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翔/技職歸技職,升學歸升學——職校別再用升學榜單當招生工具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技職歸技職,升學歸升學——職校別再用升學榜單當招生工具

 

文/黃偉翔

日前立委何欣純在立法院要求教育部長潘文忠檢討,目前技職學生參加技能競賽只是為了在升學上有優勢,並非為了培養技術,雖然並非所有參賽選手與教練都是如此,但在立委質詢當下,我感慨萬分。在技術競賽殿堂,技藝精神居然被升學主義所扭曲,甚至許多職校招生誘因,都以升學榜單為主,而非培養多少技術人才。因此,我想透過介紹技能競賽精神,來導正部分扭曲的技藝工匠精神。

▎技能競賽的起源與其技藝精神

技能競賽有其獨特的起源。大約距今69年前,西班牙需要大量技術人員。當時西班牙青年組織(Spanish Youth Organization)主席Mr José Antonio ElolaOlaso有個想法,他認為,應該說服所有家長、老師、雇主,甚至是學生們,「一個有效的職業訓練制度將影響著西班牙的未來。」 為了進一步驗證此想法,Olaso找來了當時數名不同領域的人士進一步發想。最終,他們想出了一個方法,「透過技能競賽呈現技藝精神,除了年輕人的競爭心態將被喚醒,社會大眾更會討論比賽過程與結果,遊客們也能看到各行各業的技術。」

從結果來說,這樣的「異想天開」被證明是一個巨大的成功,逐漸激起了人們對技術的重視。而此競賽,演變成現今有職業訓練界奧林匹克稱號的「國際技能競賽(WorldSkills)」(簡稱國際賽)。國際賽每兩年舉辦一次,目前會員國有72個國家,競賽職類共50種,是所有技能選手的最高競賽殿堂!根據國際技能競賽組織統計,2015年在巴西聖保羅舉辦的第43屆國際賽,共計59個國家(地區)及1,189名選手參賽。

所以,競賽最終目標,「是透過競賽過程培養社會職業榮譽感,促進社會大眾重視技術訓練,與提升專業技術人員社會地位,鼓勵更多人參與技術交流。」國際技能競賽組織(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副會長林三貴,同時也是目前的勞動部次長的他曾對我說,「透過競賽來激發輕人對學習技能的興趣,進而展開探索及學習,藉由競賽來肯定自我。」

history of worldskills 林三貴
台灣勞動部次長林三貴(左二),目前擔任國際技能競賽組織(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副會長。 (圖/取自WorldSkills官網)

▎台灣的選手如何產生?有著什麼樣的誘因?

在台灣,技能競賽業務由勞動部主管,教育部也有舉辦技藝競賽,但兩者性質不同,以技術層面來說,技能競賽難度通常比技藝競賽還深。技能競賽有許多職類,例如西餐烹飪、冷凍空調、鑄造、板金、機電整合、美髮、花藝……等約50個職類,而根據勞動部統計,去(2015)年台灣舉辦的全國技能競賽分區賽(簡稱分區賽)共有3244個選手參加。

分區賽分為北區、中區、南區,各區前幾名選手再參加全國技能競賽全國賽(簡稱全國賽),而技藝競賽金手獎前幾名也能參加全國賽,並在全國賽中選出各職類的金銀銅牌選手。

另外,由於國際賽每兩年舉辦一次,所以每兩屆的全國賽前幾名選手(含歷屆擁有參選資格的選手),都有資格參選國手選拔,最終各職類選出1位國手,開始進入將近1年的培訓,並參加國際賽,與世界好手較勁,用技藝為國爭光。國際賽競爭激烈,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技術培訓努力,並不像某些發明展,只要花個錢就能買到獎牌。

教育部「技優甄審與保送管道」能讓曾在國內外技藝、技能競賽得獎選手,透過此管道直升科大。根據教育部統計,104學年度四技二專技優甄審與保送管道的核定招生名額分別為9959與418、錄取人數為8104與257。其中技優保送部分,只要曾擔任國際賽正備取國手、全國賽金銀銅牌選手、技藝競賽金手獎前三名,都有保送明星科大的機會;技優甄審部分,加分優勢大致為:國際賽金銀銅牌55%、國際賽優勝50%、國際賽正備取國手45%、全國賽前5名是25%至40%、技藝競賽第1至76名分別為30%至10%、分區賽前3名20%其餘得獎者15%。

技能競賽,是技能圈爭奪技術高下的舞台。(圖/黃偉翔攝影)
技能競賽,是技能圈爭奪技術高下的舞台。(圖/黃偉翔攝影)

▎什麼事情扭曲了?

扭曲一:技藝競賽、技能競賽策略性參與

技能競賽與技藝競賽性質不相同,前者只要21歲(團體24歲)以下都可參與,所以不一定是學生,而技藝競賽則是統一高三學生參與,雖然技術層面是技能競賽難度高,但在升學上,技藝競賽卻比較吃香,只要前76名都有至少10%加分優勢,技能競賽卻要前五名或佳作才有加分,明顯不合比例,畢竟升學端是教育部掌管,自家辦理的技藝競賽多少有本位主義在。

在這樣的前提下,為了讓榜單好看,部分學校老師派送選手並不再以選手的專業技術成長為考量,而是「透過怎樣的策略分派選手參加技藝競賽與技能競賽,可以獲得最多榜單」。

扭曲二:跨區報名只為榜上有名

分區賽分為北中南三區,假設我今天是中區某職類強勢的學校,訓練選手的量與品質都勝過許多技能弱勢學校,為了增加選手進入全國賽機會,便會派送選手去北中南三區都參加,所以過去,有時候會看到北中南三區的前5名選手,都幾乎由同一個學校包辦,進入到全國賽時,只是某校另種「校內選拔賽」。

前陣子我報導了一則〈技能競賽擬更改規則 未來選手不得跨區提名〉,爆出勞動力發展署擬的新草案,全國賽提名規則將更改,未來擁有學籍學生不得跨區報名,許多學校因此大舉抗議。抗議原因可想而知,是他們少了「入選國手機會」,也減低了「跨區卡位加分機會」。當然,不得跨區將引發其他問題,例如冷門職類報名人數不足等,但此處先不討論。

扭曲三:職校招生以升學榜單當口號,而非培養多少技術人才

讓我更感慨的,是許多高職(已改制成技術型高中,但我仍以高職稱之)仍用「本校學生考到多少國立科大」、「本校學生保送到多少國立科大」、「本校學生技優上多少國立科大」、「本校學生培養出多少個統測榜首」口號來招生……而非「考取多少技術士證」、「在技能、技藝競賽中獲得什麼成就」、「培養出多少技職國手」。

民國60年初為了獎勵並輔導技藝技能成績優良學生適性發展,培養專業技術人才,並考量學生參與國際性技藝競賽難以兼顧課業,才開闢技優升學管道。此舉吸引更多人參與比賽固然是好事,但若最終參與競賽結果,都成了「升學可以加多少分」、「保送上多少明星科大」的算計,那麼,技藝的價值就在高職貪圖招生的過程中,逐漸流失。

在先前的專欄〈被放生的萬名技優生何處去?〉,我曾提及:「技職教育的意義,是當孩子參與技術訓練與實作過程,建立他們的自信、找到人生志向,進而健全自身正向人格,培養負責、專注的態度,最終為社會所貢獻,提升全民福祉。」如果因為其他複雜因素,無法把技藝價值灌輸到孩子身上,一個個都變成算計「投入多少成本,能產出多少升學機會」,那就可惜了這段專注訓練技術的過程。

我認為,國際技能競賽是各國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成果的展現, 若繼續這樣扭曲下去,我們該如何從小培養打從心底尊重各專業技術的台灣公民呢?

延伸閱讀:

3.0評論/6成學生選技職代表「技職出頭天」?只是另類的升學捷徑罷了

專訪/台科大校長廖慶榮:普大科大合流是未來趨勢

採訪/黃偉翔|攝影/黃偉翔

201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排名》出爐,台灣科技大學從去年52名上升至28名,在台灣排名第二,打敗清大、交大等一流學校,只輸給了台大,但台科大畢竟是技職學校,這讓我們反思,學術之於科大扮演著何種角色?台科大校長廖慶榮接受《技職3.0》專訪,他強調,科大做研究是應用導向,而目前台灣與國際趨勢一致,「就業率」變成極為重要,所以一般大學也開始向產學靠攏,甚至有些大學表現得比技職學校更技職,在這樣演變過程中,普大與科大兩者殊途同歸,合流將是未來趨勢。

以下為專訪問答內容:(Q為3.0記者詢問,廖為廖慶榮回答。)

Q:世界排名對於大學,尤其是技專校院,有何重要性?

廖:排名就是學校的名片,尤其跨國大學之間談合作,彼此第一步,都是「查對方的世界排名」。例如最近伊朗的一間新學校想找台科大合作,但我們國際長在世界排名榜上看不到這間學校,不是說不值得跟他們合作,而是我們同時有著很多種機會,如果這間學校很好,我們就很樂意,這不只是站在學校的立場,站在學生的立場也是,都是選擇世界知名的學校去做交換學生。

雖然排名就是學校的名片,可是每間學校須理解,每個排名指標是什麼?我們要不要特意追求這些指標?所謂追求排名,就是看指標分數,如果這些指標對學校發展是有幫助的,就應該把它當作重要KPI,如果這指標完全不符合學校發展,就不該去做。例如台科大在上海交大排名始終沒進入五百大,我們去分析後發現,他大部分指標是拿過多少諾貝爾獎、Science、Nature等,所以我們清楚台科大不應該把資源投入在這些指標上,所以台科並不會去刻意追求上海交大排名。

關於這次Times,特別強調產學合作、國際化,為何台科大就勝出呢?因為它「幾乎用平均值,而不是總數」,這幾年來,Times跟QS的排名只跟自己領域比。例如醫科跟世界醫科比、文科跟世界文科比,因為生醫性質的論文數或引用數都多出理工領域五倍,分開來比很合理,所以當世界排名不再比總數,而是比平均數,陽明、北醫的排名就大幅退步,不是他們實質退步,只是評估方法改變。

我們要理解指標評估方式,是不是適合學校,絕對不要盲目追求。

Q:目前台灣的科大與普大定位如何劃分?

廖:台灣高等教育只有兩條路,第一就是「普大科大合流」,如果不合流,那就需在技職體系有一流的科大,因為技職體系重點是培養業界所需人才,所以過去的專科、高職畢業生目標就是就業,而早期普大是不必跟業界接軌的,如果回到3、40年前,學校教學內容才不管產業界需要什麼,老師也不接產學計畫,反正當時大學才2、30%,畢業出來一定有工作。

但是現在環境改變了,不只是台灣,整個世界都是如此,「就業率」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所以現在一般大學老師還在抗拒這趨勢,認為自己的教學不必遷就著業界,這樣的老師將逐漸被時代淘汰,但大家不願意去批評這種現象,即使哲學人文科系也必須考慮到就業現實。當然,你可以說學生走學術也是種就業方向,另外,數學系學生很多碩士班轉讀電機或理工領域,還是有很好的出路,不要搞到學生畢業,學術、業界都去不了,那就出問題了。

目前普大有90%以上,都必須跟「學生出路」接軌,包含學術界跟產業界,這不就變成3、40年前技職院校成立的目的了嗎?所以大學技職化,技職大學化是很好的事情,也順應時代潮流,「不要說大學跟技職靠攏,更應該說是跟就業端靠攏」,兩者不是殊途同歸嗎?即使兩者合流,大家反而會更加強自己的特色。

現在大學向就業端靠攏,其他技職校院會開始擔心原有優勢不再穩固、被搶走,會逼迫自己學校更加強,所以不該有政策去制約。例如現在技職校院全面不能設置餐飲科系,但很多技職校長在跳腳,因為普大仍然可以設置,這是國家整體問題,所以合不合流,政策必須先統一。

你看明道、大葉大學等,很多普通大學比科技大學還技職!我沒有說科大和普大一定要合流,因為有許多行政上的問題,但如果兩者都在拚就業率,那麼合流就是未來一條可行的道路。

我認為技職體系很大的問題,是很多學生沒信心。為什麼?因為都想說自己是高職、科大生,難道科大不是大學嗎?難道高職不是高中一部分嗎?可是我們這社會已經把他們當作不同層次單位看待,就會有高低貴賤之分。

當合流後,技職體系學生的信心會跟著提升,我相信教育部也知道,所以目前高職也沒了,改制為技術型高中,只是現在大家方便,還是叫高職,盼技職人不要再矮化自己。

Q:為何技專校院也設立碩博士班?對於產業端,科大與普大的碩博士人才是否有差異化?

廖:為何科大會有碩博班?是30多年前台科大去跟教育部爭取來的。當年台科大成立大學部後,馬上感覺到成立碩博班需求,可是,對教育部來說,技職體系要不要成立碩博班是重大政策。當初台科大是二技,所以你看早期很多人學歷就是台北工專、台大、台科大,例如台師大校長張國恩,是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台科大前身)學士,碩博都在台大讀。後來我們開始思考,為何台科大不能自己培養呢?還可以變成一個碩博士的管道,而不是讓少數人去走這條路,所以當時其他技術學院、科大陸續成立後,就比照辦理設立碩博班。

我們要把碩博士班當作台灣技職體系的優勢、特色來好好強化,變成台灣獨特的制度,而不是其他國家沒有,台灣就不能有。然而,畢竟台科大是科技大學,做的研究是應用研究,但就不能有碩博士班?

其實碩士是學術人才,早期很多台科大碩士是到各專科去教書的,可是近十年來,碩士已經是應用人才,大部分是要進業界的,所以碩士課程內容與早年不一樣,完全是就業或應用導向的研究,如果純學術,代表老師只為了自己的研究,這樣學生在碩士期間,只能培養做研究能力,就很難跟大多數就業機會接軌。

至於科大要不要跟普大區分,我認為不必去考慮,沒必要為了不同而不同。台科大目前有一堆產學合作,技術研發中心主力都是碩博士,如果沒有這些人才,這些中心撐不起來,所以科技大學成立碩博士,不應該去禁止;而有些學校,如龍華、南台科大,某些研發領域表現很不錯,這些成果大多來自碩博士,那麼,有必要去反對他們成立碩博班嗎?連前陣子去奧地利參訪的幾間應用科技大學校長,也有提到他們未來幾年可能將設立博士班。

Q:科大過度重視學術表現,是否會遠離技職務實致用本質?

廖:現在社會普遍認為,「科大做學術就是不應該」。

有一次曾培養出十多位諾貝爾獎得主,英國前五研究大學Bristol(布里斯托大學)校長來台科大訪問,當我提及台科大研究大多屬應用型研究時,他則說,即使Bristol是研究型大學,但研究也要能應用於產業、社會的問題,也就是說,大學的研究即使是基礎研究也要有應用價值。他還特別強調,只有強化Bristol整體研究環境才能爭取世界一流研究人才。

因為歐洲學校就是為了應用而研究,美國則多是為了發論文而研究,若跟歐洲談,他們一流大學都是偏向應用,但即使是應用型研究,還是需要有足夠高的學術基礎,除非你只想寫表面的論文。我們老師要指導碩博士,一定要有足夠好的學術基礎,當然,不應該為了論文而研究,但必須在學術上有地位。今天老師要獲得新知,就是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如果你沒有一定的學術水準,根本不用參加,你簡報也沒人想聽。

目前大學部只能說還不夠實務,過去以來,很多學校老師都是一般大學畢業,這狀況是許多科大都有的狀況。早期台科大師資都是國外留學回來,國內台成清交包含台科大培養的博士班則到私立科大教書,他們為了升等,就會寫論文,坦白說,很多都是為了升等,比較少放時間在教學生實務教學方面,甚至他本身就不夠實務,這就耽誤了大學部的教學。

目前評鑑不能看老師論文,教師可以多元地用教學、產學、技術升等,我很支持,但不希望多元生等變浮濫,有些學校不是看教學產學技術,是看你跟學校關係,這就不太好。

Q:這次《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排名》,台科大攀升至28名,國內只落後給台大,而其中5個指標是教學、研究、論文引用、產業收入和國際化。交大的產業收入指標最高(96.9分),略高於台科大(92.2分),但台科大的論文引用指標有39.1分,高於交大的34.2分,似乎台科在學術與產學發展之間找的一個平衡?

廖: 有一個分數,是教育部給學校設立的頂尖研究中心的經費當分母,分子是這中心產出的產學,台科大是72.37%排名第一名,第二名是清大21.24%,台大則只有1.38%,這代表這些學校頂尖研究中心經費相對較多,當然,或許也因為他們研究中心是非常理論,不容易找產學。

以我個人來說,我認為目前有些博士不必寫論文制度,我予以保留態度,但碩士班我認為不寫是很OK的,因為大部分是業界導向。當然,有人說歐洲有些國家也不必寫論文,但畢竟我們給的是博士學位,還是應該具備學術門檻,不然其他國家會認為台灣博士很廉價。

在前面的討論中可以得出,我們台科大,目前就朝向歐洲一流科技或工業大學方向,走向務實應用型的研究型大學。

教育部技職預算案 繼續凍結1億7千萬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今(11)日立法院備質詢後,繼續處理105年度中央總預算案的教育部主管經費6案,其中兩案由教育部技職司主管的計畫只解凍0.5案,「產學合作及技職教師研習」約1億兩千萬繼續凍結,而「獎勵科技校院教學卓越計畫」則解凍一半為5千萬,另外4案則是兩案解凍,兩案續凍結。

「產學合作及技職教師研習」1億兩千萬經費續凍結

立法委員柯志恩直言,她手上拿到的報告,跟現實狀況有所落差,所以質疑經費解凍後的使用成效。柯志恩舉例,她在屏東科技大學看到許多衍生產品,但校方反映教育部相關法規仍綁手綁腳,甚至衍生產品不得以大專院校名義經營,須跟學校有明確劃分,她質疑,既然要推動產學創新,為何沒有在法令上做鬆綁?

教育部技職司長馬湘萍解釋,這是關於衍生企業部分,這幾年相關法規已逐漸鬆綁,包括教育部跟經濟部協商後,公司可以設立在學校,但屏科大跟教育部反映的例子是工廠部分,因涉及到其他許多規範,未來會逐漸鬆綁做突破。馬湘萍強調,衍生企業應回歸在教學與研究,這是教育部立場。

柯志恩隨後表示,願意在經費上給予解凍。但話鋒一轉,她說,上次在法案提到,希望未來大學評鑑跟私校獎補助脫鉤,當時教育部同意,但105學年度學雜費調整還是跟評鑑結果有關,立法院決議居然沒被尊重,所以本案實質上允許解凍,但目前應意義性凍結。

立法委員蔣乃辛質疑,這筆預算有多少技職校院可享用到「產學合作及技職教師研習」計畫資源?他更痛批,目前技職校院過度重視研究而偏離實務,更設立許多碩博士班,產業需要實作人才,但技職學校卻培養研究人才,跟產業脫節,技職司如何扭轉現況?

馬湘萍解釋,技職司主管的87所技職校院都可以提出申請補助,只是多跟寡而已。對於部分技專學校設立碩博士班,馬湘萍強調研究將注重在「產學研發」的研究,至於教學實務的加強,則靠教師多元升等部分,今年會努力來推動。

蔣乃辛還說,4月份執行率為32.68%,執行數字8億2千7百萬,7月執行率為29.6%,執行數7億5千萬,「累計到7月的執行經費居然比4月少?」蔣乃辛覺得很異常。馬湘萍解釋,可能數據上是預撥款部分影響,而目前已執行近30%,將會再跟會計處確認。

蔣乃辛堅持,技職司應先釐清後,再來談解凍,隨後召集委員黃國書則宣佈繼續保留(凍結)。

獎勵科技校院教學卓越計畫」1億元經費解凍5千萬

蔣乃辛表示,目前技職司呈現的資料是所有學校的總體表現,沒有個別學校資料、績效與目標,再來這部分前後執行率一樣,可以先解凍一半。馬湘萍解釋,成效原則上都是整體呈現,但若真的需要,技職司可以彙整個別資料給委員。

柯志恩說,這筆跟頂尖大學計畫一樣,都是到年底結束,應該去思考新的長期規劃,但目前若解凍,只是讓本計畫再延長一年。柯志恩強調,很多學校盼透過新計畫谷底翻身,變成很多學校年底完成的,可以而外獲得一年經費,但這一年學校要做什麼?若只是階段性給予經費,這值得商榷,反而今年或過去3年沒拿到經費的學校,他們卻很想繼續做,柯志恩認為公平性上值得來檢討,而馬湘萍則回應,未獲教學卓越計畫補助的學校,會有其他經費補助。

柯志恩支持本案部分解凍,蔣乃辛也提議,將原本1億解凍5千萬,剩下5千萬等技職司解決上述質疑後,就給予解凍。黃國書隨即宣佈,解凍5千萬。

 

其餘4案中,「強化人才培育及產學合作機制」4000萬與「邁向頂尖大學計畫」3億元繼續凍結,而「健全師資培育」3000萬及「學生輔導及性別平等教育」業務費經費1114萬則給予解凍。

 

全國賽裁判認為板金應改集體創作賽 前國手:業界需要通才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明(2017)年第44屆國際技能競賽,台灣奪牌的常勝軍板金職類確定不舉辦,裁判長鄭慶民認為,因為技術內涵太廣,外國人參賽意願降低,導致無法成賽。對於此,全國技能競賽裁判鄭受謙認為:「板金應改成集體創作,才符合業界分工模式。」

第39屆板金銅牌國手黃湘禧直言,「讓外國人卻步的是繪製展開圖方式。」黃湘禧進一步解釋,國際賽早期是手工繪圖,現在已改成2D電腦繪圖,但這些都須有良好的立體觀念,並搭配交線展開原理,才能繪製出展開圖,也要憑經驗自己加入折彎係數。但在板金業界,目前都使用3D軟體繪製立體圖,只要設定好參數或套用資料庫數據,以及切割位置即可展開,完全不必學習任何原理。

黃湘禧還說,「交線展開原理與技術」是過去板金最主要的knowhow所在,但由於科技發達,在業界早已開發出3D軟體輔助展開,所以即便不懂原理的人,也能從事板金設計的工作。

第42屆板金金牌國手高正嘉認為,板金內容份量還可接受,但他建議,過去板金都是一人參賽,或許改成團體競賽,甚至改職類名稱,可以增加他國參賽意願。

鄭受謙同意高正嘉看法,鄭受謙說,板金應該改成集體創作賽,如果按照工廠的生產模式,每人專職一個技能,再集體創作、組合完成作品,才符合時代朝流。鄭受謙認為,若改為集體創作,外國人參賽意願會大幅增加,且「純手工的時代已經過去,可以用機器設備就應該用機器設備,否則板金很難再登大雅之堂了!」

已在業界打滾多年的黃湘禧感慨,目前業界「專才」很多,就是缺乏了解所有製程的「通才」,若要從事板金設計工作,必須是個真正了解所有製程的人,「若只懂3D製圖而從事板金設計工作,往往會產生許多製程上的衝突與矛盾」。黃湘禧強調,站在教育的立場上,板金應該要一人參賽,這樣未來才能獨當一面。

 

延伸閱讀

下屆國際賽板金停辦 裁判長:競賽內容對外國人太難

 

黃偉翔/高餐藍帶一把火,照亮台灣高教的發展困境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高餐藍帶一把火,照亮台灣高教的發展困境

 

文/黃偉翔

日前立委黃國書與何欣純在質詢台上砲轟教育部,讓原本「安全下莊」的高餐藍帶一案爭議又浮出了檯面,此議題我從年初開始就持續追蹤,我想,有必要協助大家釐清事情始末與爭議點。

▎高餐藍帶一案初衷

高餐大為何想引入藍帶?首先,是希望透過藍帶全球50間分校網絡,將中華美食整合輸出,據我所知,藍帶已有泰國菜輸出的前例,高餐大更曾派教師去考察位在曼谷的藍帶分校,合約內也載明,開始營業後的第2、3年起,高餐大中廚系可以跟藍帶廚師共同研發國際版的中廚教學。另一部分,是盼透過藍帶獨有教學培訓系統,強化高餐大教師專業,並在教學上讓學生受惠。最後,則是想提升高餐大國際知名度,打進國際舞台,獲利並非合作案的初衷。

不只如此,此案為第一個校務基金轉投資案例,若此衍伸企業案例成功,不只對高餐大校務基金有財務上的挹注,更是國立大學與國外私人企業合作的新模式。況且,正常營運後,預估高餐大一年可進帳7百萬,4年後便可回收校務基金投資。而教育部也願意協助高餐大踩出這一步,盼能在財源上、教學上與品牌上都對高餐大有正面影響。

▎看似一樁美意 為何抗議聲不斷?

爭議一:為何高餐大與國外私人公司開補習班?

其實要藍帶師資來台教廚藝沒這麼難,許多公私立大學都可聘任外籍教師,那為何高餐藍帶無法?因為它是公司,底下再成立補習班,也就是目前看到的高餐藍帶廚藝卓越中心。

起初高餐大與藍帶談合作時,教育部鼓勵走推廣教育方式,就不會遇上這麼多爭議與阻礙,但因為藍帶深怕失去know-how保障,且是營利為主的私人企業,所以堅持用成立公司方式,保障雙方權益。

爭議二:藍帶在國外的爭議

去(2015)年年底,藍帶美國分校以不實行銷手法,誇大課程對就業的幫助效果,誘使學生貸款報名,結果被藍帶學生集體訴訟,判賠12億台幣。令我在意的是,因敗訴所以美國聯邦政府不再對藍帶提供貸款後,在看到無獲利前景的商業考量下,全美16間藍帶分校全面關閉。

如果這樣的事情也發生在高餐藍帶呢?不敢想像。

雖然藍帶總公司聲稱,是把美國那邊的版權轉賣給美國職業教育集團(Career Education Corporation,簡稱CEC),並由CEC獨立經營,但畢竟仍是合資開設,很難撇清關係。

高餐藍帶廚藝卓越中心的廚具皆為法國藍帶指定使用的廚具。(圖/黃偉翔攝影)
高餐藍帶廚藝卓越中心的廚具皆為法國藍帶指定使用的廚具。(圖/黃偉翔攝影)

爭議三:高餐學生完全不在高餐藍帶招生目標中

「合作案對高餐學生沒直接幫助」是最讓高餐大師生嚥不下口氣的一點。事實上,藍帶在與不同機構合作時,他的課程定位也不一樣,雖然部分聲音頻罵藍帶是補習班,但在澳洲,藍帶與當地高等教育機構合作是有正式學位可拿,且是教育部承認的學歷。而藍帶在台灣的定位是「發放證書的廚藝學院」,非學位課程,高餐藍帶課程確實比亞洲地區的其他藍帶分校更完整,硬是多了後面6個月的餐飲管理課程,就是希望鄰近國家可以來台灣的高餐藍帶上課。

以此定位來看,主要招生目標當然非高餐學生。更何況,高餐藍帶上課時間在平日,若學生超過3堂課沒上就會被藍帶當掉,根本無法參與,另外,高餐藍帶學費是105萬,即使真的較其他藍帶分校優惠,仍是一般家庭負擔不起的價格。

爭議四:挪用原師生餐廳,租金讓利過頭

目前高餐藍帶場地是用教育部1億3千5百萬經費,改建原高餐大師生餐廳。雖然內部人士對我強調,原餐廳使用率並不高,但確實對校園資源產生排擠作用,且高餐藍帶設備無法在實質上給高餐師生使用。另外,有師生質疑為何此筆經費不拿來改善高餐大老舊設施,則是因為此筆為專款專用經費,並不能恣意挪用他處。

在租金部分,由於硬體是由政府經費建置,根據國有財產相關法規,該設施給校外人士使用,須收租金,但在與高餐藍帶十年合約中,前三年每月租金為10萬,中間三年12萬,最後四年則是14萬,過度優惠(賤租),但換個角度想,高餐藍帶公司股份中,藍帶只佔股50%,意味著租金除了優惠藍帶也優惠到高餐大。

國外許多大學「把教育當產業看待」,所以高餐大從事商業行為補貼校務基金不是不行,但必須正常反映成本,否則只是用國家的錢補貼租金,事實上根本便宜了藍帶。

高餐藍帶廚藝卓越中心示範教室,至今仍未有過學生上過課。(圖/黃偉翔攝影)
高餐藍帶廚藝卓越中心示範教室,至今仍未有過學生上過課。(圖/黃偉翔攝影)

爭議五:持股比例受質疑,資金流向待釐清

除了教育部1億5千萬的經費補助外,高餐大校務基金共投入2千8百萬。據我進一步調查,持股有三方,分別為藍帶、高餐大與高餐大校友會,其中讓高餐大校友會參與,內部人士盼「部分獲利能讓高餐大校友受惠」。

起初高餐大與藍帶共同出資1千萬後,按出資比例,藍帶持股50%、高餐持股47%,而校友總會持股3%。但由於過去高餐藍帶受限法規無法招生,好長一段時間沒有盈利持續虧損,所以董事會上決議增資,分別由法國藍帶與高餐各出資6百萬,校友總會因資金不足未進一步出資,所以股份被稀釋僅剩1.36%,高餐大為48.64%,藍帶則是50%。

高餐藍帶廚藝卓越中心總經理蘇國垚請辭一案,居然是跟藍帶總公司請辭而非高餐大校方。(圖/黃偉翔攝影)
高餐藍帶廚藝卓越中心總經理蘇國垚請辭一案,居然是跟藍帶總公司請辭而非高餐大校方。(圖/黃偉翔攝影)

資金部分,應仔細攤開來,一項一項檢視其流向。

高餐藍帶雖座落在高餐大校內,但事實上,是獨立運作的個體,以高餐藍帶廚藝卓越中心總經理請辭一案來看,居然是跟藍帶總公司請辭而非高餐大校方,可見藍帶仍是合作案談判中較強勢的一方,更多疑點,或許只能細看那神秘的合約內容了。

高餐藍帶一案經過許多關卡,從跟藍帶談合約開始、建設資金爭取、使用執照、勞動部《就業服務法》第46條第1項第4款的法規限制、部分師生反彈等,目前也開始招生了,而國內對衍生企業概念似乎還無法接受,先前放在《技術及職業教育法》草案第24條就因仍有許多疑慮而刪除。若以上爭議能釐清,用較前衛的方式思考,在少子化趨勢下,高等教育如何透過新的營運模式,增加額外收益與教學內涵加值,達到永續經營目的,值得我們在高餐藍帶一案發展中持續關注與深思。

 

|延伸閱讀|

 

立委何欣純:技職生為升學而競賽 教育部應檢討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日前立委何欣純請教育部長潘文忠檢討,目前技職學生參加技能競賽只是為了在升學上有優勢,並非為了培養技術。她要求教育部關注選手畢業後的出路,應更加主動參與技職國手的選拔與培訓過程。

台灣在2015年的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拿下5金、7銀、5銅、19優勝,獲獎數排名世界第三。何欣純提出質疑,曾經這麼多位技職國手,這些重要人才的出路為何?針對選手透過獲獎而升學後的就業狀況,以及技術經驗傳承部分,教育部是否有建立人才資料庫?

另外,何欣純還請教育部與勞動部共同檢討,國手的選拔過程。根據國際技能競賽組織規定,參加競賽年齡限制為21歲,部分團體參賽職類則是24歲,何欣純對此指出,許多技術國手都是來自技專校院學生,但過去大多由勞動部提名與培訓,教育部相對被動,盼教育部能更積極參與其中。潘文忠允諾,會帶回部內討論與處理。

技優生求學求職上吃虧

教育部技職司科長張惠雯表示,技專校院若招收選手,應設計一套計畫,照顧選手學業與就業端狀況。技優人才資料庫部分,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技能檢定中心科長魏世鑫說,過去參與過技能競賽,以及部分教育部技藝競賽的資料都在資料庫中,只是他強調,教育部與勞動部對技優定義不同,教育部比較廣泛,科展、相關競賽都算是技優生,而勞動部則認為具備乙級技術士證,以及競賽選手才是技優生。

魏世鑫還說,在求學部分,此資料庫將提供四技二專入學單位做資料比對,但就業端應用目前面臨瓶頸,魏世鑫進一步說明,技檢中心想把技優人才推廣出去、協助媒合,但就業媒合複雜因素居多,例如雇主提供的工作內容、就業環境,想吸引企業聘用技優人才,甚至用更優渥的待遇,並不容易。

日前在「推動企業聘僱技優人才座談會」上,北科大就業輔導組組長賴冠如說,技優生在就學上面臨困難,經常二一退學,在企業仍重視大學學歷的現今,如何讓技優生職場接軌?她舉了一個例子,曾有技職國手被退學後,因為學歷只有高職因而求職困難,再加上競賽內涵與台灣職場所需技能並不相同。但現場沒有企業主對此問題做出直接回應。

南港高工冷凍空調科主任林謙育認為,目前升學管道只有技優,而技優生在學校幾乎跟一般考試入學的學生一起上課,雖然有些選手資質好,課業學習狀況不錯,但也有部分技術傾向孩子,礙於台灣環境迫使他們必須升學,學業卻跟不上,可以考慮用新的學制,譬如技優企業公費生,讓他們有條路可以選擇,因材施教。

林謙育強調,競賽應強調學習技藝的價值,而非當做升學的捷徑。

立委盼重視選手技術傳承

何欣純提出質疑,選手都升學去了,教育部與勞動部應重視技術傳承,而非讓學生為了升學而競賽。

張惠雯說,技職司討論過選手的技術傳承,目前技專校院可以聘用這些選手當專業技術科目老師,教授技藝,而職校端則因為師培制度,選手仍需經過師培管道,才能成為正式教師。

魏世鑫表示,技檢中心在國手培訓時,都會邀請前幾屆的國手當作培訓師資,技術傳承就在此培訓計畫中,而勞動部已請勞動力發展署(簡稱:勞發署)各分署,協助轄區內技職校院參與技能競賽,目前有的學校很積極,但部分學校對技能提升的活動並不在意。

對於何欣純盼教育部更積極參與國手選拔與培訓部分,張惠雯說,因為技能競賽為勞動部系統,業務大多由他們主責。

部分學校敷衍了事 選手任意挑選

魏世鑫還說,技能競賽部分,有些學校老師只是隨便選幾個學生當選手,有些會優先辦校內選拔賽挑選手,兩者給予學生的價值觀就不同,勞發署希望學校別敷衍了事。

大湖農工機械科教師吳世興指出,部分學校只是為了升學保送名額,才推派學生出來比賽,也很少透過校內正式選拔制度,挑選選手。第42屆國際技能競賽國手李承達也說,自己一開始只是自願當選手,並未經過校內選拔。

國際賽板金停辦 裁判長:競賽內容對外國人太難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明(2017)年將在阿布達比舉辦的第44屆國際技能競賽,板金職類確定不舉辦,對於常勝軍的台灣無疑是一大打擊,裁判長鄭慶民分析,主因是其他國家難以精通競賽內涵。

國際組織規定,職類參賽國家達不到12國就必須停辦,根據統計,板金職類過去十年獲得6金2銀2銅成績,是台灣奪牌的固定成員。鄭慶民坦言,板金在這幾屆的國際賽上參賽國經常達不到規定的12國,上一屆還拜託中國大陸報名,才湊齊開辦職類比賽下限的12國,但正式比賽時又有幾個國家沒出賽,所以上屆就宣布第44屆板金停辦,幾個國家裁判努力爭取都沒用,現在盼2019年第45屆時可以再開辦競賽。

鄭慶民分析,主因是板金職類內涵太廣,而其他國家的選手通常來自公司,難以精通所有競賽內容,所以減低了參賽的意願。第42屆板金金牌國手高正嘉說,有的國家覺得板金競賽內容太多,既要會畫圖,還要會做板金實作。雖然高正嘉認為內容份量還可接受,但他建議,過去板金都是一人參賽,或許改成團體競賽,甚至改職類名稱,可以增加他國參賽意願。

新竹高工板金科主任陳奇明感慨,科上原本打算徵選國手的學生,都是從高一就拼博練習到現在,今年分區賽更在前五名中奪下四個名次!真是可惜。但陳奇明也驕傲地說,雖然學生很失望,但他們並未因為國手選拔暫停而放棄,繼續秉持著運動家精神,至今仍每天來學校磨練技術。

鄭慶民表示,國際賽是各國職業教育及職業訓練成果展現,台灣的訓練才是正確的,無奈外國人因難度高而不參賽狀況。鄭慶民強調競賽內容與就業的關聯性,他說,選手習得各種技能,在未來職場都用得到,學到一定程度可以直接擔任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