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役配套成勞動部霸王條款?勞發署:不可能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兵役配套草案出爐!技職國手改當12天補充兵並須列管三年,協助勞動部培訓下一屆選手,立委辦公室質疑成勞動部「霸王條款」,能在列管期間隨意指揮國手配合各種活動。

根據草案,只要代表台灣出國參加國際技能競賽及國際展能節職業技能競賽,即可獲得服12天補充兵資格,但須列管三年,有義務協助辦理國內技能競賽,以及擔任下一屆國手培訓指導人員。根據記者掌握數據,過去三屆尚未服役國手約50多位。

立法委員黃國書辦公室副主任焦佳弘說,根據現行草案,並未明確規範列管過程中的服務時數與衍生經費誰負擔?若不明確定義出來,恐怕將變成勞動部對技職國手指揮的「霸王條款」,因技職國手兵役狀況所衍生出不對等的勞動要求。

對此,第43屆國手張翔舜也擔心,若未明確規範兵役期間服務時數,會不會被無限制地要求協助各種活動?張翔舜解釋,平時技能競賽都會自願去幫忙,卻沒有交通與住宿補助,但能理解補助名額有限,自己願意吸收,可是一旦這樣的協助成了法規上的列管,勞動部就要考量到更多國手現實狀況。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解釋,草案討論過程,教育部體育署跟內政部役政署都拋出質疑:「體育國手列管期間都在備戰,但技職國手卻能『趴趴走』,憑什麼變成12天?」因此曾在會議中提出技職國手應在列管期間服務800小時,但站在發展署立場,認為不妥,這樣國手們就須休學才能完成這麼多服務時數,就失去兵役配套的意義。勞發署還說,得等到兵役子法公告後,才會去討論服務時數等細節,至於列管過程產生的交通費等費用,勞動部絕對會支應。

對於來自社會對技職國手兵役配套公平性的質疑,此次關於體育改革、大修《國體法》主要推手之一的焦佳弘強調,技職國手兵役配套思維與體育國手大不相同,各界不必放在同等天秤上來看。

不願具名的內部人士透露,既為了符合社會期待、來自如體育署、役政署的質疑,但又不希望技職國手們在列管期間的服務時數影響就學,只好用稍微模糊的規範來闖關,細節等子法公告後再討論,勞動部不可能用此法「狹持」技職國手做過度勞動的事情。

兵役解套!歷屆技職國手皆可申請服12天補充兵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技職國手兵役配套草案預告!只要出國參賽即可獲得服12天補充兵資格,且適用歷屆所有國手,但只要具備補充兵資格,須列管三年,有義務協助辦理國內技能競,以及擔任下一屆國手培訓指導人員。

上會期立委黃國書引用《技職3.0》報導質詢教育部長潘文忠,要求技職國手應比照體育國手有兵役配套,並提案修《兵役法》法,依據修法結果,勞動部續而訂定子法;依照記者掌握子法日程,6至7月邀集學者專家訂定草案後,9月草案預告,11至12月做最終核定並公布實施。

適用兵役配套者須協助培訓未來國手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表示,對於歷屆國手的保障都有考慮進來,勞動部感謝他們對於技職的貢獻,若是因為課業因素,仍沒辦法服役者,可在學業結束後,跟相關單位聯繫協助申請。但勞發署強調,有權益就有義務,未來須協助競賽相關宣導、技術傳承,以及協助培訓未來國手。

具備服補充兵的國手須列管,三年內有義務配合勞動部須參加國際賽相關活動、出席下一屆國手培訓會議、擔任講座或指導人員、出席技能競賽活動、協助辦理國內技能競賽業務。

歷屆技職國手皆適用

根據草案,認可賽事為國際技能競賽及國際展能節職業技能競賽,且資格認定為經由勞動部國手選拔賽「出國參賽選手」,而非正備取國手名單。

資格判斷規則,第45屆國際技能競賽及第10屆國際展能節起,每一屆國手只要在下一屆國際賽競賽日前申請,即可獲得服補充兵資格;歷屆國手部分,包含第44屆國際技能競賽及第9屆國際展能節及歷屆國手,只要在第45屆國際技能競賽及第10屆國際展能節競賽日前申請,同樣可獲得補充兵資格。勞發署解釋,若已經入伍當兵者只能繼續完成服役,因已不具備申請服補充兵資格,將無法轉換成補充兵身份。

但資格判斷有例外,若在時效內仍具備緩徵資格,導致無法在期限內申請服補充兵者,可延續到緩徵原因消失後的半年內申請,同樣具備服補充兵資格。例如第43屆國手目前仍是大一學生,因具備緩徵資格,仍無法申請服補充兵,則可等到大學或碩博士畢業後半年內,再申請即可。

歷屆技職國手:增加對國手回國後的保障

第42屆國手李承達仍須服役一年,這學期修完學分後就面臨兵役徵集。他表示,這樣的兵役配套對想選國手的人誘因很大,而且對很多歷屆國手而言,培訓與出國比賽期間,事實上就是為國家貢獻,回國後保障本來就比較少,還要在畢業後去當兵,比同屆同學晚幾年出社會,兵役配套可以縮短這部分的不公平。

第43屆國手張翔舜仍須服役4個月,目前是大一學生。他表示,這屆全國技能競賽去幫忙卻沒有相關交通與住宿補助,但由於是自己義務幫忙,再加上補助有名額限制,這部分沒有關係,但若服補充兵後,未來三年內協助勞動部相關賽事進行,是否有相關補助?張翔舜還說,若當初為了選國手與培訓而休學或延畢過,畢業後還要當兵,就會有年資落差,並不公平。

技能競賽國家代表隊服補充兵役辦法草案

技能競賽國家代表隊服補充兵役辦法草案p1
技能競賽國家代表隊服補充兵役辦法草案p2
技能競賽國家代表隊服補充兵役辦法草案p3
技能競賽國家代表隊服補充兵役辦法草案p4
技能競賽國家代表隊服補充兵役辦法草案p5
技能競賽國家代表隊服補充兵役辦法草案p6
技能競賽國家代表隊服補充兵役辦法草案p7

Q4起企業人力需求增3.6萬,技藝與技術人員占67%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勞動部昨(5)日公布Q4起(10月)就業市場人力需求調查,總需求人力增3.6萬,主因為補充離職人力、需求市場擴大及提升勞動條件。

勞動部7月底統計員工規模30人以上事業單位,辦理「106年第3次人力需求調查」,回收有效樣本3061家。

根據調查內容,10月較7月的人力需求情形,25.14%增加、63.58%不變、6.92%減少;雇用人數方面增5.25萬、減少1.65萬,共增加3.6萬。

其中,若以職業別觀察增加人力需求,「技藝、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人員」1.37萬人為最多,「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1.07萬次之,「專業人員」及「服務及銷售工作人員」均增加0.45萬,「事業支援人員」0.24萬,「基層技術工及勞力工」0.02萬,「主管及經理人」0.01萬。

整體觀察人力需求,工業部門增加2.1萬人,服務業增1.5萬。若以行業別觀察增加人數,製造業增1.9萬最多、「批發及零售業」增0.47萬次之。

事業單位增加僱用人力原因以「退離者之補充」占34.65%較多,「需求市場擴大(含設備或部門擴充)」占26.45%次之,「提升勞動條件」占24.36%居第三。

依行業別觀察,製造業與批發及零售業增加僱用原因均以「退離者之補充」分別占31.15%與38.60%較多,「需求市場擴大(含設備或部門擴充)」占24.94%與36.65%次之,「提升勞動條件」亦占24.61%與24.46%;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增加僱用原因以「退離者之補充」占38.71%較多,「提升勞動條件」與「長期缺工」亦分別占34.56%與34.33 %。

勞動部表示,全球景氣穩健復甦,電子產品旺季備貨的需求,加上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興應用商機發酵,金屬製品與機械設備等需求增加,雖然10月已過暑假消費旅遊旺季,但全球需求熱絡推升出口動能及10月下旬進入百貨週年慶檔期,增雇人力意願提升。

事業單位預計 106 年 10 月底較 7 月底僱用人力增減情形。(資料來源:勞動部)
事業單位預計 106 年 10 月底較 7 月底淨增減僱用人數。(資料來源:勞動部)
事業單位預計 106 年 10 月底較 7 月底增加人力原因。(資料來源:勞動部)

 

評論/就業待遇無法提升,再多技職政策也是事倍功半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就業待遇無法提升,再多技職政策也是事倍功半

文/黃偉翔

最近《中時》一系列低薪專題報導,讓我感觸很深,因為很多人吶喊:「技職重返榮耀,政府教育政策要改、家長價值觀要變,」這些當然沒有錯,但更重要的是「政府應把技職人才的就業待遇提升起來,」這才是一切問題的本質。

低薪困境,反映在青年的生涯選擇

這幾年不論勞動部技能競賽、教育部技藝競賽都嘗試推動「企業預聘技職競賽選手」,但推了幾年始終沒太大成效。以一個高三金牌選手,企業給的待遇居然不足25k,任誰都想走升學這條路。

隨著高等教育擴張,以及學歷為目前取得工作機會的最大影響因素時,誰都想去拼一個好學歷。以前我在南陽街升科大補教業工作數年經驗中,不論是高職升學班或國四重考班,看到好多好多孩子為了考取前幾志願,重考不只一年,不只學生光陰耗費在準備考試過程,孩子被迫追逐明星志願而非自身技藝興趣,台灣競爭力虛耗在盲目的追求中。

最嚴重的不只是青年自身的生涯抉擇,而是適合先就業的青年被這股社會拉力一起拉到高等教育,稀釋教育資源,也空洞化原本應先就業的勞動力供給,造成企業端成天喊的產業缺工。根據政府統計,今年前半年的20-24歲青年失業率高達12.26%,成為高缺工也高失業困境。

這幾年不論勞動部技能競賽、教育部技藝競賽都嘗試推動「企業預聘技職競賽選手」,但推了幾年始終沒太大成效。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就業環境髒亂、高溫與噪音 青年避之若浼

勞動部剛舉辦完年度盛事全國技能競賽,賽事過程中,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很用心的,規劃中彰投地區的學生來參觀競賽過程,看著學生一車車被送來競賽現場,我就好奇孩子們的感受如何?是否被各種競賽的帥氣技術與姿勢給吸引了?

我隨機問了好幾個來參觀的國中生,他們表示這些高職生技術好強,以前都沒看過!當我進一步說,這些帥氣技術,最快高職一年級就可以開始學啦,但孩子們卻回我說:「可是…選手穿得髒髒的、競賽現場溫度高,讓人滿頭大汗難耐,一點興趣都沒有,還是想走高中。」

我與現場擔任裁判的企業主聊到此事,他深有同感。他說,他的工廠現在都裝冷氣,還有飲料可以暢飲,就怕員工不想做了,沒人想來,但他強調,這不代表青年是草莓族,而是世界趨勢,很多國外大廠早已透過工作環境條件的提升,增加職業尊榮,不只勞工自己做事更舒服,外界也會更看重此份工作,就比較少有像這些國中生的排斥感。

不能怪這些國中生,因為這些都是最真的聲音,且深植人心。

很多國外大廠早已透過工作環境條件的提升,增加職業尊榮,不只勞工自己做事更舒服,外界也會更看重此份工作,就比較少有像這些國中生的排斥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不缺「學歷」而是「學力」

低薪另外一個衝擊,就是青年追逐高學歷,但學歷真的對工作能力有絕對的幫助嗎?

以美國喬治亞州勞工部頒布的職業計畫為例子,裡面清楚描述該區2010~2020年各職業所需具備核心能力、平均待遇和熱門職業領域等,這概念其實類似澳洲職能。職能簡單來說,就是描述一個職位所需的人才規格,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為何職能重要?隨著「過度教育」越來越嚴重,一個青年身上的教育投資往往遠超過它所需的工作能力所需。

根據教育部委託資策會研究2010年至2014年技專校院畢業生資料指出,認為所學內容與職場非常符合的約佔15%,認為一般符合的約佔38%,這對於強調務實致用的技職教育來說非常諷刺,其他更有將近一半畢業生都認為沒特別學以致用。

同樣的在2007年《大專畢業生畢業後一年調查報告》中發現,即使經過2至3年的職場磨合,仍有近半數畢業生認為低就,所學超過工作所需。此一結果代表著許多教育資源的浪費。

若想擺脫過度倚賴學歷,當作青年與勞動力市場對話的媒介,就該有健全的學力系統,甚至許多學者倡議多年的台灣國家資歷架構的建置,讓學力如技術士證、能力證書等,可以透過某種轉換機制,具備畢業學歷同等的效力,如此,社會將會越來越同等地重視學力,不只在升學上的同等學力認定,更在就業敘薪、國家考試等都具備效用。目前我們僅有教育系統端的入學大學同等學力認定標準,而勞動系統的證書法制化,則又是另一個大課題。

若想擺脫過度倚賴學歷,當作青年與勞動力市場對話的媒介,就該有健全的學力系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高薪人才挖角 技術師資外流

美媒《時代》雜誌日前以「台灣人才外流」為主題寫報導,點出台灣人才因中國語言與文化相近,且待遇普遍高薪,頻頻被挖角,最怕的是這樣的人才流動過程,潛藏著政治目的於其中。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海外工作人數中,以中國58%為最大宗,接著依序是東南亞與美國等地。

對於這樣現況,國發會主委陳添枝也透過媒體表達堪憂:「最嚴重的是青年面臨國外高薪挖角,以及國內低薪與職場發展前景不好,而離開台灣。」

其實,過去多年來已有不少退休勞動部職訓師體系、教育部技職教師頻被挖角,這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且對岸積極以母雞帶小雞方式,透過這些被挖角者介紹更多青年到中國工作,甚至協助對岸建置技職系統與並培訓青年技能。但你能怪這些人嗎?應該要怪政府的無能為力,總不可能要每個人都相忍為國吧。

中國近年積極複製各國技職人才培育模式,台灣過去自豪領先中國至少10年的技職教育,還有多少光陰?

如果政府希望能填補的缺工,都是那些既辛苦、工作環境不佳而且薪水還很低,即使技職人才培育政策再完善,誰願意走這條路?所以不要怪罪社會價值觀,一條路若看得見職涯發展,就會有人想走,而目前最重要的,是政府與企業如何提供更好的就業環境?

如果政府希望能填補的缺工,都是那些既辛苦、工作環境不佳而且薪水還很低,即使技職人才培育政策再完善,誰願意走這條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評論/高職先就業還拚升學?各部會政策讓基層師生很矛盾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高職先就業還拚升學?各部會政策讓基層師生很矛盾

文/黃偉翔

在上篇專欄〈技專考招六大改革,你該注意的重點〉中,引起最多反對聲浪的,就是教育部111學年度將取消乙級技術士證報名技優甄審資格,並改放到甄選入學管道處理。原因很多,但背後的本質,是教育部想弱化勞動體系的技術士證長年在職業學校導致的教學不正常化現象。從這次改革可以看出,台灣要重振技職人才培育,勢必妥善處理各部會間、甚至同部會各單位相關業務間的互動關係。

日前參加某民間基金會舉辦的技職政策諮詢會議中,數名職校校長提出基層學校對各種政策矛盾的困惑,例如職校課程早已從早年單位行業轉成群集教育,高職教學更為升學準備而非就業準備,但政府似乎把高職生拚升學當作原罪,甚至政府丟出18歲先就業政策時,指責拚升學亂象,但高職畢業到業界的待遇不佳,這又是勞動部與經濟部的職責,基層教師該如何教學生?到底要鼓勵高職生就業還是升學?掌管職校的校長們又如何選擇辦學方向?

員林家商校長陳定宏。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跨部會業務不同調 似乎各忙各的

這週起就是勞動部舉辦的全國技能競賽決賽,連同初賽技職選手,參加人數近5千人,這規模還不包括學校教學團隊、職訓單位訓練團隊及業界支持等,但沒想到,教育部在同一週也安排了兩天的南區全國高中職校長會議,讓部分參與技能競賽裁判與指導選手的校長兩邊跑。這絕對不是什麼嚴重問題,但看得出人才培育仍過度「以部會為主體,而非以技職人才為主體。」

數月前在政府技職宣導會議中,我提出「105年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成果展內容很好,地點舉辦在華山館場很吸引人,只是現場好像沒什麼技職師生參與?連媒體記者也沒來幾個,宣傳極差,連當時的部內辛苦同仁都哀哀叫。」

原來展覽同天,除了教育部技職司的成果展,教育部國教署在台師大也舉辦了全國高中職專業群科的專題創意製作競賽頒獎與成果展,在政大也有第2屆台灣實驗教育論壇等,時間都撞在一起了,顯見,教育部技職司、教育部國教署及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業務,須更緊密的配合與互動,更要破除部會本位主義。

這週起就是勞動部舉辦的全國技能競賽決賽,然而教育部卻在同一週安排南區高中職校長會議,讓部分校長必須兩邊跑。圖為第47屆全國技能競賽南區分賽獲獎選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技職國手兵役解套 互丟炸彈

年初立委黃國書引用我的報導,質詢教育部長潘文忠,要求技職國手應比照體育國手有兵役配套,但由於跨部會協調沒進展,最終提案修《兵役法》。那為何跨部會協調沒進展呢?

勞動部官員曾私下對我抱怨,協調會中曾討論到,「技職國手所參加的國際技能競賽能否直接透過教育部體育署主管的《國家體育競技代表隊服補充兵役辦法》擴大解釋?直接將該賽事納入補充兵役辦法中。」該官員會這樣要求,是因為此種方式不必大費周章提案修《兵役法》,勞動部也不需再額外訂定子法,然而卻被協調會在場的教育部代表以專業理由拒絕。因此,訂定子法期程硬生生多了將近一年,而這還是在上會期最後一天《兵役法》修法幸運地三讀情況下。

106學年度畢業的歷屆技職國手,等不到補充兵子法訂定因此仍然要去當兵。台灣自1971年開始派技職國手出征,這40多年來,多少技職國手多投入人生歲月為國爭光,卻從來沒有補充兵配套,更不用說就學輔導,難道一定要如體育改革須總統出面講話,才會有上會期如教育部與立法院大修《國民體育法》的那股重視魄力嗎?難道同樣為國爭光,會因為長官的長官關注程度不同,就有所差別待遇?

106學年度畢業的歷屆技職國手,等不到補充兵子法訂定因此仍然要去當兵。 圖/土庫商工提供

樂見教育部重視體育賽事 但技職競賽呢?

近期世大運成了熱門話題,學生參與體育賽事受到關注,尷尬的是,今年10月就有47位技職國手即將到阿布達比參加國際技能競賽為國爭光,雖然自今年1月起的技職國手培訓是由勞動部負責,但出國參賽的,幾乎是教育部管轄的技職學校的學生啊!從沒聽過教育部有任何公開發言,連專為技職國手的《兵役法》修法也是。或許這是因為負責競賽與《兵役法》修法的主管機關都非教育部吧!

當一個道路看得到未來,備受鼓勵與肯定,大家才會嚮往。當技職國手就學、就業都有適當的措施,且兵役也有所配套,才會有更多技能出眾的青年願意選拔技職國手,而非參加競賽僅為了保送明星科大,而且,整個青年學生從高中職一直到國中小,看到又酷又炫又在發光的技職國手後,更會激起投入技能訓練的想法!類似吳寶春效應。

以上都還沒詳細討論,像是勞動部雙軌訓練旗艦計畫跟教育部產學攜手合作計畫等部會競合政策,為何類似的模式辦理超過十年,仍要各自為政?

立委曾質詢教育部長技職國手能否比照體育國手有兵役配套,然最終卻因為跨部會協調問體只能提案修法《兵役法》。圖為十月份將前往阿布達比參加國際技能競賽選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各部會政策小變革,累積基層大情緒

半年多前我報導技專招生管道技優保送砍名額一事,引發職校圈與競賽圈撻伐該政策,同期間勞動部也減少技能競賽報名人數上限,且報名前十天才由我報導揭發。或許站在各部會間好像都只是小變革,但以技職師生為主體來看,就是同時左右各被打了一拳,似乎在告訴他們「政府不支持實作訓練。」

雖然這兩件事正反立場論述都有,但我認為背後本質問提,恐怕是政府未有全面性地規劃人力資源政策,就以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來說,雖然兩者功能性不同,但卻是某種互補角色存在,例如產學訓專班透過職訓增加技能訓練的質量。

人才培育上無明顯佈局,這才是我們最應該擔憂的。

以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來說,雖然兩者功能性不同,但卻是某種互補角色存在,可惜政府未有全面性地規劃人力資源政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就像我在專欄〈都是「美國模式」的錯?台灣技職教育學用落差如何反轉〉所作之結論:「台灣不像有些國家將勞動與教育業務整合於同一部會,或像瑞士是由各邦主政但仍設有全國性的委員會或聯合會組織,以便協調統籌。因此,技職人才培育過程,在勞動職訓與技職教育業務分屬於不同部門的台灣行政體系,兩者如何適切配合,尤其重要。」

我想,近年政府投入技職再造計畫第1、2、3期等實質行動,都是對大眾喊話「技職教育很重要!」若能再將執行面有著更細緻、妥善的整合規劃,相信改革技職的效益會更大,技職師生與社會大眾會更有感。

盼政府不要再讓技職師生感到矛盾,政府檯面上鼓勵先就業,但檯面下的產業經濟政策未能實質提升高職畢業生的工作待遇,要老師與校長們在接下來的新生見面會如何面對家長與新生的疑問?

「我們高職拚升學」、「我們高職拚就業」…雖不到掛羊頭賣狗肉地步,但總有那麼一點心虛感,甚至,那些時常背負社會「高職拚升學罵名」的老字號招牌八大省工等明星高職,到底該走向何方?定位完全不清楚,該如何辦學?

備註:八大省工為現在的大安高工、新竹高工、台中高工、彰師附工、嘉義高工、台南高工、高雄高工及花蓮高工。

近年政府投入技職再造,都是對大眾喊話「技職教育很重要!」若執行面能有更細緻、妥善的整合規劃,改革技職的效益會更大,技職師生與社會大眾會更有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賴清德:政府推5大創新產業,需更多技職人才

(記者黃偉翔/台南報導)

昨(27)日教育部舉辦教學卓越計畫十年成果展,展現各技專校院優化教學品質與建立辦學特色成果。台南市長賴清德致詞強調,台灣推動的五大創新產業,需要更多技職人才。

賴清德說,國家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科技是重要的領域,也代表需要更多科技人才,若能讓國中學生提早知道未來趨勢,並透過技職教育培養科技人才,那麼走高職會比走高中更有發展機會。賴清德還指出,總統蔡英文推五大創新產業,每一個創新產業都是未來國家經濟走向,這些產業都需要人才,非常希望台南市家長鼓勵小孩走上技職教育。

科技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長林威呈強調,教學卓越計畫讓廠商很受惠,提升廠商的競爭力。十年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選在台南設立20與16奈米場,他問的第一句話:「人才供給夠嗎?」台積電人資部門針對南台灣技職校院做盤點,認為人力供給上是足夠的,而在去年也選擇在台南設立5奈米場時,投資五千五百億,人才供給面已不再是需要擔心的問題。林威呈還說,未來不需要這麼多大學,但需要更多技職人才,從工業4.0、IOT、AI等領域都是,南科去年營業額是8296億,代表南部就業機會很多,廠商提供需求,學校滿足人才供給,形成強而有力的供應鏈,是個正向循環。

南台科大校長戴謙說,教學卓越計畫為競爭型計畫,獲得補助的學校數目不到一半,是長期大額的補助,可以看到兩件重要事情,制度面的改變與建構,以及技專校院技術的精進。戴謙以南台科大為例子,94學年度學校學生的證照只有819張,104學年度則增加了13倍,破萬張證照;另外,學生國內外參賽獲獎數,94學年度約800個,104學年讀則增加了10倍。賽德克巴萊影片裡許多特效,是魏德聖跟南台科大數位設計學院合作的成果。

教學卓越計畫成果展,虛擬實境技術應用在遊戲中。(圖/黃偉翔攝影)

107年起,技專教學卓越計畫與典範科技大學計畫將整併為五年一期的技職深耕計畫。教育部技職司長楊玉惠表示,技職校院強調問題解決能力,不論生活上居家生活到業界問題的解決方案,動手解決問題,是技職教育的目標。

教育部技職司長楊玉惠表示,技職校院強調問題解決能力,不論生活上居家生活到業界問題的解決方案,動手做解決問題,是技職教育的目標。(圖/黃偉翔攝影)
教學卓越計畫成果展。(圖/黃偉翔攝影)

評論/技專考招六大改革,你該注意的重點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技專考招六大改革,你該注意的重點

文/黃偉翔

「不重視實作」、「培育的人才不好用」,這些是台灣社會對技職教育最大的不滿,教育部近年花了許多力氣,持續透過新政策來引導技職校院走向實務端,而這第一波改革,就是技專校院考試與招生制度的變革,最快適用目前職校高三生。

教育部自從90學年度實施考招分離,讓考試與招生獨立運作。這次是近16年來改革幅度最大的一次,我專訪考招負責人的報導引起許多討論,但制度「變化大」必然等同是「好的改革」嗎?不盡然。而我推測,儘管讚賞與認同的人不少,但恐怕也將引起前線師生的撻伐——即使改革方向是正確的。

我歸納了這次技專考招的六大主要改革:

  1. 取消乙級技術士證報名技優甄選資格,改放到甄選入學管道處理。
  2. 聯合登記分發中,各校採計各科權重彈性自主,「統測加權後700分」將成歷史。
  3. 管道名額比例調整,將甄選入學由現行50%提高到70%,聯合登記分發由現行40%減少到25%。
  4. 開闢特殊招生管道,專門招收實驗教育、自學、18歲先就業與特殊技能學生。
  5. 甄選入學採用「學習歷程檔案」,作為備審資料與新課綱技能領域的連結。
  6. 統一入學測驗各群類的考試科目調整。

技專考招制度困境與108新課綱的落實

「過度重視紙筆考試,不重視實務選才」,是過去技專考招制度最大的失敗,取得高職或科大學歷,卻不代表具備相當程度的「學力」已是常態。

我曾在某升科大補教業服務多年,高職生補習風氣之盛,高二、高三都在準備升學紙筆考試,而非實作能力,甚至有部分職校生高一就開始來補習。補習絕非壞事,但過度而犧牲原本該學習技術的時間,那就代表「技職教育被連根拔起」,也引起各區域教育資源不平等的疑慮。

這起因於技專實務選才未落實,是嚴重但鮮少被提及的問題。過去教育部設計甄選入學管道,第一階段是以統測成績為篩選依據,但第二階段就回歸到各校,除了備審資料、面試、統測……等,教育部更希望技專端舉辦實作測驗作為選才依據。但令人感到悲觀的是,根據資料顯示,真正執行實作選才的學校不到一成,部分學校因招生困難,導致學生有來就錄取,毫無門檻可言。

目前大家期待,108新課綱中新增15學分的技能領域課程,讓原本高職15至30學分的實習課程,提高到30至45學分。教育部不只想厚實高職實作教學,更希望透過考招設計引導教學現場,除了回應新課綱技能領域、專業與實習課的學習內容,更弱化紙筆考試在升學管道扮演的角色,強化技職教育的「實作力」。

考試
準備考試的學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改革一:取消乙證技優甄選資格,恐引眾多師生撻伐

這一定是抗議聲最大的改革。

其實教育部早有此想法。半年前我曾獨家報導,教育部提修法草案,取消乙級技術士證報名技優甄選資格,教育部認為,乙證長期被職校操作成升學工具,而非累積就業職能,但因前線教師抗議聲浪大,也有數位立委反對,最後教育部踩了煞車。

問題原因很多,除了教育系統本身的問題,事實上,該問題最早更可追溯至早年勞動部大量衝技術士證發證量後所遺留的後遺症。

問題有多嚴重?根據統計,102至104學年度,以乙級報名技優甄選的種類分佈情形,其中電腦軟體應用、電腦硬體裝修及印前製程3張乙證就佔了六成報名與錄取人數,其它137張的乙證只佔四成。

對此,我認為問題的本質在於:

……不管是目前技職再造N期、深耕計畫、均優質化、產業學院……等,這一個個技職校院的強化計畫,都可能因為職校最核心的「教與學不正常化」,難以發揮真正效益。

可見如何處理乙證問題,成了教育部的燙手山芋,一旦要動,不論鑑別度高或低的技術士證都將被影響。最終教育部下了決心,將在111學年取消乙證報名技優甄選資格,改到甄選入學第二階段處理。而這將衝擊多年來,技術士證與高職教學現場固有的結構。

因為這樣的處理,等同於弱化乙證在升學管道的角色,我推測,放到甄選入學第二階段處理,會彰顯在學習歷程檔案當作甄選入學備審資料,但技術士證在升學管道所佔據的重要性絕對不如以往。

教育部應該積極調整技術士證與高職學群、報考類群的對應關係,勞動部技術士證內涵如何對應業界職能所需,更是背後的問題本質。

我們經常看到新聞吹捧技職生「拿下N張乙級技術士證」有多厲害,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改革二:聯合登記分發回歸各校,「統測加權後700分」將成歷史

過去聯合登記分發完全看統測成績,國文、英文、數學、專業科目一、專業科目二皆為100分,權重統一為國英數*1、專一專二*2,總分700;107學年度起,教育部將主導權還給技專校院,校方可以彈性選擇自己科系的各考科權重,以0.25作為單位,國英數權重設定範圍為1至2,專業科目為2至3。

舉個例子,若某科大系所強調語文能力與專業能力,也想找適合的學生,可以將數學權重設定為1,國文及英文權重設定為1.75,專業科目權重都設定為3,變成總分1050分(100*1+200*1.75+200*3)。」

下學年度開始,考生填志願,都會依據各校系所設定的權重,來決定錄取資格。

理想而言,此模式讓學生可事前透過簡章,知道技專端各校想要的人才,技專端也得以透過不同加權來引導學生選填適合的校系,過去因為總分一律700分,學生們都依據考試分數選擇志願,非依據自己興趣與學校科系特色而定。

但這樣的設計能回應理想嗎?我認為,面臨各大專校院生源競逐,最終權重設定一定有學校非「專業」考量,而是「搶學生」考量。

首先,雖然專業科目權重最多可以到3,但很可能反而弱化專業科目重要性,最極端狀況,技專端可以把國英數權重設定到最高的2,而專業科目權重則設定到最低的2。當然,這不一定是壞事。另外一個的角度是,「同一個類群所重視的科目或許差不多」,導致同類群設定權重大同小異,因而難以回應改革初衷,而這最終成敗,端看各校招生策略而定。

面臨各大專校院生源競逐,最終權重設定一定有學校非「專業」考量,而是「搶學生」考量。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改革三:甄選入學採用學習歷程檔案作為備審資料

學習歷程檔案,是指因應108新課綱上路,將學生的高中職選修課程與多元表現,以固定格式對應到新課綱內涵的備審資料;未來技職生多元實作表現、成品、競賽與證照都將記錄在學習歷程檔案中,並提供技專校院端作為選學生的依據之一。

107學年度起,甄選入學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將採用專題製作與實習科目表現成果;111學年度起,甄選入學第一階段仍以統測成績作為篩選標準,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部分,則採計學習歷程檔案,另外還須採用108新課綱技能領域的學習表現。

另外為了配套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參與者,108學年度起甄選入學將分為一般組跟就業體驗組,前者即是以往的升學管道,約佔98%名額,後者則是儲蓄帳戶方案專用,約佔2%名額。

改革四:開闢聯合特殊招生管道,收實驗教育、自學、18歲先就業與特殊技能學生

107學年度增設的特殊選才聯合招生管道,不採計統測成績,全看各校指定的甄選內容,該管道又能細分為實驗教育組、青年儲蓄帳戶組(108學年度實施)及技職特殊才能組。

實驗教育組收實驗教育生、自學生等曾接受非學校型態教育的學生;青年儲蓄帳戶組是儲蓄帳戶方案參與者專用;技職特殊才能組則像台大火星人、清大拾穗計畫等等,專收特殊技能專長學生,教育部舉例,某學生剪紙藝術很強,這樣的技能非一般考試或檢定能篩選出來,但設計群學校又可能想培養這種才能學生,所以開闢此管道。

看到這有人會納悶,儲蓄帳戶參與者的升學管道怎麼重複了?是的,為了保障他們,教育部在技專段專門為他們開設甄選入學及特殊招生的兩種管道升學,對此我不予置評。

我很認同技專端開闢管道照顧實驗教育、自學生以及具備特殊技能學生,當然,這些樣態學生到了技專端是否會遇到同某些技優生的水土不服狀況?也不無可能。據我所知,教育部將擴大辦理因我先前報導而催生的技優領航計畫,全面照顧這些學生在科大端的學習狀況。

改革五:甄選入學名額拉高到7成,聯合登記分發減少到2成5

管道名額比例將大幅調整,預計在111學年度,教育部將甄選入學由現行50%提高到70%,聯合登記分發由現行40%減少到25%。

聯合登記分發是完全看統測成績定生死,雖然近年統測強化試題與職校技能學習的連結,但終究是紙筆考試,比例若像以往這麼高,職校學生就會被引導去補習,認為只要考試拚升學就好,所以降低聯合登記分發比例我非常贊同,能相對提升實務選才重要性。

可是有利就有弊,甄選入學比例提高到70%,錄取結果決定因素更多下放到技專端,此刻技專端各校甄選入學第二階段甄試項目如何舉辦,將成為重點,而其公平性,將是這步改革將面臨的挑戰;就如同我文前說的,真正有執行實作選才學校不到一成。

107學年度增設的特殊選才聯合招生管道,不採計統測成績,全看各校指定的甄審內容,該管道又能細分為實驗教育組、青年儲蓄帳戶組及技職特殊才能組。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改革六:統測各群類考試科目的調整

為了不讓高職生成為一個個補習機器,除了調整各管道招生名額比例外,統測試題是否能對準專業與實習課程學習成了另個重點,而非「啃書、寫考古題」就能考高分。

可是調整考科談何容易?雖然這一年來經過各種討論(吵架)後,未來111學年度統測新考科初步已定案,但一旦對外正式公告後,恐怕也將有一波各類群考科定案的大論戰。

隨著108新課綱的推動,統測試題納入部定專業科目與實習內容,是否能對準新課綱技能領域,並強化試題品質,將成為這部分改革關鍵。

技職不缺學歷而是學力

隨著台灣教育產業發展與升學管道暢通後,高職生升學率節節攀升到8成。教育部早期說法是為了配合高等人力的需求,但衍生的問題,就是適合先就業的學生,不只「坐教室陪公子讀書」,更因台灣社會與考招政策的導引下,使盲目拚升學成為現下的流行現象,但在科大端學習興趣低落與私立科大居多情形下,畢業後背了一筆為數不小的就學貸款,也沒有真正學到就業所需職能。

比起以往,這次技專考招改革確實有突破,但技職學制這麼多,各領域各階段的教育、學制系統,究竟對應到各行業(或說各職業)的哪些階層人才?定位,仍然是個模糊不清的,這應該是教育部應該論述清楚的藍圖,而非業界說缺人力,就開設缺工領域的五專班級,雖然教育部對於五專再造的規劃已長達數年,但總讓人覺得政策是東補一點、西補一塊,並非整體性的規劃。

如果可以,應該建立某種「有效品管機制」,全面檢視技職教育畢業生(尤其高職端)對應新課綱內涵的實作能力,回歸到教育現場教與學的內容及其成果檢視,是教育部更應該去重視的部分。

而你,滿意這次技專考招的改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