合期,甚至遭遇輔導轉安置的情形。

政府不能總把執行不佳的教育政策,怪罪在華人價值觀上,這是非常沒肩膀且不負責任的!如果任職於某產業的待遇夠好,也看得到職涯發展,真沒人會想走政府口中的這些缺工產業嗎?真沒人會想讀相關科系嗎?當然,這已不只是教育政策範圍,而是台灣整體產業、經濟政策的範疇了。

這樣地圖炮的政策,開放職缺勢必很多元,須有專職輔導人力才能深入理解各行業樣態,並累積輔導經驗。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8歲先就業政策的存廢

18歲先就業政策的三年試行計劃,大筆投入72億經費,其中27億來自教育部經費,45億來自勞動部就安基金,政策成效不佳,恐上路一年就夭折。

這不是不可能,被罵許久的《名師高徒計畫》試辦三年後喊卡,因為政策理想與執行面現實差異過大,不只政策成效不佳,還造成糾紛,學習與勞務關係曖昧不清,更重要的是,有更多可達到類似訓練成果,但就業率更佳的職訓專班,造成政策競爭效應。

當然,兩者計畫並不相同,但18歲先就業政策若不好好調整,恐走上《名師高徒計畫》夭折的後路,那就太可惜了。

不只可惜,在前面政府大力宣傳下,政策上路一年就停辦,會對社會大眾留下一個「升學風氣仍是難以改變」的強烈負面印象,原本的理想政策更成了家常飯後的笑柄。

「18歲先就業政策」立意良好,但理想性過高,或許經過調整後,明年度報名人數可以成長,相關配套與進程得以更周延,但「為了幫助不知該就業還是升學的迷途高中職生找到志向」是否太打高空了?為何不更務實一點呢?

「18歲先就業政策」立意良好,但理想性過高,「為了幫助不知該就業還是升學的迷途高中職生找到志向」是否太打高空了?或許應更務實一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專為技職選手設計的18歲先就業政策

如果「18歲先就業政策」是專為技職選手所規劃的政策,更有它實質面的意義,也能無縫接軌。

事實上,台灣技職競賽近年順應國際技能競賽(WorldSkills Competition, WSC)趨勢,競賽內容以產業實務為導向,而國內教育部舉辦的技藝競賽、勞動部舉辦的全國技能競賽分區賽與全國賽,甚至選拔出來的技職國手,一年共有約4、5仟名選手,兩部會近年也開始積極找廠商開職缺,直接聘這些技職選手到企業,但無奈待遇始終不高(約25k),大多抵擋不了升學的誘因。

技能競賽是以產業職種來區分,例如花藝、西餐烹飪、機電整合、機器人、家具木工、美髮…等約50種,各競賽多年演變下來,不只競賽內容逐漸對應職場,各職種早有相對應的贊助及提供職缺廠商,與「18歲先就業政策」一拍即合。

不只同樣具備儲蓄帳戶福利,連同保留入學資格、抵免學分、兵役及升學回流等配套都可適用,也能讓高職畢業生先就業2至3年後(18歲先就業政策),接上教育部次長姚立德新推的二專、二技階段性升學政策(2+X+2);此外剛推出的5專展翅高飛計畫,也能接上階段性升學政策(5+X+2),形塑一個完整的「階段性實務性人才培養制度」,高職、五專先就業但保有階段性進修管道的雙重導引網絡。

在「2+X+2」政策中,X指職場工作期間,意思是具備高職學歷報考二專後,拿到專科學歷可先進入業界工作X年,若還有學習需求,可直接回到原學校再讀進修部二技,畢業後即具備大學學歷。「5+X+2」也是同樣道理,讀完五專後,先到業界工作X年,再回學校讀二技。

當然,以上僅是將現有政策作舉例,若「18歲先就業政策」真朝技職導向,得更仔細盤點相關政策。

如果「18歲先就業政策」是專為技職選手所規劃的政策,更有它實質面的意義,也能無縫接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過去曾差點催生技職選手就業銜接政策

事實上,過去幾年曾有類似專為技職選手的就業政策,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負責協助就業媒合與津貼補助,教育部技職司則強化選手在技專校院端的學科輔導及技術精進,進行方式則是廠商「預聘」技職選手,先提供資源讓他們讀完大學,過程中除提供實習職缺,畢業後更能直接成為企業正式員工。可惜最終兩單位合作以破局收場,各走各的路。

若採技職選手先就業政策方向,並不會與現存的考招管道(如技優管道)加分、保送功能上相斥,因為有保留學籍配套,且能讓技職競賽更與產業接軌,也讓「18歲先就業政策」更具備實務面上的意義,建置真正的「階段性實務性人才培養制度」,形塑一群「技職典範」,更具備當初此政策初衷:「不要盲目升學,先到職場就業、體驗。」

採技職選手先就業政策方向,能讓「18歲先就業政策」更具備實務面上的意義,建置真正的「階段性實務性人才培養制度」。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科學月刊》專訪/黃偉翔:用媒體力量改變技職環境

本文轉載自《科學月刊》571期專訪:「黃偉翔:用媒體力量改變技職環境

作者:陳其暐/嘗試在混亂的時代當一名稱職的觀察者,關注新媒體的同時,仍然熱愛雜誌與紙本。

〈裁併箭在弦上!立委直指招策會黑機關〉、〈《兵役法》修正三讀!技職國手只須當12天補充兵〉、〈破碎後的完整廚心 西餐烹飪銅牌簡勝男〉,一進入《技職3.0》網站,便看見一篇篇與技職切身相關的重要議題或人物故事,這些報導,從採訪、撰稿、上文,都由黃偉翔一手包辦。

《技職3.0》是黃偉翔所創辦的非營利組織,成立兩年多以來,已累積上百篇的報導成果,從人物專訪、技能競賽,到法規擬定、政策實行,每一篇都圍繞著「技職」主題。他所撰寫的文字,不只在社群媒體上獲得廣大的迴響,甚至因而改變了政策的走向。

一年前,他以一則《為國爭光 社會卻容不下他》為題的報導,專訪一名曾參與國際技能競賽的臺灣國手陳逸家。他擁有世界級的電器裝配技術,卻在進入臺科大後因為學科能力不足而自請退學,在社會上也找不到可供發揮的場域。

後來,有立委拿著這則報導到立法院質詢,因而孕育出了《技優領航計畫》——在教育部的補助下,技優生能夠透過技優管道進入明星科大,並開設針對技優生的專班、學習輔導、技術精進與就業銜接的照顧,改變技優生長期以來的困境。上個會期更有驚無險通過《兵役法》修正三讀,讓技職國手能比照體育國手當12天補充兵,是自1970年來兵役配套上的大突破,這些改變都來自於他的報導。「報導真的能夠影響政策實行。」黃偉翔深切地說。

黃偉翔過去歷經新北高工機械科,臺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並進入臺灣大學機械所就讀。原本黃偉翔也和同學一樣以工程師作為生涯目標之一,人生卻因為媒體而大幅轉向。黃偉翔於臺科大期間,同時在南陽街的升科大補習班擔任導師。幫助技職生考試升學的當下,他的內心卻開始有了困惑與矛盾:「為何有這麼多技職生在拼升學?」這樣的迷惑,開始在他的內心裡埋下了種子。

進入臺大後,受到臺大校風的影響,他帶著問題意識和以前的求學經歷、自己面對的社會觀感、在補習班的所見所聞,促使黃偉翔思考透過媒體改變技職的可能性。黃偉翔開始在臺大新聞所、師大工教所等學校修課,嘗試用不同的觀點來觀察社會:「我先從最基礎的採訪寫作、新聞編輯開始修起,累積自己處理報導的能力,想說自己開始寫,然後放在一個網站。」因為擁有理工背景,架網站對他來說並不是難事,甚至可以利用程式語言做到互動化、視覺化。

《技職3.0》黃偉翔接受科學月刊專訪。(圖/科學月刊提供)

一開始,他撰寫了許多技職生的專訪,後來發現,報導還是要跟政策、制度、體制對話,才會更具有穿透力,發揮更多效益。所以他從報導人物,慢慢轉變為報導政策。黃偉翔在不斷的實戰之中,逐漸磨練出自己觀察與報導的實力,深入了解一個政策形成的過程中,有哪些方式可能會影響政策走向,包括政黨之間的攻防、來自民間利益團體的力量、關鍵人物的影響力,從宏觀的角度分析事情的本質後,進而獲得更精準的報導。

當《技職3.0》具有報導影響力之後,開始有利益團體會對報導有一些意見:「有時候報導一寫出來,電話就會一直響,說偉翔你怎麼可以這樣寫,甚至有一些人會打來罵你。因為當一個報導可能會改變政策時,就會影響一大群人的利益,無論是升學的遊戲規則,或是經費的分配。」有些主管機關因為受到壓力,會向黃偉翔要求把文章下架,但他會頂住這些施壓,表達除非是數據或事實上的錯誤,否則不會對文章有任何的更動:「自己要有個界線,要頂得住壓力,《技職3.0》沒有廣告主,我就對報導負責就好,所以相對會比較獨立。」另外,黃偉翔認為,要維持記者與媒體獨立性,拿捏距離的方法之一,就是基於專業去討論,並藉由自身的判斷就事論事。

《技職3.0》經營以來,經費都來於黃偉翔的兼職家教、演講收入、媒體專欄稿費與募款。過去他曾經因為一則重要議題而從臺北南下高雄採訪,因為經費有限,他為了省下住宿費,特地搭夜班車,到了高雄剛好早上,隨即開始採訪行程。但他說:「經費不會是最主要的問題,更缺乏的是處理報導的專業學術和實戰經驗。」要判斷一個議題是否修法,可能要考量民間團體的各自立場、教育部對於議題的決定權等,這些都仰賴長期經驗的累積。

其實,在媒體之路上,他也曾在內心拉拔過,因為他的臺科大或是碩士班同學,在本土或外國企業裡都有不錯的待遇:「今天在臺灣做媒體,不管要去報社、刊物,或者新興媒體,都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包括經濟負擔、各種壓力,報導真的有這麼好跑嗎?」最後他決定持續走這條路,還是因為自己的初衷——為了技職環境下的孩子們:「在技職教育上,如果孩子都有機會發掘自己想要的事物,並且敢勇於去學習。他們就能在尋找自我的過程中練習基礎,建立自信心,養成人格特質跟態度,進而成為未來就業的人才。」

從國家的觀點,學技術可以引導孩子們的人格特質,譬如學木工的人去幫忙社區蓋東西,幫弱勢的人做傢俱,這是對社會的關懷,對個人性格的陶冶,最終提升整個社會的福祉跟競爭力後,又回過頭來去幫助更多人去帶動個人志向,不斷循環:「當你用這樣的觀點來看待的時候,就不會只是把孩子們當做來填補缺工的勞動力,把人工具化。他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生涯,你用不同的價值觀去看待,就會做出不同的報導。」黃偉翔認為,技職教育不是臺灣經濟跟產業發展的附庸,或是配合經濟發展的工具或體系,而應該以人性陶冶為目標,使技職教育具有主體性。

未來黃偉翔還會如何擴大《技職3.0》的影響力?他希望能夠在社群媒體上開設直播節目,推廣軟性的人物故事、業界人物與技職生的對談,甚至是討論重要的技職政策,透過白話的方式解釋專業術語,同時能夠和觀眾直接互動,拉近政策與民眾之間的距離。

深受臺大新聞所教授林照真的影響,他體會到媒體如何形塑社會、建構價值觀。直到現在,他仍然維持著每天看報紙的習慣,遵循著林照真等人所傳達的理想,以及作為一個記者、媒體的道德。他堅信著,一則報導或一支筆,真的可以替社會弱勢或是社會缺角處發聲:「讓沒有被燈照到的地方,比較暗的地方,有光影,有正義。」

四技二專統測新考科加入實習內容 111學年度實施

採訪/黃偉翔

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新考科出爐,預計111學年度實施,暑假升國二生適用。技專校院招生策進總會執行長張仁家接受《技職3.0》專訪時表示,盼透過新考科實施,讓高職端更重視實作課。

招策會表示,四技二專統測新考科納入部定群專業科目及實習科目,考科調整規劃參採群科中心意見,並請技專校院代表根據新課綱內容提出建議,最後達成共識定案,並於111學年度適用。

不考實際的實作,怎麼命題呢?招策會解釋,實習科目考科朝向實務導向、能力統整及術科筆試化為原則,並建置素養題型題庫,使教學與評量結合。

張仁家說,這是經過各種相關諮詢會議,最終的拍板定案,讓考科與108課綱技能領域內容及高職實習內容有所連結,盼透過考科引導,讓學校更重視實習課。

延伸閱讀:專訪/招策會執行長張仁家:技專考招107至111學年度規劃出爐

  

專訪/招策會執行長張仁家:技專考招107至111學年度規劃出爐

採訪、攝影/黃偉翔

「技職教育棄實作拼升學考試」,一直是為人所詬病的現象,教育部改革技職重點之一,放在技專校院的入學考試與招生制度的調整,並配合108新課綱的推動,端出107至111學年度技專考招調整規劃。

最大變革除了調整各招生管道名額比例外,「統測加權後700分」將成為歷史,107學年度起,國英數專業科目可以依照各校招生需求自由調整加權;這次考招變革也專為實驗教育、自學、職場體驗等特殊技能與經歷學生設計專屬招生管道。

為回應新課綱技能領域 甄選入學名額上調7成

技專校院招生策進總會執行長張仁家接受《技職3.0》專訪時強調:「這一次大改革,不只是為了回應技術型高中(即高職)在108新課綱新增的技能領域內容,更要凸顯高職生的多元學習,像是證照和技術類競賽、在校實習課程等,並適度表現在新的考招規劃中。」

108新課綱中新增15學分技能領域課程,讓原本高職15至30學分的實習課程,提高到30至45學分。

那麼,這些包含實習學習成果等多元表現,在升學將如何被使用?「將會採計到學習歷程檔案中。」張仁家繼續說:「甄選入學第一階段以統一入學測驗成績作為篩選標準,第二階則採用學習歷程檔案。」

學習歷程檔案,是指因應108新課綱上路,將越來越多的高中職選修課程與多元表現,以固定格式且對應到新課綱內涵的備審資料;未來技職生多元實作表現、成品、競賽與證照都將記錄在學習歷程檔案中,並提供技專校院端當作選學生的主要依據之一。

在新的技專考招規劃中,將目前約占總量名額55%的甄選入學及40%的聯合登記分發,逐年調整成111學年度的目標70%及25%,剩下5%維持原來的繁星計畫及特殊選才管道、甄選入學中的就業體驗組。

技優甄審與保送為外加10%,另外還有高中生申請入管道保持不變。

聯合登記分發大突破 各校可自訂考科權重

聯合登記分發完全看統測成績,國文、英文、數學、專業科目一、專業科目二皆為100分,權重統一為國英數*1、專一及專二*2,總分700;107學年度起,將主導權還給技專校院,校方可以彈性選擇自己科系的各考科權重,以0.25作為單位,國英數權重設定範圍為1至2,專業科目為2至3。張仁家舉例:「某科大科系若強調語文能力與專業能力,可以將數學權重設定為1,國文及英文權重設定為1.75,專業科目權重都設定為3,變成總分1050分(100+200*1.75+200*3)。」

統測考科加權對照表。(圖/黃偉翔製作)

但這樣會造成各校加權後總分皆不同,將如何統一分發作業?張仁家解釋:「例如現在要分發台科大機械工程系,所有有填該志願的考生,會依據該校系權重加權後決定錄取對象,若接著是北科大機械工程系,則剩下考生再改用該校系權重加權。」

「在少子化浪潮下,這樣分發方式不只可以凸顯各校辦學特色,更能找尋合適的學生,例如某考生外語能力好,在這樣加權規則下,就會傾向去填英文加權高的學校科系,而不是大家都從台科大填志願填下來;所以這樣改革的背後目的,是讓技職校院與學生更重視專業科目,因為權重可以拉更大,在新考招規則引導下,會讓高職教學會更重視專業科目與實作。」

取消乙證技優甄審資格 改在甄選入學第二階段採用

今年初《技職3.0》曾獨家報導,教育部欲刪除乙級技術士證在技優甄審的資格,但因基層職校反彈,因而止步。但111學年度起,確定刪除乙證技優甄審資格,改在甄選入學第二階段加分,但加分比例目前還未定。張仁家解釋:「開會有委員覺得不設定加分比重下限,任由各校自行設定甄選入學第二階段參採標準,對持有乙證學生並不公平,可能會在學習歷程檔案指定項目中占15%分,代表一定程度重視,但目前對於加分比例還沒有共識。」

104-105學年度,報名與錄取乙證技優甄審人數。(圖/黃偉翔製;資料來源/教育部)

據悉,教育部在先前規劃,預計將技優甄審與技優保送合併成技優入學管道,但在這次改革中並未合併,僅志願序號統一分發。「目前只會將技優甄審提前到3月與技優保送同期間辦理,因為都不採計統測成績。」統測在每年5月的第一個週末舉行。

甄選入學增收就業體驗組 特殊選才含實驗教育、自學與具職場經驗學生

甄選入學分為一般組與就業體驗組,前者占98%、後者2%。

一般組部分同過去甄選入學分成兩階段選才,第一階段以統測成績篩選,第二階段則以學習歷程檔案與各校自訂為主;就業體驗組是專為青年就業儲蓄帳戶的職場體驗方案生開闢管道。

張仁家特別提到,就業體驗組因18歲先就業政策,至少參與兩年職場體驗計畫,所以回流升學時,不看後來的統測成績,只看畢業當年的國英數成績與工作期間的表現,可以不限類別選志願,但選擇基準看職場經驗的領域而定。「即使一位學生是機械科畢業,但職場體驗是做餐飲業,就可以選擇就讀餐飲類群志願就讀。」張仁家繼續說:「還有第二種保障,就是可以將過去考過的統測,或新一年度統測的國英數成績與同樣職場體驗的考生做比較,但這尊重各技專校院自主權。」

這樣公平嗎?「這些特殊選才,技專校院會事前公告招生簡章,以示公平。」張仁家強調:「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將擔任統一窗口,處理後再彙整給各校,並盡量在2月先行辦理這些特殊選才,若名額有空缺,將回流到甄選入學一般組,若再有空缺則回流到登記分發,甚至後續的單獨招生。」

這些非學術傾向的學生,是否會有不適應科大課程狀況?張仁家直言:「很有可能在現有學校制度面臨生存上的困擾,這跟技優保送生狀況類似,但將會搭配開放式大學的彈性學分承認政策,這樣的學生不一定須花4年修滿128學分,可以隨時回到職場,而是先前職場經驗或特定技能可抵免科大學分。

107學年度實施的特殊選才以聯合招生辦理,又能細分為實驗教育組、青年儲蓄帳戶組(108學年度實施)及技職特殊才能組。實驗教育組收實驗教育生、自學生等曾接受非學校型態學生為主;青年儲蓄帳戶組是專為青年就業儲蓄帳戶的職場體驗方案生開闢管道。;技職特殊才能組則像台大火星人、清大拾穗計畫,專收特殊技能專長學生,例如某學生剪紙藝術很強,這樣的技能非一般考試或檢定能篩選出來,但設計群學校又可能想培養這種才能學生,所以開闢此管道。

技專繁星報到率低 繁星上榜生不能續報甄選入學

《技職3.0》曾報導指出,過去技專繁星缺額高,主因是學生騎驢找馬心態。根據張仁家指出,報到率約4成3,主因是過去很多繁星生上榜後,又因其在校成績好,會續報甄選入學,以求上榜更好的志願。

107學年度起,繁星招生有兩個變革,首先是改採四輪分發,這是技術面調整,難度不大,第二是只要報名繁星並錄取,不管有沒有放棄,都不能參加後面的甄選入學,但仍可參加聯合登記分發,或技優甄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