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林聰明:未來國際技能競賽是中國的天下

採訪、攝影/黃偉翔

今(2016)年4月初,台灣各領域約30位的技能教練、選手以及裁判長,到中國做深度技術交流,其中擔任交流團團長的林聰明,是前勞動部職訓局局長、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對中國的快速發展感到驚訝,更在專訪時直言,中國設備、師資、人才全到位,全國上下齊心發展技能人才,「未來一定是中國的天下。」

以下是專訪內容:(技職3.0以3.0簡稱,林聰明以林簡稱)

3.0問:請問是在什麼機緣下,才有這次兩岸技能競賽交流團?

林答:國際技能競賽目前有分區域,如歐洲、中南美、美洲、東南亞等,這些地區都會先舉辦各自的競賽,再參加國際技能競賽,但亞洲這邊還沒有,所以透過前立委,也曾是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的周荃,她希望亞洲區可以成立一個區賽,彼此互相了解、切磋。

雖然中國在三年前才開始參加國際技能競賽,但他們崛起很快,設備很好、人才很多,又具備企圖心,我認為未來是中國的天下,所以開始思考兩岸可以開始相互交流,這是交流的起源。

由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主辦,帶領台灣技術菁英組織到中國做技術交流。(圖/吳世興攝影)

3.0問:國際賽上除了選手努力,各國裁判間的賽局也影響著競賽結果,另外,2021第46屆國際技能競賽主辦國的爭奪,中國似乎略佔上風,這也是搶先與中國交流的原因嗎?甚至希望亞洲區的國家可以團結起來?

林答:2021主辦國部分,中國很有機會。雖然歐洲那邊國家都很團結,但要亞洲競賽國間合作很難啦!因為過去前三名都是日本、台灣、韓國,爭來爭去都是這三個國家,所以彼此會互相提防。即使如此,還是可以相互切磋,特別是華人地區,馬來西亞、新加坡、澳門、香港,以及中國語言可以通,交流起來很方便,如果亞洲地區能有區域聯盟會更好,所以我們從兩岸深度交流開始,再進一步推展到亞洲,是當初的構想。

3.0問:這次交流,主要接觸中國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人社部),可否介紹一下此單位扮演的角色?

林答:這組織很龐大,業務相對起來,是我們的勞動部加上部分內政部的業務,主要負責職業訓練,還有養成訓練等。

中國很有企圖心,我們去的時候,他們的重要高級幹部都親自接待,但是因為政治關係,是以民間組織中國就業促進會來跟我們接觸,中國官方在後面,此組織的會長也是前人社部副部長,等於半官方的性質。我們也有官方的人一起去,但也是因為雙方政治問題,透過民間組織交流比較方便。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口。(圖/吳世興攝影)

3.0問:我們全台灣職校不到5台的5軸加工機,中國居然買了一整排,可見對競賽砸下了重金成本,這6天的行程中,他們哪些設施最讓您印象深刻?

林答:他們的設備沒有話講,一流的,台灣只是小兒科,譬如CNC或機器人,「他們擺滿整大片啊!」全部都是設備,完全可以容納世界賽的規格,譬如我們也有去天津職業訓練中心,真的太大了,每一個去看的校長或專家裁判都嚇死了,中國有的是錢跟設備,設備一流、人才又這麼多,選出來的人才也是一流,唯一就是缺少經驗或不夠瞭解競賽,如果他們一旦崛起,沒有一個國家贏得了他們。

一整排的設備讓台灣技術交流團瞠目結舌。(圖/吳世興攝影)
一整排的設備讓台灣技術交流團瞠目結舌。(圖/吳世興攝影)
中國人員解說設備。(圖/吳世興攝影)

3.0問:除了金錢與設備外,在培訓制度面上,有任何讓您印象深刻,覺得台灣可以學習中國的地方嗎?

林答:台灣值得學習的是團結。中國是整個國家動起來一起努力,中央到各省全面在提升技術人力素質。

3.0問:台灣在2000年政黨輪替後的一些政策,真的讓職業訓練受到重傷,甚至一蹶不振嗎?

林答:當時政黨輪替,民進黨對職業訓練的看法與過去差異很大,當時他們認為國際技能競賽只有一個人出去比賽,但他們不懂,這一個人是龐大一群人選出來的,沒看到背後的金字塔基底,所以砍了競賽預算,原本有30幾個職類,砍掉剩下10幾個,所以整個國際技能競賽表現進入了黑暗期。

一個政策影響層面很大,再加上他們(民進黨)認為應多發展服務業,所以把傳統機器設備讓民間處理,許多設備因此出問題,然後把職訓師調去從事就業服務,無形當中,許多職訓師就提前退休,然後被中國、越南延攬,人才外流,我認為台灣從當時就「一落千丈」!

2008年輪替後又開始起來,所以近幾屆台灣在國際技能競賽上的表現又回溫了。

過去參加30幾個項目,一下砍掉剩下10幾個,被砍掉的項目職類人才從過去得獎高峰跌了下來,中國因此介入,慢慢取代國際上的表現。

有金銀銅牌在前面當誘導,才會有人去練習,帶動培訓等;目標消失後,都往升學靠攏,無形中技能水準受到衝擊與下降。師資與設備都出問題,中區職訓中心也被迫轉型,整個結構都被破壞了。

以職業訓練來說,要從點點滴滴、基礎知識技術到專精、卓越,現在的話,訓練沒目標,何去何從?國家不重視,學校當然也就不重視。

3.0問:社福進入職訓後,有何影響?

林答:當初是勞工學者跟勞動部裡面建議的,但他們對職業訓練並不了解、對經濟體系不了解,沒有深度參與職業訓練,卻用有限的經驗來影響整個政策,職業訓練整個被扭曲,即使2008年政黨輪替,職業訓練似乎有點起來,但也為時已晚。這部分對台灣競爭力是重傷。

3.0問:中國參加國際技能競賽才第3屆,總得獎數卻已達世界第5,您如何看待中國急起直追的現象?

林答:我在中國實際參觀設備與深度座談,他們在技能面絕對是國際強者,台灣不是他們的對手,我們自己設備沒他們好,人才沒他們多,他們一個省的人口就比台灣多,就怕沒有國際級師資栽培,但他們也陸續找德國、日本、韓國等世界各國菁英協助培訓,台灣政府早就應該警覺!例如馬祥原這位資深國手,卻因為台灣沒前途,而到了中國發展,這樣國際人才就被挖走了,當然就會帶動中國技能的發展。(延伸閱讀:專訪/馬祥原:明年技能競賽台灣就要被中國超越了

中國上海確定舉辦2021技職國際賽。(圖/技職3.0資料庫)

3.0問:技能競賽成果是否反應一個國家整個教育與職業訓練系統的好壞呢?

林答:每一個人學到技能,都希望得到表彰,技術受到肯定,所以對基層的人是很大的鼓舞,代表國家重視,彼此互相切磋。以CNC為例,中國各省都有比賽,再透過全國選拔出最終的菁英,這榮耀多大?這對於他們一生的榮耀沒有話講,對於整體結構來講,行行出狀元的價值觀就出來了,不一定要念到碩博士,加上一些獎勵措施進來,整個技術層次就提升,包含韓國與日本也是一樣,因為前方有足夠的誘因,大家就會拼命,透過篩選過程,國家的整體技術素質就會提高。

譬如機器人,中國一個命令,就全體發展機器人,雖然短期不如台灣,但大家透過不斷的磨練,最後就會出頭。另外,中國策略性地分地區並結合產業特色發展重點職類,譬如北京、深圳等,各地區重點都不同,但資源集中。

延伸閱讀

專訪/馬祥原:明年技能競賽台灣就要被中國超越了

砸錢投資人才!中國六年追上中華隊競賽表現 科長:他們的方式不健康 

中國金牌技能選手 享受教授級待遇 國手酸:台灣選手不升學就沒飯吃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在〈專訪/林聰明:未來國際技能競賽是中國的天下〉中有 2 則留言

發佈回覆給「中國正式申辦2021主辦國 中國:辦場無與倫比的國際賽 | 技職3.0 Craftsmanship Insights|台灣第一個技職平台」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