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圖利特定人士、配套打臉與血汗勞工——18歲先就業政策的三大誤解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圖利特定人士、配套打臉與血汗勞工——18歲先就業政策的三大誤解 | 黃偉翔 | 鳴人堂

 文/黃偉翔

你也對投入72億經費的「18歲先就業政策」不滿嗎?對僅2376人申請的成效感到失望?我前篇專欄〈蔡政府「18歲先就業政策」的大泡泡,終於吹破了?〉對此政策於理想與現實的分析引起教育社群與網友們的討論,我覺得很棒,公共議題本來就該經得起各種「建設性批判」,但我發現有為數不少的人,不小心(或是刻意)散播錯誤資訊,導致基於錯誤資訊的評論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大,這並非我撰寫文章的初衷,以下我將就對此政策的誤解分為三點加以釐清,希望公共政策的討論能夠回到理性與共好的風氣,而非政治攻訐或「各取所需」的現象。

誤解一:3年72億都用在2376人身上?圖利特定人士?

這是非常錯誤的片面資訊。

俗稱18歲先就業政策,其實是「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中的「青年就業領航計畫」及「青年儲蓄帳戶」,每年提供5000名高中畢業生媒合優質職缺,計畫長達2至3年,每月更透過教育部「就學、就業及創業準備金」及勞動部「穩定就業津貼」,在薪資外各補助5000元(共1萬元)至專款帳戶,最多三年可存36萬,但用途僅限升學、就業或創業基金,在企業端的補助則是最多兩年的每月5000元(最多12萬)的訓練指導費。

因此,每年試行的對象,都會持續2至3年的職場體驗計畫,加上剛推動的第一年,總共是6年計畫。

72億部分,是預估三年皆5000人參與的預算,「經費的使用會按照實際參與人數而有所不同」;基本上,每位參與計畫3年的對象,其所花費的預算是個人儲蓄帳戶36萬(10000X3X12),加上企業端補助12萬(5000X2X12),共48萬。若試行3年且每年都有5000人參與的話,就是72億(48X3X5000)。

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總預算規劃表。

過去高中職的「生涯輔導」,因升學趨勢多淪為「升學輔導」,因此教育部這次順勢推出「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生涯輔導計畫」,強化生涯探索、多元科系與職業的認識,並強化生涯輔導機制。

每間學校都有負責推動「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的種子老師,負責各校的政策推動。在生涯輔導計畫下,有意願申請的學生會與導師深度晤談,並透過輔導室或生涯規劃課程教師輔導綜合考評,若適合,將協助撰寫申請計畫,以申請職場體驗或國內外志工體驗。因此在這樣SOP架構下,說此政策圖利特定人士子女毫無根據,我們可以討論的是,學校在此的角色究竟能否發揮生涯輔導功能,而非僅是是否有「圖利」的嫌疑。

基於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生涯輔導計畫,18歲先就業政策申請過程。(圖/網站資料庫)

誤解二:18歲先就業政策,用升學誘因當配套?

許多人指出:「明明是鼓勵先就業政策,在計畫結束後居然能經過特殊管道直升大學,這樣豈不是與打破學歷迷思初衷相矛盾?」甚至有網友亂傳,「這是替某些關係人士建立的升學巧門。」

這就要回歸「18歲先就業政策」的初衷。

其實許多人對此政策都有誤解,它並非是專為技職生的政策,也不是鼓勵學生去就業就好,而是「為了幫助不知該就業還是升學的迷途高中職生找到志向」,那些已有明確就業、升學志向學生並非此政策主要的目標客群。

根據教育部委託資策會對2010年至2014年大專校院畢業生所進行的調查發現,有四分之一的人認為所學與工作內容所需不符或非常不符,代表著許多教育資源的浪費。

我的進一步解讀是,政府欲透過此政策,在過去「直接就業」與「直接升學」的傳統中,撐出一個空間,讓「青年在升學前,有機會先去職場體驗,若有需要,再帶著自己的不足回到校園進修」,藉以協助青年更能掌握自己的人生目標。

相關配套還有大學入學資格保留、職場經驗抵免學分、兵役配套、大學回流升學管道(特殊選才、甄選入學與個人申請、彈性選系)、創業補助等等。

誤解三:學生到職場淪為廉價勞工?職缺都是濫缺啊!

這還真不能怪社會大眾,畢竟台灣業界每年幾乎都被爆出剝削勞工、外勞及實習生等重大惡質事件,再加上前陣子有媒體爆出此政策的薪資為法定最低工資的21009元,職缺內容以夜班、輪班等未具發展性工作居多,再加上高中職未具備明確就業技能,被質疑也是應該。還有人說,一個18歲青年薪資加上補助,剛入職場就有每月至少3萬出頭的薪水,高過不少大學新鮮人,職場的同事與上司將如何看待他?這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據我所知,政府盤點職缺以具備發展性、技術性、安全性、優於最低工資水準、優良勞動條件為原則,且刪除待遇不足22k、勞動條件差等職缺,但目前推行困境在於,業界沒有能量開出足夠的「優質職缺」,等8月底媒合完畢,職缺內容見光死後就一翻兩瞪眼了。

另外一部分,是如何保護18歲青年在職場不被剝削?對此,教育部將與勞動部組成輔導團,透過線上聯繫、學生預約諮詢與實地訪視持續追蹤青年進入職場狀況,勞動部更會要求企業有對應的工作訓練計畫,並配置職場導師「1對1」協助青年在職場的穩定。

但對此我並不滿意,就像我前篇專欄說的,此政策開放的職缺勢必多元,須有「專職輔導人力」才能深入理解各行業樣態,並累積輔導經驗;試想,高中畢業才18歲,大部分沒有社會經驗,很需要專職就業輔導人力與他討論、陪伴初入職場的磨合期,甚至遭遇輔導轉安置的情形。

未來幾年可以觀察的,是這些青年們中途轉換工作的安置數,以及中途退出的折損率,究竟會有多高(低)?

學生到職場淪為廉價勞工?其實也不能怪民眾誤解,畢竟每年發生的惡質剝削事件層出不窮。(圖/網站資料庫)

台灣青年耗費太多青春在校園

在台灣「功課好」不只成為過去多年來「好青年」的必備條件,更是種陷阱。不善於考試的人只能陪同學關在教室,善於考試的人則誤以為適合該領域,但事實上,不少學生在大學、碩博士畢業後,對自身職涯發展仍毫無概念,花了多年取得文憑只證明「善於讀書考試,跟有沒有興趣是兩回事。」

因為過去教育體制給我們的想像,只停留在眼前如何考高分,而不是未來如何用所學來改善社會問題,很諷刺的,技職教育也是如此。

台大教授葉丙成日前在Design for Change論壇指出:

太多家長還用20年前讀書經驗,教現在的孩子,去面對20年後的世界,有整整40年落差!

確實,「18歲先就業政策」也照出了台灣家長對新觀念的抗拒,但大家過去多年來,之所以想讀碩博士、考公務員……大部分是為了待遇,導致青年的興趣、對職業認識的重要性,永遠在求學過程中被漠視,這對於未來多元人才的培養是很大的潛在危機。

家長與青年難道不懂這些道理嗎?很顯然的,更大的問題是在台灣產業與經濟面,如果我們的就業環境不再低薪、勞動條件佳,也看得到職涯發展,甚至相關能力鑑定系統(如技術士證)更具備市場效用,大眾對學位的依賴性就會降低,若政府真能改變就業環境,我想,除非真有興趣,傻了才願意投入多年青春只為換取一紙碩博士學位。

我內心盼望,「18歲先就業政策」可以替社會刻劃出一個想像輪廓,「與其講求效率的盲目升學,不如嘗試18歲先去職場就業,發現自身不足後,再回到學校補足欠缺的知識」,對青年的求學主動性絕對大大提升。

當然,還是希望政府能更重視體制面的實質改善,而非短期補助的政策;而「18歲先就業政策」相關配套與精進,也是政府該眼前須先面對的問題。

加油,相信台灣會更好!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