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走味的升學榜單:教育心態若膨風,改革只能做虛功

原文2018/5/8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走味的升學榜單:教育心態若膨風,改革只能做虛功

文/黃偉翔

這陣子各大學招生管道陸續放榜,許多高中職亮出榜單證明他們的教學成效,也有不少大學透過媒體強調,有多高分數、多高級分的考生來申請,但各位知道嗎,這些四處放鞭炮、高調宣傳的訊息其實有些是假的、做出來的。即使可以理解學校為了搶招生、顧形象的心情,但「膨風虛名」絕對不是教育單位應有的心態。

為何說是假的?以技職繁星入學管道為例,這是為了照顧偏鄉弱勢地區的高職,有同等都市學校的升學機會,各校在校表現好的學生都能申請,增加就讀國立科大機會,藉以減少因社會階級導致的不平等。

然而,由於部分學校貪圖更多榜單,刻意讓有把握的學生申請繁星,錄取後放棄,再走其他升學管道或拚考試。以106學年度為例,共有約15名學生錄取台科大、北科大後放棄報到,接著透過其他管道升學。甚至有些學校,以操作校內繁星推薦方式,讓不擅於應付考試的學生走繁星的管道,擅於考試的就請他去拚統測,「考生分流」、「各個擊破」生產出更多榜單。此現象從教育部相關數據中顯而易見;當然也有部分原因是來自學生騎驢找馬的心態使然。

繁星計畫限縮,教育部的苦衷

我們不能因各校吹捧繁星的高錄取率而輕易給予掌聲,根據資料顯示,技職繁星管道報到率,從100學年度95.54%降至106學年度的52.94%,也因此,教育部決定108學年度入學起的高職生(目前高二),一旦錄取技職繁星管道後,不論是否放棄資格,一律不得再參加甄選入學。

這樣的改革,引起民間團體與高職端的抗議,認為不該用「縮限機會」方式解決問題,但這究竟是教育部政策所導致?還是因學校端的長期操作,逼使教育部做出不得不的決策?這似乎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了。

當然,我們也可以更進一步去討論國立私立的繁星名額佔比,但問題本質是,即使有學生放棄錄取的繁星機會,這名額也不會流到其他管道,而原本需要循此管道升學的弱勢學生,卻因為部分人的私心永遠失去機會,當繁星管道走到這,已經失去了初衷。

再舉一個做作的例子。常常有大學強調,有多少位學測XX級分的高中生報名,但明明每間學校觀察自己的歷年相關數據後,也知道學校是真的被當第前幾志願,還是被當墊背。而有學校明明清楚自己是後者,卻又愛公布報名數據,而不是實際「報到」數據。如某校系105學年度公布正取最高為75級分、最低66級分,平均66.63級分,但實際報到且有註冊事實的情況,卻是最高70級分、最低65級分,備取備到17名。然而,不少學校汲汲營營的塑造這樣的假形象,並將行銷文案包裝成新聞稿發給媒體,這絕非是教育單位該有的作為。

招生很前衛,本質卻不變

是否有滿級分、70級分以上的人報名,是許多學校會刻意去強調的事,雖說每校系狀況不一,但通常實際報到狀況與各校說的報名狀況(正取分數)有段不小落差。

我曾於之前專欄獨立報導中指出,104學年度技優甄審報名人數共18,533人,其中有16,935人是透過乙級技術士證報名,而當中超過6成人是拿「電腦軟體應用」、「電腦硬體裝修」、「印前製程」這3張乙證報名,而最終錄取人中又有超過6成人透過這三張乙證錄取。

可是,目前開辦技術士證共約有140種,其中3張就佔掉6成技優甄審名額!很明顯有不少師生拿乙證當作升學跳板,考乙證為升學而非為了累積就業職能,此刻,技優甄審招生管道已經失去了原本開辦的初衷。

除此之外,還有部分學校刻意拿學生國際證照拿幾張、國際XX展、OO競賽得多少獎來「宣傳」。但若就這些「文案」仔細去看,的確有些資歷具備鑑別度,但真的全都對學生有幫助嗎?還只是為了吹捧自家學校的競爭力?況且這些都還只是招生部分而已,課程、科系、教學法……等,每每新的名稱聽起來很前衛,但看其本質,卻是新瓶裝舊酒。

缺乏自律,政策也失去美意

許多政策規劃到了執行端,窄化成只調整教育表象、塑造美麗糖衣,實質內容與結構並未真正改變、甚至醜化,這並不是教育工作者期望看見的結果。若再把這樣的假象當成績效,當成教育進步的證明,不只誤導學生,更誤導許多教育工作者。

退一步來看,政策改革時常被罵到臭頭,到底是教育部沒事找事做,還是因為為處理「各種教育畸形」而端出的特定政策?而一項政策的提出,從研擬端開始,該政策勢必經歷一段「奇幻旅程」,從初始研究幕僚,到召開諮詢會議徵詢學者專家意見,草案推出後更需接受來自媒體與社會團體的監督與批評,面對外界的種種「把關」下,原先政策的設計與目的便容易變形,從問題的解決方案變成解決自己的災難。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

想想,數十年來,多少教育長官來來去去,各種當年的政策方案大小堆疊至今,導致有些教育問題已被打上數十個死結,若非有經驗的教育首長或政策制定負責人,能長期理解政策面與執行端的各種改革脈絡,否則這些死結終究難以解開。

當然,我們都明白各級學校會因為少子化的刺激,而有些不得不的行為,這些刺激又來自於政府其他政策所影響,甚至有意見認為台灣不需要教育部,或乾脆只有教育部大學,但如果各利害關係人不論位置與掌握多少資源,都能從自身做起,少鑽漏洞與非出自教育善心的算計,台灣的教育才能更美好。否則再多的政策改革都只會淪為相罵本,互相拉扯、傷害,而最後委屈的,也總是學生而已。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